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潮水带星来 > 第29章 風交征旆揚

潮水带星来 第29章 風交征旆揚

作者:韶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1-20 04:20:59 来源:文学城

大业七年阴历二月十九日(西元611年阳历四月七日),大隋皇帝杨广率领后宫后妃与朝廷重臣,从江都的码头上船,但并非航返洛阳,而是北上涿郡。一行人于阴历四月十五日(阳历六月一日)抵达涿郡的临朔宫。

杨广在临朔宫下诏总征天下之兵,制造各类军需品,准备攻打高句丽。他不顾这一年之内山东、河南发生严重水灾,民不聊生,以至于山东的王薄、窦建德与河南的翟让等人聚众造反、酿成民变,仍然一意孤行,有一个重大的原因是,他听了黄门侍郎裴矩引述史书,指出高句丽的国土原为商朝箕子所封之地,在汉、晋等朝代又皆为郡县。

既然杨广全心全意要开疆拓土,缔造空前宏大的版图,就无法忍受天下有一片土地曾受中原某些朝代统治,而目前却不属于大隋。尤其他眼看边境各小国皆遣使入朝称臣,唯独高句丽例外,甚至在大业三年(西元607年)仲秋于突厥穹庐偶遇高句丽使者,亲自点名要高句丽国王来朝之后,高句丽依然毫无反应!那更激怒了杨广。他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杨广虚荣心太重、领导欲太强,实在令他的发妻萧珻莫可奈何。萧珻试遍了各种方法,竭力劝阻,也动用了杨广最宠爱的陈婤再三进谏,却一概无效。杨广为了要超越汉武帝,不惜暂别他似乎一天也离不开的陈婤,这使得萧珻真不知该作何感想?

大业八年阴历大年初三(西元612年阳历二月九日),杨广亲率一百多万大军,誓师出征。军队人数太多,一队接一队出发,直到四十天后,最后一队才驰出涿郡。

杨广自恃阵容庞大,自认胜券在握,就在行军途中写下了一首气势雄浑的《白马篇》: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

轮台受降虏,高阙翦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

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

征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集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带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力彰。

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

他派人送了一份抄本回临朔宫,并传口谕表示:这是要先给萧皇后展读,再由皇后转给妃嫔们传阅。他以为,她们看了,都会更加崇拜他。殊不知,至少他最在意的萧珻与陈婤两人,其实都还是反对这场并无必要的战争。

当萧珻召集了伴随圣驾到临朔宫的少数妃嫔时,由于杨广把最资深的妃子陈娟留在江都管理行宫,而陈婤在临朔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萧珻就吩咐宫女把她自己看过的《白马篇》第一个拿给陈婤。陈婤看了,随即以忧虑的眼神望向萧珻。后妃二人对视,不约而同记起了《汉书》之中有一句名言:“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只是都不好说出口。

“此诗写活了皇上的雄才伟略。”萧珻尽量掩饰内心不妙的预感,以庄重的态度环视众妃嫔,淡定说道:“皇上骁勇善战,只须留意不要太轻敌,必定能够速战速决,早日凯旋荣归!”

虽然萧珻只在言辞之间稍微提到了“轻敌”二字,这却是她心头最沉重的牵挂。她太了解杨广了!

果然,杨广就是太轻敌了,因此接连中了高句丽诈降、诱敌、埋伏之类圈套。无论在水路或陆路方面,隋军皆受重挫,而且补给线拖得太长,粮食也日渐耗尽了。

隋军苦战了半年多,终归溃败。杨广不得不在阴历七月二十五日(阳历八月二十七日)宣告撤兵。

这场战争除了占领辽水之西的一部份土地,设置辽东郡与通定镇以外,一无所获。杨广垂头丧气返回临朔宫,自觉太没面子了,谁也不想见,就独自悄悄回到皇帝寝宫中,猛喝闷酒。

萧珻唯恐杨广会像太子刚薨逝时那样酗酒伤身,但是经过了二十九年婚姻,她早已受够了杨广固执的牛脾气,实在提不起劲去劝慰杨广,只好再一次差遣陈婤去。在萧珻看来,娃娃脸的陈婤这时候与其说是宠妃,不如说更像一个女儿,可以运用小女孩撒娇的方式去逗杨广笑一笑、为杨广扫开阴霾...

