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重生后贵女专注打脸 > 第18章 十八

重生后贵女专注打脸 第18章 十八

作者:尹云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7 22:27:44 来源:文学城

这些日子,徐琳琅日日打着闲逛的名义出府之后,将苏嬷嬷安置在茶楼,便带着秋檀和几个身形高大、有些功夫的小厮,找了地方花了大价钱让人四处打听问询南市街上各家的生意情况、应天府京郊各个庄子的收成,以及应天府内各处铺子和京郊各处田地的价钱。

又过了几日,徐琳琅的舅舅和舅母来到了应天府。

自接到徐琳琅的来信,徐琳琅的舅舅和舅母便立马收拾行装,马不停蹄的赶到应天府来。

客栈之内,徐琳琅的舅舅张五四大吃一惊。

徐琳琅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告诉舅舅张五四和舅母王氏她这几日要将父亲给她的庄子和铺子都卖了。

这卖铺子卖地,可是败家子才做的行径,只有前朝的那些门户破落的人家,才会做出卖房子卖地的事情。当今,卖房子卖地的子孙,是要被世人指着脊梁骨唾骂嘲笑的。

魏国公府正是繁华着锦时,如火如荼日,魏国公府的大小姐却做出来这样的事情,这若是让应天府的那些贵人们知道了,琳琅这辈子,怕是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秋檀听了大小姐对舅老爷舅夫人说的话,震惊地眼睛都瞪圆了。

饶是一个三等丫头,秋檀也知道徐琳琅在这应天府的名声不怎么好。

那些贵人们,根本就没有把身为魏国公府嫡长女的小姐放在眼里,她们嘲笑小姐不学无术、不懂诗书,不通女红,不学才艺。

如今,小姐又卖铺子又卖地的,怕是会被那些贵人们的唾沫星子淹死,别说是那些贵人了,眼下,就算是府里的丫鬟也不把小姐放在眼里,若是小姐再有了这样的坏名声,以后怕是在魏国公府里无丝毫立足之地了。

秋檀很是喜欢徐琳琅,也知道徐琳琅对她的好,此刻见徐琳琅做此行径,很是为徐琳琅担心。

可是徐琳琅接下来的话却让秋檀觉得大小姐说的很是有理。

徐琳琅看向舅舅张五四和舅母王氏:“舅舅舅母,我之所以想要卖铺子卖地,并非我见财眼开,想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而是不得不卖。”

“我那嫡母,把这铺子和庄子给了我,就像是割了她的肉似的,我之所以收不上租子和收成,必然是她在从中作梗。”

“这几日,我已经打听过了,我名下的庄子铺子,俱是魏国公府里最赚银子的产业,压根儿就不可能连租子都交不上来。”

“她这样做,无非就是想向我父亲证明,我并打理不了田地和庄子,那庄子的庄头和铺子的东家,都和我那嫡母一个鼻孔出气,我若是一直管着这庄子和铺子,便只有受气的分儿了。”

听到这里,张五四和王氏明白了外甥女现在的处境,看向徐琳琅的目光里,便满是心疼了。

徐琳琅又道:“舅舅舅母,她们现在压着我的租子不给,我最多也只不过是得一个打理不善的名声,这也不是最可怕的,我还有一层担心便是,我那嫡母对这铺子庄子虎视眈眈,这铺子和庄子,若是还在我手里,收不上租子不说,十有八成还要出些别的问题。”

张五四深思了一番,觉得外甥女所说并非危言耸听。

虽然从未见过谢氏,但是这些年张五四和王氏一直在帮着姐姐张氏对付谢氏的算计,张五四夫妇都知谢氏此人心术不正,用心险恶。

指不定,谢氏会为了夺走田地铺子,让徐琳琅名下的田地铺子出个什么大事儿,到时候,这庄子和铺子的田契和地契俱写着徐琳琅的名字,怎么都和徐琳琅脱不了干系。

张五四想了想,道:“琳琅,舅舅明白了,既然是这样的情况,那舅舅和舅母就帮着你将这田地铺子卖了,等卖了银子,你再重新置办产业,这样谢氏也插不进手来。”

