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531章 弱秦之计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第531章 弱秦之计

作者:明月在心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26 23:14:04 来源:转码展示1

武德三年,李孝恭又献计进攻割据江南的萧铣,李渊非常欣赏他的计策,进爵为王,并改信州为夔州,拜孝恭为总管,命他广造大船,教习士兵水战,准备进攻萧铣。

偏偏对于这件事,也有一些争议。

很多人都说平灭萧铣是李靖的功劳。

“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着方面之功,声名甚盛。”

除却其它不论,李孝恭的军功还是不错的。但是历史上一提到河间王李孝恭,李靖就会插一脚进来,于是乎两人的军功谁更大,就开始争议起来。

有人说李靖被捧为武德功臣的顶峰,是李世民的计谋,目的是为了冲淡河间王李孝恭的功绩,把唐朝开国的功劳归于李靖。

这个说法也不为过,世人皆知李靖是李世民的死党,从而将功劳归于他自己名下。

不可否认的是,征讨萧铣的时候,李孝恭是主将,李靖是长史,一主一副,李靖这个被后世尊为“军神”的男人,军事才能是公认的强,若是李孝恭跟着借了光,也未尝不可能。

然则,当时李孝恭身为主将,而李靖身为长史,那些计策也好,执行的人也罢,谁又知道当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靖固然有旷世之才华,可也不能因此就说李孝恭一无是处,摘人桃子……

透过事实看真相,这李孝恭的军事才能即使不能比拟李靖,也相差不远。

当禄东赞听说和亲之女不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而是宗室子女时,还挺失望的,但听说这位宗室是鼎鼎大名的是江夏郡王李孝恭时,不仅失望没有了,反而还挺兴奋…

因为这李孝恭不仅在李唐宗室里面威望极高,在大唐军队里面的威望也高,能和他结为亲家,对吐蕃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所谓的文成公主根本不是李孝恭的女儿,有可能只是一个宫女,甚至有可能就是他们吐蕃国的一个婢女…

这李泰虽然心胸狭窄,甚至有点贪财,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拧得清的,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还是懂的。

“大相,父皇虽然答应了回亲,但又一个要求!”李泰坦然道。

“什么要求?殿下请说…”

禄东赞闻言有些紧张,这好不容易让唐朝皇帝答应和亲,别在这关键时刻出什么幺蛾子。

“大相,本王那堂妹从小娇生惯养,住惯了亭台楼阁,所以他对自己的住处有特别的要求,所以你们吐蕃国要迎娶我大唐的公主,必须得修建一座宫殿,怎么也不得比江夏郡王府差吧?”李泰一脸淡然道。

禄东赞闻言眉头紧锁,这让他想起了韩桓惠王的弱秦之计,为秦国修郑国渠。

公元前355年,诸侯混战,兵连祸结,在金戈铁马与纵横捭阖的较量中,两个国家几乎同时开启了一场变法。

位处中原腹地的韩国,土地狭小,国力羸弱,又被列国紧紧围困,四面受敌,朝不保夕,国君韩昭侯欲改变现状,任用申不害主持变法,十五年,“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倚重的是律法制度,赏罚分明,法外无情,即便太子犯法国君也无法保全,新法深入人心,就算秦孝公去世,留下的依然是一条坚实的强国之道。

因此,往后的百余年时间里,秦国愈加强大,势倾中原,令其他诸侯国谈秦色变。而韩国却在短暂的强盛之后开始衰颓,从最小的战国又变成了最弱的战国。

秦国强大,韩国弱小,偏偏韩国又紧挨着秦国,而且秦国一直渴望着东出,好巧不巧韩国又阻挡秦国东出道路。

为了保住韩国,韩桓王想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帮助秦国修建一条河渠,这条河渠工程浩大,需要十多年时间,外加数十万人的努力才能修建而成。

这么一来秦国就会花大力气在修渠事业上,便无暇顾及东出了。既然没机会东出,那韩国自然就能够得到保全了。这条渠的名字就是郑国渠。

“魏王殿下,我吐蕃国小民寡,怕是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修宫殿…”禄东赞有些忐忑道。

“大相谦虚了,你吐蕃乃西北的霸主,修一座宫殿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再说你吐蕃国也该有一座像样的宫殿,这能体现大国气度,也能更好凝聚人心,父皇说了你们吐蕃什么时候修好宫殿,什么时候迎娶公主!”李泰加重语气道。

禄东赞见李泰如此说,便知道已无可更改,要想和亲娶大唐的公主,必须得先修宫殿。

禄东赞急匆匆的离开了魏王府,回到了驿馆,立马和同僚商量了起来。

……

被李世民所逼,李恪为和亲之事出主意后,便躲回骊山别院,不问世事。

这几乎成了常态,李恪只有高调一回,就会潜水几个月,等被淡忘得差不多了,才出来冒泡。

在他隐居骊山别院期间,却不知,一股暗潮在长安城中涌动……

不知为何,李承乾于因一件小事在立政殿中被李二陛下一顿呵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太子被训斥这件事不胫而走,短短时间内,长安城内人尽皆知。渐渐的,演变成陛下欲废黜太子,改立魏王的谣言。

东宫之内,张玄素与孔颖达给太子讲完课,陪着太子饮茶,俱都一脸沉重,默不作声。

谣言之所以是谣言,就在于其捏造是非,无凭无据。

可是话又说回来,正所谓无风不起浪,空穴来风岂是无因?

正因为陛下这几年对太子愈发不满,更且亲近于魏王李泰,是以朝中民间才会屡次传出陛下欲废黜太子的言论……

张玄素放下茶杯,看了一眼八风不动的孔颖达,忍不住问道:“殿下,那日在立政殿中,被陛下斥责,到底所谓何事?”

早在隋末,张玄便就以清廉着称。

隋末,河北窦建德攻陷景城,张玄素时任景城县户曹,被执,将要被杀。

景城百姓一千余人为他请命,窦建德于是任命他为治书侍御史和黄门侍郎。

唐朝平定窦建德后,张玄素成为唐朝官吏。李二陛下闻其清名,特召见垂询政事。他建议李二陛下吸取历史成败经验,受到太宗的重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