毕竟,萧珻无从得知杨广与陈婤之间的闺房**;难怪在萧珻眼中,杨广宠陈婤,总有几分类似父亲疼女儿,故而不像过去杨广迷恋宣华夫人陈蕙所带给萧珻的刺伤那么深。假如萧珻晓得,杨广在分离半年多以后乍见陈婤,举动有多么疯狂,萧珻恐怕就不会派陈婤去了。好在萧珻的心思完全没有往那个方向转,她只顾开始筹划如何尽快航归洛阳。

本来,杨广的原定计划是打了胜仗之后,再去一趟江都,才从江都回洛阳,顺便把陈娟、杨絮母女俩也带回洛阳。偏偏,意外出师不利,他就没有心情再去江都了,宁可直接驾返洛阳,并把相关事宜全都交给萧珻做主。在萧珻悉心安排下,杨广带到涿郡的所有皇室人员与朝廷官员都顺利乘船南下,于阴历九月十三日(阳历十月十三日)回到了洛阳。

然后,只过了不到一个月,工部尚书宇文恺就在阴历十月八日(阳历十一月六日)去世了。宇文恺乃是在追随御驾出征高句丽期间受了重伤,归途上又太劳累,以致回家后迟迟没有康复,反而染上了并发症,终告不治。

最爱兴建行宫的杨广失去了一位最有奇才创意的建筑师,这可谓杨广为高句丽之战所付出最惨痛的代价之一。萧珻很希望杨广能够记取教训,定下心来整顿内政,不要再拼命向外发展了!然而,她明白那是奢望。她比谁都清楚,属牛的杨广牛脾气难改...

杨广认定了自己该是天下之主,周围所有的小国都必须臣服。他一方面计划再度攻打高句丽,另一方面则册封一名宗室女为华容公主,送去高昌和亲,逼得已有妻室的高昌国王把原来的王后降为姬妾。萧珻风闻了,颇感不以为然,却也无法置喙。

萧珻意料得到,杨广受不了生平初尝败绩,迟早会为了雪耻而再打高句丽。她只没想到杨广会迫不及待,次年阴历大年初二(西元613年阳历一月二十八日)就下诏征兵,集结于涿郡。到了阴历二月,天气渐暖时,杨广就开始公然与臣子们讨论二度御驾亲征。

左光禄大夫郭荣劝谏道:“戎狄失礼,应是派给臣下去解决的小事。重达千钧的箭弩,不该为鼷鼠而发射。何必亲自降尊纡贵去攻打弱小的敌寇呢?”

郭荣用词甚是委婉,也颇具说服力。偏偏,杨广听不进去。他铁了心,执意要亲自去洗刷上次亲征居然惨败的耻辱!

阴历三月一到,杨广就起驾赴辽东,留下民部尚书樊子盖等大臣辅佐二皇孙杨侗留守东都洛阳。已封越王的杨侗这一年虚岁才十岁。萧珻很不放心,坚持留在洛阳,也请求杨广把妃嫔们都留下来。杨广想了一想,念及战地危险,就点头同意了。

不料,后方的洛阳竟会成为叛军攻击的目标!礼部尚书杨玄感趁着在黎阳督运粮草,起兵叛变。他认为大隋百官与家眷都在东都洛阳,只要攻取,即等于掌握了大隋的心脏。尽管他的亲信李密警告这是下策,杨玄感却坚决围攻洛阳。

杨玄感是故楚国公杨素的长子,记得父亲在世时,经常自叹协助皇帝上位有功,却反遭皇帝猜忌!杨玄感对杨广早有不满,加上最近几年杨广不断出巡,疏忽了两京内政,更让他看到了可趁之机。他打算先拥立杨广的侄子秦王杨浩作傀儡皇帝,再徐图取而代之。

当杨玄感的军队逼近洛阳,萧珻在显仁宫惊闻兵变,忧惧不已!所幸,东都守军守住了临清关。这时候,已封代王的三皇孙杨侑正奉命留守西京大兴;他获悉东都有难,立即命令刑部尚书卫文升率兵四万,前往支援。

西京援军前来的消息很快传入了萧珻耳中。她不由得惊叹:“侑儿才九岁,却已有如此胆识!”这自然令萧珻欣慰,却也令她感慨:是昭儿去得太早,才使得他的儿子们个个早熟、个个懂事得令人心疼...

同时,杨广在前线获报东都危急,不得不撤军到涿郡。他连忙派遣来护儿、宇文述等将领率兵回洛阳平乱。当效忠皇室的援军从各方涌来,杨玄感才明白,李密所谓的下策,果真全如他所料!杨玄感追悔莫及,却别无选择,只能赶快撤去东都的围军,改往西行,沿路谎称东都已破,将取关西。

卫文升、来护儿、宇文述等将领率军追击。杨玄感终究寡不敌众,最后身边只剩下他弟弟杨积善。杨玄感要求弟弟杀了他,以免受辱。杨积善照做之后,自杀未遂,被隋军捕获,当然也不免死路一条。

纵然杨玄感之乱归于失败,却激起了越来越多不满现状的人民聚众起事。杨广只管以严刑重罚镇压,并不太放在心上。他念兹在兹的,唯有两度攻不下的高句丽。何况,杨玄感党羽之中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逃去了高句丽,竟然受到了高句丽庇护!那更令杨广非要平服高句丽不可!

