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重返1985 > 第13章 死不悔改

重返1985 第13章 死不悔改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1-02 00:59:07 来源:文学城

林和平明白他潜意思,没必要再考。想问以前怎么没听他提过。一想“以前”是前世,忙把话咽回去。

周建业没注意到林和平的反常,直言道:“你认为转了正就跟分配的一样?”

“都是正式工,还分三六九等?”孙氏不信,“现在跟以前不一样,新社会讲究人人平等。”

周建业顿时想笑。

怎奈时机不对。

周建业看着林平安说:“人家比你多上几年大学,有学历傍身,永远不可能平等。除非你有一门精湛的技艺,把大学生比下去。”

林平安没有,林平安只会写写算算,不禁为自己的短识而感到羞愧。

孙氏看到她儿子的脸通红,有些尴尬,没话找话,“你们聊,我去做饭。”

周建业想说,你早该走了。

然而,丈母娘不是妈,他和林和平又是合作关系,周建业敢这么说,林和平个暴脾气的就敢捶他。

周建业看着林平安问,“你是不是党员?”

林平安摇头。

周建业:“你们厂提拔干部是考虑你,还是先考虑身为党员的大学生?”

“大学生都是党员?”林平安问。

周建业实话说:“你到大学入党,比在厂里容易。”转向林安宁,“中专院校也比厂里容易。现在知道和平为什么一定让你们复读?”

林宁宁脱口而出,“考上学干啥都容易。”

周建业点头,“有个前提,在学校里好好学。水货迟早会显出原形。”

林平安和林安宁被他的话逗笑了。

周建业见俩人不再眉头紧皱,一副压力很大的模样,“可以告诉我们答案了吗?”

以前林平安和林安宁以为人生只有三条路,考上学、进厂做工和跟父辈本一样土里刨食。

周建业的一番话把他们送到米字路口,还告诉他们随便哪条路都可以走,兄妹二人仿佛有了主心骨,立即给出答案——年底辞职。

林和平不禁转向周建业,眼中尽是打量。

周建业故意问:“是不是突然发现我特聪明?庆幸下手快,不然就便宜别人了。”

林和平瞪他一眼,起身去厨房帮忙。

周建业跟上去,到门口被他岳母一脸嫌弃地推出来。

林宁宁笑嘻嘻说:“姐夫,我娘说厨房是女人的地方,男人离远点。”

周建业忍不住皱眉,“哪年的老黄历。”

噗通!

孙氏手里的水瓢掉在地上。

林宁宁扑哧笑喷,“你完了,姐夫,敢说娘的规矩是老黄历。”

“林宁宁,过来烧火!”

孙氏的怒吼从厨房里传出来。

林宁宁大声说:“就不烧!姐夫,教我骑车。”

“天黑不许骑!”

孙氏从厨房里出来。

林宁宁跑他屋把车推出来,“这是我的,摔坏又不让你修。”

孙氏:“不让我修你会修?和平,你又偷偷给他钱?”转向厨房里的林和平。

林和平不禁叹气,“车子上上下下全是铁,咱们村都是土路,咣当扔在地上也摔不坏。”

“谁说的,平安的车头就歪了。”孙氏指着林平安。

林平安闻言也想叹气,“娘,我跟你说过多少次,拧一下就好了,不用花钱修。”

林老汉一看娘几个又要叨叨起来,开口道:“车子是铁疙瘩,你不让宁宁骑,不会摔坏,能锈坏。”

林平安的车子天天骑,村里的自行车也少,这边刚闲下来,那边就被借走,以至于孙氏从未见过生了锈的自行车,对这话半信半疑。

林老汉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还能骗你?年底平安不去上班,回头你自己看看,到开春他的车子会不会生锈。”

孙氏不再怀疑,又发现林宁宁跑了,到厨房就训林和平,“不准偷偷给宁宁钱。”

林和平心说,我给你也不知道。

一想她明天去送周建业,后天得去厂里报道,以后应该会住厂里,就卖个耳朵给她娘,由着她娘唠叨够。

周建业没这么好耐性,见他丈母娘吃饭都唠叨个没完,饭后就拉着林和平往村西头去,试图躲远远的。

“姑奶奶,姑爷,你们是像电影里一样去约会吗?”

