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重生后成了仙尊死对头的白月光 > 第3章 第 3 章

重生后成了仙尊死对头的白月光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倚竹听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09 18:34:16 来源:文学城

明月在天,雪落风息。

易府朱门大开,门前一条宽阔的青石板路,笔直地向南延伸出去。

此时正是亥时一刻,街坊邻里皆已闭门关户,自易府门前启程的一顶八抬大轿,却一路吹吹打打,打破了这份静谧。

轿中空空如也。

灵昭外头罩上一件杏黄大氅,撑伞走在轿子一侧,飘雪如絮落在她身畔。她目光细细观察周遭情况,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然而转过一道街,耳中忽地听得远处似乎传来丝竹管弦之声,似乎正是热闹时候。她随口问一名轿夫道:“这镇子里的不同地方,休憩的时刻也是不同吗?”

那轿夫笑了笑:“姑娘有所不知,千钟镇的夜市素来热闹。尤其东边郎君河畔,不论寒暑,酒馆画船、楼阁摊贩每日都是客满,直闹到子时才关门的。哪怕外地的公子小姐,也忍不住要来体会一番的。”

“郎君河,好名字。是哪位郎君呢?”

“这个在下不知,只听闻是位玄门中人,相貌生得极为清隽。”轿夫笑道,“那日一出现在这河边,可是引了许多姑娘专程去看他呢。”

灵昭无奈地暗叹一口气。这种风花雪月,她一向没什么兴趣,因此也并未再问。

轿夫是个有眼力见的,当即转了话锋,解释道:“只不过这条街嘛,自打易家闹出案子以来,这里的住户嫌晦气,所以能搬的都尽数搬走了。留下的几户人家,天一擦黑便关门落锁,外头出了天大的事情,也不敢看一眼的。”

怪道他们这出嫁的队伍一路吹打,也不见半个人影出现。

旁边一人接话道:“正是,若不是这家老爷银子给的实在多,这种要命的差事,我可不太敢接。”

灵昭闻言笑道:“诸位只管将轿子抬至羽木山,便可自行离去了。这一路自有我们二人护诸位周全。”

岂料她这话一出口,众轿夫们竟是一愣,猛然停住了脚步。

灵昭不明所以,眼见得前头二人面面相觑,出言问道:“有何不妥?”

那名高个轿夫看来脾气暴烈,当即哼了一声:“我说姑娘,这可就不厚道了啊。当初易府找我们的时候只说抬到南头桥边便落轿,可没说要抬到羽木山哪!”

师寻也皱起了眉,道:“羽木山离桥边不过百步路程,你们便是辛苦一些,多走几步又如何了?回头往易府,叫人给你们添些银两便是了。”

最前头牵马的武官回身道:“这百步路程可是能要了人命的!谁不知晓过了桥头再往南是钟家的鬼宅了。新娘子出嫁挑这种时辰,又嫁去那种不干不净的地方,我说你们二位,怕不是叫人诓骗了吧!”

灵昭与师寻对视一眼,场面瞬时冷寂下来。

灵昭的神色仍是淡淡的,她直觉今晚的场面十分不对劲,哪里都不对劲。

那武官倒是十分守信,继续牵马,领着队伍望前走去,口中也安抚道:“不论如何,收一分钱干一分活。我们既然拿了银子,便按约定将你们送到桥头边。只不过那桥头后面的事,便与我们都无关了。”

整个队伍慢悠悠往前头去。灵昭思索片刻,缕清了思路:“请问,那头钟家为何被称作鬼宅?难道是家里有人横死?”

“嘿嘿,何止是‘有人’横死,那宅子里头六十余口人,没一个善终哪!”武官顾忌轿子里头的“新娘”,压低了声音冷笑道,“可怜这钟家当初也是富甲一方,结果被人一夜灭门。如今都说这个易家惨,哼,十个易家,也惨不过钟家去!”

抬轿的轿夫啐了他一句,“大夜里别说这种晦气的事!”

武官笑道:“你我既接了这种活计,又怕什么晦气不晦气,左右有两位道长姑娘护佑着,那邪祟妖魔还能吃了我们不成?”

一行人又往前走了片刻,如墨的夜色中,那处牌坊越来越近,翘角峥嵘凌厉,繁复的雕花融进乌黑的夜空里。上书龙飞凤舞三个金光大字:“千钟镇”。

灵昭淡淡开口道:“看来钟姓也是本地大姓,按理说钟家应当受家族庇佑才是,怎么会被人一夕灭门呢?”

“姑娘说反了。并非钟氏被人庇佑,而是钟氏庇佑了整个千钟镇。当初这整个镇子,可都是由钟家一手带起来的。钟家都被灭了,又有谁能再去庇佑他们呢?”

师寻疑惑道:“钟氏是做什么的,竟有这样的本事?莫非也是与附近的玄门有什么联系?”

