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 第169章 三类人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169章 三类人

作者:倚天傲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1-31 20:19:40 来源:转码展示1

队伍壮大了,对于反攻作战能否顺利达成目标林啸一点都不担心,但河山收复之后将遇到的一系列民生问题确实令人头疼。

眼下到处民不聊生、百废待兴,小冰河期气候异常、灾害频发,即便粮食丰产区也大幅减产,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间粮食紧缺已成为最大的问题。

林啸望了望祝俞嘉,手指轻磕桌面,皱眉沉吟起来。

良久后,他抬头看着楚芳,终于缓缓开口了,但语速很慢,显出他内心也有一丝犹豫:

“粮食,总部倒是还有一些,不过今后我部兵力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需要救济安抚的百姓也必定越来越多,这些粮食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不过,总部的银子倒是还有不少,各地多少都有一些大户,他们手中都是有粮的,我琢磨着向他们征购一些粮食,但不许坐地起价,必须平价买卖……诸位看来是否可行?”

林啸知道,这个时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在对外贸易中其实靠瓷器、丝绸和茶叶等货物赚取了洋人的大量白银,整个社会缺粮是真但并不缺钱。

然而由于土地兼并问题已极为严重,民间贫富差距十分巨大,一小部分人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而更多的人,则天天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要不然,闯王李自成也不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纠集数百万流民,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而巨额的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三类人的手中。

由于老朱当初制定的优待政策,一些有功名在身的,或是祖上曾经出过仕的家族,不仅享受朝廷的免缴岁赋待遇,还倚仗各种势力,通过贪污受贿、巧取豪夺强占大片良田、发放民间高利贷等手段积聚了巨额的财富,甚至有些奸诈之人主动投献土地至其门下以避税,久而久之,这些人便成了真正的豪门大户,是蛀空大明国库的罪魁祸首。

这些人越有钱,就越无节操,什么忠君报国,什么民族大义,在他们眼里统统被视为狗屎,穷奢极欲、物欲横流成为上层权贵们向往的潮流,正所谓“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当初崇祯帝因国库空虚,为募集军饷抗敌,曾低声下气亲自开口向在京的臣子士绅们募捐,结果只募到了区区十多万两白银,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通过拷掠逼捐,在同一批人身上,竟然搜刮到了白银七千万两之巨。

这些土豪劣绅,在林啸他们的计划中,以后一旦开展土改运动,都应该是打击的对象。

虽说目前还不到实行土改分田分地的时候,但迫于目前形势,先强迫他们平价粜一些粮米出来救济乡民,虽肯定会得罪这批人,但一定能争取到更多穷人们的支持的吧。

另外,还有一些富商巨贾,或是世代地主,手中也都藏匿有不少的钱粮。

这类人,虽不及第一类人那么劣迹斑斑,但在他们财富的原始积累过程中,也免不了使出各种奸诈手段,甚至官商勾结,买空卖空,可以说,他们的手上,也大多不干净。

第三类人,就是那些皇家宗室了。尤其是老朱的那些后代们,都是世袭王侯,明廷为防止他们造反作乱,强令他们散居各个封地安心过日子,虽说他们手中并无实权,但每一家都不劳而获,享受极为优厚的待遇。

这些家族都是寄生虫,按祖制规定,地方官府每年都必须向他们提供数目不菲的钱粮俸禄,有些穷的地方,这项开支甚至成为了当地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

再加上这些人也并不老实,兼并土地、盘剥百姓的手段比其他人更凶狠、更有恃无恐,早已蜕变为当地豪强,民愤极大。

按说这第三类人,是最应该打击甚至消灭的,要不然这天下永远甭想治理好,但眼下来说,满清已经把全国九成以上的明宗室消灭掉了,这类人暂时已不成气候。

以后随着光复的国土日渐扩大,这类人定会死灰复燃,到时候必须割掉这个毒瘤,届时若是再遇到阻力,林啸他们就不怕和明廷撕破脸了,他们这些穿越者,辛辛苦苦打天下,可不是真为老朱家恢复统治来的。

……

“这个,得罪了士绅大户,会不会人心浮动?”

楚芳的应答,把林啸从沉思中拉了回来,她听懂了林啸话中的意思,但内心仍有些担忧,或是抵触。

林啸看着楚芳,苦笑了一下,她自个也是大户出身,地位的局限性限制了她看问题的眼界,她或许以为所谓民心便是士绅大户之向背,只有拉拢了士绅阶层,才算是聚拢了民心。

而只有来自后世的穿越者才懂得,贫苦大众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只有紧紧团结广大劳苦人民,帮助他们翻身,给他们希望,才能永保天下太平。

要不然,后世的凯申公辛辛苦苦与人争斗了一辈子,怎会在赶走小日本后短短三年便落荒而逃“转进”到那几个小小的海岛上度过残生?不就是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只以四大家族为倚仗么?

心念及此,林啸沉声说道:

“不怕!这些人,本就是墙头草,别看他们成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其实城头变幻大王旗,哪个大王来他们都会伺候着,鞑子来了他们还不是照样献忠心、做顺民?充其量一些人不出仕鞑子的官,采取不合作不反抗的态度,便算是有气节的了。这种人的支持,不要也罢,我们要的,是天下穷苦人的拥护!”

“对呀,要我说,就这,也只是权宜之计,他们的藏粮再多,也支撑不了多久,很快便吃完了,”

一旁的祝俞嘉见楚芳犹犹豫豫的,憋不住插话了,“我看咱们应该干脆点,把他们的农田也分下去,让百姓真正有田可耕,才是长久之计……话说,某人家的田,也分了吧,分给那些佃农自己耕种,他们不是会更拥护你?”

楚芳闻言白了他一眼,娇嗔道:

“行呀,反正我爹也不在了,把我们家的地都分了,以后我便靠你养活啦。”

然而,话音刚落,她就觉得哪里不对,连忙捂住了嘴,一张俏脸变得绯红。

“额……好啊,一言为定!我养你哈哈!”祝俞嘉反应很快。

“你……”

楚芳自知失言,闹了个大红脸,一双美眸再次白了祝俞嘉一眼,扭头对林啸说道:

“总指挥,我听你的,分就分了吧,反正我已从军了,以后还能不能回来都难说呢……不过,不管怎么说,春耕时节到了,咱们还是要从耕种着手呀,得尽快让他们安定下来,组织生产才是。”

林啸见他俩打情骂俏,内心也轻松不少,听到楚芳这么说,赞许地点头微笑道:“嗯,说得对……本地种植的主粮除了水稻外,还种了些什么?”

楚芳这句话,才说到了点子上,眼下的春耕,决定了秋天的收成,接下来要考虑的,便是如何提高产量了。

(提问:今天咱来个难一点的哈!此时期的荷兰,国名是什么?a、尼德兰联省共和国;b、尼德兰巴达维亚共和国;c、尼德兰王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