周建业下意识松开林和平的胳膊。

林和平转头看去,“小三毛?大晚上不睡觉,往这边跑什么?”

小孩这两天跟林和平和周建业混熟了,不再一见着他俩就战战兢兢,笑嘻嘻说:“我们要玩老鹰抓小鸡。”

“玩一会儿就回家。”林和平道。

小孩冲林和平扮个鬼脸,就喊他小宁爷出来当鸡头。

周建业乐了,“宁宁当鸡头可还行。”

林和平也忍不住笑了。

周建业回头看一眼,小孩已推开大门,正往里钻。然而,没钻进去,就被闻声出来的林宁宁推出来。

小孩子抱住林宁宁的胳膊,往人堆里拽,“那孩子出生时还没开展计划生育,那天怎么那么害怕?”

“村里那些闲着没事干的人吓唬的。”林和平指着北面的墙,“你看看那什么?”

周建业借着月光看到白墙上的红字,“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这边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林和平指着南边的墙,“我娘说这两年才写的。三毛是他们家老三,这边规定头胎是男孩,只能生一个,头胎是女孩,还可以再生一个。三毛上面是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本来老村长家想学我们家,两男两女,互相有个伴儿。计划生育一出来,计划就搁浅了。偏偏村头一面墙上还写着,生男生女都一样。都一样还那么规定。”不禁嗤一声。

周建业看一眼满墙的标语,莫名想到早些年,“挺有咱们国家特色。无论干什么,都有个口号。”

林和平顺着问,“你们部队口号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林和平愣住,反应过来朝他胳膊上捶。

周建业条件反射般抓住她的手臂。

身后传来一阵窃笑。

周建业的手僵住,放开林和平,眼神催她,快走。

林和平没想到这么多人没睡觉,大步跟上周建业,想起吃饭的时候他格外沉默,小声问, “你娘跟我娘比,谁更唠叨?”

周建业站在空旷的路口,四周静的只剩虫鸣鸟叫,再也没有小孩子的嬉闹,大人的窃笑,深深吸一口只有乡间才有的新鲜空气,“半斤八两。你娘唠叨柴米油盐的小事,我妈唠叨我们不爱干净,天气好不知道晒被子,不知道把鞋拿出去等等。反正要是在我们家,我早跟我妈吵起来了。”

林和平由衷说道:“谢谢。回头到你们家,我也尽量不跟你妈顶嘴。”

周建业摇头,“我妈不会唠叨你,她比你娘要面子。”

“也仅限彼此不熟的时候。在你家住上十天半月,跟你妈熟了,不唠叨才怪。”

周建业不由得想到他妈早些年恨不得把他大嫂供起来,现在他大嫂和大哥闹离婚,他妈也没少使唤他大嫂做事。

“你说这当妈的怎么就那么爱唠叨?”周建业说着,猛地转向林和平,“你以前也这样?”

林和平反问,“你以前也这样?”

周建业不禁问,“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都没空唠叨,你觉得我有空吗?工厂里的事还唠叨不完,回家继续唠叨?你当我铁打的。”林和平说着,不禁白了他一眼。

周建业仔细想想,上辈子他忙的时候,下了班只想吃饭睡觉,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女人还是得有事业。”

林和平:“没空唠叨你们男人?”

“这是其一。其二过得充实心情好,看到淤泥也能赋诗一首,自然懒得抱怨。”周建业道。

林和平挑眉,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我以后心情不好——”

“与我无关!”周建业慌忙说。

林和平噎了一下,“……还是不是男人?”

