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一百零八章 安抚

重生北魏末年 第一百零八章 安抚

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17 07:31:28 来源:转码展示1

京畿军兵临徐州城下,高澄却只是围而不攻,抛射信纸后,随即撤回大营。

打的算盘倒也一目了然,首先是让徐州豪族亲眼目睹自己军容之盛,让他们心生畏惧。

其次,则是减轻他们所面临的压力,若是急于攻城,这些人来不及多想,反而会同心御敌,而一旦松懈下来,因书信而产生的猜疑情绪便会无限放大。

最后便是要演给南梁探子看,高澄不相信地处梁魏边境的徐州地区会少了探子观望。

果然,登高远望的探子看到高澄围而不攻,只是用投石机抛射了一会,便撤军回营,更加确信他与徐州豪族演戏,假作攻城,要骗梁军北上。

当即打马南下,要把这一消息传递回去。

而随着高澄撤围,又一名徐州信使趁机出城往梁营求援。

淮水南岸,梁将侯成俊得到探子回报,他也为自己的看穿高澄的计谋而沾沾自喜:这戏也太假了,好歹也要装模作样攻下城吧,到底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孺子,有点智谋,但也仅此而已,连个攻城戏都演不好。

当徐州信使赶来梁营再次求援,侯成俊愤怒了。

‘没错,我在东徐州是败给了邸珍,但你们不能把我当傻子看待!’

一怒之下,侯成俊斩下使者首级,同时招来反正的三名徐州叛逆。

侯成俊奋笔疾书,将满腔愤慨着墨在白纸上,洋洋洒洒三百字的小作文,一封告徐州豪族书连带着使者人头全都交给三人,由他们北上,想办法送进彭城。

当徐州豪族们辗转得到人头与这封书信,信中侯成俊怒骂徐州豪族,扬言绝不会北渡淮河,若再有魏人南下,来一个他杀一个。

徐州豪族在袭杀邸珍之前,就与侯成俊有书信往来,对照字迹,顿时万念俱灰。

三名反正之人也趁机回到高澄大营传递消息,高澄闻言大喜,当即宽慰三人,自己一定会赦免他们的父母妻儿,而他们也能够免去死罪,可挖矿的命运还是躲不掉。

高澄也给三人设了一个期限,十年,十年后可获自由。

三人闻之,尽皆泣涕谢恩。

十月二十九,确定徐州已经知晓外无援军的情况下,高澄再次使出攻心之计。

派出骑士在城墙下扬言,凡是参与密谋袭杀邸珍的士人豪族,其家族男丁将尽数处死,但为他打开彭城北门的家族,可以得到赦免,名额有限,只能赦免一个家族。

又反复宣扬高澄之所以没有选择假作宽赦,再设宴伏杀,只是因为信义在他心中比性命还要宝贵,他不愿行哄骗之举。

做完这些,高澄便领军立足在徐州城下,准备看上一场好戏。

他根本不担心这条毒计会让彭城豪族们同心抗敌。

外有强敌,又无援军,同伴心思南测,而高澄重信的行为,又能让他们相信只要打开城门,就能得到宽赦。

那么,自己团结抗敌的时候,会不会有人背地里偷偷开门?

这种心思一起,谁还会想着顽抗到底,反而要争相给高澄开门。

但名额有限,那就打一场吧,活着的人才有资格给小高王当狗。

这一日,彭州豪强士族之间杀得血流成河,一些并未参与袭杀邸珍的豪族,也被卷入其中,谁知道你们会不会偷偷开门,抢了我们活命的机会。

听着城内此起彼伏的喊杀声,高澄也不知道他这条计策会不会殃及城中百姓,也许会,但不至于造成太大危害,那些人的目标是开城门保命,而不是劫掠杀戮。

身边的将领、幕僚们都在恭维高澄计策高明。

高澄心中得意,谁说屠戮立威,就一定要自己手上沾满鲜血。

他的用兵之道很简单,能靠脑子解决问题绝不蛮上。

这样做说来简单,其实也难,最关键是要有丰实的家底,毕竟大军开拨,各种耗费每一天都是一个大数字,而靠脑子解决问题,各种算计,总要时间生效。

时间拖得越久,耗费也就越多。

所幸,高氏所占据的中原地区、河北平原,都是富庶所在,甚至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的精华之地。

