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52章 谋定而后动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第52章 谋定而后动

作者:明月在心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3 10:19:05 来源:转码展示1

听了李恪的分析,封德彝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通过这几次对话,封德彝对李恪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对方无论是在眼界、学识、权谋方面都是万中无一的佼佼者。

封德彝忽然发现,自从自己进门后,谈话的主动权一直都掌握在李恪手中,不是自己在教导指点他,而仿佛是他指导自己。自己忽视的地方对方却能轻易发现,对方的许多观点自己闻所未闻,但又不失为正确。这让封德彝既欣慰的同时又觉脸上无光,对李恪的尊重也在不知不觉中更进了一步。

“呵呵…孤的大哥想顺利的入住东宫也并非那么容易,孤还特意为他挑选了一个对手!”李恪满脸微笑道。

“谁啊?”封德彝好奇道。

“孤那四弟卫王李泰!”李恪掷地有声。

“卫王李泰?”

“对,就是李泰,李泰同样是嫡出,而且他聪明伶俐深得我父王喜爱,更难得的是他心狠手辣,野心极大。我父王登基为帝后,如果向你们征求立谁为储君时,不要支持我,发动我们的人全体支持李泰,不,也不能都去支持李泰,也留少数几人为我呐喊助威一下,不然就显得太假了。李泰一见这么多人支持他,自信心肯定会暴涨,就会为了储君之位,去和李承乾斗得你死我活!我们正好称他们都无暇东顾的时机,努力发展我们自己的势力。”李恪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

“殿下好计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他们斗得精疲力尽、两败俱伤的时候,我就们可以趁机出手,将他们一网打尽,哈哈…”封德彝大笑道。

“嗯,是这个意思,但这件事必须保密,一旦计划曝光,我们将成为众矢之的,被千夫所指,到时候将万劫不复……”

“所以这件事只可在适当的告诉萧瑀萧大人、虞世南虞大人和孙伏伽孙大人,并且一定得叮嘱他们不得向任何人外传,特别要叮嘱一下虞世南虞大人,让他千万不能将我们的计划告诉他那位好朋友褚遂良,据我们了解褚遂良这个人虽然才华出众,但人品极差,是位有钱便是爷,有奶便是娘的主,如果他知道了我们计划,搞不好转身就会把我们卖了…”李恪脸色极为严肃道。

“诺!殿下的话我一定带到!”看见李恪一脸严肃的模样,封德彝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历史上的李恪就是遭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诬陷,被李治顺水推舟给处死的,所以李恪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有着天然的敌意,更没有奢望能把他们拉进自己的阵营,自己这关乎生死存亡的计划自然不能让他给知道了,所以李恪才这么特意叮嘱一句。

其实褚遂良并没有像李恪说得那样不堪,史书记载,褚遂良为人率直鲠亮。早在秦王府做铠曹参军时,李世民对他就有很好的评价。

唐太宗想亲自征讨辽东,褚遂良也敢于冒太宗之独断而直言反对,《旧唐书》卷80载:时太宗欲亲征高丽,顾谓侍臣曰:“高丽莫离支贼杀其王,虐用其人。夫出师吊伐,当乘机便,今因其弑虐,诛之甚易。”

褚遂良对曰:“陛下兵机神算,人英能知。昔隋末乱离,手平寇乱。及北狄侵边,西蕃失礼,陛下欲命将击之,群臣莫不苦谏,陛下独断进讨,卒并诛夷。海内之人,徼外之国,畏威慑伏,为此举也。今陛下将兴师辽东,臣意荧惑。何者?陛下神武,不比前代人君。兵既渡辽,指期克捷,万一差跌,无以威示远方,若再发忿兵,则安危难测。”从这些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褚遂良为人的率直鲠亮。

最能看出褚遂良这一性格特征的,是他在是否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态度上,也正是他的率直鲠亮,最终导致了他晚年走向了悲剧的深渊。

虽然褚遂良有这样那样的优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出于历史的原因,李恪没有把握能够收服他,因为历史上对方是李治最坚定的支持者,和自己有着血海深仇,所以李恪才这样诋毁他,把他排除在自己的势力之外。

“哎!说实话,除了老大人您,唯一能够让我信任的也就只有孙伏伽孙大人了,对于萧瑀萧大人和虞世南虞大人孤始终不是很放心,因为他们都是出生在大世家,背后跟着一大家子人,他们作为家主要兼顾整个家主的利益,因此他们都有太多的顾及,没法像老大人和孙大人这样全心全意支持恪…”李恪满含热泪,语重心长的说道。

“呜呜…谢谢殿下对老臣的信任,老臣一定在有生之年,竭尽全力助殿下完成大业!”封德彝感动得热泪盈眶,跪在李恪面前宣誓道。

“老大人快快请起,李恪承受不起,老大人现在官居尚书右仆射,掌管兵、刑、工三部,是恪最大助力,以后恪还得多多仰仗老大人。”李恪扶起封德彝真诚道。

封德彝道:“殿下这样说就见外了,老臣身为大唐臣子,深受贵妃娘娘的敬重。殿下有什么事情只管跟老臣吩咐便是,老臣一定尽力而为。”

“我知道老大人心疼恪儿,但就算为了恪儿你老人家也得保重身体哟!”李恪关切道。

“殿下放心,老臣身体好说呢?”封德彝微笑道。

这是李恪想起了史料中关于封德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死后风波。

据《后唐书》记载封德彝生前深受唐太宗礼遇,并数次向太宗进献效忠之策。同时,他又暗中依附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曾打算废黜李建成,立太宗为太子,因封德彝力谏而止。但这些事非常隐秘,封德彝死后多年,才被唐太宗得知。

贞观十七年,治书侍御史唐临弹劾封德彝生前的奸诈行为,唐太宗命大臣讨论。民部尚书唐俭道:“封伦生前深受恩宠,而罪过暴露于死后,所任的官职不能全部褫夺,请收回封赠、更改谥号,以为惩戒。”唐太宗遂剥夺封德彝的司空之职,削除所封食邑,改谥号为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