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成仙从入世开始 > 第7章 分别

成仙从入世开始 第7章 分别

作者:娄十二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4 12:02:46 来源:文学城

在丝寻的陪伴下,晚秋虽然依旧不怎么说话,但看上去也没那么傻了,尤其是一手字,写得是越发好看了,夫子常夸赞她有“笔如千钧刀戈,挥就万马驰骋”的气势,只要不自满懈怠,将来或可入书学。书学可是官学,那可是平民对子女最高的期待。

“先生先生,那我的字呢?”丝寻听到齐夫子夸赞晚秋的字,忙把自己的字也递过去给他瞧。齐夫子仔细瞧了半晌,摇了摇头,才吐出一句:“甚为规整,但下笔太轻,如秋日拂丝。”

丝寻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解释自己下笔太轻是因为先前写字时弄断了一根笔。她知道十来文的笔用的是最廉价的材质,但没想到质量这么差,用力了些竟然就能被折断。齐夫子默了一瞬,只说了一句“力在笔尖而非指尖”。

丝寻垂头丧气地离开了,但是也没失落很久,毕竟人各有所长,就像晚秋的书法。其实她觉得晚秋一点也不傻,至少在书法方面,她比学堂的所有人都要有天赋和耐心。六年内日复一日的临摹描写将她的基础夯得很结实,如此的痴或许也是傻的一种。

说起傻,夫子觉得在学问上最傻的就是祝泰了。五本书,像丝寻这样的普通学生要学四年,徐应一般的聪明学生要学三年,神童只学两年,就算是愚笨些的五六年也足够了,而祝泰却学了七年。夫子也不觉得他是真傻,只是完全对学问不用心,天天想着练就一身武艺。齐夫子最不喜欢武夫了,心里念叨着“有教无类”,勉强将他看顺了眼。

“丝寻,来比一把。”祝泰正站在小溪边仔细挑选着适合打水漂的石子,偶尔偏头瞧见了背着书袋子回家的丝寻,忙举起石子朝她招手。

“你不回家呀?”丝寻无奈上前,顺手接过他递过来的小石子扔了一个出去,只漂出三个纹。

“瞧我的。”祝泰弯腰抖腕,一颗石子漂了十一个,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丝寻眨了眨眼,兀自去地上挑了一些扁平的石头表示要继续学习。

两人便站在河边玩了一会儿,祝泰这才说出自己要离开学堂的事。

“你不读书啦?”丝寻惊讶地瞪大了眼。

“嗯,我又不是科考的料,会写点字就行了。爹给我找了一个银匠当师傅,师傅说我这个年纪做他徒弟已经算是大的了,所以我以后就不来了。”祝泰语气有些闷闷的。

“你爹不也是吗?为什么不让你跟他学?”丝寻不解。

祝泰摇摇头:“我爹是铁匠,他说铁匠是粗活,金银匠是细活,学这个以后赚的比他多。”

“那你还会在村里吗?”丝寻又问。

“不会了,我得住在师傅的铺子里,可能一个月回来一次吧,也可能只有节日才会回来,”祝泰第一次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他虽说不喜欢读书,但也知道做工匠徒弟不比学生轻松,这次一去恐怕在出师前再没如今这么自由了。学堂他不太喜欢,但也不算讨厌,无非是数着日子一天天过了。

以往他总是盼望着长大,盼望着自己一朝长成顶天立地的模样,最好当个故事中的游侠或是将军之类的。但是一想到不知几年的学徒日子,他便搁下了当初的盼望,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幼稚小子。

“银匠也可以当大丈夫的。”丝寻只是点点头,丝毫没有意识到选择当银匠对祝泰来说意味着什么。她想,既然祝泰爹爹说当银匠可以赚更多钱,那就是一个好事呀。

祝泰难得地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以后有机会我也给你打银子,坠子镯子怎么样,给你挑点好看的花纹。”

丝寻也笑眯眯的:“好看呀,但我觉得银子做的飞刀应该更漂亮。”

祝泰用小石子轻轻敲了敲她的头:“一看你就没见过银子!银子可没铁硬,你刀飞过去说不定都偏了。”

丝寻捂着头白他一眼,又咬着牙捡了两颗石子朝他身上砸去,祝泰下意识躲闪,差点摔进河里。

“我回家了,你也快回去吧。”

丝寻回到家的时候天都快黑了,何盼玉正在炒最后一道菜,正好瞧见偷偷摸摸溜进来的丝寻,瞥了她一眼:“手上都黑黢黢的,擦干净了再过来吃饭。”

晚饭间,丝寻说起有同窗离开学堂的事,何盼玉听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叮嘱她好好读书。农户樵户是最平常的生计,何盼玉做了一辈子农活,知道靠天收的农民是最辛苦的,所以不想让丝寻步她后尘。她对孩子是有一点追求的,比起货郎银匠,她更希望丝寻能被县学看中,以后当个夫子最好不过了。