“不是你男人,没必要体谅你。”周建业不等林和平骂他——活该上辈子你老婆给你戴绿帽子,“看在到目前为止,你我合作还算愉快的份上,我准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去部队找我。”

林和平没好气地道:“我谢谢你!”

“不客气。”周建业笑呵呵接道。

林和平又噎了一下,不禁瞪着他,“谁谢你了。”

“你啊。”周建业紧接着又说,“你娘该把厨房收拾好了,走吧。”

林和平下意识问:“回去?现在几——忘了,你的手表给宁宁了。周一我去县里,再给你买块新的?”

周建业:“这边款式太少,我到首都再买。你也不要有心理负担,今年今日我帮你,明年今日你帮我。”

林和平不由得想到周建业的兄嫂正闹离婚,周家人可能比她爹娘还难应付,就不再同周建业客气。

次日下午,周建业登上火车,林和平回到家就去熟悉自行车。

周一早上,把林宁宁送到学校,林和平就去镇政府报道。

中午接林宁宁回家吃饭,下午姐俩到青潭镇,林宁宁去上课,林和平去有家食品厂。

有家食品厂因发不出工资,工人不做事,生产不出东西,早已关门大吉。

林和平打开锈迹斑斑的大锁,推开厚重的铁门,走进院中,险些被满院子荒草吓退缩。

林和平稳定心神,翻开镇里给她的资料,有家食品厂占地二十亩,但只有两排青砖瓦房,每排只有九间。

前排是厂长和会计办公室以及仓库和食堂,后排九间是生产车间。

有家食品厂成立于三十年前,成立之初很是红火了几年。后来四处闹灾荒,有家食品厂不得不关门三年。

三年后开张,又遇到那场席卷全国的浩劫,又不得不再次关门。

七十年代初再次开张,然而,只撑了十二年。

林和平合上资料,不禁感慨,“命运可真够曲折的。”

“谁在哪儿?”

林和平吓一跳,循声看到十来米外的石子路上,有一位三十多岁,中等身材,皮肤发黄,戴着眼镜的男子,不由得想起镇长同她说的那番话。

“你是食品厂会计冯发展?”待人走近,林和平问道。

冯发展拧眉打量一番眼前的人,落落大方,不像是农村人。可她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脚上踩着一双黑布鞋,寻常的黑裤子白衬衣,红白格子外套,乌黑的头发梳成髻固定在脑后,跟县里那些头顶大波浪,脚踩小皮鞋的摩登女郎比起来,又不像是城里人。

心底忽然一动,冯发展忙问:“你你——不会就是,就是镇长昨天说的那个,那个新厂长吧?”指着林和平,满脸不敢置信。

林和平知道她这个年纪,作为厂里的一把手,着实过于年轻,哪怕这个厂和倒闭没两样。

“不像?”林和平故意问。

冯发展下意识点头,又忙抬起来,“我没别的意思,我的意思,我的意思年轻——年轻好,年轻有为!”

林和平摇头失笑,“别解释了,我懂你的意思。我跟镇长说,先来看看,琢磨出个章程,再向他汇报。”其实是向主抓经济的县长汇报。这个有家食品厂坐落于青潭镇,但归县里管,“镇长说你天天过来,我可能会遇到你。既然来了,随我进去看看。”

冯发展不禁问,“您还没进去?”

林和平指着锈迹斑斑的大铁门,“刚打开。”说着朝里走。

冯发展忙跟上去。

里面不出林和平所料,空地上长满了草,屋里各种味儿,熏得林和平捂着鼻子出来,问冯发展,“厂子停多久了?”

冯发展实话实说:“一个半月。”

林和平皱眉,“不是才两个月没发工资?”

