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二章 议事

重生北魏末年 第二章 议事

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17 07:31:28 来源:转码展示1

十月初一

长史孙腾风急火燎地闯进高欢府中。

“可是洛阳有了消息?”

见孙腾难掩喜色,高欢仍强装镇定地问道。

“没错,二十五日,天柱大将军被天子以皇后临盆为名诓入宫中伏杀。”

高欢心绪激荡,他握紧了拳头。

“消息属实?”

“千真万确,当夜北乡长公主领部曲焚毁西阳门,仓惶出逃,屯于河阴。”

“果然,天不绝我贺六浑。”

高欢慨然长叹,他与孙腾是微末时的密友,此间又无旁人,不需为尔朱荣之死惺惺作态。

立即叫家奴前去唤心腹议事。

不久,众人陆续来到。

高欢环视左右,堂下尽是自己故旧亲朋:

姐夫尉景、妹夫厍狄干,妻弟娄昭,两位连襟段荣、窦泰,怀朔旧友孙腾,以及广宁郡人蔡俊。

一共七人,这些都是能够与他共谋大事的心腹下僚。

他收回目光,沉声道:

“今日将诸位唤来是因为洛阳传来消息,天柱大将军已被天子所杀。”

话音刚落,一片哗然,只有早早得知消息的孙腾神色泰然。

高欢抬手止住喧哗,向众人问道:

“天柱大将军既死,我等身为天柱部将,又该何去何从?”

尉景最先建言,他激动地道:

“如今尔朱荣身死,晋阳无主,贺六浑何不速速发兵北上,据晋阳以成霸业。”

也只有他仗着养育之恩,敢直呼贺六浑。

段荣却反对道:

“晋州与晋阳之间有尔朱兆坐镇汾州阻隔,荣以为当从长计议。”

窦泰对此嗤之以鼻:

“尔朱兆虽勇无智,泰愿领本部为前锋,为明公开道。”

“宁世(窦泰)莫要轻敌,尔朱兆愚钝,可麾下兵马精锐,不能等闲视之。”

段荣依旧对袭击晋阳持反对意见。

众人纷纷争执起来,高欢看向凝眉深思的厍狄干,向他询问看法。

众人于是都将目光投向厍狄干。

一向沉默寡言的厍狄干直言道:

“天柱大将军新亡,我等便要夺其基业,恐遭天下人唾弃。”

高欢闻言颔首。

而尉景却嚷嚷道:

“成者王侯,败者寇,何须理会他人看法。”

蔡俊支持厍狄干的看法:

“不然,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心所望,不可不察。”

“我看你们是在晋州消磨了意志,昔日我等随贺六浑在河北谋诛杜洛周、葛荣时,又何曾在意过旁人议论。”

尉景与蔡俊同是河北之事的参与者,此刻见蔡俊居然支持观望,心中大为不满。

“士真兄(尉景),两者不可相提并论,杜洛周、葛荣等辈专事劫掠,屠戮成性,河北之民苦之久矣,明公图之,是为国、为民除去祸害。”

此时孙腾站出来侃侃而谈道:

“而天柱大将军平定四方叛乱,于国有大功,他在军中威信深重,今为天子所杀,各地镇守必然为他鸣不平,我等此时袭击晋阳,无异于惹天下众怒。”

“你的意思便是贺六浑只能做尔朱氏的鹰犬?”

“我何曾这般说过。”

“不可以反尔朱氏,不就是甘为其人鹰犬。”

“你分明是在胡搅蛮缠。”

眼见尉景与孙腾的争吵愈演愈烈,高欢拍案而起,怒喝一声:

“够了!”

这才止住了争执。

“我已有决断!”

众人屏气凝神,听他言语。

“劳烦龙雀(孙腾)亲往汾州,告知尔朱兆洛阳之事,劝他速速发兵晋阳,继承天柱基业。”

其余众人尽皆了然,只有尉景神情郁郁,还在苦劝道:

“贺六浑,机不可失呀。”

高欢心中感慨,姐夫并没有多少才能,他能位列其中,只因为是可以完全信任的自己人。

只好耐心解释道:

“我等此时袭取晋阳,仓促间也不能整合多少实力,尔朱氏众人若得知消息,同仇敌忾合力攻我,寡难敌众。而晋阳为尔朱兆所得,他的才能注定不能如天柱威服四方,必然导致尔朱氏众人争权交恶,待其分裂,我等才有可趁之机。”

尉景终于不再反对。

“事情紧急,腾先请北上。”

随着孙腾请辞,其余众人也纷纷告退。

偌大的尔朱氏,只因尔朱荣身死,行将分崩。

高欢细细思索原由,不由感慨:后人无能,守不住先人基业。

又想到尔朱荣仅仅年长自己三岁,高欢心情再次沉重起来:微末时,忙于交游,疏忽了对阿惠的教育,起事后更是无暇看管。

他走到门外,对守在院子里的心腹家奴们道:

“去将阿惠唤来。”

不久,高澄进门行礼道:

“孩儿拜见阿爷。”

高欢摆摆手,没有寒暄,直入主题道:

“天柱大将军死于洛阳,为父派遣孙腾往汾州报信,劝说尔朱兆早入晋阳,阿惠,你认为我是出于何意?”

