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池中物 > 第72章 冒夜探信

池中物 第72章 冒夜探信

作者:周长右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2 05:00:21 来源:文学城

且说李镜被卢绾投入湖中,便将那一枚音石吞住,于水中隐了身貌,顺流到偏僻处,才化回身形来。

他在水厅听卢伏二人言谈,心中已然大奇,想道:“我委寄给伏廷的事,是甚么事来?”

便忙把那音石取出来一听,只闻伏廷声音传入耳中,道:“七太子曾委托我备设一阵,以做护持宝器之用,愚下无能为役,未能设成此阵,枉负君望。不料偶得缘机,盗攘一阵,今寄付于此,愿能助君一筹。身微力薄,略展愚効,望君谅宥。”

李镜微微一惊。当时他和伏廷逃出湖府,他曾问伏廷可否设得一阵,好在夺回四渎梭后,将其护藏周全。伏廷当时回他说:“大阵临时构设,难之又难,除非盗阵来用,方有可能。”

李镜当时只道设阵不成,又无阵可盗,再无可为,早无寄望,却万想不到伏廷竟如此上心这一件事,还办了下来,登时感慰万分。他想着卢绾,又想了想伏廷,自己与这两人既无恩分,又非亲故,更算不上声应气求的朋友,伏廷本可撂下盗阵这事不顾,偏却费心替他办了下来;而入府这忙卢绾也原可袖手不帮,却也尽力帮成了。

李镜心感叹:“二位也算是厚义之人了。若真能得回四渎梭,才不负诸君这番劳苦奔波呢。”便将伏廷说的盗阵所在之地,深记于心,两手一合,将音石震得粉碎,投在水下,方才动身而去。

他怕被人察觉,白日里不敢贸然走动,便寻了路,回到自己常住的东轩藏身。

李镜是满千岁时寄养到东唐湖府,足在这府上住有五百年余,至成角方才归海。按照常例,东西两海司天水总调之职,一年有两度巡水期。第一度,是二月初二龙抬头起雨,即春龙节;第二度,是五月初五正南中天,也就是端阳。李镜二月巡水期后便不回东海,只到湖府东轩小住一段日子,至五月端阳才走。

这行程每年如此,留住定时,是海府和湖府两处人员俱知的。故而李镜不来,这东轩闲时便不置人手,只留数名打理花木庭池的守院、僮仆。李镜也知悉此事,又内屋院极熟,哪处可留,哪处不可留,心里俱各有数。

今时一到东轩,他便避开守院的,直进到主房,见摆置并无异状,心想:“待入了黑,再出外探视不迟。”便趺坐于榻上。

待要纳神歇息片刻,忽闻一阵丁零声响,李镜循声转目一看,见东窗上还挂着那串锦鲤铜铃,被风拂动。

李镜望着它,心底忽发糊涂。这铜铃好似本来就在这里的,又好似在那阵三离阵中才有的。皆因他曾入过那“三离绝世阵”半月,那半月的天数,放阵中则有三年。如今他虽复得三离阵中记忆,却总将阵中那三年和初到湖府那三年,混记在一处。哪些事是真有过的,哪些只是那三离阵中虚像,往深里一想,浑然记不清,加之当时年少,又事隔久远,这一件如真似假,那一件也如假似真。

李镜越想越觉心神不宁,便不愿再深思,便只阖目静坐,镇息纳神。再回神时,天已黑齐,便掀身出去。

先沿东轩周里看了动静,再渐次往远走,越往别处,越觉这府上与向日不同,不意间到了琼珍林馆,四下一瞧,李镜心想:“东唐若要取天吴,必要带银锦同去。今时那银锦身有负伤,不知有何区处?且看看去。”便越墙而入。恰逢莲子带着伏廷、白眠进了馆舍房内,又自去了。

李镜觉得奇怪,寻思:“怎么他二人也来这里留住?”

