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痴情种 > 第1章 楔子1

痴情种 第1章 楔子1

作者:持尘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2-31 15:52:40 来源:文学城

二零零九年的这个夏天,雨水格外的多。

好不容易放晴了两天,傍晚电闪雷鸣,雨点噼里啪啦砸在玻璃窗上。

落了整整一个小时,这会儿雨势减弱。

向茄手指轻轻敲在玻璃窗上,伴随着发出低而沉闷的咚咚两声,身后房间门被人打开了。

赵菊芬拿着席子进来,“席子我洗了一遍,帮你换上。这屋没装空调,让你跟我们睡也不要,还好下了雨,晚上睡觉前把窗户打开透气些。”

向茄移开玻璃窗,将手探出去,雨点落在手掌上凉凉的。她收回手,脚步移动到赵菊芬身边,看着她弯腰铺床。

望着灯下母亲鬓角边生出的银丝,向茄眼眶重了重,别过头去。

赵菊芬絮絮地叮嘱着:“把助听器放好,明天戴着它,要不然会不方便。这几件衣服是上次新买的,还有这个鞋子,你二姨给你买的生日礼物,也带上。”

说到这里,赵菊芬停下来,把那几件衣服重新拿出来放床上,“差点忘记了,你妈说已经给你买了新衣服,行李箱放太多,都快挤不下了,还是不拿了。”

她念叨着,似乎还是不放心,又重新把衣服放进行李箱里,“还是带着吧,万一那些衣服不合身,还能拿来备用。”

向茄摘下助听器,放进盒子里,突然打断赵菊芬,问:“妈,他们不要我,是因为我的耳朵吗?”

赵菊芬动作一顿,似乎是楞了一下,然后直起身摸了摸她的头,“那时候你家事业刚起步,你爷爷催着要孙子,现在家里境况好了,要把你认走,我和你爸虽然不舍得,但只要你能过上好日子,我们心里踏实。”

向茄垂着头没作声。

赵菊芬还想说,见她这样,将话咽了回去,又叮嘱了几句,站起来,“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赶车,早点睡吧。”

“妈,”向茄眼眶红了,抱着赵菊芬,脸偎在她背上:“今晚想和你睡觉。”

赵菊芬犹豫。小姑娘带着哭腔:“以后都没机会了,就今天最后一个晚上。”

赵菊芬心里万分舍不得,憋了一晚上的眼泪掉了下来,抹了抹眼睛:“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喜欢哭鼻子。”

向茄嘟着嘴巴,脸颊被灯光映照的红扑扑,“跟妈妈哭鼻子又不丢脸。”

向茄是在小学五年级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那天下完晚自修回家,看了会儿书,电话铃声响了,以为家里没有人,她放下书站起来去接电话。

家里一共两部座机,一部放在楼下靠近楼梯,一部安赵菊芬夫妇房间。

从房间出来,经过楼梯,她听到楼下说话声传来,停下脚步听到赵菊芬对电话那头的人说到她,心里更加好奇,靠到楼梯边去听,以便听得更加清晰。

在得知身世秘密之后,向茄表现的比想象中还要克制平静,没有大哭也没有大闹,也没有对任何人提过。

她找一切蛛丝马迹的证据,想证明自己是父母亲生的,直到无意间翻出了赵菊芬的日记。

向茄至今记得,她趴在床上哭了整整一宿,告诉自己要坚强。

这样的精神疗愈很有效,她谁都没问,第二天依旧像没事人一样起床、上学。

唯一不同的是比以前更加刻苦用功的学习。

小升初考试结束,向茄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镇上同龄人只有她这么一颗独苗。赵菊芬夫妻俩高兴坏了,破天荒大摆流水席庆功。

酒席摆到最后一天,一家三口踏着夜色回家,向茄像是不经意地提起,半带玩笑地把藏了两年的秘密问出了口。

“爸妈,我是不是你们捡来的呀?”

