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474章 寸步不让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第474章 寸步不让

作者:明月在心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8-30 01:53:01 来源:转码展示1

李承乾闻言愣住了,随后愤怒道:“父皇何为要如此猜忌孤,孤一天勤勤恳恳、殚精竭虑的用心国事,全是为了这个国家,没有一点私心,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殿下,我们当然知道你做事全是出于公心,但陛下却不这么想,政事堂六相中有五相都偏向殿下,陛下会认为他们眼中只有殿下而没有陛下,换成任何一位君王,这都无法容忍的,何况雄才大略的当今圣上…”长孙无忌叹道。

李承乾闻言,彻底明悟了。

他终于懂了,父皇明面上是罢颜师古的相位,实在警告他,警告他既是太子,同时也是臣子,让他注意分寸,做好臣子的本分,这让他既憋屈沮丧又无奈。

李承乾情绪低落道:“那孤接下来该如何?”

“既然殿下引起了陛下的忌惮,老臣建议退一步…”于志宁开口道。

“此言恕某不能苟同,这次退一步,那下次呢?还退吗?殿下作为国家储君,就该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态度,该坚持就得坚持,该强硬的就得强硬…

如果陛下每进一步,殿下就退一步。这就能让陛下满意吗?某看不见得吧!陛下会不会觉得殿下意志不坚定,太过软弱,没有主见呢?”杜荷义正言辞道。

李承乾闻言,非常认同杜荷之言。

“此言大善,孤是国之储君,就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的国家继承人更容易得到父皇的认可…”李承乾信心满满道。

“那我们推谁接替颜相的位置呢?”赵节问道。

“我们这些人中有资格有威望去竞争相位的也就褚先生了,全力支持褚先生吧!”李承乾道。

褚遂良闻言大喜:“谢殿下栽培…”

褚遂良能不兴奋吗?那可是宰相,文人的最高追求。

所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登善,你也别高兴得太早了,你的竞争者可不少,据某所知,就不下三人…”长孙无忌提醒道。

登善,褚遂良的字。

“舅舅,具体说说都有那些竞争者?”李承乾来了兴趣。

“头一位便是现任的尚书左丞王珪,此人能力手段资历都是佼佼者,关键是魏王李泰会全力支持他。

第二位是现任的中书舍人岑文本,此人博学多才,能力超群,关键是很得陛下赏识,他还是汉王李恪的老师,江南文士集团的代言人,汉王李恪和江南文士集团肯定会全力他上位…

第三位是现任的御史大夫温彦博,这位老大人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他如果荣升宰相,相信不会没几个有意见吧!”长孙无忌娓娓道来。

褚遂良闻言一脸凝重,长孙无忌说的这三位他当然知道,这三人的的人品、能力、才学都不下于他褚遂良,他对上其中任意一人,他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胜过对方。

“李恪、李泰,又是他俩,他俩怎么老是阴魂不散,偏要和本太子作对,这次一定不能让他俩得逞,全力收集王珪和岑文本的黑料,全力以赴的对付他俩。”李承乾咬牙切齿道。

“那温彦博呢?不对付了吗?”赵节问道。

“先对付王珪和岑文本,温彦博年龄太大资格太老,还很得父皇赏识,况且他不偏不倚,对夺嫡之争不感冒,这次就放过他吧!”李承乾思考了半刻,才开口道。

“殿下,温彦博并不像他表面上那么大公无私,他最近和汉王李恪走得很近…”长孙无忌道。

“那就怪不得本太子了,是他自己要蹚这场浑水的,三人一起对付吧!”李承乾冷声道。

“诺…”

李承乾又看了看信心不足的褚遂良道:“褚师傅不用担心,我们都会全力支持你的…”

褚遂良闻言微笑道:“感谢太子殿下,有你的支持,微臣就放心,微臣试问不比任何人差,这次的相位微臣势在必得…“

“哈哈…听到褚师傅这种舍我其谁的气势孤就放心了!”李承乾道。

……

魏王府,书房。

李泰的心腹王珪、刘洎、杜楚客、韦挺、杜淹、房遗爱一个不少,全都在。

刘洎出身于南阳刘氏。隋末曾为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降唐后历任南康州都督府长史、给事中、治书侍御史,现任御史中丞,为人刚正不阿,以直谏着称,是李泰的铁杆支持着者。

杜楚客出身京兆杜氏,名相杜如晦弟弟。少崇奇节,颇有才名,现任魏王府长史、刑部尚书。

心中一直有个目标,想超越其兄长,于是效仿其兄长支持一位皇子参与夺嫡之争,想要这从龙之功,可惜他没有其兄长的才学与眼光。

杜淹同样出身于京兆杜氏,杜如晦的族叔。隋朝时期,就以官至御史中丞。隋朝灭亡,效力于王世充,授吏部尚书。王世充灭亡后,降唐。

韦挺,出身京兆韦氏,隋朝民部尚书韦冲之子,楚王李佑妃韦氏之父。

虽然他是李佑的岳父,但他却是李泰的支持者,这一度让李佑非常尴尬与气愤。心胸狭窄的李佑便把这个韦家给恨上了。

但韦家却全然没把李佑放在心中,京兆韦氏到底有何底气,敢无视一位当朝亲王。

你还别说,京兆韦氏还真就这个底气。

说道京兆韦氏,就不得不提京兆杜氏。

杜氏和韦氏是京兆郡最强大的两家士族,汉朝时期就有俗谚称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为“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韦、杜两家是关陇大族,两大家庭在唐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领域,出将入相,荣宠至极。据《新唐书》的宰相世系表统计,有唐一代韦家先后有十七人拜相,杜家有十二人拜相,风光无两。

韦家的宰相中,比较着名的有韦弘敏、韦承庆、韦巨源、韦安石、韦温、韦见素、韦处厚等等;

杜家则有杜如晦、杜淹、杜佑、杜元颖、杜审权、杜正伦等等,还是着名诗人杜甫也出生杜家,更为可怕的是,韦杜两家还是世代姻亲,说他们两家“去天尺五”还真不是吹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