冯发展:“上上上个月只给一半。上上个月工人就不好好做事。上个月月初,这个厂就彻底关了。”看着往日鲜活的工厂即将变成一片荒芜,冯发展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禁叹了一口气。

这个厂对林和平来说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她又多年没回来,都忘了有家食品厂生产的月饼的味道,可以说对它没任何感情。

林和平对于冯发展的可惜,无法感同身受,“听镇长说包括你在内,有二十一名工人,这二十一人是正式工,还是一部分临时工,一部分正式的?”

冯发展对这个工厂太熟,无需回想就能给出答案,“没临时工。但有门路的都调去别的厂。没门路的,估计也不愿意回来。每天来到厂里啥事没有,还不给工资,不如在家闲着。”

林和平:“这两天你挨家挨户统计一下,调走的就把他们的档案全部调走。没走掉的,告诉他们,二十号到厂里开会。不来就当旷工处理。”

冯发展不禁说:“咱们厂都发不出工资,当旷工处理也没用。”

林和平太过年轻,工人也不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她想让比她年龄大的工人听她的,就要立威。

林和平见冯发展根本没听出她潜意思,也不知道动脑子想想,上面敢让她过来,定会给予支持,便直言道:“按我吩咐的去做。否则二十号那天,你会被调到哪儿去,我可说不准。”不待冯发展开口,转身往外走。

冯发展愣了一瞬,反应过来急忙追上去,“哎,你你——”

“我叫林和平。”林和平冲他挥挥手,背上包,跨上自行车,“三天后还是这个时间,我再过来。”

冯发展张了张口,眼睁睁看着林和平一溜烟没了踪迹。

冯发展望着空旷的远方愣住。

哐当!

冯发展打个寒颤,扭头看去,大门又被狂风吹的晃动一下。

冯发展下意识过去关门,看到锁是开着的,钥匙不见了,“她还真打算三天后再来?可县里都发不出工资,来了有啥用?难道她有钱?”

又想到林和平脚上的布鞋,堂堂一厂长,有钱不可能穿粗布鞋啊。

冯发展回到家中就把林和平交代的事抛之脑后。第二天去厂里看一下街上的二流子别偷厂里的破铜烂铁,又不由自主地想起林和平的那番话。

冯发展觉得林和平不像同他开玩笑,也没必要同他开玩笑,毕竟,他跟林和平远日无怨近日无仇。

望着荒草及膝的院子,冯发展陷入深深地犹豫中。

然而,犹豫半晌,也没能决定下来。

冯发展蹲下,对自己说,从他脚边开始拔草,拔到门口是单数,就听林和平的。

到门口,是双数,冯发展心底莫名失望。

他其实也有两个月没领到工资,坚持每天来看一眼,一是对工厂还有点感情,而是担心少了东西,上面领到把他调去煤场窑厂或牧场养牛。

冯发展站起来,整个人愣住——门槛上竟然还有一根草。

冯发展揉揉眼角,顶多一寸长的嫩芽被风吹到左摇右晃,非但没断,看起来还很开心的样子,仿佛在说——任尔东南西北风,看你能把我咋地。

冯发展双手叉腰,回头看一眼即将要被荒草淹没的厂房,难道它不是要就此败落,而是刚刚开始。

冯发展转过身,拔掉那根小草,“我就信你一次!”

到办公室翻出工人资料,打算挨家挨户探访,千里之外的周建业到家了。

周建业料到他前妻回到首都,会把一切推到他身上,他爸妈饶不了他。

果然,等待他的是三堂会审。

周建业走到门口,放下包,做好随时翻/墙越狱的准备,道:“爸妈,你们听我解释,她让我在离婚和转业之间——”

“你闭嘴!”两鬓斑白的老人怒吼。

林和平倘若在此,定会惊讶,因老人跟三十五年后的周建业一般无二。

老人不是旁人,正是周建业的父亲,手里还拎着个小三毛手臂那么粗的擀面杖。

孙氏手中的擀面杖很难落到林宁宁身上,周父手里的擀面杖没少落到周建业身上。

同是家中老小,林宁宁的哥哥姐姐会护着,周建业的哥哥姐姐只会帮他爸妈拽着他,方便爸妈揍他。

周建业见他妈他哥他嫂他姐他姐夫都没有开口的打算,不敢再解释,不然就是死不悔改。

“我本来还想说,我结婚了,既然——”

“你说什么!”

