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重庆公寓 > 第2章 第 2 章

重庆公寓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僵尸嬷嬷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3-14 01:20:40 来源:文学城

夜里十一点多,温先生把熟睡的女儿温琰抱回家。陈小姐不太高兴,冷笑说:“你这个老汉当得好撇脱,不想管你姑娘,还不如趁早送到救济院去。”

温先生面露尴尬:“今天有点事,麻烦你了。”

陈小姐说:“要不是看在她妈妈以前和我那么好,我才懒得管。”

温先生笑笑,到楼下,掏出钱包照例付钱给张婆婆,当做照顾温琰的酬劳。

次日清早吃饭,温先生心情不错,告诉女儿说:“给你找个妈妈回来,二天(以后)不用麻烦别个了。”温琰当时还没睡醒,肿着眼睛,一副茫然的模样。

七点钟,天光亮,太阳尚且温和,朗华在外面清嗓子:“陈秋意,温琰。”

他们两人闻声出来,老实赴约。经过新邻居青蔓的家门,朗华往里探头,问了句:“喂,我们去教堂,你要不要一起?”

青蔓坐在板凳上,好奇地瞥着他们,祖母正在后面给她扎辫子,同时也替她拿了主意:“我们要背书,不随便出去耍。”

温琰看见青蔓身上漂亮的新裙子,目光发直,忍不住细瞧,头还没伸进窗,后领子被朗华揪住,拎起走了。

他们绕过中央公园往上半城去,从山王庙经苍坪街、都邮街、夫子池,进入民生路。走了半个多小时,山城地势高低悬殊,虽在城里,上坡下坎却很常见。温琰和朗华在外面跑惯了,不觉得累,可秋意吃不消,渐渐被落在了后头。

“妹妹,等到我!”

温琰和朗华不知在聊什么,那样起劲,秋意着急,抬脚欲跨两级石阶,奈何细胳膊细腿儿,力气不够,一个趔趄摔倒了。

“琰琰妹妹!”

小姑娘终于听见,回头一看,赶忙跑来。

秋意十分委屈,眼神哀怨:“你不理我。”

她弯腰扶住他的腿:“我看,摔破皮没得?”

朗华站在台阶上不大耐烦:“喂,搞快点。”

秋意暗自白他一眼,告诉温琰:“我走不动了。”

温琰说:“我背你。”

朗华大笑:“女娃儿背男娃儿,好臊皮(丢脸)哦,你背得动吗?”

温琰说:“你是大哥哥,你来背。”

朗华指着自己:“你喊我服侍他?做梦嘛。”

温琰和秋意对视,瞬间有了默契:“那我们回家嘛,不跟他去教堂了。”

说完就要打道回府。

“喂。”朗华立刻叫住他们:“两个死娃儿,跩得很哦,给我滚回来!”

温琰秋意默而不语。

没办法,朗华只好认栽,背起臭弟弟,嘴里骂骂咧咧,讥讽他像个娇气的姑娘,浑身上下没有半分男子气概,挑粪都嫌使不上劲!

秋意一点儿也不生气。

一路骂到若瑟堂,朗华满头大汗。

今天是敬拜主耶稣的日子,天主教徒们聚集在此望弥撒。温琰看着神秘的青灰砖建筑,望而生畏,紧紧抓住了秋意的胳膊。三人仰起头,见数十米高的钟楼顶着尖尖的十字架,拱形窗户镶嵌多色玻璃,流光溢彩。他们提起胆子走进经堂,两行整齐排列的长凳已经坐满了人,高深的拱顶垂吊蜡烛灯,正中祭台上壁供奉若瑟塑像,左右小祭台供耶稣、圣母塑像,两侧墙壁有十四幅耶稣苦修油画像。

神父正在主持仪式。

“愿天父的慈爱,基督的圣宠,圣神的恩赐,与你们同在。”

三个孩子偷偷在角落打望。

朗华说:“洋人还会讲中国话。”

秋意说:“不然他们啷个传教。”

温琰说:“他长得好吓人哦,眼睛凹进去的。”

“确实不好看,怪模怪样。”朗华问:“你老汉也长成这样吗?”

秋意被问住了,拧起眉头:“他们说我爸爸是杂种白皮猪。”

温琰虽然年纪小,却也知道“杂种”和“猪”不是什么称赞的话。从几十年前起,外国人来到重庆传教、经商,开辟市场,他们在这里创办教会、学校、医院、银行,带来现代化的工厂、机械、金融贸易,想必秋意的祖父也曾驾驶轮船,停靠在嘉陵江码头,往来经商。

但同时,洋货入侵大大挤压了本土商品的生存空间,这些洋人按照各种不平等条约,在商业领域享有各种特权和税收优惠,他们大肆掠夺重庆的资源,包括矿产、航运和铁路主权,嘴脸之下作,臭名昭著。

彼时四川军阀混战,百姓怕官,官怕洋人,你看那江上密密麻麻的外国旗,繁华街道上,各家洋行商号悬挂的外国旗,名为洋商,然实际大部分经营者都是重庆人。为了生存,他们联系各国领事馆,付给高昂的“挂旗费”,分享洋商特权,以此避免军阀势力的欺压和苛捐杂税。

秋意的父亲是中西混血,私生子,在重庆出生长大。具体混哪儿的已经说不清了,白种人自以为是的种族观念不肯承认他,早早弃之而去,他在中国也被当成异类、怪物、杂种。陈小姐和他在一起,最初是瞒着父母的,以至于秋意出世时,险些被外公亲手溺死在江里。