也能够支撑得起高澄耗最多的钱粮,打最稳的仗。

眼看彭城又要不战而下,麾下士卒对高澄的敬仰又深了一层。

谁不愿意跟随一个爱惜士卒性命,能智取绝不蚁附的统帅,关键这位统帅还是个常胜将军,破城之后又从不短了众人的赏赐。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高澄已经在打算回师洛阳后,便要加倍操弄这群士卒,总不能爱惜太过,把他们养废了,等到真要肉搏见血的时候还指望着小高王神机妙算。

他要的是忠心耿耿的精锐士卒,而不是忠心耿耿的战场气氛组。

高澄注视着紧闭的彭城北门,心想,如果自己就此不再领军,后世评价陈庆之的军事才能,会不会强调一句:

‘他是唯一能对高澄麾下士卒造成杀伤的将领,领数万大军斩杀高澄麾下四百余人,虽败犹荣。’

这么一想,连高澄自己都乐了。

正憋笑时,城内的动乱波及到了徐州城墙,徐州兵早已被各家所控制,如今也相互攻杀起来。

不断有人从城墙上掉落下来,天色渐黑,但哀嚎声、喊杀声从未停止。

血水甚至沿着北门缝隙流出,对于徐州上层阶级来说,这一天犹如炼狱。

这是一处修罗场,置身其中的家族有许多,但只有胜者能够得活。

徐州北门缓缓而开,终于有一个家族拿下了城门的控制权,城门内的厮杀还在继续,族中子弟还在带领家奴们顽强抵抗,给予推门的时间。

高澄没有犹豫,且不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厮杀,城中徐州兵还剩多少,纵使满员五千人,只要城门一开,不可能抵挡自己麾下大军。

“众将士听令。”

高澄大声呐喊:

“高敖曹!你为先锋,尧雄!慕容绍宗!斛律光!段韶!你们四人依次入城!敢于凌虐妇孺者,死!私自劫掠者,死!战后我自有赏赐!”

众将纷纷领命,将高澄的指示传扬下去,率军涌入徐州。

城中厮杀还在继续,也该让部众们见见血了。

后人记载只会知道徐州豪族内讧,自相残杀,却不会有京畿兵为众人收尾的描述。

只留了高季式三千部曲与四千武川兵留在原地护卫高澄。

而派往南方的哨骑也没有被收回,高澄可不想阴沟里翻船,自己算计旁人的时候,中了对方的计策,让梁人给骗了。

高敖曹率先冲入城中,大喝道:

“敢于持刃者,斩!”

疲惫不堪的家丁奴仆与徐州兵们竞相放下兵械,只有豪族士人子弟还在负隅顽抗。

却已然掀不起什么浪花。

而开门的一伙人也跑去向高澄邀功,被高季式指示部众阻拦。

“你等报上族姓即可,我必然应诺。”

高澄向众人说道。

这群人闻言激动得痛哭出声,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家主在通禀族姓后,同样不能自已。

