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超新星纪元 > 第24章 铁血游戏

超新星纪元 第24章 铁血游戏

作者:刘慈欣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5-20 02:50:56 来源:转码展示1

王然中尉所在的这个坦克营的三十五辆坦克,成攻击队形全速开进。mengyuanshucheng但眼前只有一片开阔的布满残雪的平原,冲出好长一段距离还没有看到敌人。这是坦克游戏中的相向逼近赛。这支部队的出击位置是一个低洼地,这种装甲部队极佳的隐蔽地点在这平原地带是很不容易找到的。要按正规的作战方式,他们可以在夜间以很长的间隔单车进入,全部就位后仔细伪装,次日在敌人已逼近时突然近距离出击……现在这些都不可能了,敌人早就知道了他们的位置,他们也早就知道了敌人的位置,还有两边的兵力,双方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些情报绝对准确,都是双方互相通报对方的。对于他们将要与之作战的那三十五辆艾布拉姆斯,甚至连它们每辆所带的弹药种类和数量、以及履带或火控系统有什么毛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对方的美军指挥官昨天通报这边的,一切都像这南极光下毫无遮掩的平原般清清楚楚。他们所能发挥的,就是攻击队形的设置和射击的技术了。王然本来是驾驶员,但在前天的游戏中,他的坦克被摧毁了,他有幸逃得一命。而同样是在那场游戏中,现在这辆坦克的射手阵亡了,紧急之中让他来充当这辆车的射手。虽然对这个战位毫无把握,王然此时还是兴奋起来,炮手的感觉与驾驶员不同,坐在这高出许多的位置上,他听着发动机的吼声,享受着速度的快感。最让人心旷神怡的瞬间是全速行驶的坦克越过一个不高不低的地面隆起时,那一瞬间它的履带完全离开了地面,这辆98式坦克整个腾空了,它下落时王然感到了美妙的失重,这时这个几十吨重的钢铁巨物显得像一架滑翔机那样轻盈;但紧接着它重重地落地,履带重击下的大地似乎泥一样软,他也随着坦克深深地陷下去,而这时在他的感觉中它又变得像一座大山般沉重。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兴奋地呐喊,这是骑兵冲锋时的感觉。

“首先我们把坦克战简化,简化为在完全平面化的平原上相向而行的两辆坦克的对抗,当然这种状态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就像几何学中的点和线在实际中不存在一样,但从中可以比较清晰地体会到坦克战的基本要素。在这个时候,取胜的关键是先敌开火和首发命中,这两者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它们中有一个为零,总的结果就为零。这中间最有意思的是,两者是对立的,开火越早距离目标越远,命中率就越低,反之亦然……”

这是一年前那个大人教官给小装甲兵们讲的课,他的话这时反复在王然的脑海中回响,虽然现在觉得这都是些废话。现在王然可以当那位大人装甲兵上校的老师了,因为那名上校从未经历过真正的坦克战,否则他一定会给王然他们讲一些更有用的东西。当然,上校也提到过,改进后的艾布拉姆斯的火控系统能使其在一英里以外的命中率达78%,其实他根本不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可王然现在理解。而这时,王然和其他小战友参加装甲兵时的那个理想:当一个击毁几十辆敌坦克的英雄,已成了世界上最幽默的笑话了。他们现在惟一的理想,就是能在被击毁之前也击中一辆敌坦克,赚个本儿。这理想档次并不低,如果在南极的每一辆中国坦克都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孩子就不会输掉这场游戏。

双方开始打照明弹了,外面笼罩在一片青光中,王然从瞄准器中看出去,前方黄蒙蒙一片,那是行驶在他们左前方的108号车荡起的尘土。突然,视野中灰尘的黄色变成了映着火光的红色,一闪一闪的。视野清晰起来。他向左侧看,发现108车拖着黑烟和火焰慢了下来,很快被甩在了后面;右前方的一辆坦克也燃烧起来,落在了后面,这过程中他没有听见这两辆坦克被击中时的爆炸声。他们的正前方突然溅起了一个尘柱,坦克撞上了这个尘柱,王然听到碎石和弹片打在坦克外壳上的敲击声,这发以他这辆坦克为目标的炮弹打低了,从那尘柱的形状看,它是一发尾翼稳定的高速穿甲弹。这时他们的坦克已处于攻击队形的最前锋,王然的耳机中响起了指挥车上中校营长的声音:

“目标正前方出现!各自射击!各自射击!”

