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 第366章 天龙八步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366章 天龙八步

作者:倚天傲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1-31 20:19:40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三六六章天龙八步

“对,就是青霉素,盘尼西林。”

望着一惊一乍的林啸,俞济凡淡淡一笑,揶揄道。

“提前……三百年?”

林啸伸出三个手指比划着,将信将疑道,“真的能搞出来?”

“不信?跟我走,我给你看实锤,”

俞济凡撇撇嘴,“有什么好奇怪的,你不会不知道吧,后世的有些技术,需要很强的工业能力,这个时代的确做不到,但有些技术,却只需捅破一层窗户纸……”

“对,对,对,”

没等俞济凡说完,林啸开心得直搓手,连说三个对,然后大手一挥,嚷道,“走,看看去。”

俞济凡说的自然有道理,林啸也懂。

比如黑火『药』,来自后世的周工,只是简简单单的按后世通行的最佳配方改进了一下,就将爆炸威力提高了五成以上,根本与工业硬实力无关。

再比如,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生胶有什么用,南美的一些孩子,常常将一团生胶当球踢着玩。

可林啸他们知道,只需简单处理一下,这些橡胶就可以做成各种密封圈,甚至可以做成战士急需的胶鞋、大车用的胶皮轮胎等等,这也基本不用什么高难技术,纯粹是眼界和见识问题……

当然,诸如蒸汽机、内燃机之类的工业之花,就得拼硬实力了,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

林啸对青霉素如此兴奋,不是没有理由的。

在他眼里,这可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商机,是俞济凡给他带来了一个天大的馅饼。

要知道,即便抛开提前几百年问世这个梗,在原有的历史上,青霉素可是曾经比黄金还要珍贵得多的东西……

青霉素,作为第一种抗生素,它的发现,的确是人类医『药』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因为,在此之前,在极为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而且副作用又小的『药』物。

当时,即便像肺结核之类的病症,都属于不治之症,如果有人不幸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

更令人叹息的是,在一战中,大批伤员因简单的伤口感染而被截肢或丧失生命。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西方大批医学家和生物学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然而,老天往往喜欢和人类开个玩笑,在这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无心过失而幸运的发现了青霉素。

某一天,弗莱明在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一种病菌——葡萄球菌。

但是,由于培养皿的盖子没有盖好,从窗口飘了进来一颗青霉孢子,恰好落到了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

结果,弗莱明惊讶地发现,青霉孢子周围的葡萄球菌,神奇的消失了。

佛莱明当即断定,青霉会产生某种对葡萄球菌有害的物质,因此,他决心进一步研究,这才发明了神奇的抗菌『药』物——“青霉素”。

然而,遗憾的是,青霉素的培养倒是不难,但分离与提纯的难度却很大,所以,此后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

又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人类才终于掌握了提纯青霉素的方法,从而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并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此后,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不断产生,大大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好不夸张的说,正是青霉素的发现,才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后来,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许多病症。

但是,由于天然青霉素的产量很低,所以,这种英文名叫“盘尼西林”的『药』物,曾经非常非常昂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达官贵族才能用得到、用得起。

当然,时间到了林啸他们穿越过来的二十一世纪,半合成青霉素取代了天然青霉素,早就成为一种广谱抗生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并且生产成本极其低廉。

……

来到俞济凡的房间,林啸发现,这间小型实验室,简直就是杂物间,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坛坛罐罐。

俞济凡没有说大话,他不但给林啸看了装在一个小饼子里的成品,还饶有兴致地现场讲解了培养和分离青霉素的大致步骤。

“制作青霉素的工序,其实很简单,只需八步。”

俞济凡将林啸领到一个大桌子前,说道,“看好了,天龙八步,正式开始……”

“噗……”

林啸差点一口喷,天龙八部?和八步有『毛』的关系?

“首先,这是一个馒头,已经发霉了,”

俞济凡可不管林啸什么反应,他从一个装满馒头的小箩筐中拿起一个已经发霉变青的,又指着旁边一个碗说道,“这是米汁混合番薯煮成的汤汁,是细菌的培养『液』……”

“第二步,将青霉刮下来,移植过去,”

俞济凡边『操』作边讲解,便于林啸看懂,“这一步后就是等待培养,大约需要一个星期……”

“第三步,将培养『液』用过滤,”

俞济凡拿起桌上一个小瓦罐,用一张油纸封住瓦罐的顶部,在油纸上剪了个小孔,随后拿起一个漏斗,在漏斗里放了一团医用棉花,拿起另一个装有事先培养过的培养『液』的小碗,慢慢倒进了漏斗,嘴里不停解释道,“这是满了七天的……再倒入菜籽油,搅拌……”

“下一步,把油脂舀掉,”

俞济凡拿起一个小勺子,慢慢将瓦罐中的『液』体舀出,“不要上面的油,只要水。”

“等一下,这是?”

这一步林啸没看懂,本着虚心好学的精神,他紧急叫停,问了个白痴问题,“既然不要油,那刚才……倒进去干嘛?”

“这是,要将培养『液』中的不溶『性』物质,和脂溶『性』物质都去除呀。”

“哦哦,懂了,继续……”

林啸脸『色』微红,摆摆手道。

“看好了,第五步,加入木炭粉,搅匀,直到变成糊状……是不是很简单?”

俞济凡一边搅拌,一边笑着揶揄道。

“嗯嗯,还行,能看懂。”

林啸脸皮一厚,自嘲道。

“第六步最重要,也是成本最高的,”..

俞济凡说着,将那团黑『色』浆糊倒进一块崭新的白『色』棉布,又将棉布覆在一个大碗上,随后从旁边桌上摆成一溜的玻璃瓶中拿起一个,从中倒出一点点水,慢慢冲洗着棉布中的浆糊,“棉布要煮过……这是蒸馏水……”

又拿起一个,冲洗,“这是加了醋的水……”

又拿起一个,冲洗,“这是海草汁水……”

“等等,”

林啸皱着眉又叫停了,“蒸馏水怎么弄?”

“还能怎么弄?土法上马,锅盖上滴下来的,”

俞济凡苦笑道,“我让老曹给做了几口大铁锅,专门用来烧水,锅盖是倾斜的,当然也是铁的……这样就能得到大量蒸馏水了,是不是很简单?”

“嗯嗯,”

至此,林啸一点都不红脸了,反而腹诽道,“这算什么高成本?”

(提问:自近代始,湖南大地涌现了一大批顶天立地的救国志士,故而有“湖南人材半国中”的说法,你能否说出其中两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