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197章 盐矿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第197章 盐矿

作者:明月在心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3 10:19:05 来源:转码展示1

翌日清晨,便有黄门宦官带着李世民的圣旨,来到了封家。

“清河郡人马周,品行纯良,才华横溢,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朕听他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拟诏:敕马周门下省值班侍奉吧……”

等那宦官宣读了旨意,顿时封家一片哗然。

门下省值班侍奉......

马周站在封德彝身后,面上一惊,值班侍奉是小官,不过区区**品的不入流而已。可门下省却是天下的中枢,每日入值,都需要入宫,甚至皇帝随时都可能召见,接触的都是军国大事。

如此一来,这个职位便是别人羡慕不来的了,只要在门下省好好干,多在皇帝面前表现,将来少不得要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历史上的马周也正是在这个位置上步步高升的。

贞观六年,马周授任监察御史,不久授任侍御史,加朝散大夫。

贞观十一年,因谏言有功,升任给事中。

贞观十二年,转任中书舍人。

贞观十五年,升任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又兼检校晋王李治府长史。晋王为皇太子,拜授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贞观十七年,太宗命马周与黄门侍郎刘洎、中书侍郎岑文本、太子宾客褚遂良,隔一天前往东宫一次,与太子李治一起游览参观,研究学问。

贞观十八年四月九日,太宗前往太平宫,对侍从官员说:“臣属听话的多,直言冒犯的少,我打算听一听我有什么过失,各位实话实说,不要隐瞒。”

马周说:“陛下最近所做的赏罚有一点点以自己喜怒作标准的倾向,除此之外看不到其他过失。”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议。

八月二十六日,马周升任中书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李恪得到马周被封官的消息自然很高兴,作为重生者,他自然知道马周的人生轨迹,这样一位未来宰相被自己收入囊中,焉能有不开心之理,但随着杨宝山的到来,李恪便再也开心不起来了。

“王爷,你快想想办法吧,汉王府都快揭不开锅了!”弥勒佛的杨宝山这会变成了苦瓜脸。

“不会怎么严重吧?逍遥居、茶叶、煤矿和家具厂不都是日进斗金吗?”李恪蹙眉道。

“再日进斗金也不够几万灾民每天的消耗啊?王爷,你真得想想办法,王府现在真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了!”

杨宝山见李恪沉默不言,便继续道:“要不我们不管那些灾民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王爷你已经帮他们修好了房屋,分好了土地,已经对他们仁至义尽了,现在我们王府自身难保,力有不逮,已经没有办法帮他们了?”

李恪闻言,大声反驳道:“不行,这是父王交给本王的第一个任务,必须办得漂漂亮亮,让人挑不出毛病,绝不允许半途而废!”

“那还得养他们到什么时候啊?”杨宝山头发都愁白了。

“不久,就三四个月,现在已经在春耕了,只要等到秋收,我们就可以完美卸任了…”李恪一脸平静道。

“王爷,不是老奴给你泼冷水,别说三四个月,就是三天我们王府也无以为继了…”杨宝山一脸忧愁道。

“杨叔放心吧,办法总比困难多,找钱的任务交给孤来办吧,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李恪霸气道。

“哎!那王爷你得快点哟!”杨宝山唉声叹气道。

“杨叔不必这么悲观,三天之内孤一定找到新的财源!”李恪满脸自信道。

杨宝山半信半疑道:“王爷别勉强自己,实在不行我们就向陛下求助吧!”

“杨叔不用担心,本王也不是不知变通之人,实在想不出办法,孤会去向父王求助的,孤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几万灾民活活饿死的!”李恪微笑道。

“王爷心中有数便好!”

待杨宝山离开后,李恪陷入了沉思!他不是为找不到赚钱的方法而苦恼,而是为挣钱的方法太多不知道选哪一种而苦恼!

如果一个重生者还在为金钱而苦恼,那还不如找根面条上吊算了。

哦!对了,这个世界还没有面条,要不开个面馆买面,红烧牛肉面,肉丝面,鸡杂面,肥肠面,排骨面…包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堂堂王爷去买面条,还是算了吧!本王丢不起那人…

那要不玻璃?或者镜子?香皂?香水?蜡烛?养猪…挣钱的方法真是太多太多了。

但关键是只有三天的时间,上面这几样都不是几天能见着真金白银的!

李恪觉得一个人在家苦想不是办法,于是便带着下人骑着高头大马出城去逛了一圈,还真别说,这一逛还真逛出金子来了。

李恪很快便在长安附近找到了一处巨大的盐矿,有盐矿就有盐,这年头盐比金子还值钱。

这盐矿几乎是无主之物,因为有丰富的矿物质,土地上几乎不长什么庄稼,自然而然,也不值钱…

李恪好歹也是堂堂亲王,没花一分钱便将这处“金山”收入了囊中!

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傻,放着金山不识,由于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取盐的方法只有海水制盐和卤水制盐两种,矿盐这种含有大硝和磷钾的玩意,吃了是要死人的,被人称之为毒盐。

因而这长安城外的一大片盐矿对他们来说如同一推石头般毫无价值,这才便宜了李恪。

作为重生者的李恪看来,无论是海水制盐还是卤水制盐,不但效率低,而且生产出来的大多都是粗盐和青盐,口感很差,味道嘛,全靠制盐贩子们的良心了。

现在那些世家大族,几乎都垄断了盐井,产生了暴利。既然没有盐井,李恪决心从这一文不值的矿盐入手。

矿盐要产出食用盐,首先就是要去除掉矿盐中的矿物质,这是一个现代初中化学水平的人都知道的事情,自然也难不倒李恪。

李恪交待杨元宝召集一批下人,而后在这里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随即便开始尝试着取矿,而后将这矿物粉碎,让人先烧一口大锅,进行溶解,制成卤水,再进行过滤、提纯,结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