又是废话,同前两次战斗一样,每到关键时刻他们总提供不了你想知道的,只起到分散注意力的作用。这时车速慢了下来,显然是让他射击了。王然从瞄准器中向前看,在照明弹的光芒中,首先看到的是地平线上出现的遮天的尘埃,然后,在那尘埃的根部,他看到了那些黑点。他调节焦距,使那些艾布拉姆斯在视野中清晰起来,第一个感觉就是它们不像他以前从照片上看到的样子。在那些照片上,这种主战坦克显得强壮而结实,像摞在一起的两块方铁锭;但现在它们后面都拖着长长的尘埃,显得小了些。他用十字丝套住了一个,然后按键锁定了它。这时,那辆m1a2就像一块磁石,吸住了这门120毫米滑膛炮的炮管,不管坦克如何颠簸起伏,炮管始终像指南针一样执著地指向目标。他按下了击发钮,看到炮口喷出的火焰和气流在车前激起一片尘土。然后看到了远方这发炮弹爆炸的火光和烟团,这是“干净”的弹着点,没有一点尘土,王然知道击中了。那辆敌坦克拖着黑烟仍在冲向前来,但他知道它走不了多远就会停下来。

王然移动着瞄准器上的十字丝,试图套住另一个目标,但这时车外响起了一声巨响。他的坦克帽和耳机有很好的隔音性,之所以知道那是巨响,是因为他浑身都被震麻了,瞄准器黑了下来。与此同时,他的双腿突然感到发烫,这感觉很像小时候爸爸抱起他放进热水浴池中一样。但这烫感很快变成了烧灼感,王然低头一看,发现自己此时站在一个火炉上:下面的车舱里已充满了暗红色火焰。很快灭火器自动启动了,舱内一片白雾,火势被暂时压了下去。这时他看到脚下有一只黑色的树枝状的东西,还在颤颤地动着,那是一只烧焦的手臂。他抓住那手臂向上拉,不知道这是谁,是车长还是弹药手?但不管是谁肯定没有这么轻。王然很快发现了轻的原因:他拉上来的只是身体的上半部分,黑乎乎的一块,下面齐胸的断裂处还有火苗……他手一颤,那半个躯体又掉了下去,这时他仍未看清那是谁,只是奇怪那只手的手指怎么还能动?王然推开顶盖以最快的速度爬了出来,坦克仍在行驶,他从后面翻下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周围都是从他刚离开的坦克中冒出的黑烟。当风把烟吹开后,王然看到自己的坦克停了下来,它冒出的烟小了些,但有火苗从车体内喷出来。他现在知道坦克是被一枚聚能弹击中的,那颗炮弹爆炸时产生的高温射流切穿了装甲,使坦克内部变成了熔炉。王然向后走去,走过了好几辆燃烧的坦克,烧焦的裤子一片片从腿上掉下来。后面轰地一声闷响,他猛回头,发现自己的坦克爆炸了,整个裹在浓烟和火焰中。他这才感到双腿剧痛,一屁股坐在地上,周围到处都是爆炸和燃烧,摇曳着极光的夜空因浓烟而变得昏暗,他却感到了风的寒冷,这时那个上校教官的话又在他的脑海中响起来:

“……对于集群坦克作战,情况就复杂多了,这时,敌我坦克集群在数学上可以看成是两个矩阵,整个作战过程可以看成是矩阵相乘……”

废话,都是他妈的废话,到现在王然也不知道矩阵是怎么相乘的。他环顾战场,仔细地数着双方被击毁的坦克,现在要算的是对毁率。

三天后,王然拖着伤腿又上了第三辆坦克,这次他又成为驾驶员。这天天还没亮,他们就进入了比赛位置。这一百多辆坦克都紧贴着一堵长长的砖墙停着。这是坦克对抗赛的一种:超近距离撞墙赛,规则是双方的坦克分别停在两条平行的砖墙后,听到比赛开始的发令,撞倒砖墙互相攻击。这两堵临时筑起的墙相距只有十米。这项比赛需要极其灵敏的反应,其取胜的关键在于攻击队形的排列而不是射击技术,因为射击时根本不需要瞄准。公元世纪的那些大人教官们绝不会想到,他们的学生要与敌坦克在几米的距离上对射,他更不会想到,这出击的命令是由一名瑞士裁判员发出的,他在远处半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观战。

这以后的几个小时中,王然透过坦克前方观察窗所看到的全部外部世界就是这堵墙了。随着极光的变幻,它有时模糊有时清晰,他仔细地观察着面前的这片墙,观察着每一块砖上的所有裂纹,研究着每一道还没有干的水泥勾缝的形状,欣赏着那看不见的极光在那片墙上所产生的光和影的变幻……他第一次发现世界有这么多可欣赏的东西,打定主意如果真能从这次比赛中生还,一定要把周围世界的每一部分都当做一幅画来欣赏。

已沉默了五个多小时的耳机中突然响起了出击的命令,这声音是那么突然,让正在研究上数第四行第十三块砖上裂纹构图的王然愣了一秒钟。但也就是一秒钟,他狠踏油门,使这头钢铁巨兽猛冲出去,与其他的坦克一起,撞塌了这堵砖墙。当坦克冲出纷飞的砖块和尘土时,王然发现自己已直冲进敌人的装甲阵列中!然后是短促的混战,滑膛炮的射击声和炮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外面强光闪耀,头上的炮塔在快速转动,装弹机咔咔地响个不停,舱内充满了炮弹发射药的味道。王然知道这时炮手根本不需要瞄准,只需以最快的速度向不同方向击发就行了。这疯狂的射击持续了不到十秒钟,在一声巨响中,世界在他眼前爆炸了……

王然恢复知觉后已躺在战地救护所里,旁边坐着一位军报记者。

“我们营还剩几辆?”他无力地问。

“一辆都不剩了。”记者说。其实这他早该想到,那距离太近了,可以创装甲兵战史上的世界纪录了。记者接着说:“不过我还是祝贺你们,1比1?2,你们第一次把对毁率反转过来了!你的车击毁了两辆,一辆勒克莱尔和一辆挑战者。”

“张强真行。”王然点点剧痛不已的头。张强是他驾驶的那辆坦克的炮手。

“你也行,你们的炮手只打中了一辆,另一辆是你的坦克撞翻的!”