正想着,又见伏廷、白眠出了房来,转到另一院的东偏房去。李镜心头灵动,醒悟道:“莫不是卢绾也在?”屏息悄声,跟了过去。

他在屋周察看半晌,见无异处,才落在窗外窥探。忽听见里头白眠说了一声“我到外头走走去”,便出了门,留着伏廷、卢绾二人在屋内。

李镜略又站了一阵,听他们说的无非是些闲话,正待要走,忽闻卢绾说东唐湖府全府儆备,要独自出去探探夜。

听到此,李镜不由一奇。他在湖府住了许多日子,也从未有过戒严儆备,又想起刚才打东轩过来,府上确有多番异样,心更不宁。他思忖道:“这府上出甚么事了么?”

正想时,突闻卢绾脚步一转,朝窗边走来。李镜吃了一惊,忙脚蹑风息,轻身一跃,翻上屋檐,踏在瓦上一点声响也无。他又急行数步,急蹿入一丛树荫里隐蔽起来。这头刚急藏住身形,那头就见卢绾从窗内翻上房顶,纵出墙去,不见了踪影。

李镜瞧着人去向,心想:“不知这儆备是否与四渎梭相关?我也去探一探究竟,再去送那银方子不迟。”便故意避开卢绾,另寻一路出了琼珍林馆。

他四下留神,一路所经水廊及园庭屋宇,全未上灯,且有水童于各院定时巡迾,备预甚严,只觉府中损气重重,沈氛填溢。

李镜整个心悬了起来,四下看了半天,觉得低处目力有限,便寻了个小高楼,登顶瞻望。

这一看更奇,整个东唐湖府似浸在黑海之中,惟有西处的一幢水楼灯火炜煌。

李镜认得是桃水宴的别囿水楼。那地看似在府内,实则远在湖心洲上,且三面岛山环拥,只有一个豁口能从水路进入,若非办那桃水宴,闲时并不常用。

李镜正看时,忽闻身后有风声急动,他心内一惊,立时听声定向,反掌倒后一拍!来人忙向旁一避,斜出一掌拍他肩头。幸而李镜前掌只是虚晃,见对方反攻而来,将身闪在一旁,右手紧着一掣,银水剑便猛从袖底钻出,直刺那人头面!

他这变招虽急,可那人防得也快,锵然一声,已横鞘将银水剑截住。只听他笑道:“七太子,半日不见,怎么就刀剑相向?”

李镜定神一看,那人正是卢绾了。

原来卢绾出了琼珍林馆之后,见府中各屋都不上灯,四处暗息流涌,甚觉诡异。一路到这里,望见远处一个建筑,既似两山峰并立,有似是一座水楼,只灯火满幢,红光照天,映得那一片湖面好似赤玉。卢绾心觉诡异,便想寻个高地探风一望,正这时,猛听见一阵摇叶声从不远处传来。

卢绾常年山内修行,耳目极是聪灵,循声看时,就见黑夜里一个身影隐不远处一座的小亭楼中。卢绾不用细思,已知是李镜,却故意不运法御风,仗着身法绕至楼后,一个小蹑风息,蹿身翻了上去。哪想一脚才沾地,李镜惊觉,迎面便一掌送来。二人就此打了这一照面。

李镜眉头微皱,长剑不收,反往前一逼,叫道:“你一直跟着我?”卢绾手握青锋剑鞘,暗劲一运,将银水剑一下震开,笑道:“我可没这闲功夫!”

李镜眼看着他,略一思忖,便道:“你既然还留在府上,又不似先前蓄怒蕴恨,必是救人那事已与东唐谈妥当了,却来找我做甚么?”

卢绾说:“我出来闲逛,迷了方向,故来问路。”又抬了一抬下巴,指向前方水楼灯火处,问道:“七太子在湖府住得久,知道那处是甚么地方吗?”李镜道:“桃水宴时的那幢水楼,你不认得?”

