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217章 桃之夭夭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第217章 桃之夭夭

作者:明月在心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3 10:19:05 来源:转码展示1

红袖故作害怕道:“小姐饶命,奴婢再也不也不敢了!”随后又皱眉道:“汉王也真是的,这么久了也不来找小姐!”

苏婉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不过瞬间又调整了过来道:“汉王殿下负责灾民的春耕,忙得脚不沾地,那有时间!”

这时一个丫鬟拿着一封信大步流星的来到了绣楼,火急火燎道:“小姐,小姐,汉王府来信了!”

苏婉儿闻言大喜道:“快给我信!”

苏婉急不可耐的打开信封,一行小字映入眼帘:午时,相约清源寺后山桃园。

“红袖,现在什么时辰了?”苏婉儿问道。

“辰时刚过怎么了?”红袖好奇道。

“马上安排下去,本小姐要去清源寺上香!”苏婉儿大声吩咐道。

红袖眼含深意的看了苏婉儿一眼,心想:汉王和小姐八成是相约在清源寺。

清源寺位于长安城南,终南山下。

汉王府马车逶迤而行,出得长安城南门明德门,一路向南,没过两个时辰,便钻入终南山中,沿着不窄的山路,转了几个弯,便见到一个群山环抱的秀丽的小山峰头。

这里环境优美,幽静宜人,树林阴翳,杂草丛生,鸟喧林间,百籁齐响,两侧深沟,水流潺潺。

青山绿树之中,一方佛寺掩映其中。

此时天光大亮,飞雪骤停,满天乌云散去,那映在绿树丛中的寺院,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红的朝霞之中。

四周林木参天,枝柯纠缠,尤以松树为最,加之它被建造在险峻陡峭的石山突嘴上,便将深山古刹的韵味全然展现了出来。

连接寺院的是一条在林间时隐时现的,由石头铺设的小道。此小道沿着缓慢的长坡蜿蜒而上,在寺院右侧一个九十度急转,再“游走”一段距离,才是寺院正门。

寺门前有石狮,威武但不凶残,似乎受到了佛法的警示和熏陶……

凡名寺,必有名木。即使名寺坐落枯山、荒漠、岛礁,寺内必有名木相抱,必有风水相拥。而这名木风水,就是寺庙的灵气,是钟灵天地,更聚乾坤精气。

没有名木风水,就是枯寺。

枯寺,绝无慧灵。

而寺门前那三株吸收了天地之精气的苍松,生命力极为强盛,只见它们恣肆纵横、错落相迭、繁茂浓密、高耸入云,粗壮的枝干虬根盘结。

三棵树,活了一座寺。

汉王府的马车到了寺门前,见到空地上那一长串的豪华马车,才知更有早行人。

“王爷,清源寺到了!”秋香柔声道。

李恪闻言掀开车帘,一跃而下。

李恪踏进那座并不宏大的寺门,顿觉眼前一亮。

清源寺殿宇连绵、房舍如鳞,错落在山林掩映之中,檀香阵阵梵音低沉,规模居然很是不小。

一行人绕过一个照壁,穿过一片松林,便到得大雄宝殿。

清源寺开山门两百多年,信众繁多、香火旺盛,此时寺内香客云集,既有锦袍貂裘、高冠博带的男士,亦有云髻高耸、长裙曳地的女眷。

李恪不信佛,便站在殿门处,并不进入,而是绕路来到了后山,在一块大石上坐了下来。

不多时,一位小姐模样的女子带着一个丫鬟缓缓向他走来。

此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秀美弯弯,双眸清澈,瑶鼻樱唇,巴掌大的小脸儿眉目如画,肌肤洁白晶莹细腻稚嫩,便是鬓角散发掩映的小耳朵,都晶莹剔透,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一口,此女正是李恪的未婚妻苏婉儿。

苏婉儿见李恪痴痴的看着自己,一抹嫣红悄然爬上了他的脸颊。

苏婉儿来到来到李恪跟前,羞涩的矮身行礼道:“拜见汉王殿下!”

这时李恪才如梦初醒,颇为尴尬道:“婉儿小姐无需客气,最近可好?”

“有劳殿下挂念,婉儿一切都好!”苏婉儿柔声道。

“那本王就放心了,婉儿姑娘我们去桃园逛逛,此时桃花正浓!”李恪和煦道。

“一切任凭殿下决定!”

两人边走边聊,不远处的山皮上起初还只是窥见红艳艳的花林一角,待到转过一片屋角,顺着山路行了几步,绕过一处楼宇,眼前陡然出现一片粉红色的海洋,那红色放佛忽然铺天盖地地压了下来,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红色的天地中……

一棵棵桃树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婀娜千姿娇楚动人,让人不由得从心里产生怜悯之情。桃树很矮,但枝絮四面铺展,缀满了花蕾。桃花的颜色是粉红色的,一朵朵、一枝枝、一簇簇、一团团,眩人眼目惊心动魄。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如此人间胜境,即便是两世为人见多识广的李恪亦不得不为之惊艳……

李恪充分展现了一个优秀导游的素质,指着这片广袤的桃林介绍道:“此片桃林乃是皇爷爷在位之时所栽种,当时并未多想,只因此处树木稀少多是荒草砂砾,难免不美。谁又想到会成长为今日之胜景?现在时节略早,尚有许多桃树未曾开花,若是再等上几天,所有的桃树全都盛开,春风拂过,落英缤纷,漫山遍野全都是文人骚客,也不知给这清源寺留下多少香火钱和墨宝题诗。”

李恪所言非虚,古往今来,写桃花的诗句数不胜数,其中最出名要数崔护《题都城南庄》。

相处有一个名为崔护的诗人,独游都城南,因途中干渴,恰巧经过一户花木丛萃的农家,于是叩门求饮。开门的是一名女子,以水递于诗人面前,而她独倚着小桃斜柯,凝眸含情,青春的面容与三月粉红的桃花交相辉映。第二年,诗人情不可抑,再次踏足寻访。谁料门庭如故,佳人难觅。失落难耐之际,诗人在其门上以石代笔题写下一首七绝: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千百年后的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而这场人面桃花的相逢,崔护也只能借诗空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