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宠妃文里的皇后重生了 > 第22章 第 22 章

宠妃文里的皇后重生了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延琦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1-09 02:35:59 来源:文学城

朱永琰一身鸦青蟒袍,面上还有些许赶路的疲惫之色,却毫不影响眉眼间的俊秀之气,入了殿中,先向宝座上的弘武帝行礼道,“孙儿拜见皇祖父,恭祝您福寿天齐。”

弘武帝颔了颔首,未等发话,却听底下的顺王妃迫不及待道,“巽王来的正好,今日陛下面前,你可休要再提卫姑娘遮掩,否则便是欺君之罪。”

朱永琰哂笑,“五婶此言有所偏颇,卫姑娘与本王有何关系,本王为什么要替她遮掩?我那日说的乃是事实,今日亦是如此,那日跟我起码的是镇国公世子,并非卫姑娘。”

顺王妃自然还要争辩,却在这时,卫婉宁也笑着开口道,“其实王妃大可不必纠结于此事,昔日陛下开国征战南北,仁德皇后在后方予以支援,甚至曾亲自骑马护送粮草,骑马并非男儿专属,本朝也并无律法规定女子不可骑马,所以就算小女果真骑马上了街,也并不违背律法。”

仁德皇后便是弘武帝元后,巽王的亲祖母。

众所周知,弘武帝与发妻患难与共,后宫嫔妃虽众多,但自多年前仁德皇后病逝后,弘武帝一直再未立过皇后,夫妻情深可见一斑。

闻她此言,弘武帝也不禁忆起了发妻,心间感慨一番,问她道,“你小小年纪,如何知道仁德皇后的事?”

卫婉宁恭敬道,“启禀陛下,家中祖母年轻时曾跟随仁德皇后左右,至今仍时常同我们讲述仁德皇后的事迹。小女知道仁德皇后节俭爱民,心怀天下,曾命人将宫中旧绢织成衾被,赠予孤寡百姓,也曾在陛下负伤之时贴身照料,甚至亲自尝药。皇后之德,自该万世景仰。”

这一番话语仿佛往事浮现,叫弘武帝愈发动情,连连颔首道,“好,回去要替朕代问你祖母好。”

卫婉宁乖乖应是。

一旁,大公主也出声道,“母后仙逝多年,未想到今日能在卫姑娘口中再次听到她的往事,真令吾辈惭愧。”

弘武帝颔首,对卫婉宁道,“仁德皇后在天有灵,当下该欣慰才是,朕该许你一个恩典,你想要什么?”

这叫众人一顿,纷纷看向卫婉宁。

尤其顺王妃,真是又悔又恨,她本想叫这丫头出丑的,怎么反倒还替她挣了奖赏?

在她满是嫉恨的目光下,卫婉宁谦虚笑道,“小女谢陛下恩典,只是现在小女想不到该要什么奖赏,不知可否说先留着,等小女想到了,再请陛下兑现?”

弘武帝被逗得哈哈大笑,捋须颔首道,“那朕就应了你,待你想到再来向朕要吧。”

随着这一笑,殿中气氛变得十分融洽,陈贵妃趁机开口道,“卫老夫人果然会教养,不知这样好的姑娘可有定亲?”

卫婉宁心间微顿,心道终于来了。

陈贵妃等了这么久,就是要等这个机会吧。

她做娇羞状道,“启禀娘娘,小女尚未定亲。”

陈贵妃十分满意,对弘武帝笑道,“陛下,今日多好的机会,您可要为咱们宗室儿郎着想才是。”

这话意味再明显不过,只是未等弘武帝发话,却听大公主插嘴道,“贵妃娘娘说的是,长兄去的早,如今阿琰也出了孝期,是时候该说亲了。”

陈贵妃一顿,正要张口提自己的儿子,却见弘武帝已将目光转向了朱永琰,问道,“你这时候回来,山西秋闱的事可是查清了?”

神色已然严肃起来。

朱永琰忙也正色回话,“孙儿正要禀报皇祖父,孙儿此番带了礼部翰林院数十人驻扎山西贡院,将本届山西秋闱所有试卷,档案及卷宗逐一翻阅过,未发现有作弊痕迹。倒是查到那举报之人有些情况。”

弘武帝哦了一声,“什么情况?”

“此人名叫杜平武,其父行商,本不够资格科举,但其贿赂小吏更改户籍,一路蒙混进了秋闱,原本一路畅通,没成想在临考前被查出,轰出了考场。此人因此一直怀恨在心,又见本次新科状元也是太原府出身,便四处诬告,以泄心中之怨。”

这话已经十分清楚,弘武帝闻言凝眉,一旁的宁王见状,也忙出来开口道,“所谓国有国法,这样的人若是诬告成功,一旦重考,不仅花费时间人力,还会令考生心生失望,与朝廷社稷不利,绝不能轻易饶过,否则往后诬告成风,律法倒成了玩笑。”

弘武帝颔首。

却听宁王将话锋一转,又道,“不过话说回来,他一个小小书生,又无甚家世背景,怎么会将此事闹到京中朝堂?不知这背后是不是有人主使。”

“接着去查。”弘武帝当即发话。

却听长孙答,“孙儿已经查了,此事能闹到朝廷,同礼部员外郎胡邑不无关系,胡邑多年前曾与山西布政使陆为良有过节,此次新科状元陆安济便是陆为良之子,胡邑大约眼见有泄恨的机会,未核实事件真伪,便告到了朝廷。”

“胡邑……”

弘武帝皱眉沉吟,忽然看向了六子朱光深,“朕记得,此人是你去年举荐至礼部的?”