卢绾“啊”了一声,竟不接言。李镜被他一提,蓦然忆起那楼中情事,脸上倏然变色,略一低头别开脸去。卢绾眼见他情态如斯,对他此番处境又愧又怜,沉吟半晌,忽道:“七太子,那东唐君知道你在府上了。”

李镜闻言惊得一震,抬眼瞋视着他,怒道:“你卖我?”

卢绾忙地分辩:“不是我卖你,实在是迫不得已才露了你的行踪,我为此才特意来相告,你趁着东唐君还无暇找你,快快逃去出府去罢,别教他逮住了。”

李镜见他言语诚恳,神色真切,不像假的,反倒沉静了下来,说道:“我既然敢回府来,心里就做好打算了,走不走我自有主张,用不着你操心。”说罢盯着卢绾脸庞细瞧,问道:“脸上怎么弄的?”

卢绾一摸脸上鞭痕,干笑两声不答,只向着那水楼扬了扬下巴,岔开话道:“七太子是不是要探那水楼去?”李镜摇摇头道:“想来不用探。依着东唐的性子,故设华灯煌烛,倒似是个幌子。”

卢绾忽就想起东唐君那句“心有所怀,勿昭示于人”,微微吃了一惊,斜眼看着李镜笑道:“七太子倒是把他看得挺透。”

李镜不待理他,只丢下一句:“你且去罢,我还有别的事要忙。”说着,丢下卢绾,施展身法跃过栏槛,纵下地去。卢绾也踏风而下,奔在他后头说:“七太子,我不熟这府上道路,一时半刻回不去。你带上我,咱一块儿探探去?”

李镜不耐道:“我们在龙王庙前就说好了,进了府来,各不相干。”卢绾笑道:“你只管带上我,别管我做什么,也算各不相干。”李镜眉头一皱,还拒道:“我偏不带,你能怎样?”卢绾道:“那不能怎样,我就跟着你呗,但若半路走丢了,我心一急,保不准会满府喧嚷,喊人找你去。”

一句话把李镜气得煞住了步,回身怒瞪着他。这些日子,李镜经了好多事,其中颇多得卢绾相助,好不容易对此人大抵改观,这下倒好,卢绾曾逼借他玄水珠的无赖行径一下全想了起来。

李镜捺着怒火说:“东唐君他愿意给你张罗救人,你好好待着便罢。你探他府上事,于你有甚么好处?”卢绾嘿地笑道:“确实没甚么好处,偏是东唐君把事张罗完了,我这不闲着么?”

李镜身在险地,实在拿他没辙,沉吟半晌,只好道:“跟来罢。”

二人借着夜色,边避边走,潜行而去,但凡撞见巡迾,便于树影或楼角掩藏。

卢绾趁着躲黑,又向李镜问:“七太子,你到底是为了甚么事回来的?”李镜道:“我若向你道明原因,你肯搭手帮我么?”卢绾笑道:“那不成。”李镜只恨不得当堂抽他两大耳刮,一路再不搭理他半句话。

这东唐湖府有三个府园,皆临水而造,半入陆岸,半在湖间。若走临湖一侧,多是水廊,若走入岸一侧,则是陆道。

水廊傍湖滩而走,多经水榭、水厅和鉴雨亭;陆道则多经桃林和竹径,与寻常府园无异,偶有流水园景、池泽,也皆是接引东唐湖中的活水。不论哪道,皆可通达三园。

二人怕水廊处多有锦鲤游驻,不敢走,便一路只沿陆道而行,留心探查。

一路走来,只觉四周祲氛满布,不知从何处透出,奇诡异常。及至路过一庭园,那园内有一处湖石造景,两石间有一座小桥,桥下是半丈宽的步溪,李镜见水中有幽光浮动,不由一奇,忙叫住卢绾来看。

水底金光密布,或弱或盛,徐徐闪动,乍一看犹如萤火,顺着水流不知所去何方。卢绾定看半晌,沉色问:“这是甚么东西?”李镜道:“这东西顺水而走,我们一路只走陆道,故没察觉,看来得去水道看看,方有分晓。”

