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 第110章 破袭攻打宁都城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第110章 破袭攻打宁都城

作者:骥伏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5 00:27:33 来源:转码展示1

宁都城外大军压境,18万滕军将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从瓷都出发前,李秀娥还是决定让宋博然留下,给他拨了5000军卒继续镇守瓷都城。并告诫他,只要敌军不从内部攻破,目前尚无敌手能够对付得了滕军的火炮。

宋博然感激涕零,王后并未因他失守瓷都而降罪于他,继续让他守城这完全是出于对他的信任,磕头谢恩,已是泪流满面。

除了让他守住城池以外,更不要忘记保护好瓷都的生产经营。那陶瓷厂尽快恢复生产,与畅国做好瓷器贸易供货事宜,要与商部加强联系,将这里的瓷器销往其他地方,莫要因战事而误了商业经营。

宋博然连连保证,自会全力配合。

滕军一路向西,后又折向北方,在遇到被裘军占领的小城池时,大摇大摆从城旁经过,根本就不去理会那守城的裘军。

殊不知,城头上的军卒早已慌了手脚,还以为滕国的军队要攻打那些县城呢,直到滕军远去,守城的将领才长出一口气。

本来守城的人员并不多,又被曹蛮调走一部分去支援宁都了,若是滕军真的攻打这些县城,恐怕连一日也守不住。

天气有些阴,刚好避了暑气,滕军路上倒没有遭罪,更没有像嬴王他们那样遇到了暴雨。由于带着火炮粮草等物资,大军前进的速度并不快。即便是如此,也比嬴王他们快了许多,而先行到达了宁都。

宁都的城池很大,比瓷都大了四五倍,除一条小河从城北流过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是一马平川。18万大军将其围困起来,从城上看去也并不显得有很多人。

在滕军赶到宁都之前,已经有探马看到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零散军队开进城里。这已经被李秀娥猜测到了,那自然是来援助宁都的。

这些且不管它,现在她正与庞彪等人研究攻城策略。

那宁都内目前坐镇指挥的是宁国的降将武二松。武二松就是那个曾经带兵攻打滕国北山口的武不松的弟弟。在曹蛮占领宁都之后,将宁王软禁,宁国已亡,他便投降了裘军。这也是无奈之举。

时下看到滕军层层包围了宁都,嬴王不在,曹蛮大帅也不在,他心中有些惧怕。之前他不过是在宁都率领一部御林军而已。在宁国将领中,他的本领尚不及他的哥哥武不松,之所以现在由他镇守宁都,那是因为赢王和曹蛮带来的那些将领都随军出征了,他只得接下这个重任。

看到城下十几万大军紧紧将宁都围住,武二松的心里是既恨又惧。他恨大哥死在了滕军的手下,他怕滕军的炮火太厉害。莫说城里现在已经有了将近10万大军,他甚至都没有勇气打开城门与滕军一战。

心里怎么想别人无从知晓,他在四面城墙上来回穿梭,高声呼喝,让那裘军加强防卫,多多准备弓箭,备好滚木雷石,防止滕军攻城。他想以此来掩饰自己心中的恐惧。

那些裘军更是如临大敌,很多军卒未曾与滕军交过手,但他们的耳朵里早已充满了滕军屡次的战绩,以及那可怕的火炮带来的巨大伤害。在看到城下滕军的人数要远远多于城内的守军,他们的心中更是战栗。

曹蛮派出去的人手陆陆续续通知到各个县城,由于路途的原因,目前支援宁都的裘军还没有全部到来。如此一来,城中的守军人数自然比不过滕军数量,这在人数上裘军先输了一筹。

滕军将宁都围困,迟迟未见嬴王出现在城头,李秀娥以及众将猜测,极有可能嬴王还没有回到宁都。有人发出慨叹,不能活捉嬴王了。

可李秀娥心里却不是这样想的,嬴王不在,刚好借机攻下宁都,也好给这个大伯哥一个台阶下,将他捉住怎么处理反倒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可她这个想法目前还不想与文武官员透露,于是便制止了这个话题,而与众人进一步研究攻城之计。

在庞彪、小雷霆等人的陪同之下,李秀娥骑着马,围着城池转了一圈,先了解一下宁都城外周边的地形地貌。

当转到城东时,望见东方的那一片竹林,她不由得想起了宁王就埋在那里。那是一座孤坟,没有一个妃子陪伴着他,她不由得有些感慨。重生到这个世界,却要与滕王的亲兄弟进行对决。

时下不是感慨的时候,研究战场形势要紧,除了城北的那条河之外,宁都城外并没有特殊的地形。

宁都城比较大,城里的居民多,城外的地势相对平坦,适于农民种庄稼,地里已经有了一抺青苗的绿色。在太平盛世这里却是一个适于民生的地方。李秀娥甚至都有了一种想法,将来把都城迁到这里,这不过是一闪念而已。