赵菊芬脸色一变,忙说:“怎么会呢,你妈小时候最会读书了,全镇上也只有我赵菊芬的女儿这么有出息,你不是我生的,还是谁生的?”

向大海大着舌头取笑她:“你吹什么牛,我可知道,你上初中考试考了个鸭蛋回家,被你爹打的满大街抱头鼠窜,后来我妈看你可怜,把你藏起来……”

赵菊芬揪着他的耳朵,笑骂:“叫你少喝酒还不听,喝多了乱讲话,佳佳,别听你爸,你妈小时候读书可好了。”

向大海被她一推,趔趄着脚步,也不生气,打着酒嗝,瞧着母女俩歪头笑着。

夜幕下,向茄垂着头,鼻子醋溜溜的酸,眼眶也潮了。

*

出门前,向茄站在镜子前,佩戴好助听器,将长发放下来遮盖耳朵。

在她两个月时,因一场高烧夺走了听力,全靠着助听器维持。

医生都说治愈可能性很小。

捏着被汗水打湿的火车票,向茄一遍又一遍地确认车厢:是这个位置没错啊,但是那个靠窗的位置上正睡着一个人。

那人脱掉了鞋子,衣服敞开着,很不雅观,仔细一看,是个大叔,寸头,眉间一道疤,体型壮硕。

她把大袋小袋搁在脚边,经过一名列车员,声音通过助听器传进耳朵:“查一下票。”

她把票交给列车员,又从口袋里摸出身份证。

列车员查完票还给她,弯腰拍了拍那大叔的腿,“自己没座位?”

大叔坐起来,摸了把贴着头皮的黑碴,一脸没睡醒,列车员不客气道:“把位置还给人小姑娘。”

大叔看了看向茄,“这你的啊?”

向茄点头。

他爬起来穿上鞋子,帮忙把行李抬到架子上,大咧咧往旁边一屁股坐下:“小妹你一个人啊?去旅游还是念书?”

在他搬行李箱的时候,向茄对照车票上的座位坐下。

“念书。”

大叔顺眼瞥了下她的票,“嗨,赶巧,咱们同路,这么早去学校,这都还没开学呢吧?”

向茄不是很想和他搭话,简单“嗯”了声。

大叔发现她耳朵的位置似乎隐藏着什么东西,随口道:“你这耳机看起来不太一样,是最近新出的哪款啊。”

向茄下意识用手拨了拨头发,盖住耳朵。

“咦,不对啊。”大叔又仔细看了一眼,“你这是助听器吧。”

认识助听器的人很少,向茄有些意外和惊讶,也忘了紧张和掩盖的情绪,转头对视上对方眼睛:“你怎么知道?”

大叔这才发现女孩虽然穿着朴素,却有着一双明媚澄澈的眼睛,“看人戴过。”

还好这位大叔没有太过纠缠于这个问题,让向茄舒了口气。

两人又聊了几句别的,大叔打起了哈欠,“小妹,到新泽喊我一声啊。”

说完,没等向茄应声,头一歪,秒入睡。

向茄拿出书看了会儿,火车停站,上车的下车的,声潮涌动,她望向窗外,发着呆。

四个小时以后,火车缓缓进入新泽市站点,向茄叫醒旁边的大叔。

对方见她一个小姑娘,身单力薄,硬是把她送到出站口。

临走前递了一张名片,“我就住在市里,可以来这里找我玩。”

向茄草草扫了一眼,瞥到正上方加粗加黑姓名和旁边印着工作室等字样:杨永瀚,穿刺、纹身工作室。

这时裤兜里的手机响了,随手把名片收进书包,这事也就随之抛到了脑后。

摸出一看,上面备注着“沈意晖”。

刚接起,对方语气很不耐烦:“都几点了,还没到?”

“到了。”向茄朝四周看了一眼,来来去去都是人潮,“你在哪里?我去找你?”