卢绾深觉有理,二人便穿过庭园,改走另一边水道。

只有见水过处,都隐约见那幽光逐水而流。李镜道:“府上活水全引自湖中,此流必有汇聚处。”

二人跟随走了好长一段路,到了后半段,隐约觉得四周风息转而阴冷,远闻有落水之声,李镜认得是通往弱水天笼,再往前不远就是那环瀑入口。

李、卢二人恐靠近那地被人察觉,便住步在水廊中。卢绾蹲在廊边,一面观察那水中光流去向,一面低声说:“这看着颇像阵法,偏我不通这些,若是伏廷在倒可问一问。”说话间,猛然耳目一动,霍地立起身来。

他耳力极聪灵,对周遭声动最是警醒,当即一把拽住李镜,避进一间水轩的花墙之后,他向李镜作个噤声的手势,自己侧贴着花窗格缝,屏息往外窥望。

不出片刻,就见四五人从水廊另一头疾步奔来。当头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袭黑衣,高束发,粉面朱唇,两耳别着银珠坠子,腰上晃悠悠的悬着一支黑陶埙。身后跟着四名随侍,一色的青灰短打,竟是先前锦临城中碰过面的冯溢、罗溪等人。

李镜藏在墙后,暗问来人是谁。卢绾低声道:“除别云潭的那几头螭蛟外,还有一人,我不认得。”

李镜最熟府上人的脸孔,听言便也贴近窗格前一张,他望见来人,心头便一震,惊道:“怎么蒲萁回府了?”卢绾“啊”了一声:“她就是蒲萁?”

李镜点了点头。卢绾又问:“她回府便怎么样?”李镜道:“蒲萁向来主湖府内外信报通事,总八方游驻,乃是东唐的外眼,极少归府的。我这些年,多说也只见过她两回。”

且说东唐君座下的四名应奉童子,莲子、菱角是李镜入府不久指派在他身边的,莲子略善武斗,菱角颇通水事,斗练修习,都由二人相陪,李镜也与他们最熟。另有一位芡实,专替东唐君料理外事,照养银鳞,其为人聪慧世故,每与李镜照面,言谈亲洽,面面俱到,李镜与他不熟,却知其性情。唯独这蒲萁,长年在府外,最不明底细。

这府上有异情,蒲萁又贸然回府,李镜没来由心神难宁。眼见众人走到湖瀑口,沿栈道跃下,进了弱水天笼去,李镜忽然心意一横,出身便要跟上。

卢绾一手扯住他,急急问:“七太子,哪去?”李镜说:“我跟下弱水天笼去看看。”卢绾说:“那可使不得,东唐君必定在弱水天笼中,你这一去,岂不直直落在他手里?”李镜眼望着那瀑口,毅然道:“你放心,我既然敢回来,就不怕落他手里,即便落他手里,他也不会拿我怎样的。”

卢绾心知东唐君确实待他有情,可也怕他再遭些不必要的委屈,默然半晌,到底叹了一声,说道:“七太子,我一心只想救人,份外之事实在力有不逮,帮不了你甚么,你此去要是为自己谋事,我也不好苦挡。这样罢,我们分作两路,这府中暗流之象,待我回去示问伏廷,你在弱水天笼若能安然脱身,也不妨潜到琼珍馆舍,找我们问一个明白,可好?”

言下之意,竟是拿此事勾住李镜,让他谨慎行事,若得个安然无恙,也好来报个平安信。李镜领了他这份心意,重重将头一点,执手辞道:“好,那日后再会罢。”便转身投入瀑口。

卢绾送走了李镜,略站了一站,便沿来路急奔而回。不消两刻,已回至琼珍林馆前。他生怕走正门大道,撞见巡事水童,不好交代,便在馆舍周边走了两转,寻着个僻静处,留心隐声,小蹑风息,忽地翻墙而进。

哪料脚一着地,身还未稳住,一个声音便隔着院墙喝出:“谁在那头,滚出来!”

