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132章 千夫所指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第132章 千夫所指

作者:明月在心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3 10:19:05 来源:转码展示1

“启奏陛下,臣弹劾长孙无忌把控生铁市场,与民争利!”尉迟恭藐视了长孙无忌一眼,然后一本正经道。

这时在一旁看热闹不拍事大的李泰,隐晦的递给王珪一个眼神,王珪秒懂。

“启奏陛下,臣也弹劾长孙无忌把控生铁,任意抬高铁制品,扰乱市场,与民争利!”王珪掷地有声道。

由于之前长孙无忌全力支持李承乾入住东宫,李泰早就看他这位舅舅不顺眼了,难得有长孙无忌吃瘪的时候,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顺理成章的跳上去踩上两脚。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生铁乃稀缺资源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不应该由私人把控,应该收回国有。”魏征义正言辞道。

其实在中国古代铁和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收入来源,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盐铁官营。

齐国名相管仲在齐国实行的“官山海”,大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的盐铁专卖政策,它使齐国迅速致富,成就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不过,尽管管仲备受后人推崇,他死后的数百年里,除锐意变法的商鞅外,却很少有人效仿他的强国之策。

直到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再次被定为国策。

汉武帝时期,朝廷因连年征讨匈奴,中央财政日渐空虚,而民间富商“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趁此机会,大臣桑弘羊向汉武帝建议实行盐铁官营。

汉武帝毫不犹豫的便采纳了大臣桑弘羊向的建议,由此催生了在中国历史上时断时续实施了长达2000余年的“盐铁官营”政策。

所谓“盐铁官营”,就是将冶铁、煮盐的经营权全部收归中央政府,就冶铁、盐业官营而言,盐铁商人们只有得到政府的特许,才能以交纳重税为条件获得经营权。

果然,经过盐铁官营,汉武帝集聚了大量的财富,才有资本继续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

“老匹夫,欺人太甚!”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长孙无忌用吃人的眼光看着魏征。

魏征是何许人也,那是连李世民都经常顶牛的硬骨头,怎会在意长孙无忌的小眼神,毫不畏惧的瞪了回去。

“启奏陛下,我大唐刚刚经历了渭水之盟,如今国库空虚,朝廷难以维持,是应该实行盐铁官营来增加财政收入。”尚书左仆射萧瑀发言道。

听了萧瑀的话,李世民不由得眼前一亮,一副意动的模样。

长孙无忌看见李世民一脸意动的模样,不由得大惊,要知道长孙无忌的家族来源主要就是靠经营生铁,如果生铁真的被收回国有,那长孙家族就只得喝西北风了。

长孙无忌急忙跪下道:“陛下,这么多年来,微臣为了大唐的建立,可谓是鞠躬尽瘁,殚精竭虑……”

李世民看见这么多年为自己鞍前马后的长孙无忌一脸凄惨的模样,实在不忍就此剥夺他是这份家业,只得悻悻然道:“此事,容后再议!”

长孙无忌听了此话,才终于送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关终于暂时过去了,但心中大石头始终没有落下,这次是因为自己卖惨,陛下动了恻隐之心,才暂时放过自己,那下一次呢?

长孙无忌虽然不是吏部尚书,但他作为李世民的第一心腹,自然知道,因为渭水之盟,大唐掏空了国库,急需找到一个新的财源,更可悲的是,盐铁官营就是一个最佳途径,熟读史书的长孙无忌自然知道在汉武帝时期就有这样的先例。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发动对外族的战争,实行盐铁官营,充盈国库,因此才满足了战争所需要的装备和粮草,才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作为李世民从小玩到大的好基友,比谁都清楚李世民的雄才大略一点不比汉武帝差,渭水之盟被李世民视为身平最大的耻辱,他由于现在国库空虚,以现在的国力还不足以发动一场战争,才不得不卧薪尝胆,集聚实力,隐忍不发,但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发动对突厥的战争,以洗刷自己的耻辱。

现在就有一条快速充盈国库的好计策摆在李世民面前,对方能不动心吗?这简直就是一个死结,想到此处,长孙无忌便对李恪就充满了无际的怨恨,都是因为这小王八蛋,才让自己进退两难,但他从来没用想过是他先去招惹李恪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见长孙无忌这老王八蛋卖惨博取父王的同情心,眼看就要逃过此劫,李恪怎能如他所愿。

“哦,启禀父王,儿臣终于知道这长孙无忌为什么反对本王做生意了,他是想把所以的生意都抓在自己的手里,把大唐所以的钱财都赚到自己家里,在加上他长孙家本来就掌握了大唐百分之八十的生铁生意,正好利用这些钱财来打造盔甲兵器,然后再招兵买马,企图颠覆我李唐江山,做王莽、杨坚第二。”李恪故作恍然大悟道。

长孙无忌听了李恪此话,直接就吓尿了,连忙跪地辩解道:“启禀陛下,汉王污蔑微臣,微臣冤枉啊!微臣对大唐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李恪怎可让长孙无忌就此轻易脱身,急忙出言道:“父王这长孙无忌图谋不轨、包场祸心,父王别犹豫了,快把次贼斩了吧!”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李恪,心想这汉王也太狠了吧,不仅污蔑人家图谋造反,让想将人家就地格杀。

这长孙无忌不过就弹劾了一下你做生意与民争利吗,用得着怎么狠吗,这是要把长孙家族往死里整的节奏呀!所以人无比胆战心惊,背脊发凉。

李恪同样也给所以文武大臣留下来了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印象,在加上李恪的王子身份,无比对李恪忌惮三分,从此以后想弹劾李恪的人无不慎之又慎,毕竟谁也不愿意无缘无故去招惹一位睚眦必报的受宠王爷,这同时也为李恪以后减少了不少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