王然大脑失血过多,又昏睡过去。那疯狂的射击声在耳边响个不停,就像没完没了的暴雨打在铁皮屋顶上,但眼前出现的却始终是那堵抽象画般的砖墙。

……

王然所在的装甲师的师长站在一个不高的丘陵上,目送着自己这个师最后一个坦克营出击。当这钢铁散兵线进入接敌位置时,所有坦克上的发烟管都启动了,他只看到一条白色烟带。密集的爆炸声传过来,这个位置看不到敌人的坦克群,只能看到他们发射的炮弹在自己的坦克阵中爆炸,使那条白色烟带中到处闪起炫目的光团,在这些爆炸的光芒中,一辆辆坦克的影子不时在烟雾中短暂地显现一下。这个十三岁的男孩儿突然觉得这情形很熟悉:那年春节的早上他第一次放鞭炮,因害怕把一整挂点着的鞭炮扔在地上,那挂长长的鞭炮就在地上噼里啪啦响着,地上的烟雾中闪着一片小小的火光……

但这场战斗的持续时间远没有那挂鞭炮长,事实上在师长的感觉中还把它拉长了。事后才知道,这场对射只持续了十二秒!十二秒啊,短短的十二秒,人只能呼吸六次左右,这个师最后的一个坦克营就毁灭了。他面前是一片燃烧的98式坦克,已稀薄下来的烟雾像轻纱似的覆盖在这一片钢铁和火焰之上。

“对毁率?!”师长问旁边的参谋,掩盖不住声音的颤抖,仿佛是一个站在天堂和地狱之路的交叉处的灵魂,在问上帝自己该走哪条路。参谋摘下了无线电耳机,说出了那个用上百个孩子的生命换来的冰冷又灼热的数字:

“报告师长,1?3比1!”

“还好,没有超标。”师长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在这里看不见的远处,也有数量相当于他们十三分之十的敌坦克在燃烧,游戏还在继续,但这个师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们的对毁率没有超标。

华华的另一名同学卫明少尉同他所在的导弹排一起,参加了坦克——步兵对抗赛游戏中重武器组的比赛,所谓重武器组是相对于轻武器组而言,在这种比赛中对付坦克的步兵可以使用如反坦克炮或导弹之类的重武器,而轻武器组只能使用反坦克手雷。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比轻武器组的比赛容易多少,人家一个排只同一辆坦克比赛,而他们呢,一个排要同三辆主战坦克或五辆轻型坦克比赛!

今天是小组预赛,卫明和小战友们昨天晚上仔细研究了作战方案。他们观察了昨天的比赛,参赛的是这个连的第二排,这个排选用了我军最先进的红箭12型反坦克导弹,过去的大人教官把这种导弹吹得很神,它同时使用三种制导方式,其中包括最先进的模式匹配式制导。结果在实际比赛中,二排发射的三枚导弹全被干扰偏离目标,这个排就活下来五个人,其余全死在那三辆勒克莱尔的坦克炮和机枪下。而卫明所在的排要对付的m1a2的电子干扰系统更厉害,所以他们决定采用比较落后的红箭7型导弹。它是有线制导,射程较近,但抗干扰能力强,同时其战斗部是经过改进的,穿甲能力由原来的三百毫米提高到八百毫米。

这时,卫明和小战友们准备完毕,三枚反坦克导弹在他们排小小的阵地上一字排开,像三根涂了白漆的短木桩,毫不起眼。那个一直在旁边看的印度裁判向他们示意比赛开始,然后就撒腿跑开,躲在远处的一排沙袋后面用望远镜看着这边。当这种比赛的裁判也不容易,到现在这止,在坦克——步兵对抗赛中,已死了两个裁判,伤了五个。

卫明操纵三枚导弹中间的一枚,在大人时代的训练中,他这个科目的成绩总是排里最好的,这与他爱玩家里的那台小摄像机有关。对这种导弹的操作就是要把制导器上的十字丝始终套住目标,这个过程中制导器就会自动引导导弹飞向目标。

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尘土,卫明从望远镜中看到了一大片敌坦克。今天中国孩子参加这个项目比赛的有一个步兵团,这些坦克大部分将攻击这个步兵团的其他目标,其中只有三辆m1a2是冲着这个排的阵地来的。卫明从预定的路线上很快识别出那三辆坦克,这时距离比较远,它们看上去都很小,还看不出有多凶猛。

