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113章 二子择师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第113章 二子择师

作者:明月在心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3 10:19:05 来源:转码展示1

“萧仆射此言有理,现在大唐百废待兴,急需治理,所以用‘昭文’二字作年号以示殿下仁义无双,带领大唐百姓走向富裕,安居乐业的决心。”孔颖达道。

“非也,安内必先攘外,如果强敌环绕,突厥、高句丽、吐蕃等势力对大唐虎视眈眈,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如何能够震慑这些宵小,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百姓如何能安心生产,怎能安居乐业?所以用‘彰武’二字作年号以示殿下抵抗外辱,保护百姓的决心!”李绩朗声道。

“陛下,老臣觉得‘昭文’和‘彰武’都有失偏颇,还是用‘顺德’二字为好!“封德彝道。

“封仆射此言差矣,‘永昌’二字才最为合适!”长孙无忌据理力争道。

“昭文好!”

“彰武好!”

“顺德好!”

“永昌好!”

四个年号,各有各的支持者,于是四批人便引经据典的吵了起来,场面好不壮观。

李世民见再不训斥,这帮人非得闹上天不可,就吼道:“如此吵吵闹闹,成何体统,你们是不是把这朝堂当成菜市场了?”

李世民一吼,众人连忙跪下道:“臣等有罪,还望皇上赎罪。”

见大家都安静下来,李世民才面色和煦道:“四个年号朕都不满意,朕中意的年号为’贞观’二字,众卿以为如何?”

众人心里直骂娘,你说你都中意了,我们还敢反对吗,再说你心中已有答案,还让我们议论什么呢?当然这些抱怨只能埋藏在心底,作为臣子,该吹捧的时候还是得吹捧。

长孙无忌立马道:“还是陛下英明神武,烛照万里,臣也认为‘贞观’二字极好。《易大传》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天地之理主于正;观:以示人也。两字表示天地之道,就是要告诉天下臣民皇上所行之事,顺应天意。”长孙无忌博才多学,一番解释下来,头头是道。

“天覆地载之道,以贞得其正,以观示其功,‘贞观’二字甚好!”杜如晦赞同道。

见大伙都认同,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既然大伙都没意见,那年号就定为贞观,明年便为贞观元年!”

“陛下圣明!”

接着李世民又和众大臣商量了几件大事,领进散朝的时候,李世民突然看向李泰和李恪道:“凡皇子封王,当择一人为师,以为教辅,青雀虎头你们兄弟俩可有心仪的老师?”

李世民之言一出,大殿中一应官员心中的那根弦都一下子紧了起来。

亲王师一职起自汉初,由来已久,凡亲王师者,无不是亲王心腹,亲信之人。今日在这殿中,无论谁被点为李恪和李泰的王师了,都将被与李泰李恪捆绑在一起,荣辱与共。

“儿臣愿意拜王珪王大人为师!”李世民话音刚落,李泰便急不可耐道。

李泰此言一出,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不由得脸色大变,因为他们二人清楚的知道王珪此人的厉害。

王珪之前是隐太子李建成手底下第一谋士,知识渊博,老谋深算,机智百出,长孙无忌自问自己在玩阴谋诡计这方面并没有战胜对方的把握。

李世民听到李泰的回答也稍微楞了一下,随后才微笑着对王珪道:“王爱卿,青雀愿意拜你为师你可愿意!”

此时王珪心中早已涌起惊涛骇浪,绕有深意望了李恪一眼,随后才行礼道:“卫王殿下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能当其老师是臣的福分。”

李泰闻之不由得一喜,王珪可是他惦记了好久的人才,现在终于得偿所愿了,这时李恪却露出了诡秘的一笑。

“既然王爱卿没意见,那青雀从此以后便麻烦你了!”李世民随和道。

“陛下客气了!”王珪恭敬道。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见木已成舟,有心阻止,但却无能为力,只得干着急。

李世民见李泰这边已安排好老师,便把目光转向另一位爱子,“虎头,你有心仪的老师没有?”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又一阵紧张,害怕李恪又挑一位厉害的老师。

“儿臣愿拜秘书郎岑文本为师。”李恪抬头看着李世民,微笑道。

李世民听了李恪的话,一下子愣住了,显然,他甚至不知岑文本为何人。

说来也是,岑文本本为荆州别驾,一个月前才随李孝恭进京,荐为秘书郎。秘书郎为从六品官职,搁在地方也还算是个人物,但在权贵满地走的长安就显地很是寻常了,李世民不知此人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李世民虽不知岑文本为何人,但秘书郎的品级他还是清楚的。

秘书郎只为从六品,但蜀王师却为从三品,与六部尚书也只相差一级,若是贸然任用,恐怕不妥。

李世民对李恪问道:“你是如何识得岑文本的,为何想要拜他为师?”

择岑文本为师,李恪自然不是心血来潮,也是经过一番思虑的。

岑文本乃治世名臣,才干自不必说,他能以一介降臣的身份,在毫无根基、人脉的朝堂官至宰相,他那份权谋和对帝王心思的揣度,便足让叫李恪爱不释手。

另一方面,岑文本还没有发迹,很多人不知道他的能耐,选他当老师也不会被人针对。

李恪此时还特意看了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一眼,发现他们的确脸色好转,长孙无忌甚至脸色有一丝古怪,显然他也不知道岑文本是何许人也。

李恪不急不缓回道:“儿臣前几日在宫外与岑大人偶遇,一番交谈下来只觉得岑大人博古通今,文采斐然,儿臣深为之折服,故欲拜岑大人为师,每日聆听教诲。”

李世民听了李恪的回答,心中甚慰。

李恪择师,一不看官位,二不看家世,看的唯学识而已,在李世民的心中,李恪已然与朴实好学挂上了勾。

李泰却对李恪的选择嗤之以鼻,岑文本这个名字他连听都没有听过,一个无名之辈能有多大才能,看来这三哥是破罐子破摔,当真放弃了争夺储君之位,想到此处他不由得会心一笑。

不过李恪择师,李世民自也不会草率,李世民对殿中众臣问道:“众卿可有知岑文本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