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池鱼 > 第16章 第十六章

池鱼 第16章 第十六章

作者:青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2 21:34:02 来源:文学城

众人上下其手,终于从水里捞出来两个人,一个是余菀,另一个是祝荟言。

余菀呛了水,半死不活地横在河沿边。祝荟言还好,只是身上湿了。

河边或观看或跟着揪心的人越来越多,连奕踞于马上,勉强能看到昏迷之人。他声音淡得几不可闻,更是辨不出情绪:“当真是——蠢材。”

李述硬着头皮问:“郎君……要施救吗?”

月色遍洒,灯火辉煌,连奕的眸色却隐在暗中,声音变得格外冷:“不救她难道要给她收尸?”

余菀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自己屋里了。即便脑子昏昏沉沉,还是吃力地爬了起来,撩起帐帏,见案旁立着一个身姿窈窕的人,正在背身摆弄着什么。

她嗓子发干,说话很是艰难,张了几次口才发出沙哑的声音:“是祝姊姊吗?”

祝荟言闻声,调香的手一顿,扭身回首道:“你醒了。”

余菀轻轻地点了个头。

祝荟言道:“近来虽没了炎天暑热,可燃香也不会不合时宜。看诊的先生说,你落水后受了凉,这几日不光头脑昏沉,嗅觉也会不大灵敏,燃香最好。”

余菀只是静静听着。

“今日是十六,你应该去书房。”祝荟言捧着香炉走近她,“不过节帅体恤你,让你先养着。”

放了香炉,她抬手触上余菀额头,又收手,往自己额上摸了摸:“还好,你没烧起来。”

“昨晚……?”

祝荟言打断她:“昨晚上放河灯的人多,也不知是你不小心掉下去的还是被人不小心挤下去的。我不大会凫水,喊人施救,可那些人担心所寄哀思不做数了,犹犹豫豫无人下水施救。我没法子了,只能跳水一试。我跳下去后,又叫嚷了一番,这才引了人援手。”

余菀越听越觉着自己脑子不大好使了。昨夜在河边放灯时,好像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可她并未在此事上纠缠,而是惭愧道:“欠了姊姊人情,不知要如何还上?”

“你不必谢我,并非我将你救上来的,就连我都是被捞上来的。你要谢啊,该去谢节帅。”

余菀点了个头。

祝荟言挨着她坐下来,又道:“到底是我要带你去放河灯,累你遭了这份罪,我去求了节帅,我不去书房的时候便来照看你,你可要好生养着才是。”

余菀依旧跟她客套:“姊姊年长于我,又指教我学规矩,我怎么敢劳烦姊姊照料?”

祝荟言表现得并不在意:“反正也不差这一次。”

她说照料人,当真是乖觉,又是搬食案,又是端药,又是给余菀擦手漱口,无微不至到令余菀惶恐。

大概是余菀落水后连带着脑子也进了水,这才睁眼不足一个时辰便又困倦了,躺在榻上没一会就进入了梦乡。

一连几日,她都不知道自己是睡得时辰长还是醒的时辰长了。

近来连奕均在节堂里忙,离开节堂时已过了子时,便会直接回卧房歇息。这日,他有了空闲时间,便去了书房。

这个时候,余菀和祝荟言均不在此,以致连奕再踏进书房时觉着这里有些清冷。

他在书房坐了会,问:“她还没好?”

当日河边的放灯人将余菀捞上来的时候,她呛水严重已是昏迷状态,吐了几口脏水依旧没见醒,众人只得将人带回来,请医者看过后,说是受了惊吓,兼之泡在水里难免受了凉,至少要将养上五六日。

如今都过了七八日了,还不见好,谁知是不是俩人趁机躲懒旷职。

李述却不敢拿此事拱火,而是小心地解释:“今晨,祝娘子过来时说,余菀就快好了,不过整个人尚不大精神,看上去还需养上两三日。”

连奕目光淡淡地盯着书案,语气依旧是淡淡的:“且让她养着吧。若是这点小伤病都养不好,日后也不必做别的了。”

余菀从榻上起身时,屋中的香炉依然冒着白烟。或许是这两日她嗅觉恢复,可以闻到香味太冲,这其中还有股药味。她不禁皱了眉头,移步至窗边,隔着一道窄瘦窗缝看去,见祝荟言正在她屋外煎药,一手拿开盖子,放在一旁的小几上,又用长匙轻轻搅着药草。

那认真又小心的模样,足够让人感动。

可余菀只是提嘴轻笑了一下,回眸看过那香炉,手上用力,那扇窗就被推开了。

“吱呀”声响起,扰了祝荟言的进程,她抬眸,和余菀的目光对上,不禁惊喜:“我还以为你又会睡到天黑。”