卫明丢下望远镜,伏到制导器上开始瞄准中间的一辆,使十字丝稳稳地套住那个在尘埃中时隐时现的黑块,当他确定它已进入了三千米射程时,按动了发射钮,旁边的导弹噗地一声飞了出去,后面拖着细长的导线。接着又噗噗响了两声,另外两枚导弹也飞了出去。就在这时,那三辆m1a2前端有火光闪动,好像它们在眨眼睛。两三秒后,炮弹落在他们的右侧和后侧,几声巨响后,土块和石块暴雨般从天而降;紧接着又不断有炮弹射来,在爆炸声中卫明不由自主地抱住了头,但很快回过神来,又把眼睛凑到制导器的瞄准镜上,但里面只有摇摆不定的地平线。等他终于再次找到目标并用十字丝把它锁定后,看到那辆坦克的右边腾起了一股尘柱,他知道这枚导弹打偏了。从瞄准镜上抬起头,卫明又看到了另外两个尘柱,位于那三辆坦克后面,所有的导弹全打空了!那三辆m1a2仍向他们冲来,他们已不再打炮,显然知道这个阵地对他们已失去了威胁。这时比赛实际上已变成轻武器组的坦克——步兵对抗赛了,只是这个排面对的主战坦克不是一辆而是三辆。

“准备反坦克手雷!”卫明喊道,自己拿了一个,伏在掩体里盯着越来越近的敌坦克。这种头部带有磁性体的手雷很重。

“排长,这……这怎么干啊,没学过呀!”卫明旁边的一个孩子紧张地说。确实没学过,那些训练他们的大人军官们绝不会想到,这些孩子要用手雷去和世界上最凶猛的主战坦克拼命。

那三头钢铁巨兽越来越近了,卫明感到了通过大地传过来的颤动。机枪子弹如狂风般从他头顶上呜呜掠过,他低着头,估算着它们距这里的距离。当他感觉它们已冲到阵地前时,就站起身来把手雷向中间那辆坦克投了出去,与此同时,他看到炮塔上那挺机枪的枪口正对着自己闪光,子弹紧贴着耳根擦过。手雷划出了一条弧线,粘在那辆m1a2扁平的炮塔上,吓得那个正在开机枪的美国孩子缩回炮塔里去了。这个排的其他孩子也纷纷探出战壕向坦克投手雷,那些手雷有的粘到坦克上,有的掉到地上。卫明旁边的一个孩子扑倒在战壕外,背上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弹洞,手雷就滑落在距战壕两三米的地方,但它一直没爆炸,可能这孩子忘了扳下发火栓。但其他投出的手雷都爆炸了,在爆炸的火焰和浓烟中,那三辆坦克完好无损地冲了出来,径直轧过战壕。卫明向后跳出战壕滚向一边,躲过了坦克的履带,但有好几个孩子被轧成了肉酱,与此同时,轰隆一声,一辆m1a2歪倒在战壕上不动了,原来它撞倒了一个正跃出战壕向它投手雷的孩子,并把这孩子压在履带下,那颗已经发火的手雷在孩子手中爆炸了,炸断了履带并炸飞了一个轮子。

远处的裁判打了一发绿色信号弹,宣布这场游戏结束。那辆瘫痪了的艾布拉姆斯上炮塔的门咣当一声打开了,从里面钻出一个戴坦克帽的美国孩子,看到卫明在下面冲他端起冲锋枪,就又钻了回去。他从坦克里面露出半个脑袋,通过翻译器喊道:“中国孩子注意游戏规则!中国孩子注意游戏规则!这场游戏已结束,停止战斗!”看到卫明扔下了枪,才又钻了出来。紧跟着他又钻出来三个孩子,他们从坦克上跳下来,手按在屁股后面的手枪上警惕地看了看阵地上还活着的中国孩子,然后向美军阵地方向走去。走在最后的美国孩子脖子上挂了一个大大的翻译器,他停了下来,扭头向卫明走来,敬了个礼,然后说了句什么,翻译器翻译道:

“我是摩根中尉,少尉,你们玩儿的不错。”

卫明还了个礼,没说什么。突然他发现摩根的前胸跳了一下,一个猫脑袋从这孩子的装甲兵夹克中探出来,喵地叫了一声。摩根把那只小猫从怀中拿出来让卫明看,笑着对他说:“它叫西瓜,是我们这个车组的吉祥物。”卫明看看那只猫,身上一圈圈的花纹使它看起来确实像一个小西瓜。摩根中尉又敬了个礼转身走了。

卫明呆呆地站着,木然地看着南极大陆涌动着多彩极光的地平线。过了好长时间,他才缓缓走到战壕边两个被压成肉酱的小战友旁边,坐在潮湿的地上痛哭起来。

华华和眼镜在南极的第三个同学是金云辉少校,空一师的歼击机飞行员,现在他正在参加歼击机空战游戏,此时他们这个中队的歼十编队正飞行在八千米高空。天空能见度很好,驾驶舱里充满了极光投下的光晕。他们的比赛对手,那支f15中队正与他们平行飞行,敌我编队相距仅三千米。这时耳机中传来了比赛开始的信号。