朱光深一顿,立时起身垂首,道,“儿臣识人不明,还请父皇降罪。”

竟当即认了。

当然,他也只是承认此人是自己举荐而已。

旁观的卫婉宁心间冷笑,朱光深果真反应快,这点小事,巽王宁王他们定然找不到直接关乎他的证据,而他如此主动认错,倒叫弘武帝不会太过苛责他。

毕竟他原本就是最小的儿子,更受宠些。

果然,弘武帝只道,“以后要擦亮眼才是。”

便没再说什么。

至于对相关人等的正式处理,自然要明日朝堂上再说。

不过经此一事,方才的话题倒是彻底被岔开了,陈贵妃只好将早到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再等机会开口。

~~

皓月初升,眼看人已到齐,园中酒宴正式拉开了序幕。

已是盛夏,为了凉快,今夜宴席设在清溪园中,每两人一个小桌,众人沿环形溪水而坐,颇有些曲水流觞的意味。

因着今夜大多为皇室宗亲,倒也没分桌,毕竟室外光线没有殿中那般明亮,明月当空,宫灯随清风摇晃,颇有朦胧之美。

锦容拉了卫婉宁同坐,为了方便说话,故意坐得离弘武帝等人远些。

美酒佳肴纷纷呈上,又有乐舞接连上演,凤子龙孙们纷纷上前向弘武帝祝寿,气氛渐渐高涨。

又是一轮乐舞结束,只见耒阳郡主朱华碧抱了琵琶上前,对弘武帝行礼,“孙女在家中苦练了一首祝寿曲,愿为皇祖父演奏,祝皇祖父万寿无疆。”

弘武帝正开怀,立时应允道,“好。”

朱华碧便演奏起来。

她纤指拨弄琴弦,乐曲顿如银珠般落下,嘈切错杂,有条不紊,可见技法高超,一曲弹罢,引来无数叫好声。

弘武帝也十分满意,颔首赐了赏。

朱华碧功德圆满,回到座前,笑着瞥了一眼卫婉宁,道,“常闻卫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可有什么才艺,能为陛下表演?”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朝卫婉宁看了过来。

锦容一下攥紧了手,她当然看得出,朱华碧这是还记着上回在自家的仇怨,故意给卫婉宁难堪。

毕竟不是谁都像她,早早备了节目。

卫婉宁顶着众人目光,微笑道,“郡主过奖,小女平庸无能,不敢在贵人面前献丑。”

哪知朱华碧不依不饶道,“哦?那姑娘出身武将世家,不善琴棋,难道善舞刀弄枪?啊,不若给我们舞剑如何?”

这话一出,不止锦容愈发生气,众人也都听出了不对。

朱永琰皱了皱眉。

镇国公卫崮看了看女儿,欲言又止。

就连此时正在殿外巡逻的卫俊鸿听见,也不由顿住了脚步。

耒阳郡主小小年纪,怎会如此恶毒?

一片寂静中,卫婉宁含笑道,“剑气凌厉,只怕会冲撞宴间祥瑞。”

朱华碧早想到她会这么说,故意笑道,“皇祖父福寿齐天,岂会怕这个?”

话说到这份儿上,弘武帝便也发话道,“若卫仲在世,该与朕差不多年纪,今夜乃是家宴,你不必害羞。”

言语间大有视她做孙辈之意。

卫婉宁只好应道,“那小女就姑且献丑,恭祝陛下福寿万年。”

语罢又对朱华碧一笑,“可否请郡主为我奏一首“出塞曲”?”

什么,为她伴奏?

朱华碧立时要拒绝。

然没等开口,弘武帝已经看了过来,一脸期待的模样。

朱华碧暗自咬牙,只好应道,“当然可以。不过这出塞曲我并不是很熟,倘若弹错,莫要怪罪。”

卫婉宁笑着应好。

环顾一番四周,又向朱永琰道,“不置可否借巽王殿下宝剑一用?”

朱永琰颔首,摘下腰间宝剑与她,心间还有一丝担心,这碧霄剑不轻,不知她可拿得动。

出乎意料的,卫婉宁却轻松握起,在朱华碧拨弄的乐曲声中,轻轻舞了起来。

霍如日落,矫如龙翔,此时随她舞动,众人才知,何谓“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她腰身随宝剑舞动,朱华碧故意将那乐曲弹得飞快,她却没落下半分,绛唇珠袖,一张一弛间透出明月般的清辉。

朱永琰望着舞剑的姑娘,脑间又禁不住回想起年少时去卫府,见到小小的她跟着俊鸿比划,动作稚嫩可爱。

然如今眼前,她已是翩若惊鸿的大美人。

他看的入神,甚至忘了移开视线。

而身边不远处,朱光深的双眸却愈发晦暗。

——与卫婉宁夫妻十几年,他竟从不知道她会舞剑。

可上一世,她明明那般爱他,怎么会有他不知道的秘密?

朱华碧乐曲弹得飞快,不过多时,便戛然而止,而卫婉宁也及时收剑,然众人却还沉浸在那一段雄浑意境中。

须臾,还是顺王先拍起巴掌,众人这才纷纷道起好来。

卫婉宁将剑归还给朱永琰,又向弘武帝再度行礼,弘武帝十分满意,也颔首道,“舞得好,不愧是卫仲的孙女,甚有我中原儿郎征战南北的气魄!”

陈贵妃终于找到了机会,忙开口道,“是啊陛下,这样好的姑娘,臣妾真是越看越喜欢,还请陛下准臣妾一个恩典。”

来了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