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 简单介绍下原主

重生北魏末年 简单介绍下原主

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17 07:31:28 来源:转码展示1

跟不熟悉南北朝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原主:

高澄字子惠,高欢嫡长子,也是兰陵王高长恭的父亲。

自幼聪慧,十一岁孤身入营劝降大将高敖曹。

十二岁时,高欢掌控北魏大权,高澄立即加入到军国大事的筹划之中,对高欢的询问对答如流,并且详加剖析,丝丝入扣。

十五岁时,离开晋阳,以尚书令、左右京畿大都督的身份往东魏都城邺城辅政,掌控朝堂。

十七岁时,兼任吏部尚书,收获了人事任免权。

十九岁加大将军,领中书监,彻底完成了与高欢的军政分权,高欢管军,高澄管政。

并着手开始一系列改革。

作为一名改革家,他确实很年轻,但在经济、官制、律法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

首先在经济上,他所铸永安五铢,是魏晋南北朝货币史上由乱到治的转折点,是后世足重货币“开皇五铢”的先驱。

同时改善盐制,平衡私盐与官盐的矛盾。

又派出大臣在高氏起家的河北括检隐户,打击地主豪强,得民六十余万户,增加国家财政税收。

经过他的努力,东魏的经济开始走上正轨。

官制上他废除北魏奉行数十年的停年格,所谓停年格就是不看能力、政绩,只以资历选官。

转而根据才能与名望提拔人才,也是他改变了自尔朱荣以来滥封官爵的现象,使得追赠褒扬渐有章法。

同时他大力打击贪腐,许多鲜卑勋贵因此下狱,例如他姑父鲜卑人尉景,官场风气在他手上得到改善。

而律法上,由高澄主持编修的《麟趾格》是《北齐律》的蓝本,直接影响隋唐律法,影响一直波及后世。

高澄极度重视民众意见,将治国的政策书于榜上,公开张贴在街头,供天下百姓自由评论,发表意见,即使有冒犯他的人,高澄绝不加罪。

这是政治方面的建树,在军事上他平定侯景叛乱。

又在侯景逃亡南梁后,使用离间计,用书信离间侯景与萧衍,从而引发南梁侯景之乱。

高澄趁势吞并两淮。

说完了优点,再说缺点,高澄有两个缺点,好色与嚣张。

十四岁时,叔父高琛因与高欢小妾私通而被打死,没几个月,胆大包天的高澄也有了与庶母私通的污点,只是因为他的能力太出色,以及嫡长子的身份,高欢选择忍气吞声。

至于嚣张,很好理解,毕竟是连高欢都要忍气吞声的儿子。

高欢死后,高澄掌权,因为自己敬酒,皇帝不喝,痛骂皇帝狗脚朕,命下属殴打皇帝。

在皇帝试图铲除权臣的时候,带着兵入宫质问‘陛下何意反邪’,就是如今很火热的一句陛下何故谋反的出处。

这样一个年轻的政治家,改革家,权臣,在二十九岁准备篡位的时候,被家里的厨子刺杀。

看了他的履历,就请不要再奇怪主角为什么十一岁就开始忙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