“抛副油箱,抢占高度!”中队长命令。

金云辉把仪表盘角落上那个副油箱离合器的开关扳下后,猛拉操纵杆,使这架歼10昂头向上蹿去,超重使他眼前一黑。当眼前的黑雾散去,他发现周围敌我的编队都放了羊,一片混乱。他把飞机改平,但现在能做的不是攻击敌机,而是努力使自己不与其他飞机相撞,管它是敌机还是我机。这提心吊胆的情形持续了不长时间,周围的空域便空空荡荡了。金云辉呼叫僚机,但没有回答。这时他看到前面有一个在极光下闪动的银色亮点儿,很快确定了那是一架f15,它好像也在找什么,肯定还没发现这架歼10。金云辉谨慎地缩短两机间的距离,看到敌机猛然拉高转弯,显然发现了他,他把两枚导弹发射出去,看到那架f15抛出了两个镁热弹后向侧后方俯冲,甩掉了那两条白线。他也转向俯冲,再次咬住敌机,又发出两枚导弹,被这小子一个侧滑又甩脱了。他按下动炮钮,感到了双联机炮射击时微微的震动,当敌机向左侧做摆脱动作时,他清楚地看到曳光弹的火鞭扫到了f15的机尾,中弹处好像冒出了一小团白烟,心中一阵狂喜,但接下来什么也没发生,f15还照样飞着。炮弹很快挥霍光了,他已没有攻击武器了,只有逃命。想到对手在技术上显然比自己强得多,恐惧攫住了金云辉,他左滑右滑瞎飞一气,根本不管敌机现在在什么位置,也看不到它。当报警雷达尖叫起来,警示后面有导弹跟踪时,他猛向侧后做了一个摆脱动作。动作太猛,技术又不过关,飞机陷入了尾旋状态,像一块石头似的下坠。金云辉毫不犹豫地按下弹射开关,到现在为止还没见过有一个孩子飞行员能把高速歼击机从尾旋状态中解脱出来。当他弹出机舱,伞在头顶张开后,就四下寻找那架敌机,很快找到了它。这架f15正向他俯冲下来,不知是想扫射还是想把伞冲翻,反正这两者都不违反比赛规则,他只有等死了。但这时出现了一个奇景:f15的后面突然蹦出了一个白色的东西,那竟是它的着陆减速伞!那伞在高速气流和发动机射流的冲击下很快成了碎片,但f15也被它拉得失速,与歼10一样进入尾旋。金云辉看到那个美国孩子也弹出了机舱,张开了伞。他们在远距离上互相向对方竖起大拇指。金云辉是真心诚意的,那孩子在技术上确实比他强得多,而且那减速伞也绝不是失手打开的,f15在高空飞行时伞是锁定的,它意外释放只能是歼10刚才的机炮击中了机尾伞舱的缘故。

不一会儿,他们就在下方黑白相间的大地上看到了两团火焰。

南极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人类社会前所未有,以后也不太可能会重现的战争模式:游戏战争。在这种战争中,敌对双方以一种类似于竞技体育的方式作战。双方的统帅部首先约定作战的时间和地点,并约定双方的兵力,选择或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作战规则,然后按上述约定进行战斗,由一个中立的裁判委员会观察战斗并判定胜负。所有参战国的地位平等,没有联盟,轮番比赛。以下是两国统帅部安排比赛的一次通话记录:

a国:“喂,b国,你们好!”

b国:“你们好。”

a国:“把下一场坦克游戏的事定一下吧,明天怎么玩法?”

b国:“还玩相向逼近赛吧。”

a国:“好的,你们出动多少?”

b国:“一百五十辆吧。”

a国:“不行,太多了,明天我们有一部分坦克还要参加坦克——步兵对抗游戏呢,一百二十辆吧。”

b国:“好吧,游戏地点在四号赛场怎么样?”

a国:“四号赛场?不太好吧,那里已经举行过五场相向逼近赛和三场超近距离赛,到处都是坦克残骸。”

b国:“残骸可以作为双方的掩蔽物,可以使游戏富于变化,玩起来更有意思。”

a国:“这倒也是,那就在四号赛场吧,不过游戏规则得有所修改。”

b国:“这让裁判委员会去办吧。时间?”

a国:“明天上午十点正式开始吧,这样我们双方都有充足的集结时间。”

b国:“好吧,明天见。”

a国:“明天见!”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战争并非那么不可理解:规则和约定意味着一种体系的建立,这种体系一旦建立就有其惯性,一方违约意味着整个体系的破裂,其后果是不可知的。关键的一点是,这种战争体系只有在游戏思维起决定作用的孩子世界才有可能建立,它不可能在大人世界重现。

如果有公元人目击游戏战争,最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还不是战争的竞技体育方式,事实上这种对战方式在大人们的冷兵器战争时代也出现过,只是不那么明显而已。让他们迷惑和震惊的肯定是参战国的角色性质:战争中各国的敌人依比赛顺序而定,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参战国的“运动员角色”,这种奇特的战争格局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

游戏战争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战斗的专门化:每场战斗都是单一的武器在对抗,各兵种的合成和协同作战基本上不存在。