卢绾认出是银锦声音,吓得心都离了一下,暗里直叫:“糟,糟!怎么好巧不巧,偏他在这里?”他情知绕不过去的,只得故作镇定,从半月门后探出身来一瞧,假意冲银锦笑道:“呀,小公子,好巧啊!怎么你也出来散步呢?”

银锦目光在他脸上走了两转,冷声质问:“你哪里去来?”

卢绾施施然转将出来,把两臂一展,佯作牵背抻腰之态,好散漫道:“哪有地方去来?不过屋里闷得慌,出来活动活动罢了。”话口未完,银锦已抢上一步,一把钳住他下巴,把脸掰转过去。卢绾不知他意图,被捉得颏骨阵阵生痛,也不敢明里反抗,只强笑着调侃他:“咱的事不是揭过了吗?你又要算甚么账?”

银锦不接这茬,只瞧着他脸庞半晌,忽发不满道:“我让芡实给你的雪月融心膏,你没用上?”卢绾一愣,才明白这是看自己脸上鞭伤呢。他也不敢说融心膏给了伏廷,只好赔笑道:“我生来皮糙,用不着金贵仙药,这点儿伤放放就好。再说了,这鞭是小公子赏的,我多留些时日才显恳挚啊。”

这话若换了别人来说,一听知便知是作假卖乖,偏这卢绾生得端然严毅,讲这话时又不带笑,竟极似是诚心实意话,加之银锦又是个不懂观世情的,当下就信以为真,略想了一想,心里满意,便收回了手。

卢绾正想着怎么脱身回屋,又听银锦说:“你来得刚好,我心里想着一件事,正要问你。”

卢绾恨不得把话岔开九万里远,忙地接茬:“甚么事?你问罢。”银锦便问:“是不是因白晓对你有恩,你才尽心救他、护他,又待他好?”

卢绾听他提及白晓,心中就猛打一突,暗下揣度:“他这人神思奇怪,问出这话也不知有什么计较,我还是别乱答话为妙。”也不敢多言,只回了一句:“不是。”

哪知这一句“不是”,反而让银锦犯了糊涂。

且说这银锦生来寡情,他一心尊爱东唐君就是为那豢养之恩的,一听卢绾不是为恩义而对人施好,只觉又惊又疑,心觉绝无这种可能!一叠声愤然追问:“不是?怎么会不是?你不是为了恩情才待他好,那图甚么?”

这魔怔似的话也就他问得出来,一下把卢绾问得手足无措。若放在平时,卢绾也懒得与他对理,扭头走了便是,偏因此时自己偷出探事被捉了个现行,不免有些心虚,便耐着心解释道:“我待白晓好,是因我对他有情意,只是恰好也领了他恩义罢了,即便他对我半点恩德全无,我一样待他好的。”

银锦理不明白这情好由来,听得莫名烦躁,一摆手打断道:“既然如此,你也不消说了。既然你就要待他好,那也由得你,只要你好好跟着我便是。”

卢绾听他没来由的一句,直以为自己听错了,复问:“你甚么意思?我不明白。”银锦道:“我说让你以后跟了我,我跟湖君要了你去,这话难懂么?”

卢绾惊得面目更色,半晌缓和下来,干笑两声道:“你想我跟着你?”银锦纠正道:“错了,我是要你跟着我。”卢绾从这话里品咂出一丝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来,他眯眼端量着银锦,故意慢着声道:“我觉得这不行。”

银锦好似早料他会这么回答,哈哈一笑,说:“轮不到你说不行。你放心,待我替你救出白晓后,我也准你带着他,反正我也是要带着芡实的。往后咱四人一起过,一点儿总不妨的。”

他摆出一副郑重之态,说出这等荒唐之语,犹如赐了人天大的恩德一般,真把卢绾惊了个不知所措。卢绾瞧着银锦半晌,心情更无可言喻,好无奈道:“你知道自己说的是甚么话吗?”

