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 第608章 短训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608章 短训

作者:倚天傲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1-31 20:19:40 来源:转码展示1

第六二三章短训

事实上,对当地百姓来说,变化远不止于此。

胡显祖没当上村干部,倒也乐得清闲,继续做他的货郎,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前来范公堤营地卖蔬菜的农民,一天比一天多。

为了保证一线民工的营养,林啸在公用伙食费方面一点都不吝啬,除了大米饭管够,每天用于买菜的预算,也参照作战部队的标准,非常充足。

另外,还在蛤蜊港的时候,林啸就把他们第一个月的薪酬发了下去。

手头有了零用钱,便有了购买一些私人日用品的需求,渐渐的,各式各样的小贩都被吸引过来了。

起先,农民卖的只是一担蔬菜、一只鸡、一只鸭或者几斤鸡蛋,渐渐的,便有赶着一头猪来的,甚至女人自己做的几双鞋、自己织的几匹布,都拿来兜售。

民工们都是苦过来的,交易时,一般都童叟无欺,纠纷极少。

他们给的价格,比一般的行情要略高,而且付账的时候,用的大多是品质较好的铜钱,这让大家更趋之若鹜了,来的人越来越多。

卖货的人中,手里卖得了钱,也要买些东西回去,于是,销售农具、餐具的,被褥、蚊帐、鞋袜等家常用具的,甚至梳子、皂荚、胭脂、水粉之类的小贩也渐渐云集过来。

一来二去,来的人一多,便有人在大堤上搭起了棚子,支上炉子,卖些素食茶水,甚至有人带的货多,晚上干脆就住下了……

谁都知道,这里是讨虏军兵爷的卧榻之侧,安全方面,绝对有保障。

经翟家庄一案,这伙兵爷的厉害早已尽人皆知,别说当地士绅无人啰唣,就是各路土匪强人,等闲也不敢过来。

见来的人越来越多,沙成哲他们,便有了在此建一个交易市场的想法。

不过,狭窄的大堤显然已经施展不开,他便跟各队长商议了一番,在西落湖营地的旁边,专门开辟出了一块空地,作为农贸和日用品市场……

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因为,那个时候,林啸早已离开了此地。

……

“爷,机炮二连快到了,还有三十里,”

刚吃过早饭,司徒正就来报告,“他们的尖兵已经来了。”

“哦,”

林啸正望着滩涂上劳碌的民工们出神,随口问,“要他们采办的施工用具,运来了吧?”

“都运来了,”

司徒正应道,“为此,他们还带来了二百民工,所以走得不快,耽误了些时间。”

“嗯,好。”

林啸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这次,他把段正宏的机炮营一起带了出来,其中的一连,去支援骑兵团作战了,三连却留在了蛤蜊港驻防,眼下,他手头只有这个二连了。

“爷,”

司徒正见他这般神情,建议道,“这家新盐场,您给取个名字吧。”

“什么?”

林啸回过神来,笑了笑说,“取个名字?”

“嗯,”

司徒正点点头,“这是第一家国营盐场,您亲手开辟的,不值得纪念嘛?”

“哦,那我想想……”

林啸挠了挠头,沉吟半晌,道,“就叫……胜利盐场,怎样?”

“……”

司徒正翻了翻白眼,无语。

想了半天,就取了个这土里吧唧的名?没文化,真可怕!

“怎么,不好听吗?”

林啸却自我感觉良好,心说,你懂什么,这可是来自后世的灵感,预示着胜利,胜利,再胜利。

“还……好吧,”

司徒正咧咧嘴,“那您……索性再动动笔,给题个字呗?”

“不!那不行!”

一听要他题字,林啸却面色一板,一本正经道,“留墨题字那一套,老子才不干!”

在后世,某些高官写的字连小学生都不如,却最喜欢挥毫泼墨,到处留下“墨宝”,一想起这事,他就一阵恶寒……

“好吧,”

司徒正点点头,又犹豫着问道,“那……二连到了,我们……还往前走吗?”

“不走了。”

“额……”

司徒正不解地看了看他,前面,一直到通州,像白驹场这样的盐场,可还有许多呢。

“扬州光复了,前面各州县,就由骑兵团接手吧,”

林啸指了指滩涂,笑道,“我们的民工都留在这儿了,没有了人手,再往前去也没什么用了。”

“可是……”

司徒正欲言又止。

“我知道你想的什么,”

林啸摆了摆手,“前面那么多盐场,面临的问题,跟白驹场都大同小异,所以,我想换一种方法。”

“什么方法?”

“我想,办一个短期培训班,培养一些盐民骨干,”

林啸思忖片刻,说,“再派他们去各盐场……你看怎么样?”

“好啊!”

对于侯爷的这个见解,司徒正倒是赞成。

确实,扬州光复后,各地的治安问题不用担心了,盐民们受剥削的问题,也必将有所好转,剩下的,就是如何尽快出盐,以及撇开场商,公平买卖这些事了。

“那,干脆就让那个沙成哲,做识字先生吧,”

他附和道,“他是读书人,可以给他们扫盲,还能给孩子们当先生。”

“扫盲?”

林啸一愣。

他给这个培训班的定位,只是一个基础的盐场干部培训班,参与的对象,也只是民工中的骨干分子。

在后世,这种临时性质的短训班,先辈们在农村工作中,经常采用。

在土地革命早期,先辈们经常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一些积极分子,提高他们的觉悟,教会他们工作的方法,并增强其组织纪律性,最终成为无数基层组织中,驱动群众的传动齿轮。

既然要向各盐场选派干部,那就必须先经过培训。

当然,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效果如何,他心里也没底。

在相当封闭、保守的传统农村社会,要想迅速打开局面,是很困难的,因此,这个办法,也只是权宜之计……

看来,司徒正显然是想岔了,没明白自己的意思。

不过,他的话倒是提醒了自己。

哪怕只是干部培训,确实也不能落下村民,尤其是村里的民兵,问题还很大。

但是,要是再考虑到孩子们的读书问题,就不是短期能解决的了。

“你的意思……”

他皱了皱眉,问,“把大人和孩子,一锅烩?”

“额……”

司徒正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犹豫道,“您不是说过的……要开学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