朗华上下打量一番,不知想安慰还是趁机气人,说:“没得关系,就算你爸爸是杂种,那也是比较帅气的杂种,不像那个丑神父,所以你长得也还可以,虽然是小杂种,但好在一点也不像外国洋鬼。”

温琰倒吸一口凉气,拉着秋意扭头就走。

他们有心撇开朗华,越跑越快,拐入纵横交错的巷子,走累了,坐在小摊摊前,买一碗凉糕。老板见是小孩,要先收钱,秋意就摸出半枚铜圆给他。为什么是半枚呢?那得问问四川的军阀,那些人常年争夺地盘,每一个占据了重庆,都要打铜元局的主意——将十文二十文的铜钱收购,融化改铸大钱,面额越大质量越差,市面上没有小面值的铜圆,日常交易找零困难,老百姓只能把一两百文的铜圆截成两半或四片来用。(1)

温琰和秋意额头碰额头,吃凉糕,冰霜甜糯,吃完也累了,坐在黄葛树下发呆。挑水工沿街吆喝叫卖,男士停在烟摊前买大炮台,剃头匠的铺子生意冷清。

“你见过你爸爸没得?”温琰问。

秋意摇头:“我还没出生,他就去上海了。”

“好像没有回来看过你。”

秋意说:“他在外面喜欢上别个,就和我妈妈离婚了。”

温琰蹙眉:“他咋这样?”

秋意耸了耸肩,满不在乎:“外公外婆恨他恨得要死,但我妈好像从来没说过他坏话。”

温琰又问:“你妈为啥子不嫁人呢?”

“她说自己上班可以挣钱养家,怕找个男的回来,对我不好。”

温琰听完叹一口气,托着下巴:“陈嬢嬢对你好好哦,唉,我爸爸要准备给我找后妈了。”

秋意不知该说什么,用额头抵住她的胳膊,像猫儿蹭痒似的,把汗都蹭到她衣服上。温琰笑起来,抱住他的脑袋,两个人闹着乐着,烦恼很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1926年,重庆发生了不少大事,黔军被逐出川,经綦江退回贵州,刘军独揽重庆军政大权。9月5日英**舰炮轰万县,造成死伤千余人。为了声援万县,重庆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英爱国运动,要求惩凶、赔款、撤退驻华英军、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工人阶级首先响应,煤业工会宣布停止给英轮上煤,华人领江自动退职。17日,万余驳船工人宣布不给英人运货,紧接着各个英商公司的华工全体离职。(2)

18日,重庆全市罢工罢课罢市,清晨,温琰和秋意穿戴整齐,拿着写有抗英口号的旗帜和传单去街上和朗华会合。

青爷爷站在门外打量闹哄哄的人群,紧拄手杖痛声长叹:“这是啥世道,逼得学生娃娃都去闹革命!”

青蔓被祖母禁足在家,不许参与游行。温琰经过窗外,装作不经意地咳了两声,青蔓从书桌前抬眸,与她交换眼神,各自心下明了。

浩浩荡荡的示威游行队伍从主要街道向江边行进,朗华的母亲声音洪亮,振臂高呼,引领大家高喊口号:“誓用热血洗国耻,愿与万县共存亡!”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横幅上书:誓雪国耻,还我主权!

温琰和秋意挤在人群里,朗华从前边过来,大声问:“青蔓呢?未必这种时候她还要看书啊?”

温琰解释:“她迟点来!”

没过一会儿,青蔓果然出现,她一边沿街赶路,一边踮脚张望,温琰忙迎去将她拉入队伍。

“差点没找到你们。”

“你啷个出来的?”

“二楼翻窗。”

两个小姑娘挽住了胳膊。

朗华瞧见,笑道:“哟,你背完英文啦?”

青蔓脸颊浮现尴尬的红晕,绷着嘴,不予回应。温琰把传单分一沓给她:“不要理朗华。”

“嗯。”

数万游行群众抵达朝天门码头,江中两百余艘船只同时起航,悬满白旗,以示哀悼。

至夜晚,更有十多万人进行反英示威的火炬大游行,渝中半岛被数以万计的火把点亮。温琰、秋意、朗华和青蔓跟大人们冲散了,怕彼此再走丢,于是并排勾住胳膊,温琰的鞋子被踩掉了两次。

“陈秋意,你妈妈游行都打扮得这么时髦!”朗华踮起脚,学女人穿高跟鞋的样子,哈哈大笑。

温琰说:“谢朗华,你妈妈哪儿去了?”

“跟党部的人在一起。”

“你等下回家不?”

“晚点儿,我先去莲花池找我妈。”

半夜十一点,朗华回到打锣巷,听见青蔓在哭。她偷溜出门参加游行,天黑晚归,触犯了家规,祖父正拿戒尺打她手板。

祖母开门倒水,朗华趁势闯进去,直冲冲地站到老先生跟前,说:“青爷爷,是我喊她出去的,你不要打她,打我。”

说着伸出手,还用肩膀把青蔓撇到后头。

青蔓边哭边抹眼泪。

青爷爷说:“她一个姑娘家,在外面出事了咋办?你负得起责任吗?”

朗华抬起下巴:“我不会让她出事。”

青爷爷冷笑:“你不要害她就谢天谢地咯。”

青蔓被祖母带上楼,朗华也被赶出了门,巷子清冷,他挠挠后脑勺,听见细微的开窗声,仰起头,青蔓抿嘴看着他,湿晶晶的眼泪还挂在睫毛上,两人沉默对视。

月光落在深巷,星星稀少,万籁俱寂。

(1)参考《老重庆影像志》

(2)参考《重庆史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