那边像是听到了某种智障语言,嘲讽道:“你找我?找得到?”

向茄不知道这人怎么火气这么大,心平气和问:“那你来找我?”

“要我挨个找?”

“什么?”向茄没懂他的话。

对方极度不耐烦:“不说哪个出站口,我找得到?”

五分钟以后。

一个高瘦白净的少年,穿着黑色T恤,手抄口袋,耳机线绕过耳朵凌乱又懒漫,摇摇晃晃地朝这里拖沓着脚步走来。

她猜测应该就是没见过面的弟弟——沈意晖。

十六岁的少年,长相出挑,人群中很显眼,只不过脸看起来很臭。

向茄拎着大包小包,小跑过去。

沈意晖垂着眼,高高在上打量她。

随即轻蔑地掀了掀唇角。他的眼神在说:乡巴佬,老土。

少年白皙精致,养尊处优的气质,看不起人的骄纵。

跟眼前穿着不上档次的衬衫,和水洗发白牛仔裤的向茄。

俨然两个世界。

向茄低下头看了眼因赶车被踩脏的球鞋,没作声。

向茄土生土长的那个小镇,有名牌意识的人不多。小时候也因为听力不好被同龄人耻笑,但她志气高,成绩好,懂事听话,成了邻里亲人教育孩子的好榜样。

即使高中去县城,虽然难免有攀比现象,但赵菊芬从小教育她:咱们一不偷二不抢,靠自己的双手努力,穷也要穷的有骨气。

也因此,向茄很争气地考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给家乡学校还有父母都添了光。

*

男生腿长,走路生风,向茄大包小包地拎着东西跟在他后面,吭哧吭哧满头大汗。

走了会儿,手机铃响起,沈意晖边走边摸出来。

向茄注意到,他手里拿着的是最新款iphone3GS。

暑假她跟家住在县城的同学逛街,在手机店里看到过这款。

价格抵得上向大海三个月工资了。

沈意晖接通,语气很不好:“什么事,讲。”

那头说了句什么,他低骂“草”,神色很烦躁:“我这带个拖油瓶怎么提前过去?”

“随便扔路上?我妈非宰了我……行,知道了……约好了几点?”

他抬起手看表,“四点之前?行。”

挂完电话,沈意晖脸色更加难看。

到了公交站点,突然停下,叫她:“小短腿。”

向茄本来不想应,但想了想,还是侧过头,语气认真:“我有名字。”

沈意晖扯起唇角,“企鹅?”

“我叫向茄。”语气一本正经。

“哼,土包子一个。”

向茄彻底不想理他了,扭头往前走。

走出一段路回头,身后没有人。

沈意晖丢下了她。

她不知道沈家的地址,也不知道怎么坐车。天气不好,阴沉着,眼看又要下雨,大包小包拿着很是吃力。

本想打电话问萧岚,也就是她的亲生母亲。

通过刚才的电话推测,应该是萧岚让沈意晖来接她。

现在沈意晖不负责任走掉了,她本可以告状。

转念一想,如果这一开头就和沈意晖结下梁子,以那小少爷的脾气,估计她往后的日子会有得气受。

倒并不是怕他,是她不想多生事端,也不希望沈意晖因此烦她。虽然心里并不痛快,理智告诉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想了想,向茄还是拨了沈意晖的号。

电话竟意外通了。

那边没出声,向茄只好主动问:“我不知道家里住址,车怎么坐。”

沈意晖很嚣张地笑了一声:“你不是挺能的嘛?”

向茄的沉默让他警觉,威胁道:“待会儿我妈问起来,知道怎么说?”

向茄不想顺着他的话意,那边不耐道:“问你话呢,哑巴还是聋子?”