这座城池方方正正,那城上的砖瓦也砌得整齐漂亮,李秀娥确实不忍心将其破坏。但是经过一番侦查之后,若想攻入城中,不突破城墙就要打破城门,否则滕军伤亡代价太大。对于一座城池来说,李秀娥更珍惜手下军卒的生命。城池破了可以再修,甚至可以修的更好,可军卒牺牲了,就不可能再复活,那是滕国巨大的损失。

最后,李秀娥决定架炮攻城,明确要求只可毁城墙,不可毁城内建筑,她曾经到城里去过,宁都城里的建筑栉比鳞次,非常漂亮,这些美丽的建筑一经战火,再次复原确实很难。

不过在攻城之前,李秀娥还是找人先写了一封劝降书,让小翠射至城头之上。那武二松见了,愤愤然将书信撕了个粉碎,他心中虽然惧怕,但他也很倔强,他绝对不会投降滕军,主要还是因为武不松的原因,恨意难平。

劝降无果,李秀娥下令攻城。庞彪令旗一挥,四面炮声隆隆,那城头上的裘军瞬间便没了踪影,并不是被那炮火一下子轰死了,而是全躲去了城垛下,根本就不敢露头,手中的弓箭,身旁的滚木雷石基本用不上。

小火炮轰击一阵之后,庞彪命令停止了攻击。这小火炮不过是开场白而已,真正威慑敌胆的是后面架设的巨型战炮。

“轰!”

“轰!”

“轰!”

“轰!”

四声炮响,东南西北的城墙各轰出了一个缺口。那躲在城躲下的裘军,随着城墙的倒塌一并滚落下来,一命呜呼!

刚才的小火炮早已吓破了他们的胆魄,这大炮一响,魂都没了。

城头的守军纷纷向城下跑去,尽管武二松在城墙上高声呵斥,也阻挡不住蜂拥而下的那些裘军,更何况他是一名降将,在军卒们心中的地位并不高,到了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谁也不愿枉死在那炮火之下。

城墙已破,滕军攻城,架云梯,冲上城头,火铳开道。有胆大的裘军开弓放箭,可又怎能阻挡得住如同猛虎下山般的滕军攻势。

很快四面城墙便被滕军占领。这一次他们并不急着冲下城去,与那裘军展开巷战,而是居高临下,在城墙上用火铳击杀城下的裘军。

裘军伤亡惨重,滕军不过是个别人被箭矢射中而已,但他们的勇气有增无减。

临近城墙的裘军全部被肃清,滕军才杀下城去,追赶逃入街道的裘军。

此时的吊桥早已落下,四座城门全部打开,滕军将士一拥而入,从四面杀进城来。

小雷霆自然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他那匹宝马奔驰在宁城的街道上,如入无人之境。那些裘军遇到他,就如同见了阎罗,哪里还有活命的机会?

这武二松也骑了一匹黑马,手提一杆长枪,正在指挥裘军抵挡冲进城来的滕军,被小雷霆撞上了。

看到他手中的那两柄巨锤,武二松的腿肚子开始转筋,还没有打便怂了,甚至他那杆长枪都没有举起来,便做了锤下之鬼。

街头巷战异常惨烈。滕军是沾了火器的光,可一旦近身搏斗,那裘军却不好对付,滕军的伤亡主要是在后期的巷战之中。

李秀娥进城之后看到这个形势,便让庞彪传令,不要急于与裘军混战厮杀,发挥火铳的优势,逐渐缩小包围圈。在那裘军反抗顽强的街道上,架设起了小火炮,几炮打过去,裘军再也不敢拼命博杀,只有后撤的份儿。

虽说武二松已经死了,好像这些裘军并没有拿他当做首领,他们各自的将领还在,都听命于自己的头领。然而,对于火力强大的滕军来说,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无路可逃。

明明知道与滕军作战,无论是多么英勇,最终会死在那火器之下。已经有不少裘军在自己将领的带领下,纷纷躲进居民的宅院中,甚至有的躲进了王宫里,街道上的裘军越来越少了。

这倒难不倒李秀娥,等于他们将自己分割开来,反正他们逃不出宁都城去,只需各个击破。

对于那些高大建筑,李秀娥是不忍心破坏,但那普通居民的门墙,若不破坏快速打击负隅顽抗的裘军,势必延长结束战斗的时间。

只需一炮打过,那院中的裘军便再无还手之力,侥幸存活下来的乖乖举手投降。

其实最难攻打的是躲进王宫里的那群军卒。毕竟李秀娥不想破坏那华丽的王宫,不许用火炮,庞彪左右为难。李秀娥指示先将王宫围起来,就算是在攻打另一座小城,待解决掉其他地方的裘军,最后再说,反正他们也逃不脱。

可就在这时,有人来报,说东城门外杀来了一支人马,有数万人,像是裘国的援兵,很快就要跟城外的滕军交上手了。

李秀娥当机立断,带领庞彪等人前去迎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