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重生迷醉香江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重要的捐赠

重生迷醉香江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重要的捐赠

作者:南有阿弥豆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3-16 02:15:11 来源:转码展示1

“乔先生,傅名宪,曾宝仪,咱们选哪个?“乔峰再次接到了尔东升的电话.

“我要飞一趟内地,选角的事情你看着办吧,好了,我要登机了,就这样吧.“乔峰挂掉了电话,然后叹了一口气.

哎,有哪家老板像自己一样,为了不被打脸都要跑出去躲一躲的.

乔峰的暗暗自怜也就做作了只有一秒钟,转脸就和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周社长聊了起来.

.................

乔峰飞内地有一丢丢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被打脸.因为到最后他也觉得曾宝仪更适合.

但他又不好承认,为了不被打脸干脆就把决定权交给了尔东升.

那么让尔东升选的话,不管是从合适程度上还是关系上,他都会选曾宝仪的.

但飞内地更主要的原因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乔先生,周社长,欢迎欢迎.“

乔峰和周社长一行人一下飞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接待.

对于来的人乔峰很多都不陌生,因为他来的是金陵.不管是金陵的市长书记还是省里的大领导他那都是认识的,甚至很熟的.

只不过,这次来迎接的人里增加了一个新部门的人.

“乔先生,这位是大屠杀纪念馆的副馆长段月萍,这次你的捐赠负责接收的就是段馆长.“

“你好段馆长.“乔峰很客气,段月萍的年纪看着就不小了,五十多岁了,和金陵市长书记的年纪都相仿的.

“您好乔先生,非常感谢您的捐赠,虽然还没看到实物,但约翰马吉先生当年拍的影像,必将成为曰军在南京进行的大屠杀最重要的证据,而且是直观的影像铁证证据.“段月萍显得很激动.

乔峰不明白段月萍为什么这么激动,难道她就不担心自己拿的影像毫无价值吗?

毕竟口说无凭.

当然,以自己的身份,信口雌黄的概率不大.

但再不大那也是有可能的不是.在没有亲眼看到之前,谁都不敢打包票才对.

但乔峰的疑问在机场并没有得到解答.

一直到了接待的宾馆,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的时候,乔峰才从金陵的张书记和段月萍的嘴里知道了缘由,他也才明白为什么接受捐赠的会是副馆长段月萍而不是别的谁.

“当初我还是市长.“现任省委常委和金陵书记的张书记颇为感慨的回忆.

“那年是82年,曰本方面开始着手修订教科书,文部省对审定合格的教科书提出了大量修改意见,对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进行了淡化和删改,把侵略我国改为“进出”.对于曰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事实的事情,我国和韩国都纷纷批判,国人也都群情激愤.为了将那段历史完整地保存下来,我们市委,省委开会决定,立即为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然后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领导工作小组成立然后我任组长.我任组长的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月萍.“说到这里,张书记笑着看向段月萍这位老下属.

段月萍也颇为激动的接着回忆道:“那年我五十岁了,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本来都到了知天命等着退休的年龄了,可是组织和张书记却交给了我一个新的工作,要为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们建纪念馆.那时的我完全是两眼一抹黑的,但还好,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工作过一段时间.虽然建馆我不懂,但是在办展和历史学方面还是有些经验的.我知道不管怎么建馆,到最后都需要丰富的史料来支撑.搞陈列,房子盖好了,没有资料是不行的,是没法教育老百姓的.建馆,搞设计,搞建筑我不行,但找资料,我还是可以做一做的.“

“我记得那时候小组人员十分精简,下设办公室里好像只有几个人.“张书记插了一嘴.

“是呀,算上我才三个人.“段月萍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小十年了,大领导张书记竟然还记得当年的情形.

“当年的近代史教材中根本没有任何大屠杀相关的信息,完全是白纸一张,想要找相关的资料就跟大海捞针一样.可是再大海捞针也得找呀.靠着两条腿,我带着一个小照相机,跑遍了南京市的大小图书馆和档案馆.

南京图书馆、南京市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平和上嗨的档案部门我都去过.在这些地方,我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天.“

“那没点坐性可不行.“乔峰钦佩的说.他都可以想象段月萍一坐一天查资料的情形.

在一排排书架间上,找来解放前的报纸、杂志和出版物,堆在桌上,厚厚的一沓,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一行一行的仔仔细细的看,一张照片,一个字都不能错过.看到有用的就赶紧记下来.

而事实也确实如乔峰所想,段月萍查找了所有的能找到的1937年到1938年间的报道,一页也不能错过,看到任何有价值的文字和照片,便立马复印下来,或是拿去照相馆翻拍.

就这样,段月萍搜集到了大量书面证据,包括550万字的文字和112张图像资料.

其中就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着的一份珍贵的卷宗,上面记载着1946年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对南京大屠杀一案的调查与整理,在那里,段月萍还找到了当时受害老百姓申请救济的档案.

物证有了,还需人证.

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搜集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幸存者.

他们是这场人为灾难最直接的受害者,也是最有力的见证者.

意识到这一点后,段月萍便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

1984年3月到6月,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正式开始普查幸存者,他们以市政府的名义发文,要求全南京市各区县的居委会协助.

段月萍设计了一张登记表,表上要填的内容很简单,包括年龄、姓名、事发当年的门牌号、现居地,最底下留了一个大大的框,用以填写主要受害事实.

事发时留在南京、调查时年纪在60岁以上、本人遭受伤害或是亲眼目睹大屠杀惨状的,都算在幸存者之列.

三个月以后,段月萍收到了1756份表格.

根据表上的内容,她又将1200多位幸存者分为几类:亲历屠杀者、目击者,和被强奸的妇女.

从中,段月萍找出了几十位证据比较充分的直接受害者,她和他们本人见面,了解详细的情况.

“在和其中一位幸存者夏淑琴聊天的时候,我得知当年南京安全区委员会的委员,约翰马吉先生曾经拍过她们一家遇害的场景.而且,从星星点点查到的资料里我也知道当年东京审判,南京审判的时候,约翰马吉先生确实有影像资料作为最重要的证据展示过,只是审判过后那些珍贵的影像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到现在仅仅能在有限的一些资料里看到一点点记录.“

额,好吧.

乔峰恍然明白了.

...............................................

感谢书友的200币打赏,书友狴犴爱上赑屃500币打赏,书友的100币打赏,书友爱包子的星星100币打赏,书友长夜6的100币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