银锦反问:“你听不懂话?”卢绾啼笑皆非:“你这算甚么话?我和你两人都处不下去,又谈何三人、四人一起过呢?”

银锦闻言即怒,一把揪着他襟口嚷道:“我斗杀本事不下于你!你陷事,我能护着,你落难,我也能救住。你今时怎么待那白晓好的,我待你能一样好,绝不差他一星半点儿,难道能委屈你?你别不知好歹!”

卢绾瞧他神色严正,不似戏言顽笑,心里更为震惊。这银锦是那崖底悬冰,看着雪亮摛光,颇可赏玩,实则一碰便扎手透骨,他哪里招惹得起?又不敢硬拒,只搜肠刮肚要寻个由头,打发人去,忽而间灵机一动:“是了,我只拿话侮弄他,弄他一个恼羞成怒,两头斗闹一番,就好脱身。”一思及此,故作狎色道:“既然你这么说了,我跟你也行,只是你得先跟我试一试,你愿不愿?”

银锦不懂他那一腔弯弯道道的肚肠,率真地问:“试甚么?”

卢绾便伸手往他腰背一搂,搂得两人腰身挨在一处,邪着声在他耳边道:“还能试甚么?你在东唐君身边有什么活儿,咱就试甚么,难不成你还没侍过那东唐君寝席?”

银锦道:“我没有,原来你要试这个?今儿试了就是。还道你要试什么仙术手段呢,这有何难?”银锦一把捉住他手腕,拖着就往屋里走。

原来这银锦生性寡情,东唐君又要他随心性而活,不曾教他太多世故礼规,故此在他心底里,试这一项也直如试他丹脉灵流、身手功夫无差,眼下卢绾提试此事,他竟觉无可无不可。卢绾原想将他一军,好逼他知难而退,哪料对方信口就应,还言出即行,这反打一着,把个他震得脑仁都痛了起来。

卢绾心中急想:“他这样蛮横的性子,真试了必定撇脱不下得,往后我回了灵修山,他再提鞭打将上来,如何了得?”一思及此,手上似被火铁烫了,惊得运暗劲一摔,夺出手来要走。银锦反应也快,见他抽手,反腕一勾,又捉住他前臂,猛劲一使,又把卢绾拽在跟前,直问到脸上道:“你跑甚么!难道想出言反悔?”

卢绾心中叫苦不迭,脸上还得逞笑道:“岂敢,岂敢……”一面又假装观望天色,故作惋惜地推拒:“唉,可惜这会儿有点儿晚啦,这事不如改天再说罢。”

银锦不依不饶问:“改哪天?”

卢绾心中自我警醒着:“这银锦是个认死理的。此问要么不答,一答就座实了。”一思及此,卢绾还真就怕了他,平日胡诌两句玩话不算甚么,此时却一个字也不敢混张嘴,在心底飞快地想着推故之辞。

银锦见他不应,手上力度一紧,喝问:“你想糊弄我?”

卢绾忙摆正神色解释:“哪里就能糊弄你呢?我是真心实意的,确实是天色不早了,我又身伤未愈,这事……这事确实不合时宜。”

幸而得这一句话,倒叫银锦记起他身上挂伤。

银锦盯了他一阵,见他神色严正,很不似说谎推托,便点头道:“那好。”把手一甩,放开他了,想了一想,又指着卢绾警告:“今日且放你去,你想好日子,自己来回我话。”说完,竟就好干脆地走了。

卢绾蓦然得脱此身,望着银锦去远,心头登时一松,如得大赦,忙地奔回自己房去,一进房内,忙反手就把门一关,用力倒闩上,似恨不得将这事撇开十里远。一番动响,倒把屋里伏廷吓得一大跳,从座上乍猛地起来,惊恐地看着卢绾问:“你……你怎么啦?出甚么事啦?”

