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工部
“若以此法行之,则一日可刊印几何?”
作为文坛大家,宋忠对这些还是比较了解的。xinghuozuowen想了想,开口回应到“若人手充足,一日可刊印万余。”
听到这个回答,赵征心里有了盘算。
“既如此。老大人可回去实验一番,如若成功,可将文渊院的学问观点一一刊印。你放心,纸墨以及其他一应开支,可从殿中省走。”
殿中省下辖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负责皇帝衣食住行。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私人御用团队。赵征说花钱从殿中省走,也就是说这笔钱,他赵征出了。
这种皇帝出钱,免费帮忙宣传学问观点的事儿,宋忠自然不会拒绝。想也没想,便答应了下来。
见宋忠应下,赵征心知他的心思不在这里,也不再多说,便放他离开了。
最后一块拼图,全了!
开元二年二月初五。
工部组织第一批勘测队伍进驻小文山。第一批勘测队伍由经验丰富的工匠组成。他们早已将赵征绘制的图纸仔细推敲完毕,此时进驻小文山,就是为了对小文山进行实地考察,规划具体建设方案。
与此同时,在工部部堂内部,有关度量衡的最新规定工匠们已然学习完毕,此时正组织人手搬空了一间房屋。
下午,赵征来到工部,省去了一系列的铺张排场与大张旗鼓,在姜渊的引领下进入房屋,亲手在石板地面上划出了一米的长度。随后有工匠立刻上前小心地顺着划痕不断加深。在他们身后,数位手持长杆的学徒立刻涌上,比对着地上的刻痕,小心翼翼地截取着木杆。
随后赵征又在一大堆大小相近的铁砧中选出了一块作为“一公斤”的标准。
一番折腾下来后,赵征把工部的工匠聚集在了一起。
看着站在庭院之中密密麻麻的人群,这其中有的打着赤膊,裸露出虬结的肌肉,有的面容黝黑,身形佝偻,赵征组织了一番语言后,开口道。
“在西楚,自古便有士农工商之说,在朕脚下这片大地上,这种说法也曾颇被认同。但我大秦不这样看。汝等虽不通文字不晓圣言,但你们的作用,不比他们轻。我大秦立国百年,水患屈指可数,此乃汝等之功,旱灾水灾更从所未有,此亦少不了汝等。去年汾水决堤案闹的沸沸扬扬,朕虽愤怒,却也从未恼怒尔等。汝等的功劳,朕看在眼里。”
赵征安抚了一番工部的众多工匠,这才离开。
工部的这群工匠与他们的堂官姜渊一样,是老实人。汾水决堤案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意义。但在这群老实人眼里,就只剩下单纯的愧疚了。自从案发以来,虽然不论是奉旨监国的皇后,还是班师回朝的皇帝,都不曾对工部这群人有过丝毫的惩戒。这在其他人眼里本是恩宠,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但放在这群老实人身上,却让他们整日里惴惴不安,惶恐的不行。即使是前几日赵征在宫中安抚了姜渊,也没什么效果。
在旁人看来,汾水决堤案结案之时只是判处了十几个水利员外郎,对其他河堤修葺工匠、河道疏逡工匠不曾有丝毫的牵连,这是荣宠,但工部的这帮子工匠不这么看。
在工部这帮死心眼看来,他们已经被皇帝陛下抛弃了。
汾水决堤案中有太多的蹊跷,但他们不管,河堤冲垮决堤,在他们看来,就是他们修筑的问题,就是他们疏逡河道的问题。他们自责,他们惶恐,他们整日里等待着陛下降旨惩罚他们。
但降罪的旨意一直没有到来。他们愈发的不安了起来。
这种不安从河道水利蔓延到了其他组别的工匠,继而充斥在了整个工部。赵征无法,眼看着安抚一个姜渊没有效果,只好趁着来工部的机会发表了一番安抚人心的讲话。
有了赵征的这番言论,这群惶惶不可终日的老实人终于稍稍安顿了下来。
赵征的安抚可谓是立竿见影的有效果。
不过三日之后,小文山的勘测就已经初见了成效。针对学院建筑图纸的修改意见奏疏便摆在了赵征案头。
与这本修改意见一同摆上来的,还有带着重新标定过的绳尺等工具出发的堪舆队伍,以及一本本学习新的度量衡计量规定成果的奏疏。
度量衡改革虽然是赵征提出来的,但真的要在这方面认真研究,他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这帮专业人士的。
别看赵征拥有上一世的成熟经验,看似领先工匠们不少,然而只是短短的数日时间,这帮工匠便已经把这其中的差距尽数弥补了。不仅弥补了差距,他们甚至超越了赵征这个开创者。
工部的奏疏是红色的封皮。上面几本是姜渊上的,主要说的是小文山的进展,以及堪舆队伍的进展,这些几本不涉及专业性的知识,赵征看过勾掉后,并无其他意见。
接着就是一本本各个领域的大匠所上的奏疏了。这些奏疏的内容是有关度量衡等计量改革的学习成果以及延伸。
这帮子人上的奏疏内容很简单,摒弃了繁冗的行文,除了开头的必要性问候外,便是一大串一大串的专业性术语,整个近万字的奏疏被他们活生生写成了论文。
赵征只坚持着看了两本,便觉得头晕脑胀,头痛不已。偏生这其中所言的每一件事儿还都是这个行当顶顶重要的事情。赵征不敢随意糊弄。
在唤来李柱子给自己端来一碗参汤喝下后,赵征深吸一口气,鼓足了勇气再次拿起了一本奏疏。
片刻后,赵征放弃了。他抬头唤来李柱子,让他把姜渊招进了宫。
在把工部的奏疏全扔给姜渊,让姜渊念完再加以解释后,再让姜渊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如此下来,总算勉强在掌灯十分,把工部的奏疏清理干净。
这些奏疏只是对各个行当做出了大的框架,要想将度量衡等计量改革产生的影响全部写尽,不知要多少书本。
赵征想到了这一点,干脆将这方面的事情全权交给了姜渊,让工部内部讨论出个结果来即可实行,往后再在实践中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