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二十六章 田垄

重生北魏末年 第二十六章 田垄

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17 07:31:28 来源:转码展示1

孝昌元年(公元525年)以来,河北战乱天灾频繁,人口流散。

三年前,即武泰元年(公元528年),葛荣破沧州,大肆屠戮百姓,死者十之**。

今年,又有刘灵助裹挟沧州之民叛乱、刘海宝响应信都高氏兄弟占据沧州、以及刁整袭杀刘海宝。

沧州百姓不能说是水深火热,至少也算民不聊生。

这也是高欢能够迅速得到河北民众拥护的主要原因,毕竟沧州发生的这些只是河北之地的一个缩影,民众迫切需要一位军事强人的出现,恢复社会秩序。

太平年间,土地甚为紧俏,然而到了朝不保夕的乱世,却最是廉价。

因葛荣屠戮等祸事,沧州出现大量无主之地,当高澄领十五万鲜卑妇孺抵达沧州之后,立即为鲜卑部民分配土地,发放小麦种子,并拿出钱财请沧州的庄稼汉们指导鲜卑部民耕种。

鲜卑部民过够了苦日子,史载他们在并、肆二州的生活状况是‘降户掘黄鼠而食之,皆面无谷色。’

得到土地、种子,鲜卑部民们热情高涨,他们为了向汉人请教耕种,自发开始学习汉话。

高澄也按照自己向高欢的提议,为其中成绩突出者提供奖励,进一步激发了鲜卑部民的学习热情。

这是高澄与高欢的最大区别,高欢心中所想是击败尔朱氏,他的重心放在军事层面,沧州残破,取之无益,所以他选择两头和稀泥,苦一苦冀州百姓。

他能够接受高澄取沧州的最大原因是,高澄将两万余将士及家眷留在冀州,把十五万妇孺包袱自己背上,带往沧州谋生,如此,既缓和冀州人地矛盾,又不损伤高欢军事实力。

时值盛夏,绿荫葱葱。

沧州田垄间,一派忙碌景象。

渤海王世子高澄一身粗布短衣,顶着烈日带领鲜卑部民们在田间农作。

虽然作秀的意味很浓厚,但架不住朴实的劳动人民就吃这一套。

他的皮肤不再似过往白如美玉,俊美的面容上也有许多皮屑。

送食的稚童们成群结队,背诵着高澄改编的三字经而来。

“大家伙都休息下吧。”

高澄呼喊道。

众人纷纷响应。

烈日底下耕种,够苦、够累,但受够颠沛流离之苦的鲜卑部民们却乐在其中,这一份安稳是他们所希冀的。

有几个稚童在父母的授意下,捧着炊饼献给高澄。

这可不是担心中毒,而让亲卫试吃的时候,高澄接过炊饼就啃,甚至吃得太急,呛着了,不断咳嗽。

众人哄笑起来,笑声中没有嘲弄,高澄接过侍卫递上的水壶,狠狠灌了两口,这才顺过气来。

高澄明白,如今鲜卑部民们对自己的尊敬,不再只是因为他渤海王世子的身份。

“世子,今天还讲不讲故事?”

有名六、七岁的鲜卑少年大着胆子问道。

“上次讲到哪了?”

高澄看向周围的稚童们。

众人纷纷兴奋起来:

“讲到西伯文王,遇着了垂钓的姜子牙。”

“快来呀,世子又要讲故事了。”

也有稚童呼唤玩伴。

一时间高澄身边被挤得满满的。

“好啦,安静,咱们今天接着说《封神榜》。”

高澄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他辗转于沧州各处鲜卑部民的耕地区,与他们共同耕种,十一岁的身子不能长时间劳累,他就会在田垄上为鲜卑少年们讲故事,选择的也是充满想象力的《封神榜》。

这一讲,就是整个下午,太阳西斜,高澄在亲卫们的护卫下回到沧州治所饶安城。

“子惠何必这般辛苦自己。”

沧州镇将段韶劝谏道。

高澄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确实累了。

泡了会脚,高澄立即动身去找段荣,询问道:

“姨父,汉民如今又是什么看法?”

“世子治理沧州以来,与民众约定恢复旧时税制,百姓无不称颂。”

北魏税收不低,高澄并非不想降低税率,可他有十五万鲜卑妇孺要养,田地里的庄稼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成熟。

但沧州民众依然对他歌功颂德,毕竟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乱兵们可不会管你具体税多少,田地里的庄稼熟了,抢就是。

如今高澄约定恢复税制,百姓自己好歹能留口吃的。

更何况他还承诺,一旦鲜卑部民能够自给,税率会进一步降低,沧州百姓也有了盼头。

对于段荣所说,高澄还不放心,反复交代道:

“收税时,切忌层层剥削,我们与民众约定多少,便收多少,商鞅主大国尚要立信,我等治小州,更需民众信服。”

段荣连声答应,又催促高澄早些回去休息。

段荣在高欢亲族中算是一个另类,他推崇仁爱宽恕,这与高澄相契合。

又有高澄与段韶的香火情,因此对高澄甚是爱护。

在高澄、段荣用心治理沧州时,高欢也在冀州积极整军备战。

五月末尾,一名年轻人扶着老母,由洛阳来到信都。

“洪略,你终于来了。”

高欢见到年轻人,很是高兴。

“阿母听闻兄长至信都,命岳前来兄长帐下听用。”

高欢喜不自胜,赶紧又命家眷以子孙之礼,诚心拜会年轻人的老母。

年轻人叫高岳,才二十岁,是高欢的堂兄弟。

高欢担任信使期间,往返怀朔、洛阳两地,在洛阳时,便居住在高岳家中。

两人虽只是堂兄弟,关系却比高琛以及早夭的高惠宝这两位异母兄弟更为亲近。

毕竟高欢之父再娶之后,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将高欢寄养在女婿尉景家中,这也导致了高欢与异母兄弟之间,感情并不深厚。

高岳身材魁伟,有器量,高欢与他相交日久,知道他有领军之能,当即任他为麾下督将,自领一部。

“高王,怎么不见你说的阿惠?”

高岳老母山氏疑惑道。

“婶婶切莫如此称呼,依旧唤我贺六浑便是,阿惠在沧州领民,我即刻命人前去招他回来。”

“莫要这般,免得耽误大事。”

山氏连忙拒绝。

高欢笑道:

“向婶婶请安才是最大的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