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350章 锋芒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第350章 锋芒

作者:明月在心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3-15 12:22:11 来源:转码展示1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上官仪、苏定方、刘仁轨等人又来了都督府。

“定方,对于那个郭侍封你是怎么看待的?”李恪已经知道苏定方考察过郭侍封,所以他想通过苏定方的口验证下郭侍封的才能,如果可以的话就将他收为己用,如果不堪大用只是一个莽撞之夫那就弃而舍之。

“殿下,根据末将的考察,郭侍封可堪大用,只是年纪甚小,处世太浅还需要多加历练。”苏定方说出了自己中肯的评价。

“嗯,有定方这几句话本王就放心啦。”李恪继续道,“定方,郭侍封年轻气盛,处世太浅容易受他人蒙骗,所以你要时常教导和督促他,让他早日成为栋梁之才。”

“殿下请放心,末将不会让殿下失望的。”苏定方岂能不明白李恪话里的意思,虽然李恪话没有说完,但他话中的含义很明显,就是培养出栋梁之才为他所用。

讨论完都督府的事情之后,李恪又询问了狄知逊关于刺史府的一些情况,狄知逊将自己这几天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李恪,李恪听完之后没有说话,他知道刺史府不像都督府那样需要雷厉风行,而是要慢慢渗透,便跟众人又说了一些具体细节,这才让大家离开。

并州大都督,汉王李恪在一日之内解决了和都督府诸将之间的矛盾的事情让李言和元德谦、于开伦三人吃惊不小,同时他们听到李恪斩杀了都督府参军徐辉的时候更加的震惊不已。

徐辉是谁他们自然知道,虽然在他们这些士族大家的眼中别说徐辉,就是李绩都不算什么。然而,对于李恪而言意义就不一样,李绩是大唐军中除李靖、李孝恭、李道宗之外的第四人,他的态度会影响到李恪今后争夺储位之路,李恪怎么就这么容易斩杀了他的侄子得罪了他呢?

他们三人都跟李恪接触过,觉得他不像是容易冲动行事的人,特别是李言,他在书房单独接触了李恪之后发现他不但有勇还有谋,像这样的人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然而,不管怎么样,李恪通过自己的铁腕手段收拢了都督府的兵权,这点让他们对李恪刮目相看。

而都督府诸将在李恪的命令下达之后开始了大练兵。像李孟尝和孙贰朗,他们虽然被李恪委以重任,但三个月后的演练才是决定他们是否能够继续留任的关键,所以两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要不是士兵吃不消两人的高强度训练,两人恐怕会不吃不喝二十四小时不离训练场。

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们两人也整天待在军营。长史郭孝恪因为要监督整个都督府兵马的训练,还要为鬼面骑调配钱粮,为营建场外的并州马步军左营监督施工等事情也是忙的不可开交。还有苏定方和郭侍封两人要训练新军,所以整个都督府都忙的不可开交。

然而,在众人忙碌的身形中只有一个人过的很清闲,他就是并州大都督汉王李恪。

李恪身为并州大都督,他的手里可是握着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太原府、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等十数州兵马大权。

然而,这些州府都有自己的军事主管,虽然李恪是大都督,所以兵马都归他调遣,但真正能听他调令的又有几人呢?所以,他的名头很大,官职很大,但相对数州的军事控制力根本就谈不上真正的掌管。

所以,他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将并州的兵马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用自己的职权将并州三万人马训练成以一当十的铁军。兵法有云,兵不在多而在精,而他现在做的就是精兵简政。

然而,所谓的大都督,行军总管等能够管理数十州军务的将帅实际上都像李恪一样只是掌握了自身所在的地方的军权而已。

如果想控制整个自己管辖范围的军权,除了培养自己在军队中的心腹将领,还有就是依靠自己在军队的威望。

所以,李恪知道自己跟李靖、李孝恭等人相比威望不足不说,就是能力也要差一大截。所以,他没有贪心想过控制并州大都督节制下的兵马,他的目标只是想把并州的兵马控制在自己手里而已。

他自己知道贪心不足蛇吞象的结果,他更加明白军权是一把双刃剑,杀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

除此之外,他还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支军队,如果它在惨烈的斗争中仍能保持正常的秩序,永远不为想象中的危险所吓倒,而在真正的危险面前也寸步不让,如果它在胜利时感到自豪,在失败的困境中仍能服从命令,不丧失对将帅的尊重和信赖…

如果它在困苦和劳累中能像运动员锻炼肌肉一样增强自己的体力,把这种劳累看做是他的制胜手段,而不看成是倒霉晦气,如果他只抱有保持军人荣誉这样一个唯一的简短信条,因而能经常不忘记上述一切义务和美德,那么,它就是一支富有武德的军队。

所以,即便是一个将帅的威望达到了一个高峰,如果他所统帅节制的兵马是没有武德的军队,那么这支军队也难以在战场上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难以在危难时刻给自己多大的帮助。

所以,李恪知道自己现在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就训练和培养出一支具备武德的军队,能够胜而不骄,败而不燥的军队。可是,想要每个士兵都具备武德,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这在大唐时期还是很难做的到。

所以,李恪表面上看起来很清闲,内心却在不断的思考中。他在想是否通过一种类似于军功章,骑士佩剑之类的表示荣誉身份的东西作为奖励,以鼓励士兵对自己是军人而感到骄傲和为自己的责任而感到自豪呢?

但是,对于如何设定这样的奖励制度他自己现在也很模糊,毕竟他不是行伍出身,对军队的建设训练方面他还是很欠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