余菀回之一笑,之后,从窗子旁移至门处,又出了屋。

她越走越近,祝荟言便站起了身,叮嘱她:“好容易有力气下榻,这会出来做什么,还是回屋歇着吧。”

余菀从她手里取过长匙,反劝她:“我已经大好了,便不必烦劳姊姊了,这十来日,姊姊一直辛劳,该是姊姊回屋歇着。”

“你睡着时,又请了先生来看过,又开了几剂药,也不是什么繁重的活,这几日还是由我帮你煎了吧。”

“我已经好了。”余菀把长匙投进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砂锅里,匙与锅一磕,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动,她正对祝荟言的眸子,玩笑道,“若再不好,节帅那边大概会以为我借着这事怠慢差事呢。”

“可这药还是得……”

余菀点头道:“这药还是得吃,我自己来煎就是了,此处便不必姊姊操劳了。”

祝荟言道:“也好。”

她离去后,砂锅里的咕嘟声越来越响,药味也愈来愈浓,直至汤汁越收越少,药草越来越薄,有的甚至粘在了砂锅内壁上,变成焦黑色。

听闻,吃了糊掉的药对人身有损。

那么,这药便不必再吃了。

余菀将此药倒掉,回屋后,取过小铜匙,开了香炉盖,将里头的袅袅燃着的青烟按灭。

即便屋中的味道和外头无异,她还是有些晕,又在榻上养了两日,这才觉着身上好多了。担心这个月的月例被扣光,待双日一到,她便又去了连奕书房。

这是余菀首次得知连奕书房有旁人进来。

待客不同,能进主人书房的客那自然是贵客。

这次不待余菀向李述打听要怎么做得好些,李述已经率先告知她,今日进连奕书房里的人是使府里的佐僚。

这个佐僚也是京兆府人士,考中了进士,却接连三次都在吏部的铨选中落榜,大概是做官心切,便远离京兆府,到了朔方,进了节帅府做幕僚,如今任掌书记一职。

国朝入仕并非只有科举一条路。贵族子弟不经科举可以靠门荫为官,而寒门子弟大多会去考科举。

国朝举仕科目多,其中进士一科难度最大,每年奔赴京城赶考的人多,录取人数却极少。一旦考中进士却并不会立刻授官,要守选三年,之后参加吏部的铨选,铨选过了才由吏部正式授官。

科举称为常科,除此之外,还有制科。制科是天子下诏,较之有固定时间方能考试的常科来说,制科更为灵活,是天子想选拔更为特殊的人才,因此时间并不固定,如果应试者登第,日后的升迁之路会很快。

至于科举落榜之人,依然有进入仕途的机会,除了建立边功外,还可以到使府里任佐僚。

使府辟属幕僚,亦需赠礼表诚意,之后奏闻朝廷下敕书任命。由此进入使府为佐僚的人可同州、县官吏一样有考课升迁之机,他日进入朝廷为官也大有可能。

余菀也不知李述何时变得这般能言了,就差给她介绍一遍国朝是如何运作的了。

她就是个小婢女,连灵州城都没出过,未进节帅府为奴前,见过有头有脸的人便是那些凶神恶煞催她交税的小吏,除此之外,对国朝的官员没什么概念。

她一下子记不住李述的话,反而越听越糊涂,似乎是听了天书一样。

余菀觉着,何人来做官,如何做官都与她无关,她要做的事,是接下来侍奉时不出错。

待李述唠叨完,余菀便去膳房取了点心,轻手轻脚端进书房,小心地放在连奕和那个佐僚跟前。再端着漆盘退至隐蔽处,她悄悄看了那与连奕同坐在罗汉床上的佐僚。

那人除了年轻,长相干净之外,没什么特别之处。余菀心生感慨:这位佐僚该是有些真本事才能得连奕看重,否则便不会被请来节帅书房了。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她看着这二人有长谈的架势,便退入了书房后头的小隔间里,将酒水等物备好。