不过她一直没有将这个期待告诉丝寻。她还小呢,何盼玉总是这样想。但是丝寻完全没有这么高的期望,翁翁是守墓人,婆婆是神婆,村里人多是农夫农妇,也有一些在外地的行商工匠,她觉得自己的将来也差不多如这般。幸好现今是太平世,即使吃不饱饭也不会担心“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能陪着婆婆一辈子也就足够了。

丝寻没想到分别总是来得如此突然,祝泰才离开了没多少日子,晚秋也要走了。和祝泰家不一样,晚秋家境在祝家村算是富裕的了,去年家里做生意发了财,如今便村里的土地都租给佃户,一家人搬去了县里。听说晚秋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他们很是高兴,想着去了县里给她专门请一个夫子教导。

晚秋临走时给丝寻送了一份礼物,是一卷用丝线紧紧系着的淡黄书轴。丝寻见纸张比她们平常使用的似乎要好一些,装裱也很稀奇,一时都不敢伸手去接。

晚秋见丝寻迟迟没有反应,索性直接将书轴塞到她怀里。

丝寻小心翼翼展开,只见是一幅书法,上面是一首并不规范的小诗:大雪压青松,淤泥染红蓉。劲松不甘庸,清芙未凋容。人生有何志?青云展丰雄。贵志为君颂,立身传志终。

“为什么把这个给我?”丝寻问她。

晚秋抿着唇微微蹙眉,过了一会儿才嗫嚅道:“阿寻,我要走了。”

“啊?”丝寻一个激动用手攀上她的肩膀,“你要去哪儿?你也不在村里了吗?”

“嗯,”晚秋轻轻点了点头,握着丝寻的手微微用力,“我要跟爹娘哥哥一起去县里,我,我不想你忘记我。”

丝寻默了默,前些日子祝泰走的时候她还不觉得,如今晚秋要走了她却生出浓浓的不舍来。晚秋不希望自己忘记她,可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她以前还担心过晚秋傻乎乎的,以后父母不在了怎么办,但如今看来,晚秋只是省事比寻常的孩子晚些。既然她还有个哥哥,那以后的日子恐怕也不会难过了。

“阿寻?”晚秋眨巴着眼看她。

“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呀?”丝寻问她。

“什么事?”

“以后不要让别人欺负你,如果有人欺负你了,你就告诉你的爹娘和哥哥,千万不要闷在心里……”丝寻絮絮叨叨说了很多,似乎从来没这么唠叨过,实在她对单纯的晚秋放心不下。

晚秋也只是听着,一点都没有不耐烦,还时不时点点头。丝寻这才恍然发觉自己说多了,眼睛不由得心虚一瞟,感觉有些尴尬。

“如果有一天我去县里了,会去找你的。”丝寻朝她许下承诺。

“姐姐,回去了。”刘英已经在门口等了很久了,时不时朝堂内瞧,总觉得她们说的时间已经够久了,却还是说个没完,往常也不见丝寻姐姐这么啰嗦。

刘英正是刘舒和尤真的孩子,今年六岁,刚上学堂。王家村上学的孩子本就不多,就连男童都没几个上学的,更遑论不被看好的女童了。尤真听过刘舒讲的天南海北的故事,觉得女孩还是读书好,便也想让刘英识些字,但又不想让刘英和丝寻接触,一时做不了决定。还是刘舒又讲了几个故事来劝她,这才让刘英六岁就进了学堂。

刘英曾见过丝寻一个人进山劈柴,背的筐子比那些男孩都要大,装的柴也比他们多,顿时心生崇拜,得知能进学堂后死缠烂打要和丝寻一起。丝寻一脸懵地接受了一个小尾巴,不过刘英总是两眼弯弯地喊她姐姐,这让她颇为受用,于是心甘情愿地每天牵着她上下学,也一直护着她。

回去的路上,刘英一直问丝寻她们俩在说什么,丝寻便将祝晚秋要离开学堂的事简单说给她听了。

“姐姐也会离开我吗?”刘英突然开口。

丝寻愣了愣,又笑道:“不知道呢,如果一直还在这个村里就不会。不过即使我留在这里,你也未必在这里待一辈子呀,要是刘叔赚了很多钱,你或许也会去县里住的。”

刘英仰头看着丝寻,有些气鼓鼓的:“那姐姐不走的话,我也不走。”

丝寻难掩笑意,用手指戳了戳刘英的小发揪:“我现在又没走,想那么多做什么。”

她还想再说些什么,忽然听到身后似乎有动静,正要回头就被人一棍子敲晕了过去。

“今天收获不小,先前抓了一个哑巴,这下又抓了两个女娃。”一人粗着嗓子压低了声音笑道。

“别啰嗦!快把人装进麻袋里带走。”另一人瞪了他一眼,手上绑人的动作不停。

晚秋虽然寂寥,也有自己的生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分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