这话触到了某根神经,她攥紧了手机。

那边等了会儿没听到她说话,低声骂了一句,丢了一串地址过来,报完就挂断了。

向茄拎着沉重的行李袋,一路问了几个人才把路线问清楚。

公交车上没有座位,站了一路。

到站下了车,天空飘着如絮般的雨丝,向茄腾不出手拿伞,冒雨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拎着大包小包,艰难地走着路。

她热出一身汗,被雨水打湿的发丝贴着脸颊,身上的衣服也都湿了,狼狈不堪。

走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周折半天,找到沈家住址的时候,已经累的不行。

这是一栋气派的别墅,从外面望进去,里面是一个庭院,面积虽然不大,能看出精心养护。

树繁花盛。

让向茄感到意外的是,院门没锁,一推就开。

拖着行李箱走进庭院。

两边种着绿植盆栽和草坪,中间一条蜿蜒的小路,宽度可供两到三人行走,直通到家门口。

走廊下是一个鱼池,几尾金色的鲤鱼悠闲地游着。

她把行李箱拎上台阶,发现门锁是密码。

虽然十分不愿意,但还是给沈意晖打了电话。

对方报了一串数字过来,语速飞快。没等向茄听清,传来嘟嘟嘟几声。

她又打。

这次响好久才接,暴躁道:“你到底什么事?”

“刚刚我没听清。”向茄还是那样,很平静。

“聋子啊,密码还要我说几遍?”说完,暴躁少年再次秒挂电话。

不多久,向茄收到一条信息,来自“沈意晖”。

短信内容:“密码399763,再吵试试。”

新文《蓝桉已遇释槐鸟》已开,欢迎收藏。

文案

千禧年后,风云涌动的平城流出一桩轶事。

一来历不明的女孩儿一夜之间成了宋太太的座上宾。

老太太九十五岁寿宴当晚高朋满座。席间,知名富商大贾为得戴先生青眼,喊其女眷展示琴艺。

宋太太靠着软榻,眼也没抬,招手对坐在旁边揉腿的茉莉说:“你去弹一首霓裳吧。”

女孩低眉顺目走到琴前端坐下,指尖跳跃。

《霓裳》一响,举座皆寂。

戴先生在宋太太生日宴上得一密友的事迹,不久之后人尽皆知,却又有人说那是他的远房侄女,一时之间猜疑种种。

逢人提起茉莉,那双平素沉静的眼眸罕见浮动微光,含着浅淡笑意,称她为“小朋友”。

后来也听说,向来低调不留把柄的戴先生,在那个特殊时期,为博美人一笑,不惜斥巨资建造一座游乐园,只为弥补她幼年时的缺憾。

传闻中阴狠冷漠的戴先生,将他一生全部柔情都给了他的小朋友。

却在最后,由他亲手将她秘密送出国去。

*

飞机驶离平城,两万英尺的高空之上,茉莉打开他委托人送来的信笺。

只有一排字,劲瘦锋利的笔迹:平城一别,山高水长,念卿珍重,不复再见。

落款:戴远知

夹在书信里的还有一朵被压扁了的曼珠沙华。

红色彼岸花,送给抵达不了的恋人。

眼泪一滴一滴落在信纸上,她仿佛看到当年初遇之时,西城妙音寺白塔下,少女眉眼灿灿,天真烂漫。

“听闻白塔寺许愿最灵,往后每年初一我都来敬香,请菩萨保佑先生岁岁平安。”

岁岁平安,戴远知。

**

茉莉离开的第二年冬,戴远知在一本旧书里翻到一朵小小的干枯了的茉莉花,附着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是娟秀的字迹:赠君茉莉,愿君莫离。

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茉莉接到一个跨国电话,那头的声音沙哑却熟悉。

她知道他打出这个电话来有多难,忍着哽咽,安静听他说道:“若你愿意等我,就再多等我两年,应你的事我不食言,竭尽全力排除万难。”

他停了稍许,和外面的风声一起落进她耳里:“你的嫁妆,老太太那有一份,我也备了一份。如若我能娶你,那便当作聘礼,若不能,也归你。”

「她是不可得爱人,是他一生奢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My gir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