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82章 上官仪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第82章 上官仪

作者:明月在心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3 10:19:05 来源:转码展示1

江南文士是在隋朝统一南方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世家大族,他们一方面参与唐朝政治制度、典章则例的制定,另一方面又在江南地区继续发挥影响。这三支力量对于唐朝的建立和前期国力的恢复壮大都起了很大作用。

而眼前这位,将是贞观后期,江南文士的领军人物,李恪望向对方,就仿佛看见一大波人才在向自己靠近。

李恪知道,自己要想夺嫡成功,成为未来大唐帝国的皇帝,就不能不重视这三股力量。

但是,重视归重视,但要让这三支力量认可自己,让他们支持自己,除了江南文士这一股势力之外李恪还有点把握,其他两股势力目前来看基本不可能,特别是关陇集团,除非李承乾在夺嫡之争彻底失败,他们才有可能考虑支持自己,所以这一切都需要从长计议,是根本急不来的。

而除此之外,首要的问题就是发展自己的力量。做任何事情没有人是不行的,而眼下李恪最缺的就是人,现在他身边可谓一个信任的人都没有,更何况是那种为他出谋划策的心腹了。

血淋淋的历史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没权没势的王爷是斗不过手无实权的权臣。所以,他要是跟李承乾争皇位,跟李泰和李治争皇位,必须要有权利。

所以,他需要的是一个忠于自己的集团,忠于自己的文官集团和军方集团。只要有了这样的势力,他才有跟能力跟他们争夺皇位,才有资格走上争霸的道路。

想到人才李恪第一个便想到就是眼前的岑文本,因为这哥们就是李恪历史上的老师,和现在的李恪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而且这哥们不仅是一位万中无一治世干才,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顶尖权谋大师。

历史上的岑文本,作为李恪的老师,毕生都在为李恪入主东宫而努力,可谓是鞠躬尽瘁、赤胆忠心、费尽心思,为了李恪,他甚至抛弃个人荣辱,委身于魏王李泰,最终让李承乾和李泰水火不容,两败俱伤,但最后还是败给了老奸巨猾的长孙无忌,含恨而终。

现在李恪重活一世,肯定不会让这位忠心耿耿的权谋大师功亏一篑、惨淡收场。

对于人才,肯定是越多越好,除了岑文本,李恪还想到马周,马周是李恪必须要收服的,他早就想好了,待收服二人后,便了让封德彝负责扶持岑文本,萧瑀扶持马周,让他俩竭尽全力帮助岑文本和马周上位,最好能接他们二人的班,一人为尚书左仆射,一人为尚书右仆射。

除了岑文本和马周,李恪又想到了两个人,他们分别是上官仪和许敬忠。李恪之所以想把这二人也纳入自己麾下,是因为他记得这二人都做过高宗时期宰相,能官制宰相,那能力肯定是出类拔萃,高人一等。

上官仪,是唐朝时期河南人,祖上从西汉时起,到晋朝、北周隋朝,都世代为官。

隋炀帝时候,他的父亲在农民起义的兵变中被害,当时上官仪被家人藏起来,才侥幸逃脱。为了躲避乱兵的追杀,他只好剃去头发,到寺庙里当僧人。

在这期间,他专心学习佛经和史学书籍,文章写的也很好。太宗当朝时,上官仪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在皇帝身边当了官,深得太宗信任。

太宗去世后,高宗登基,他继续被高宗和武皇后器重。先是在太子李弘的宫中掌管事务,后来又晋升到宰相职位,一时风光无限。

上官仪还是初唐着名诗人,他的诗“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形成当时争相模仿的新诗体——上官体。在唐诗发展史上,上承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又下开“文章四友” 和沈佺期、宋之问。

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

公元664年,皇后武则天,秘密地引宫外的一位道士入宫,让他在后宫实施法术,迫害萧淑妃等人。不料这件事情被一个叫王伏胜的太监知道了,他把武则天的这个举动报告给了高宗皇帝。

当时高宗早就被武则天的强势干预朝政压制得很不痛快,这下听说她私下搞这种禁忌的邪术,新旧烦恼加起来,就对武则天更加不满了,一时竟起了废掉武氏后位的念头。

于是高宗找来了他最信任的上官仪,和他商议。上官仪听了高宗的诉说,也愤愤不平地表示:“皇后既狠毒又专横,让皇帝失望,百姓非议,理应废黜,才能顺应天心民意。”于是君臣两个就这样商量好了,高宗就让上官仪写一份诏书。

诏书还没发布,武则天就得到了消息,她肯定不依啊,于是就又哭又闹地来到高宗面前,向他辩解喊冤。高宗的个性本就懦弱,武皇后这么一哭,花言巧语表白一番,他就又心软了,看武氏哭得那么伤心,怕她生气,就心虚地哄她说:“我当然知道你是朕的好皇后,朕怎么舍得你难过呢?这是上官仪的主意。”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搁置下来了,但是武则天的心里分分秒秒在记恨着上官仪。过了一段时间,她指使自己的心腹在朝堂上奏本,诬陷上官仪,和那次向高宗告发过她的太监王伏胜,说他二人勾结先前被废掉的太子忠,企图谋反。

这次诬告,武则天和她的手下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工作,目标是一击必中。

所以上官仪他们根本没有反驳申诉的机会,武则天一党成功地将上官仪及王伏胜、废太子忠处死,连上官仪的儿子也被牵连诛杀,上官家没收全部财产,女眷全部收入宫中为奴婢。

其中上官仪的小孙女婉儿还不满一周岁,也跟着她的母亲一起,从小成了奴婢身份。婉儿天生聪慧,知礼贤惠,长大后得到武则天的喜爱,任命她协助自己管理后宫。到了中宗李显继位,纳婉儿为昭容,就是比妃位低一级的嫔位。在婉儿的积极争取下,上官仪被平反,并重新厚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