沙发上的一众人齐声问。

周建业见他爸脸上的怒火转为震惊,心中一喜,翻出结婚证,“又结婚了。女方老家青潭镇的。学历跟你们前儿媳妇一样,跟她同岁,长得比她好。”说着递过去。

周父不信,冲长子使个眼色。

周建业的大哥周建军过去打开结婚证,不禁惊呼,“林和平?!”

众人同时把视线转向周建军。包括周建业。

周建业忙问:“大哥认识?”

“你大嫂的学生。”周建军此话一出,他爱人不由地起身。

周建军立即把结婚证递给他爱人。

周建业很是意外,这么巧的吗?看来今天这顿打免了。

林和平个暴脾气的还真是他的福星。

看在她间接帮了他一把的份上,待会儿帮她多骗点创业资金。

周父看到大儿媳和小儿子脸上的意外之色,便知周建业说的是实话,放下擀面杖,“拿来给我看看。”

周建业的大嫂忙把结婚证递过去,随即想到不对,“我怎么记得她早就结婚了?”

“他丈夫是个二椅子。”周建业一直留意着父母的神色,见二老已被林和平吸引过去,仿佛忘了他,便往客厅里移两步。

“你说什么?!”

周父猛地抬头,周建业脚步一顿,随即往后退两步。

周父看到他的小动作,莫名想笑,但在问题没弄清楚之前,依然摆出一张阎王脸,指着对面的沙发,“过来!”

周建业吞口口水,“坐一天一夜的车,腰疼,不能再坐。”

周父再也绷不住,笑骂道:“老子还能吃了你!?”

周建业心说,您能打死我。

“有什么话您赶紧问,我快困死了。”周建业催促道。

周父知道小儿子打定主意不过来,“二椅子什么意思?”

“就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林和平跟他过不下去,就回老家办离婚。他们的结婚证是在青苗县办的。正好那天我也去。”周建业停顿一下,开始胡诌,“我之前就听人说过她前夫的事。回去的路上,我俩聊一会儿,发现很聊得来,就去领了个结婚证。”

“领了个结婚证?”周父惊叫,“结婚这么大的事——”

周建业是真困,忍不住打断他爸的话,“既然是大嫂的学生,大嫂想必也了解她。你觉得她怎么样?”

周父不由得转向大儿媳妇。

周建业的大嫂点头,“挺不错一姑娘。当时我还可惜建业结婚了,她也结婚了。可是,就算你俩觉得合适,也得跟家里人商议商议啊。”

“对!”周父道。

周建业:“我也想,可我有时间吗?”

众人想起周建业的工作,不由地沉默下来。

周父满腔怒火也化为乌有。

周建业心底惊呼,警报解除!

走到他爸对面坐下,“还有个事,趁着今儿都在,我一并说了吧。”随即把林和平打算接手破败的有家食品厂,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事大致说一遍。

说的过程重点说林和平的才能,末了才提钱的事。不待他家人拒绝,又说明年年底还他们一倍。

周建业的兄嫂和姐姐姐夫心动了。但周建业知道他们没多少钱。

他们家工资最高的是他爸,其次是他妈,大头得两位老人出。

周建业的父亲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周建业的妈退休前一直为人民服务。

刚刚听到林和平不在县里享清福,请调食品厂,两位老人就觉得小儿子这次没看错人。继而听到带领父老乡亲致富,周父就觉得林和平不错。

周建业最后说还他们一倍,周父就转向他老伴儿,只因钱都是她存的。

一直未开口的周家妈妈抬头看向小儿子,“钱还不还我们都行,三年之内必须生个孩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死不悔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