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李柱子
这次在赵征精心设计的反叛事件之中,不太好处理的地方有两个,一个已经在当天便处理完毕,现在赵征准备处理另外一个。gsgjipo
八小只一直陪在武狄身边,武府并没有被赵征收回,因此,八小只得到皇后穆菡的恩准,这几日一直住在武府。
按照大秦的风俗,子女守孝三年是不为过的,如果是皇帝,可能要象征意义地守孝三个月,如果处于紧急情况下,也要守满四十九日才好。但大秦的风俗里,对于满门被灭应该守孝多久实在没有规定。
皇后穆菡对八小只一直都很好,武狄满门被灭只余他这一根独苗,而他本人又尚且年幼,就算有穆靖等几个小伙伴帮忙,也不见得能起到什么效果,况且如果这是什么喜事儿,各府还愿意派遣仆从下人过府帮忙,沾沾喜气儿,但这是白事儿,加上这太原城一直在砍头,没人愿意来沾这个晦气的。
穆菡早早便考虑到了这一层,在武狄出宫的时候,就让二十几个寺人跟着出了宫,到武府后,不需吩咐,便自觉地开始收拾起来。一面收拾,一面指点着武狄该做些什么。
太原城虽然一直在砍头,但因为砍头的都要诛灭九族以及集中焚烧处理的缘故,因此虽然一直在死人,但实际上办白事儿的并不多。除去御史台的御史府上,以及一些受到迫害的百姓家中之外,身份地位最高的便是武府了。
武狄进武府后,看到父亲与叔父瞪大着双眼盯着自己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反应,他只是在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武寿时,这才落了泪。
寺人们忙忙碌碌,收敛尸体,布设令堂,采买……
日上中天之时,赵征的圣旨到了,很简单,追封武寿为忠勇候。府上一应密谋反叛概不追究,武寿之孙武狄封为文渊院校书郎。
武寿的人缘儿一直都不错,加上如今皇帝亲封忠勇候,很快,前来吊唁的宾客变得络绎不绝起来。
武狄沉默地在灵堂上跪着,来人吊唁,便呆呆的磕头,被来人扶起,说一句“节哀顺变”之类的话。
一旁是有寺人高声报出来人身份的,但武狄听不见。
夜晚,吃过清粥小菜后,穆靖等人溜进了灵堂,陪着武狄一起坐在冷飕飕的屋子里守灵。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做法事,选墓,下葬……
这些做完,武狄才堪堪恢复一点儿人气儿。只是本来就瘦弱的小家伙儿如今更加瘦弱了。
赵征直接下了圣旨把人叫到了书房里。
看着眼前排成一溜的小伙子,赵征很欣慰。
经历了皇宫内的那场战斗之后,这八个家伙身上与之前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那是一种自内而外的特殊蜕变,这种蜕变让赵征很满意。
赵征对于他们,并没有什么药交代的,他主要是想看看这八个已经隐隐在外面有了名号的小家伙们。
八小只退下了,赵征的脸色也逐渐淡了下来,脸上的笑容隐去。他敲打着案几,开始思考起来。
如今各部堂一切正常,应该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是时候解决兵部了。
除此之外,王武这个人不太靠谱啊。
想到王武,赵征遗憾的摇了摇头。
王武单独拿出来是很有能力的,但人就怕对比。
与“退休”在家的李柱子一比起来,王武简直不够看。
自己让他去法场把奏章交给林羡,他倒好,交给林羡后,在那儿看上热闹了。
这也就罢了,毕竟砍头嘛,连他这个施令者也都没有看过,好奇之下看看,并不稀奇。可是你看也就看了,怎么还人家林羡一求你,你就瞬间转变了立场了?
王武啊王武,你是朕的亲卫啊,亲卫可是比禁卫还要亲近的存在啊。
你这么容易转变立场,朕真的不好用你了啊。
赵征脸色阴沉着,又想到了李柱子。
此时赵征依旧有些犹豫。
他在犹豫,李柱子究竟该不该遇到意外。
李柱子的嘴巴,赵征是信得过的。
自从李柱子跟在自己身边以来,大大小小的秘密听到的太多了,但赵征从来没有在外面听说到不该传到外面的消息,更从来没有听说有消息是从书房这边走漏出去的。
就连姜家反叛这么大的事儿,李柱子都有全程参与进来,而计划执行的很好,外面并没有传出去什么风声。
不可否认,在整个姜家被逼反的过程中,李柱子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角色。
他是赵征与外界唯一的联系,是赵征释放消息的唯一途径,更是赵征身边最后的保障与唯一的守备力量。
赵征生病,要通过李柱子对外的细微之处表现出来,比如来去匆匆,对人暴躁。
赵征怼武寿,要通过李柱子来表现,比如大寿之日送寿礼,死赖着不走。
赵征中毒不想让外界知道,要通过李柱子来隐瞒,李柱子一面要假装没有这么一回事儿,照常去殿中省拿药,一方面要悄悄掉包,还要暗中观察殿中省的人。
李柱子对这次的计划,是在太重要了,后面从小文山到皇宫,调动禁卫,赵征遍寻太原城,除了赵莹之外,他只信李柱子。
但李柱子知道的太多了啊。
他明白整个计划的完整始末,对赵征的性格更是了解的无比透彻。甚至仅仅需要赵征稍微一点拨,李柱子便甘愿赴死,虽然最后没有死成。
赵征面对李柱子,总是感觉很羞愧,与李柱子面上依然不变的憨直傻笑相对,赵征愈发觉得羞愧,随后便是愤怒。
这个傻子,就不能有一点儿私心吗?就不能给自己一个说服自己,下手的机会吗?
那天杀死姜姬之后,是杀死李柱子的唯一机会。可惜,他错过了。
赵征叹了口气。从袖子里抽出那柄如意,把玩起来。
他最终也没有下这个决心。
看在李沣的面子上。
赵征这么想着。
那是我义子的爹。姑且饶他一命,就看在他为朕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份儿上吧。
赵征如是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