轿夫道:“并不。姑娘听我细讲,这镇子原本叫亭亭镇,之所以改名为‘千钟’,仅因那钟家乃是酿酒起家,其招牌名为‘醉千钟’而已。当年郎君河的货船整日满载,河面上全是钟家的酒远销外地,带动着整条河畔的人家都发了家,店家皆日进斗金。镇里人为感念他扶持之恩,特此造了一座牌坊。”

“原来如此。”

“说起来钟家人也都是心善啊,可是偏偏心善的人却没有好下场!”轿夫感叹道,“也是钟府当初图个清净,住得太偏僻,事发当时还在夜里。这镇上百姓即便是想救他们一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灵昭抬眼,看向黑漆漆的夜空。

易家是酿酒起家,被灭门的钟家也是酿酒起家。这二府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方才在易府时,她一提及顾铭,易老爷的反应又为何如此异样?

顾铭到底是谁?

武官突然顿住脚步,咳了一声:“再往前可就不是好地方了。我看二位不是本地人,想是叫人诓骗而来。我这人没什么热心肠,只是多嘴一句,二位权且离开吧!”

轿夫们放下轿子,心中对此地也很是忌惮,各自不发一言,转身离去。

那头领最后冲她点了点头,灵昭拢了拢大氅的领口,问道:“那么这钟家,与顾铭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了。两年前钟家满门被灭,就是顾铭他爹一手干的!”

风声寂寂。

灵昭垂下眼睫,笑得有几分模糊:“这可有意思了。可否细说?”

“这个……到底怎么回事,其实我也不清楚。只是那晚羽木山上着了好大的火,直烧得半边天都亮了起来。夜里许多百姓有心相救,便结伴去钟府救火,可是火势太大了,根本无法近身。待到清早的时候,那火烧穿了钟府宅院,才慢慢灭了下来。”

他叹了一口气:“只是已经晚了,那钟府六十多人,早被烧得不留活口。”

轿夫压低了声音,似乎在恐惧晚风将他的话吹到羽木山,给那冤死的亡魂听到。

另一人听了这半天,吓得有些难耐道:“起风了,不说这些。咱们赶紧去找易府结了账,找画舫喝酒暖暖身子去!”

几名轿夫纷纷落下轿子,朝着灵昭二人简单打过招呼之后,连忙转身离开了。

四下寂静,唯余她们二人。

灵昭与师寻对视一眼,轻声道:“师寻,我曾经翻阅院中的记载,说千钟镇两年前曾发生过一场灭门惨案。此案记载得颠颠倒倒,大概意思是,有个还俗入世的三仙台外门子弟,本名顾良文,因长期被自己的结拜大哥钟文钧羞辱,恼怒之极,一夜之间杀了对方全家,又在当晚放火烧宅,钟文钧全家六十余口人葬身火海,无一人幸免。顾良文被抓之后,他家中妻子悬梁自缢。自此,顾家宅破人亡。唯有一儿子不知所踪。”

师寻回忆片刻,点头道:“我也记得。只是此案是师尊一手操办,个中细节并未记录。这钟、顾二人乃结拜多年的仁兄弟,钟文钧究竟因何羞辱这名小弟?顾良文也只不过一外门子弟,又何来的本事能凭一己之力便灭了钟府满门?这些疑点,卷轴中均未提及。”

灵昭补充道:“甚至连顾良文的儿子下落如何,卷宗中都未有记录。”

“会不会是先前经手的人,为保护那个无辜的儿子,而有意在案子里抹去痕迹的?”

话音刚落,师寻便察觉到没有这种可能。

鉴心院办事向来滴水不漏,且针对顾良文之流向来有“溯其族人旁支,一并记入案宗”的习惯。这也是第一代院主立下的规矩,目的便是防止某些恶徒之后被仇恨蒙蔽心智,互相复仇追杀,永无宁日。因此要将这些人的族人、甚至旁支亲眷全部调查清楚,姓甚名谁、生卒年月、相貌体征全部记录在案,百年之内,任何人不得有任何寻私仇的举动,违者由当地宗门负责捉拿发送,永世镇守北域雪原。

因此任何一道卷宗,都会由相关宗门仔细核对无误后,鉴心院才会最终画押封案。若说是以保护的名义而抹去某个人物的存在,这种事风险太大,完全没必要做。

师寻继续道:“看样子这什么顾铭,便是顾良文的儿子了?那卷宗中为何丝毫未提及,难不成真是经办人出了纰漏?偏那易家老头说顾铭乃是易晓晓臆想出来的,那老东西支支吾吾,不说实话。这顾良文杀了钟府满门,关他易家什么事?到底他怎么惹了这场灾祸,如今看来,个中还大有蹊跷。”

她话音刚落,轿子“嘎吱”一声脆响。

二人心头俱是一跳,回身看去,只见风吹落雪,枯枝满地。方才那几名轿夫早已不见了踪影,但是,那顶八抬大轿却已被重新抬起。

而抬梁之“人”,各个凤冠霞帔,锦衣华服,不多不少,正好八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