大业十年(西元614年)阴历三月,杨广第三次巡幸涿郡,亲自督导军队准备进攻高句丽。到了阴历七月,杨广移驾怀远镇,目送大军出动。这一次,隋军总算在猛将来护儿指挥之下,击破了高句丽的毕奢城,逼近高句丽首都平壤。高句丽国王深恐不敌,遣使乞降,也把斛斯政交了出来。

来护儿眼看胜利在望,原本决定继续攻伐,直到生擒高句丽国王为止,偏偏碍于皇帝有心要做以德服人的圣君,命令来护儿受降!来护儿逼不得已,只有从命。

阴历八月四日(阳历九月十二日),杨广在怀远镇向天下宣告大胜,班师回朝。从怀远镇回东都的路程遥远,直到阴历十月三日(阳历十一月九日)才抵达洛阳。杨广在洛阳休息了几天,就急着带高句丽使者与斛斯政去西京大兴,为的是去太庙祭祀,向祖先禀告自己平定高句丽的丰功伟业。

然后,杨广又一次征召高句丽国王入朝。想不到,高句丽国王居然还像挨打之前一样,保持沉默,虽未明言拒绝,但就是不来朝!杨广白白发动了三场战争,结果回到了原点!杨广气得还想再打,但不得不承认国力已疲,只得暂且作罢。

杨广在大兴处决了斛斯政,挫骨扬灰。他狠狠泄愤了一场过后,就预备要在阴历腊月回洛阳。

这样,皇帝待在西京的时间,未免太短了!太史令庚质为此忧心忡忡,上书谏言道:“比岁伐辽,民实劳弊,陛下宜镇抚关内,使百姓尽力农桑。三五年间,四海稍丰实,然后巡省,于事为宜。”

杨广拒绝采纳,照样起驾。庚质讬辞有病,不肯随行。杨广火大了,竟下令把他逮捕入狱!萧珻想要为庚质求情,但顾忌杨广正在气头上。她考虑了一番,还是暂时按捺了下来,打算以后慢慢再说。

这一次离开西京,萧珻将虚岁十三的庶女吉儿留了下来。原来,杨广已为吉儿订亲,因刑部尚书卫文升平定杨玄感之乱有功,而把吉儿许给了卫文升的孙子卫规,等吉儿及笄就要过门。于是,萧珻让吉儿留在她以后要长住的大兴,顺便多关照留守大兴的侑儿。

在岁末冬寒时节,萧珻乘上了皇后专用的豪华马车,紧跟在杨广的御驾后面,驰返洛阳。一路上,萧珻回顾最近这三年来,杨广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跋扈的所作所为,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萧珻望着车窗外纷飞的片片雪花,一颗心也好像随之飘荡,不能确定未来的方向...

本章标题出自于杨广的一首边塞诗《白马篇》,内容主要概述杨广三征高句丽,希望读者们从淡淡的笔调之中体会出深深的讽刺!此外,在关于高句丽的情节之后,作者试图解释杨广的次女(本书与《贞观情仇》之中的杨吉)为何留在西京大兴。

正史上关于这位帝女的记载不详,只是看得出李渊攻入西京时,她人在大兴。这一点很令人疑惑,因为杨广大多数时间都在东都洛阳,即使第三次巡江都时没带这个女儿,她应是留在洛阳才对。难怪有人猜测,杨广早已在雁门事件后把她许给了有功的李世民!但那唯一的漏洞是,公主不可能作妾,而李世民在雁门事件之前已娶长孙氏。另有学者认为,杨广在三巡江都之前已把这个女儿嫁入了大兴的某个世家。若是如此,李世民纳她为妾就是杀人之夫而夺人之妻;想想李世民确实做过好几件诸如此类之事,看来倒是很有可能。不过,作者在本章中提出了另一个或许更贴近事实的假设...

本书是《末代公主》系列第四部,双女主为西梁末代公主蕭珻(大隋蕭皇后)与陈国末代公主陈婤。单数章节侧重蕭珻,双数章节特写陈婤,但情节丝毫不为此停滞,章章皆有新进展。单数章节定于中国的周五(美国的周四)推出,双数章节定于中国的周日(美国的周六)更新。欢迎读者们按时来关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風交征旆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