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承秋波 > 第1章 第一章 灾年

承秋波 第1章 第一章 灾年

作者:发电姬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7 13:22:08 来源:文学城

太昌三十九年,注定是多事之年。

年初,江南雪灾,牵出一桩贪墨案,震惊朝野,年中,西南大旱,部分地区暴.乱,好在靖国公作为钦差及时赶往地方,抚恤民情,协调用度,恩威并施,彰显朝廷气度,得以平息动乱。

到年末,没等所有人缓一口气时,腊月二十九,太子逼宫,靖国公率禁卫军以少敌多,护住皇宫,成功拖到西北军的救援,东宫事败,太子引颈自刎,东宫一系,遭灭顶之灾。

这个年,充满腥味。

出了这种事,整个上京战战兢兢,人人忙着表忠心,没敢与东宫扯上干系,当然,也有些倒霉蛋,就那么巧的,平日也没承东宫多少恩惠,在这个节点上,却与东宫不清不楚,被捉了个准。

比如北宁伯府。

伯府瑞福堂中,伯夫人王氏不复寻常的派头,她脸色苍白,嘴唇干燥,已是两日不曾休息好,她趴在伯府老夫人膝前哭泣:“祖母,伯爷可怎么办啊!”

两日前,伯爷与府中二爷都被“请”进宫中。

同进宫里的那些京官世家子弟,多少与太子谋反案有关系,一落实罪名,便是抄家砍头,消息如漫天雪花般飘遍整个京城,听闻者无不心惊胆战,更是把北宁伯府上下吓得够呛,生怕下一刻祸事临身。

王氏往日最掐尖要强,然而学的都是后宅之术,这种时候难堪大用,但也算好的,至少留在伯府,哪像老二媳妇萧氏,见风声不对,已经带着儿子女儿躲回娘家,如今,能撑起伯府的,只有老夫人。

老夫人已满头华发,不管伯府中馈、吃斋念佛好多年,为伯府这摊子事,不过两日,就消瘦了些许。

她手上捻着一串佛珠,正声道:“还没到最坏的时候,你收下眼泪。”

王氏心戚戚:“祖母……”

老夫人轻叹气。

正这时候,李欢家的匆匆进瑞福堂来,她看了眼王氏,才对老夫人说:“老太君,去崇安侯府的周管事回来了。”

王氏连忙起来擦擦泪,老太君也来了点精神:“快叫他进来。”

周祥灰头土脸,朝上面一揖,说:“回老太君,崇安侯还是外出不在。”

这是伯府两天内,第三次去崇安侯府找帮忙,也是侯爷第三次不在,是什么意思,也一目了然。

说到底,只是情谊不深,伯府大难临头,侯府怎么会帮伯府向上面说话?

王氏扭了下手帕,低声骂:“这些人平日常找伯爷吃酒,现在怎的都……”

这两日王氏总过来哭一哭,老太君有些头疼,抬手压了压,李欢家的知道她看不上王氏做派,便做主说:“大奶奶,方才王家来了信,可要看看?”

王氏心内一松,好在王家没那般薄情,她还有退路,连忙擦干眼泪,去看信。

周祥的事禀报完,却不走,支支吾吾,还有话说。

李欢家心下了然,直说:“周管事,有话便说吧。”

周祥“噗通”一声跪下,哭泣道:“老太君,小的从小就在伯府做事,是伯府给了小的今天,小的不管如何,都不会离开伯府!”

老太君一愣,这几日,见多了来请辞的,倒是难得见到这般忠仆,她虚扶一把:“快起来吧,若能过此关,伯府不会亏待你的。”

周祥用袖边拭泪,这才又说:“还有一事……”

“小的这次出去跑了几家,有一个跟小的交好的朋友,如今在戴澜元大人府上做事。”

老太君这几日把上京里有头有脸人家都看了遍,希冀能寻到一丝帮忙,于是一下想起来,“你说的,可是忠义侯次子,如今任太仆寺少卿的戴澜元?”

周祥说:“正是。”

可他面露尴尬,像是不知道到底要不要继续说。

李欢家的说:“周管事,别卖关子了,如今可有比伯府生存之际更重要的事?”

周祥咬咬牙,压低声音:“朋友告诉小的,伯府走错门路了,要求,得去求那位国公爷。”

老太君见的世面多,不至于像周祥这般讳莫如深,只皱眉:“你说的,可是靖国公爷?”

李欢家的啐了周祥一口:“还以为你能提出什么好主意,若有这个门路,伯府能等到现在?”