一场血战才夺下城门,族中子弟近百人,家奴上千,存活者不足十分之一,人人带伤,其余尽皆死难。

而身陷城中的家眷也不知生死,这一次元气大伤,没有数十年的积累,无法恢复。

可总比城中那些将死之人要好太多了,只要能逃过这次劫难,总要家族再兴的时候。

城中零星的抵抗已经销声匿迹,所剩不多的各家家奴与徐州兵也被收押。

四处都有火灾发生,火光照亮了黑夜,彭城恍若白昼。

京畿兵控制彭城局势后,高澄这才入城,当即命慕容绍宗组织人手扑灭火势。

沿途断壁残垣,所见都是红黑色的血迹,混乱无序的彭城一直到京畿兵入城,才恢复了秩序。

高澄进驻刺史府,调派人手清查躲藏在城中的余孽,以及趁机纵火劫掠的城中无赖。

这一夜杀得人头滚滚,徐州治所彭城,上层阶级遭遇毁灭性打击,除开门求生的家族外,其余宗族,男丁尽数被杀。

高澄搜刮豪族钱粮,将田亩充公,甚至连开门求生的家族也只按丁口重新分田。

而侥幸存活的各家妇人,高澄没有为难她们,也没有强行将她们婚配,看做是生育机器。

他为妇人们分配田地,按照均田制的规定每人授田二十亩,又给予一些钱粮,任由她们自组家庭。

而城中遭遇无妄之灾的彭城百姓,高澄也好生安抚,赐予钱粮接济,甚至命令京畿士卒帮他们修缮屋舍。

高澄不止局限于叛乱的彭城,他借着徐州其余郡县豪族震恐的机会,趁机清查徐州田亩与户口,收缴大量被强占的田地,以及隐匿的户口,并未他们与贫困之人分配田亩。

又命崔季舒、崔昂公开审理冤假错案。

高澄这一套邀买人心的组合拳打下来,徐州百姓人人赞颂。

淮河以南,梁军大营之中,梁将侯成俊见北上三人迟迟不归,已然有所猜测,当听闻徐州豪族内讧,互相残杀之下,只余一家开城投降。

侯成俊这才知道上了高澄的大当,但如今徐州局势已定,再让他出兵北上,进入魏境,直面三万多京畿军,侯成俊也不敢再有动作。

南梁,建康,台城皇宫净居殿。

萧衍得知高澄智取徐州,又听闻他安抚民众的手段,回想起陈庆之在三荆无功而返,不由感慨道:

“年才十三,领军治政皆有所得,遍览史籍又有几人?”

一番夸赞后,萧衍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早慧至此,恐遭天妒,或将夭亡,非长寿之人。”

群臣纷纷表示赞同,都说鲜卑窃据中原,如今国势倾颓,又哪有福运庇佑索虏。

当萧衍处置好政务,忙碌于诵经念佛时,又有宫人禀报邵陵郡王萧纶残暴虐民的消息。

萧纶时年二十七岁,是萧衍第六子,自小聪颖,博学善文。

但他性情暴躁,多有虐民之举,常被萧衍责罚,去年,少府丞何智通上奏扬州刺史萧纶妨害渔民,被萧纶记恨刺杀于建康。

萧衍为之震怒,将萧纶免去官爵,贬为庶人。

但萧菩萨嘛,大家都知道,秉持菩萨心肠对待宗室,不久又将萧纶的王爵恢复。

得到消息的萧衍不由拿高澄与萧纶对比,越比越是恼火。

立即命人往邵陵王府将萧纶招来,厉声责骂。

萧纶明面上惶恐不安,被放回王府后,越想越气,询问心腹道:

“建康城中有哪户人家死了父亲?”

心腹知道王爷是受了萧衍责骂,要做孝子哭丧的举动,他苦劝道:

“大王不可再行此事,若被陛下所知,定然责罚。”

原来萧纶外镇地方时,因虐民之举,被萧衍招回建康斥责。

心怀怨恨,回去途中,萧纶遇见一支送葬的队伍,居然将孝子的丧服和哭丧棒抢过来自己穿戴,代替孝子哭丧,哭得痛彻心扉,好似真的死了父亲。

这件事被萧衍所知,又将萧纶招回建康,严厉训斥,并且免去他的官职。

没想到萧纶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他命人绑来一个年纪与体型与萧衍相仿的老人来充当父亲,与他素未蒙面的异父异母的亲兄弟高澄一般行径。

萧纶先是为老人穿上皇帝服饰,跪拜侍奉,然后哭着为自己辩解,直言自己没有罪过,反而是满腹委屈。

一番哭诉后,再是谩骂,最后还不解气,将老人的衣服剥下,拖至庭院拳打脚踢,这光天化日不避人的行为可比小高王敞亮。

萧纶想再当一次孝子为父哭丧的想法被心腹劝阻,这才作罢,他气冲冲地领着侍卫在建康城中晃荡,众人见了他,都逃得远远的。

人群之中,又被萧纶瞧见一个身形年纪和萧衍相仿的老人。

‘呵!又能与父皇互诉衷肠了。’

萧纶暗笑,又命亲卫将那老人绑回王府。

而北方,身处彭城忙碌整顿徐州豪强的高澄也接到了关西情报。

知道高欢错失良机,高澄怒不可遏。

他三天三夜睡不着觉,由亲信护卫着巡视彭城时,也遇见一个身形年纪与高欢相似之人。

犹豫再三,还是原谅了高欢。

这份家业,虽然多是自己出力,但贺六浑多多少少也有点微末之功,这次就饶了他,再有下次,王思政就有大用了。

------题外话------

第一更带到,还有两章,晚上六点一章,十二点一章。

感谢书友小生爱美女,书友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