卢绾摆了摆手,也不回答,过来一把拉住伏廷到桌边坐下,肃然说道:“我有一件要紧事得问你。”一面说,一面提壶放杯,倒出茶来,将刚才府上所探情况都说与伏廷知道,譬如那幽光如何顺水而走、如何总汇在弱水天笼处……种种形景,一行说来,一行用手指沾了茶水,于桌面演画方位、流向,极尽详细地描画出来。

他指着桌上图状,向伏廷问:“事就如此,这阵是甚么路数,你可清楚么?”

伏廷思索半晌,茫然摇头道:“阵法有守、攻、伏、镇四属,湖府外有‘十里红霞阵’护持,已然足够,一般不会两个守阵连缀。若按你所说来猜测,这布设之法损气填庭,有攘遏之势,多半是镇控大器的阵法。”

卢绾听言,也无计可施了,只静坐不言。

伏廷忧心地看着他,轻轻问:“这跟救人那事相关么?很要紧?”

卢绾摇头道:“我也不知是否相关。只是东唐君这样筹措,必有一番用意,我若不摆弄清楚,总有些不放心。”伏廷见他这样说,惟有尽心相帮,便怔怔盯着桌面未干的水迹,口上喃喃念说着阵形,反复思量。

忽然他双眉一轩,抬头向卢绾问:“你有细看那水中行光么,其形如何?”

卢绾回想了半晌,徐徐答道:“倒像是游鱼的影子。”此言一出,伏廷忽两眼瞪直,忙道:“形似池鱼,簁簁翻游;辉若萤火,或盛或弱。是这样不是?”

卢绾忙接道:“没错,你心里有数?”伏廷嗫嚅:“这……这倒似是那‘千方埋骨阵’了。”卢绾微微一惊,严声问:“你说的真确么?”伏廷点了点头,又急急摇头,犹疑地说:“这阵我在很久以前见东唐君作过范式,有些儿像,也有些儿不像,不能十分确定。”

他说的“作范式”,就如建殿宇庭园之前,若启用新的营造法式,需得先以小的庐屋、闲房试建,以验看结构、材料不到之处。建阵也大抵如此,常以小阵作范,以此验看其中纰漏。

卢绾道:“既然你看他作过范式,那这个应该就是正阵了?”伏廷道:“那倒不一定。我们还在府内,这阵应该没有开显,说不准只是一个更大的范式。”

卢绾更感不妙,沉声道:“以整个湖府作范,那正阵岂不更大?这样的镇控阵法会用在什么地方?”话才出口,忽而灵光一闪,猛地一拍案道:“那镇着天吴的阵法,怕不是就这样的?”

伏廷被卢绾这话一提,也吃一惊,往回一想,才觉这事凿凿有据!

他与东唐君旧时交好,常至湖府讨教阵法,就见过东唐君深研的阵法里有这一个“千方埋骨阵”,以活物身骨魂魄支起,凶诡入邪,他还为此对东唐君的心性起疑,故而渐渐疏远。如今想来,东唐君是早在那时做下一番功夫,就为开这镇控大阵。

卢绾沉吟自语道:“这么说,用不着多久,他必会前去取出天吴了……”他说着这话,就向伏廷一望,只见伏廷低头睖睁着眼,楞乎乎地不知想着什么。卢绾知道他有一个看阵时容易沉醉的毛病,便唤他一声:“伏廷?”

伏廷眉头忽地一抽,“啊”地一声,回神看着他问:“怎……怎的?”

卢绾见他似有乏容,才知觉夜也深了,心中忖道:“这事再往深想,也无头绪,只能我自己见机行事罢。”便让伏廷回去,各自睡下不提了。

这章有点长,就不拆了,请当是二更[化了][化了]

新年快乐呀[撒花][橙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2章 冒夜探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