靖国公府世代忠良,簪缨世家,如今裴国公深得帝心,大权在握,此等人物,别说如今伯府没落,就是伯府当年还是侯府时,也未必能与他搭上关系。

周祥眼一闭,又说:“朋友说,咱们家三奶奶娘家,与国公爷有交情,此番是该去试试。”

李欢家的这才明白,周祥一直不把话说全,合着,是和芜序苑的那位三奶奶有关系。

老太君闭上眼睛,转动手上佛珠。

周祥这话,说得还比较委婉,今日他从朋友那听来的,可是“伯府三奶奶”与如今靖国公有交情,并没有三奶奶娘家林家的事,而周祥是个玲珑心思的人儿,知道话不能这么传回来,所以到老太君这里,就成林家与靖国公府交好。

这事确实不太好办。

北宁伯祖上也是侯爵,因后世子弟触怒天颜,被降爵之后,伯府一蹶不振,子嗣渐少,如今两个嫡子,大爷也便是伯爷,在礼部混了个闲职,二爷在工部当员外郎,都不甚出息。

说到这,便不由叫人想起那天纵奇才,十八岁中进士,却过于短命的庶出三爷。

三奶奶当年进门给三爷冲喜,三爷到底没熬过去,如今三奶奶已孀居三年,说来也是唏嘘,林家与伯府的关系,也十分一般。

要想走这门路,还是得拜托三奶奶。

堂内安静片刻,李欢家的说:“周管事跑了一天,先下去喝口水吧。”

又过了一会儿,不知想到什么,老太君捻着佛珠的指头一滞,长叹一声:“你去请三奶奶过来。”

她不放心,又说:“切记,若她不想来,你也不得逼她。”

李欢家的应了声:“诶。”

交代完这些,老太君才又闭上眼,低声诵念佛经。

老三的这个媳妇,闺名林昭昭,这是个顶有性子的女人,私心里,老太君是欣赏她的,只是到底和伯府离了心,这几年,除去除夕这种大日子,其余时候,她只在芜序苑,不出门也不出声。

今年除夕,更是没有出来,想来,她们已经一年没见过。

回忆开了个头,老太君有些陷进去,不过林昭昭来得比她想的,要快一点,当李欢家的通报时,老太君还有些恍惚。

丫鬟打起帘子,林昭昭自门外踏进来。

只看她未及双十的年纪,黛眉如画,面白唇红,双眼微挑,眼仁占眼睛多,有种不可多得的柔情姿态,却并不柔弱,她头挽单螺髻,除了一根白玉簪,无甚配饰,解下肩头青缎披风,内里着月白底素缎褙子与同色八幅湘裙,这般淡的颜色,却不见容貌清寡,仍是当初那般绮丽,玉雕般的人儿。

老太君起身,声音殷殷:“昭昭。”

林昭昭福了福,客气却也疏远:“祖母。”

李欢家的张罗着,林昭昭端坐在下面圆墩,气质娴淑,但也清冷。

老太君心中清楚,是她愧对孙媳,她叹气,没精力也不想耍心眼,直说:“到底是伯府对不住你,如今伯府出事了,却还想求你帮忙。”

林昭昭黛眉轻蹙:“祖母此言过重,孙媳承担不起。”

老太君起身,半弯腰握住林昭昭的手,沉重道:“昭昭,你得救救伯府。”

看着老人家眼里的恳切,林昭昭到底是不忍,并未再说拒绝的话,只是,如今伯府陷入谋反案里,她一个三年不曾出门的妇道人家,能做什么?

说着,老太君掉眼泪,膝盖也往下滑:“孩子,祖母求你了。”

林昭昭一吓,赶紧搀住老太君:“祖母千万别,可折煞孙媳!”

老太君快七十的年纪,她怎么能叫她真的下跪?

况且,那些事过去三年,和老太君又没直接的关系,而且,如果不是后来老太君暗地里罩着她,这伯府她没法待得那么舒心。

是了,他人以为孀居生活枯燥乏味,事实上,这三年林昭昭过得清静悠闲,还多养了几斤肉。

老太君又道:“如果这次伯府能安然度过,你往后想去哪里,伯府不会再拘着你,若不能,也定会给你和离书一封,好叫你不被波及……”

林昭昭怔了怔,叹口气,摇头笑道:“我又岂是那般没心没肺之辈?”

“祖母这几年待我,也是一片真,”不管是出于愧疚还是别的,“祖母既然说我能救,我自当会尽力,只是不知道,祖母说的法子是什么?”

在林昭昭的搀扶下,老太君慢慢坐回位置,也让林昭昭坐到她身边。

她慢慢拍着林昭昭的手背,说:“你知道,前几天发生了大事,这事本和我们家没什么干系,气只气,伯爷一个月前做了一首诗。”

伯爷于当官上没什么才华,倒喜欢附庸风雅,那首新诗,就以废太子以前做的诗句为典故,如今东宫谋逆,这就成板上钉钉的证据。

老太君气得掉想眼泪:“饶是伯爷真无心攀附东宫,这首诗也极为不恰当。”

林昭昭垂眼思索,何况伯爷那为人,定是想靠这首诗,在太子那博得青眼,混点事做。

近年来,东宫与皇宫关系越发紧张,大部分中立派行事谨慎,不敢多言,北宁伯倒好,典型的往屎坑里跳。

该。

其实这事,可大可小,但若要严办,整个伯府都得出事,尤其是当今圣上,并不喜欢北宁伯府,从伯府被降了爵位可见一斑。

老太君又说:“如今处置此事的,是靖国公。”

靖国公。

林昭昭盯着地面的羊毛毡地毯,眼瞳几不可查地缩了一下。

老太君握住林昭昭的手,恳切道:“听说你们林家以前和靖国公府颇有私交,试试看,能不能让裴公爷通融通融。”

林昭昭:“……”

等等,要她去求裴劭那疯狗?

作者有话要说: 我胡汉姬又回来啦!

排个雷:这本双c,双初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