奥运会开始后不久,陆地上的超新星战争就演化成大规模的坦克战。坦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武器,没有一样东西比坦克更能浓缩男孩子们对武器的幻想。以前的大人时代,最使一个男孩儿欣喜若狂的礼物是一辆遥控电动坦克。战争爆发后,他们对坦克着了迷,肆无忌惮地把它们大量投入战场。各国在南极大陆投入了近万辆坦克,大规模的坦克战游戏无节制地进行下去,每次战斗都是双方成百上千辆坦克的大决斗。在南极大陆广阔的平原上,这一群群钢铁怪物在疾驶着、射击着、燃烧着,到处都可以看到成片的被击毁的坦克,它们有的可以燃烧两三天,在风小的时候,会冒出那种很特别的又长又细的黑烟,这些黑烟在平原上聚成一丛丛的,远远看去像大地的乱发。

与坦克战的宏大和惨烈相比,空中战场则冷清得多。本来歼击机空中格斗是最富于竞技性的作战,但由于所有的孩子飞行员都只接受过不到一年的训练,他们在高速歼击机上的飞行时间大多只有几十个小时,所掌握的技术充其量也就是完成正常起降和在空中看住平衡而已,空中格斗所需的高超技术和身体素质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双方歼击机编队的对抗赛大部分根本打不起来,双方因自己失事坠落的飞机远多于被敌机击落的。在空中格斗中,飞行员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做格斗飞行时别失事,很难全力攻击敌人。同时,现代歼击机在空中格斗时产生的加速度一般有6g以上,在做摆脱制导雷达锁定或导弹跟踪的动作时甚至可达9g,孩子脆弱的脑血管是无承受这样的过载的,这也是空战打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也出现过一些小飞行天才,比如像美国空中英雄凯洛斯(就是上面文摘中提到的两次摆脱导弹跟踪的f15飞行员),但只是少数,惹不起躲得起。

海上则更冷清了,由于南极大陆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在这里的各**队而言,海上运输线就是生命线,一旦海上运输被切断,那在南极的孩子们就如同被丢弃在另一个星球上一样,将陷入灭顶之灾。所以为保障海上运输线,各国都不敢拿自己的海上力量冒险。在海战游戏中,双方的舰艇都相互躲得远远的,一般都在海平线的视距之外,而海上超视距攻击是技术复杂的作战,那庞大的导弹攻击系统在孩子们手中效率极低,很少能够命中目标,所以在海上游戏中只有几艘运输船被击沉。水下战场也一样,在漆黑的海底中驾驶着结构复杂的潜艇,只凭着声呐与敌人捉迷藏,这种作战所需要的复杂技术和丰富经验也不是孩子们在短时间里能掌握的。所以与空战类似,潜艇战同样打不起来,整个游戏中没有一枚鱼雷击中目标。加上南极没有潜艇基地,建造这种基地远比建造水面舰只的简易港口复杂,所以各国潜艇只能以阿根廷或澳洲为后方基地,这就使得常规潜艇很难在南极海长期活动,而拥有核动力攻击潜艇的国家并不多。整个水下游戏中,只有一艘常规动力潜艇沉没,还是因为自己的技术失误。

在超新星战争的奥运会阶段,大部分的战斗都集中在地面战场,出现了许多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的战争样式。

炮兵对抗赛中的加农炮五公里对射是一种没有多少悬念的游戏,双方炮阵地的精确坐标都由裁判委员会通报双方,开始口令一下,双方的火炮便疯狂地轰击对方。最初的游戏中,在开始前双方已经瞄准完毕,游戏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后来修改了规则,在裁判委员会的监督下,游戏开始前双方的炮口都对着别的方向,开始后再进行超视距瞄准。这很像两个人的手枪决斗,关键在于快——瞄准,齐射,然后炮手火速撤离炮阵地(大口径火炮的移动很不灵活,把炮也撤走是不可能的),往往这时对方的炮弹已经在飞行途中了,几秒钟的时差就决定了双方的生死。再到后来规则进一步改进:火炮在游戏开始后才拖向发射点,要在这时开始修筑炮位。这个规则更拉大了双方的差距,有时一方炮兵炮位的驻坑还没挖完,炮阵地就被五公里外敌人射来的弹雨覆盖了。游戏时炮阵地变成了一个极其恐怖的地方,站在那里就像站在地狱的边缘。孩子们把这种游戏称为“火炮拳击”。

相比之下,自行火炮的对射游戏变数更多。在这种游戏中,双方炮阵地的位置是变幻不定的,一方只能用弹道雷达通过敌方射来炮弹判断敌人的位置,但这也只是敌方上次射击时的位置,目前的位置只能以此为基点进行推测,并对不同方向和距离的多个位置进行试射。一个炮兵小指挥员对这种作战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像用鱼叉在浑水中叉一条只露了一下头的鱼。”这种游戏双方的命中率很低,后来允许双方航空兵的炮火校正机参加游戏,大大提高了射击的命中率。孩子们把这类游戏称为“火炮篮球赛”。

迫击炮是步兵的装备,但其对射也归入炮兵游戏的范围。由于迫击炮对射时双方的距离只有一两千米,在目视范围之内,所以最为惊心动魄。这也是最耗费体力的游戏之一,双方的迫击炮手们扛着迫击炮不停地奔跑,躲避着敌人射来的炮弹,同时寻找机会,支起炮来向远方同样在奔跑的敌人射出自己的炮弹。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爆炸激起的尘柱和烟团、一组组移动的迫击炮手,构成了一幅不断变幻的抽象画。这种游戏有一个十分形象的别称:迫击炮足球赛。