高澄若是回答不上来,高欢准备将其中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儿子听。

自己的阿惠,自小聪颖,现在培养也不算晚。

尔朱兆是如何被玩弄,高澄一清二楚,他组织语言道:

“兴许是阿爷视尔朱兆为掌中玩物。”

高欢剑眉微挑,心想自己的反意真写在脸上?

否则为何连十岁的儿子都能知道。

“你继续说。”

高澄应了一声,继续道:

“阿爷见疑于尔朱荣,方被置于晋州,晋州虽富,但绝非王业所在。如今阿爷遣孙长史北上传讯,此举可得尔朱兆信任,若能借此离开晋州,犹如蛟龙入海,再不受尔朱氏节制。”

这番话一出,高欢再不将高澄当做十岁孺子看待。

他拍拍身边的蒲团:

“阿惠,坐过来。”

待高澄坐下,高欢郑重地问道:

“既然晋州不足以成事,那何处可为基业?”

高澄神色依旧平静,并无半点得意:

“阿爷心中早有定数,何必考校孩儿,当初北镇动乱,阿爷不愿从贼,与怀朔、武川两镇豪杰共守怀朔镇城。待迁居河北,仅数月,六镇乡民又叛,怀朔、武川二镇豪杰尽皆投身义军,无非是北疆穷苦,难以成事,而河北富庶,得之可为王业。”

高欢很满意这个答案,他又问道:

“河北如何可得?”

“需河北士族襄助。”

“如何使河北士人助我?”

“关键在天子。”

“为何?”

“天子潜蕃时,与河北士族广施恩义,河阴之变,尔朱荣囚禁天子,渤海高氏据河济之地叛乱。天子脱困后,仅一封书信便劝降了渤海高氏,天子若死于尔朱氏之手,河北士族必定群情激愤。”

两父子一问一答,高欢再也沉不住气,放声大笑:

“我无天柱之忧矣。”

“阿爷,若是尔朱氏不杀天子又该如何?”

高澄故作懵懂,他这个年纪可以聪明,可以眼光长远,但绝不能腹黑。

高欢抚着高澄的脑袋,语重心长道:

“尔朱兆得晋阳,继承晋阳军队,其势为诸尔朱之首,天子也必然会落入他手,届时便是为父寄去书信的时候。”

“阿爷是要教唆尔朱兆弑君?”

“不,为父要告诉尔朱兆,天子身负众望,万不能有弑君之心,其人少智,他既会以为我忠心为他着想,又会认定天子不可留。”

玩阴谋诡计,操弄人心,高欢可太熟悉了。

“孩儿多谢父亲教诲。”

“阿惠,往后我与下僚商议大事,你可随侍左右。”

“孩儿承蒙父亲信重,必尽心竭力,为父亲筹谋大业。”

“好!好阿惠!好孩子!”

父子两相视而笑。

高澄也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比原主早了两年参与大事谋划。

他需要尽早的参与高欢霸业,如此才能积累威信,尽可能地减少将来汉化改革的阻力,毕竟高欢的根基在于一直追随他的六镇鲜卑。

才辞别父亲,母亲娄昭君遣来的婢女已经候在外边。

母子才见面,娄昭君就迫不及待的关心道:

“你阿爷将你唤去是为了何事?”

“阿爷考校孩儿才学,准许孩儿往后参与大事决议。”

“看来阿惠的才学得到了你阿爷的认可。”

娄昭君心情愉悦,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当初相依为命的苦日子,让母子间的感情尤为深厚,否则也不会将他骄纵得叔父才死数月,便干出同样的荒唐事。

“是阿母教导得好。”

高澄乖巧道。

“日后参与议事,要多学少说,对待追随你阿爷的长辈们,持礼要恭敬,莫要怠慢了他们。”

娄昭君拥着高澄,谆谆教诲。

此时的她还不是北齐皇位数次兄终弟及的主导者,反而一心牵挂在最疼爱的长子身上。

“阿母,阿兄。”

年仅五岁的高洋一进门便看见依偎在一起的高澄母子。

要说不嫉妒,那都是假的,同为父母子嗣,兄长相貌俊朗,而自己不仅丑陋,更伴有严重皮癣,不止母亲偏心兄长,两位姐姐也跟自己顽不到一起,仿佛他是家中多余的人。

“侯尼于来了。”

娄昭君这才放开了高澄。

高澄也打量着这个可怜又可气的弟弟。

论能力,高澄不得不承认,这个未来依靠装傻扮蠢来化解猜疑的北齐开国之君,军事胜于兄长,他屡败柔然、突厥、契丹,又南征萧梁,威震夷夏,被突厥可汗称作英雄天子。

但相较于仅好人妻的高欢、高澄父子,他行事甚为暴虐,北齐一朝风气败坏,高洋能分得三分之一的功劳。

恶有恶报,荒唐一世,到头来妻妾被高湛所辱。

高澄暗自叹息:

未来这个家,不好当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