徐琳琅点了点了头,正欲和张五四说是她想置办什么样的产业,就听见舅母王氏担忧的声音:“琳琅,舅母怎么觉得这不大能行得通。”

“你想想,那几个铺子的东家和庄子的庄头都是谢氏的人,卖房子卖地这么大的动静,他们怎么会不告诉谢氏。”

徐琳琅笑了笑,道:“舅母,我既然打算卖铺子卖地,自然是有能够瞒得住的法子。”

张五四做了多年生意,心思活络,心里也已经有了主意,不过眼下却还是想要听徐琳琅说一说。

徐琳琅娓娓道来:“我打听了一番,也琢磨过了,这李庄头和那三个店铺的东家虽然都是谢氏的人,却也不是不好对付,甚至我们还要将他们利用起来。”

“虽然他们都听谢氏的话,但是李庄头和那三个东家却有所不同。”

“那李庄头,便明明白白是谢氏的走狗,这些年,李庄头帮着谢氏从各个庄子上贪了不少银子,这些银子,原本都是该进魏国公府的公账的,但是有李庄头相帮着,不少都流入了谢氏的私库,李庄头帮谢氏得了银子,谢氏抬举李庄头,所以,这李庄头,实打实是和谢氏是一伙儿,一同商量好克扣我的收成。”

张五四听了外甥女的话,赞许的点了点头。

自己这外甥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自己的姐姐还要聪明。

徐琳琅继续道:“而那三个店家,却是被逼无奈才和谢氏一伙儿,我名下那三处铺子,俱是南市街人来客往最多的铺子,这三个店的生意做的好,谢氏收的租子便也水涨船高,甚至年底还要额外分巨额银子,这三家被谢氏的霸王条约压制着,却敢怒不敢言,他们若是不按谢氏的要求来,谢氏便不将铺子租给他们了,这对他们来说是要命的事儿。”

“他们早就想将这店铺买下来了,但是魏国公府自然不会卖给他们,眼下,这铺子到了我的手里,谢氏便威胁他们,若是不压着我的租子,她便做主将铺子租给别人,现在这铺子虽然在我名下,可是她是魏国公府主母,还是能做主把铺子租给谁的。”

“所以,眼下那李庄头和那三个东家虽然都一样要压着我的租子和收成,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王氏以前便知道外甥女聪慧,但是断没有想到这孩子居然能够这么快就把这些弯弯绕绕捋的清清楚楚。王氏不禁赞叹道:“琳琅,你这孩子,简直是长了七窍玲珑心了。”

徐琳琅朝舅母灿然一笑:“舅母,从小到大,你总是这样夸我。”

张五四却不急着夸赞徐琳琅,又道:“那你说说,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瞒着谢氏将田地和铺子卖了。”

徐琳琅的目光沉着,将自己的计划一一向张五四说了。

徐琳琅话音一落,张五四不禁叫绝:“不错,原以为你看什么《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无甚用,眼下倒是派上用场了,好,就按你说的办,舅舅去对付那李庄头,你和你舅母去找那三个店家,我们分头行动,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事情办妥当。”

徐琳琅的舅舅张五四用了徐琳琅说的法子,花银子将那李庄头做的打死佃农、强占民女,贪污银子和帮着谢氏做假账、贪污各个庄子的收成的黑料挖了个底朝天。

李庄头被几个彪形大汉压着,瞧着张五四拿出的铁证,抖若筛糠。

这些事情,若是告到国公爷面前,夫人自然是会受牵连被叱责,但是夫人却不用担心性命,国公爷再怎么动怒,也不会因为夫人贪污了些银子就把国公府中的当家主母就地正法。

但是他就不一样了,他不过是个庄头,他自己犯了那么多事儿,又帮着夫人犯了那么多事儿,十有八成,国公爷会把夫人的过错一并算到他的头上。

到这个时候,按照夫人的秉性,只会把脏水都往他身上泼,哪里还会保他。

李庄头感觉到了深深的绝望,可天无绝人之路,眼前这身形肥壮的汉子,竟然愿意放他一条生路。

张五四瞧着裤子都湿了的李庄头,徐徐道:“眼下,你只需要向谢氏报告你将我外甥女的收成扣下了,我便不将这些证据交给官府和国公爷。”