做完这些,她还是不大放心,便又将一应茶具慢慢取下,准备煎茶,以免里头要茶水,她却要匆匆起火煮水再等三沸耗时太久让主人失了兴致。

原本这小隔间里有几套茶盏,偏是今日只剩下了一套,便是看上去最新的那套。

当日祝荟言说,节帅会在接待贵客时使用这套茶盏。今日这情景,余菀也来不及找别的茶盏,便只能用这套了。

至于茶饼,小隔间里只剩下了湖州贡茶,名字叫做吴兴紫笋。

所谓贡茶,是供给皇家所用。连奕这等外臣能得此物,自然是圣人所赐。外臣能得此茶,是圣恩浩荡,普通官吏并不会有这份恩荣。

反正都用了这套茶盏了,那便煎这贡茶好了。

小隔间里,余菀一边煎茶,一边听着里头说话,她听不太真切,但也能拼凑出他们的谈话内容,无非是佐僚感谢连奕的知遇之恩,而连奕笑说是佐僚有真才实学。

这俩人算是互相吹捧,打完了官腔,连奕便说起了那个佐僚的考课一事。

佐僚本是进士,在朔方使府任职后有了官声和经验,且有节度使保举,考课升迁一事就等吏部十月的铨选了。

这种任期已满要考课的平常事却被连奕单独叫来书房说道,以此来看,这位佐僚确实被看重。若此人成了京官,对连奕来说便是一条人脉。

大约是那个佐僚受宠若惊,以致听完连奕的话后没有即刻回应,反而是在几个弹指后忽地跪地,几近声泪俱下地叩头谢恩。

书房里,两人依旧在说话。而小隔间的后门进来了一个人,是李述。

他扫了一眼正在煎茶的余菀,压低声音道:“你倒是乖觉。正好,煎好了茶便送进去吧。”

余菀答应了一声,待茶汤煮好,便舀汤入盏,放至漆盘上。才要绕出小隔间,又听李述道:“记住,在外客面前要格外仔细奉主。”

李述这般提点,更让余菀觉着那位佐僚不凡。她忙顺从地回:“我记下了。”

“你送完了茶暂且不要急着出来。”李述强调,“记住,你今日煎的茶不是湖州贡茶,不是吴兴紫笋。”

余菀低头看看茶汤,不由脑子打了结,虽是疑惑,却也来不及细问,眼下唯有听命行事的份。

她给连奕和那佐僚呈上茶汤,之后,轻抿了唇,静静侍立于连奕身旁。

这时,她端漆盘的双手指节泛白,生怕今日丢人丢在佐僚面前。

茶汤在绿中带黄的茶盏中显得格外诱人。此时的余菀倒不怕连奕不满,反正她几斤几两,他都知道,余菀担心的是,若这佐僚的煎茶技艺高超,再挑出个什么不对来,那她才是真的无地自容了。

她仔细看着佐僚,见他先观盏,再观汤,随后送茶汤入口。

一个弹指后,佐僚放了茶盏,打趣道:“仙娥进水煎紫笋,只差牡丹花笑了。”

连奕带着薄茧的手摸着茶盏,面上接了鎏了金的光,忽而一笑,更加昳丽。他看向那佐僚,随即一问:“此茶怎能与贡茶相比?”

佐僚蹙眉:“这难道不是吴兴紫笋么?”

连奕瞥了余菀一眼,问:“是么?”

余菀心里“咯噔”一响。这明明就是湖州进贡的吴兴紫笋,先头学煎茶时,她还特意记过茶饼。

她脑子里闪过李述对她唠叨过的话,佐僚出身并非富贵之家,历次落榜,即便在节帅府任掌书记,品阶却并不高,却能很快地吃出贡茶,这难道不奇怪吗?

余菀呼吸越来越紧,她几近被书房里诡异的气氛压到窒息。

无论如何控制,她脑子都出现了塌方。想着李述的话,想着连奕的询问,她咬着牙,捧着漆盘向前一步,扯谎道:“回节帅话,此茶并未吴兴紫笋。”

佐僚纳闷,面露疑色:“节帅,下官想请教,此为何茶?”

余菀竟不知,这种人居然能考过进士,也不怪他被吏部主持铨选的考官给黜落了,必定是他在考卷上说了什么疯话。

连奕又将这问题甩给了余菀。

余菀暗自叫苦,此时没挨手板,她已经觉着手心生疼了。

眼下这情形,她郁闷、忐忑和无助都是无用功,暗叹一气,不怕死地冲佐僚道:“湖州贡茶,天下闻名。昔日张公文规所做《湖州贡焙新茶》,是在说宫廷之事。这里是节帅府,怎会有吴兴紫笋?”

佐僚趁机奉承:“节帅深受皇恩,自然能得圣人恩赐。”

余菀被这佐僚的话弄得几近崩溃,她只想好好当差,怎么今日摊上了这么一桩事?

她暗叹道:这位佐僚能这般泰然自若,不是城府太深便是傻到不透气了。

事已至此,她再不情愿,也终是奓着胆子道:“大概是这茶的味道相类吴兴紫笋。掌书如此盛赞妾煎出的茶,该是没少吃吴兴紫笋。”

湖州贡焙新茶

唐 · 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

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

传奏吴兴紫笋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