最为恐怖的是步兵游戏,虽然这类游戏中使用的均为轻武器,但带来的人员伤亡更为惨重。

步兵游戏中最大规模的游戏是枪械对射,游戏分为工事类和冲锋类。

工事类枪械游戏是双方躲在相距一定距离的工事内对射,这种游戏持续时间很长,可达一天甚至数天。但孩子们后来发现,在工事类对射中,由于敌人躲在工事中射击,暴露面很小,所以普通枪械伤杀力并不大,往往双方互相长时间倾泻弹雨,子弹密集得在空中相撞,战壕底的子弹壳可以淹没小腿。最后统计结果时却发现除了把对方的工事表面剥去一层外,没有更多的战果。于是双方都改用带瞄准镜的高精度狙击步枪来作战,在弹药的耗费量只是原来的千分之一的情况下,战果提高了十倍。在这种作战中,双方小射手们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掩体中观察对方阵地,一寸一寸地仔细观察,从每一片残雪每一颗石子上发现异常,找到可能是敌人射孔的一点,然后把一颗子弹送进去。在这种游戏中,前线一片空旷,孩子们都藏在掩体中,广阔的平原战场上看不到任何活物,只有狙击步枪特有的尖细的射击声零星响起,然后是子弹穿过空气时的尖啸,叭——勾,叭——勾,仿佛是这南极光下空旷的平原上一个孤独的幽灵在随意地拨动琴弦,使这寂静的战场更加肃杀。孩子们给这种游戏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步枪钓鱼。

冲锋类对射游戏则是另一种景象。在这种游戏中双方在射击的同时还互相逼近,很像十九世纪冷热兵器过渡时代陆战战场的景象。那时,士兵们排成长长的散兵线,在开阔的战场上行进射击。但由于现在的轻武器的射程射速和命中率都是那个时代的滑膛枪无法相比的,所以双方的队列更加稀疏,他们大多数是在匍伏前进而不是直立行进。由于在这种游戏中双方都没有工事掩护,所以伤亡率比工事类对射高得多,游戏时间也短得多。

步兵游戏中最为惨烈和惊心动魄的是手榴弹游戏,也分为工事类和冲锋类。前者在游戏之前,首先修筑工事,双方工事的间隔仅为二十米左右,这是孩子投掷手榴弹所能达到的距离。游戏开始后,双方的孩子跃出工事向对方投出手榴弹,再闪回工事躲避对方投来的手榴弹。游戏所用的手榴弹一般是木柄型的,因为这种手榴弹投掷距离较远,威力较大,卵形手雷则很少使用。这种作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体力,特别是极其坚强的神经。游戏开始后,对方的手榴弹如冰雹般砸过来,即使缩在工事中,外面急骤的爆炸声也令人魂飞天外,更别提跃出去向敌人投弹了。这时工事的坚固与否很关键,如果工事顶盖让对方的手榴弹炸穿或揭开,那就一切都完了。这是伤亡率最高的游戏之一,孩子们把这种游戏称为“手榴弹排球”。

手榴弹对抗赛的另一个种类是冲锋类,这种游戏没有工事掩护,双方在开阔地上向对方冲去,当与敌人的距离缩短到投掷距离后投出手榴弹,然后以卧倒或向回跑出爆炸威力圈来保护自己。这种游戏多使用卵形手雷,因为可以较多携带。在进攻和躲避中,双方的士兵最后往往混在一起,每人的手榴弹只朝人多的地方扔。在一片开阔地上,在密集的爆炸烟雾和火光中,一群孩子卧倒或奔跑,不时从一个袋子中摸出一颗手雷投出去,地上到处滚动着冒烟的手雷……这真是一幅噩梦般的疯狂画面,孩子们把这种作战称为“手榴弹橄榄球”。

与动听的名称相反,游戏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形式。在这种战争中,武器的对攻变得前所未有的直接,所造成的伤亡居各类战争之首。比如在一场坦克对抗赛中,即使是胜方也有至少一半的坦克被击毁。战争奥运会的每一场比赛结束时,都血流成河。对于每个小战士,往往一次出击即为永恒。

这就使后来的人们发现,在公元世纪人们对孩子的看法存在着根本的错误。通过超新星战争人们明白,比起成年人,孩子更不珍惜生命,由此对死亡也有更强的承受力。在需要的时候,他们会比成人更勇猛,更冷静,更冷酷。后来的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这样残酷疯狂的战争形式如果放到公元世纪,它所产生的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肯定会使参战者发生集体性精神崩溃。孩子在战争中临阵脱逃者大有人在,但极少听说过有精神崩溃的。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所迸发出的精神力量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从战争中涌现的那些在成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小英雄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比如在手榴弹对抗赛中,就出现了一些被称为“回投手”的孩子,他们从不用自己一方的手榴弹,只拾起敌人投过来的手榴弹扔回去。虽然他们很少有人能最后活下来,但孩子们都以做“回投手”为荣。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战地歌曲唱道:

我是一名最棒的回投手

看着冒烟的手雷欣喜若狂

我飞快地拾起它们

像阿里巴巴拾起宝藏

……

在战争奥运会所有的战争游戏中,最野蛮最恐怖的要数步兵游戏中的冷兵器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双方用刺刀等冷兵器进行白刃战,使战争回到了它最古老的形态。以下是一名曾参加过这种作战的小士兵的回忆。

我在附近找到一个石块,最后一次磨自己步枪上的刺刀。昨天磨刺刀时被班长看见,受到斥责,他说刺刀不能磨的,会把上面的防锈层损坏。我不在乎,照样磨,总觉得这支步枪上的刺刀不够尖。我根本不打算从这场游戏中活下来,还要他妈的什么防锈层?

裁判委员会的那帮孩子们挨个检查我们的步枪,确信里面没装子弹,并把枪栓卸下来,还搜我们身上,看有没有手枪之类的热兵器。最后五百名中国孩子全部通过检查。可是裁判员们没有发现,我们每个人脚下的雪里都埋着一颗手雷,那是在他们来检查之前埋下的,裁判员们离开后,我们又都把手雷挖出装在衣袋里。这并不是我们想有意犯规。昨天晚上,一名日军上尉秘密来找我们,说他是反战协会的成员,并告诉我们在今天的冷兵器对抗赛中,日本孩子将使用一种吓人的武器。我们问是什么,他不回答,只是说是一种我们绝对想象不到的武器,极其可怕,让我们防着点儿。

比赛开始了,双方的步兵方阵向对方挺进,变幻的南极光下,上千把刺刀闪着寒光。我清楚地记得当时风在呼啸,吹起地上的残雪,仿佛在唱着凄厉的战歌。

我的位置是在方阵的后面,但由于在队列的边上,所以对前面的情况还是能看得很清楚。我看到日本孩子的方阵在慢慢地逼近,他们都没戴钢盔,头上绑着白布条,边走边唱着什么歌。我看到他们的手中都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没有看到昨天夜里那个日军上尉所说的吓人的武器。突然,我发现敌人的队形变了,密集的方阵变得稀疏了,成一排排纵队,每行纵队间都有两步宽的距离,这就在方阵中形成了一条条纵向的通道。我接着又发现方阵后面飞起了一片雪尘,在雪尘中有一大片黑色的东西紧贴着地面涌向前来,像洪水般很快追上了方阵。我听到一阵低沉的呜呜声,仔细看那黑色的洪流,一时血液凝固了。

那是一大群凶猛的军犬。

那些军犬狂奔着涌过敌人方阵间的通道,转眼之间就冲进了我们的方阵。我看到方阵前半部分乱了起来,并听到一阵惨叫声。那些我不知品种的军犬体形很大,直立起来比我们都高出一头,且凶悍异常。前面的孩子们与那些恶犬厮打成一堆,地上开始出现一摊摊的鲜血。我看到一条军犬猛跳出来,嘴里衔着一条刚撕下来的孩子的胳膊……这时,已经逼近的日本孩子打乱了方阵,端着刺刀一窝蜂地冲上来,与那些军犬一起攻击中国孩子。我在前面的那些小战友们,已在犬牙和刺刀下血肉模糊了。

“扔手雷!”团长大喊一声,我们没有过多地考虑,都掏出手雷拔下保险销扔向那一堆人和狗,密集的爆炸声中血肉横飞。

我们剩下的人冲过了手雷的爆炸区,踏着战友、敌人和军犬的尸体冲向后面的日军,把自己变成了一部部刺杀机器,用刺刀、枪托和牙齿与敌人战斗。我首先与一个日军少尉对刺,他大喝一声把刺刀向我的心脏刺来,我挥枪一拦,刺刀刺进了我的左肩,剧痛使我浑身一抖,手中的步枪掉在地上。我本能地用双手死抓着对方的枪管和刺刀的连接处,能感觉到自己的温热的血正在顺着枪管流下。与他来回推搡了几下,不知怎的竟把刺刀从他的枪管上拔了下来!我用还能动的右手从左肩上拔出了带血的刺刀,握着它摇摇晃晃地向对手逼去,那小子呆呆地瞪着我,然后拎着丢了刺刀的步枪跑了。我没有力气去追他,向周围看了看,发现我右边一个日本孩子正把我的一个战友压在地上,双手死死掐住他的脖子。我快步走过去,把刺刀捅进那家伙的后背。我连把刀拔出来的力气都没有了,眼前一黑,看到地面迎面扑来,那是褐色的泥泞地面,我的脸啪地一下贴在泥中。那泥是用我们和敌人的鲜血与南极的雪和泥土和成的。

三天后我才在战地救护所中醒来,得知那场比赛判我们输。裁判委员会的解释是:虽然双方都犯规了,但我们的情节更严重一些,因为我们使用的手雷绝对是热兵器,而日本孩子使用的军犬,只能算温兵器了。

(选自《血泥——超新星战争中的中国陆军》,郑坚冰著,昆仑出版社,超新星纪元8年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