李庄头点如小鸡啄米:“大爷,只要你不报官不告诉国公爷,你让小的做什么都行。”

李庄头心里明白的很,现在证据在眼前这黑脸大汉手里,自己若是向谢氏求助,指不准还没等这大汉动手,谢氏就率先了结了他来个死无对证,他可不敢把希望压在谢氏身上。

张五四又开了口:“那么,若是谢氏向你要今年的收入,你该如何答。”

李庄头满脸谄媚:“大爷,这个小的最在行,若是谢氏问我要收成,我便告诉谢氏,因为雨水太足,庄稼根都沤烂了,没收成。”

张五四满意地点了点头。

张五四将田地卖给了别的州府的巨商大贾。

商人骨子里都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情节,一旦赚了银子率先便想着卖房子置地。

那商人做生意直爽,张五四做买卖敞亮,一来二去,二人成了兄弟,那商人便帮着张五四,让李庄头继续在庄子里做事,不过却是做些繁重的农活了。

那商人有些手段,把李庄头管的死死的,李庄头害怕自己做的那些事情被捅出去后的后果,只得咬牙按着张五四要求的做了。

徐琳琅和舅母王氏将铺子卖给了玉器行、绸缎庄和茶叶店的东家。

三家生意做得好,早已想将这铺面买下来,奈何国公府养着鸡下蛋,就是不卖。

眼见国公府突然愿意卖了,三家忙不迭的买了下来,生怕国公府后悔。

三家都得了徐琳琅的吩咐,不许和谢氏说将铺子买了下来一事,若是谢氏要租子,他们只以压徐琳琅租子时候的回法回便是了。

三家是诚心想买这铺子,便也愿意帮着徐琳琅瞒着谢氏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大小姐能给他们他们需要的东西,那么他们自然是会帮着这位大小姐了。

苏嬷嬷哪里知道在她喝茶唠嗑的时候,徐琳琅做出了如此惊天动地的举动。

将铺子和庄子都卖了之后,徐琳琅得了两万两银子。徐琳琅和张五四和王氏提出,她想和她们一同在应天府开酒楼。

“在应天府开酒楼?”徐琳琅的舅舅呆住了。

徐琳琅的舅舅张五四原本是一家农户,日子过得紧巴,缺少吃穿,只得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侍弄庄稼。

后来姐夫徐达封官拜相,给了张氏诸多银钱,李张家的日子才宽裕起来。

张五四和他的妻子王氏的脑子都灵活,二人不愿白花用张氏的银钱,总是想着让钱生钱,好把张氏给她们的还回去。

一来二去,张氏发现自己的弟弟弟媳二人倒是很适合做生意,便出了银子在濠州开了酒楼,叫做留仙楼,由张五四夫妇二人打理。

留仙楼挣了银子,张氏和张五四夫妇各分一半。

张氏出的银子,彻底改变了张五四夫妇的命运,二人虽从此入了商籍,不能穿绸缎衣裳,却乐在其中。毕竟种地的时候,他们也没钱去穿绸缎衣裳。

张五四夫妇的确是做生意的料,很快便将留仙楼开的红红火火,成了濠州州当地最好的酒楼。

“舅舅舅母想在应天府开酒楼吗?”徐琳琅看向王氏。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们哪有不愿意的。”徐琳琅的舅母王氏应道。

王氏很是喜欢这应天府的繁华,自然是愿意的。

徐琳琅看向张五四,道:“舅母都同意了,舅舅你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张五四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在这应天府开酒楼~”

徐琳琅知道自己舅舅想说什么:“我知道,舅舅是担心银子,我方才不是说了么,如今我们在应天府开酒楼,还是和在濠州的时候一样,我出银子,舅舅和舅母只管打理。”

徐琳琅的舅母看向徐琳琅:“琳琅,这怎么行,我和你舅舅手里也有不少积蓄,这一次在应天府开酒楼,我们也要出上一些,若是只你一个人出银子,不就成了我们占你的便宜吗。”

徐琳琅握了舅母的手:“相处多年,我自是知道舅舅舅母的品性,我知道舅舅舅母的心意,只是,开酒楼一事,不单单是对舅舅舅母有好处,对琳琅也很重要,我将田地铺子都卖了,若有朝一日,这事被人发现了,我必然会遭人鄙夷议论,但是倘若那个时候我手中有比那田地铺子更值钱的产业,旁人便也没法说什么了。”

“所以,这银子,便由我来出,舅舅舅母只管尽心打理,得了银子,我们便还是和在濠州的时候一样,一人一半。”

张五四和王氏却俱不同意,执意要徐琳琅得七他们得三,争执了好久,徐琳琅依旧坚持,张五四和王氏便暗下商量徐琳琅多给的份子他们便都存着给徐琳琅当嫁妆。

说定了要在应天府内开酒楼,张五四夫妇便在应天府买了一处像模像样的府邸,安顿好后,便打发人去濠州将几个孩子接过来。

张五四家二女一子,都是和徐琳琅一同长大。兄弟姐妹几个,感情颇深。

卖了田地铺子,安顿好宅子,张五四又开始为开酒楼的事情忙活起来。

新的酒楼还唤做“留仙楼”。

这些日子徐琳琅整日出府,在魏国公府众人眼中,便是徐琳琅游手好闲、只顾玩乐了。

谢氏乐的见徐琳琅这般散漫下去,并不提点徐琳琅为徐老老夫人的寿宴做准备,更不提让徐琳琅去棠梨书院读书之事。

各家只有一个去棠梨书院读书的名额。徐琳琅若是去了,锦芙不就去不成了吗?

谢氏巴不得徐琳琅永远都这般游手好闲。

放眼应天府,别说是皇子,就算是普通的官宦人家,也不会让自家的儿子娶一个没正经读过书的姑娘做正妻。

故而,每当提起徐琳琅整日里都出府玩乐,谢氏便通身的舒坦。

徐锦芙整日里除了去棠梨书院读书,便是关在房内为徐老夫人“绣寿图”。

“绣寿图”实在无聊,憋闷到不行的时候,徐锦芙竟然对徐琳琅的自由自在生出了几分羡慕。

不过,这羡慕很快便会烟消云散,她虽然日日关在房中“绣寿图”,日子枯燥,却能在祖母寿宴上大放光彩。

而她徐琳琅,纵然是再怎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也只能落得被人笑话了。两相比较,徐锦芙还是愿意将这憋闷受下去。

谢氏不愿意让徐琳琅去棠梨书院读书,徐达却惦记着。

这一日,徐达旧伤复发,未上早朝。

用过早膳之后,徐达叫住了正欲出府的徐琳琅。

“你来应天府已经有些日子了,不能再这般每日无所事事了,也该去棠梨书院学些东西了。”徐达对徐琳琅道。

徐琳琅头疼不已,这几日,她和舅舅舅母正为在应天府内开酒楼的事情忙着呢。

徐琳琅沉默着,并不应话。

谢氏的声音响起:“国公爷,琳琅这才来了多久,还是让她再适应适应再去读书。”

谢氏巴不得徐琳琅不去学堂不读书,就这般不学无术下去才好呢。

歪打正着,谢氏这番话,正合徐琳琅心意。

“我听母亲的。”徐琳琅乖巧应道。

徐达无奈,想要教训徐琳琅几句,终究是忍住了,也不说话,拂袖而去了。在徐达心里,徐琳琅现在的做法表现,果真是和这些年从濠州传回来的话一模一样,徐达对徐琳琅颇为失望。

上棠梨书院读书的事情终究是被搁置下来了,徐琳琅便能腾出空去做和舅舅舅母一同忙留仙楼的事情了。

徐锦芙见徐琳琅半点儿不为徐老夫人的寿宴上心,便只等着在寿宴那日看徐琳琅的笑话了。

关于李五四的名字,明初好多人的名字就是这样的叫法,比如朱元璋叫朱重八,徐达的父亲叫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十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