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潮水带星来 > 第19章 知子莫若母

潮水带星来 第19章 知子莫若母

作者:韶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0-23 07:01:15 来源:文学城

这一天中午,忙碌的皇帝杨广难得有闲情,派人去请萧皇后到江都行宫御书房隔壁的暖阁来,与他共用午膳。

为了在岁寒时节进补,主管御厨房的尚食直长谢讽特地准备了一道鱼羊仙料,乃是把羊肋肉切块塞入已除内脏的大鱼腹中同烹,以调味秘方做得既无鱼腥、亦无羊膻,完全当得起一个鲜字。尽管扬州本地人很少养羊,江都行宫的宫苑内却有专门为皇家膳食而饲养的羔羊。此外,这顿午膳的菜肴还包括切得极细的风鸡丝,名为“剔缕鸡”;烤至半熟的野鸟肉片,名为“飞鸾脍”;十二种切丁的腌菜混合炒香,铺在金黄色蛋皮上,名为“十二香点曜”。

主食是名叫碎金饭的蛋炒饭。汤则是折筋羹,其中有蹄筋、海参,配上鲜脆的冬笋片。

尽管这一餐如此丰盛,帝后二人却都吃得很少,若有心事。

午膳过后,杨广留萧珻一道喝茶,并命令周遭侍立的太监们都出去。等到暖阁内只有帝后夫妻俩,杨广就压低声音问道:“美娘,你是否认为,朕昨天叫暕儿去把婤儿抓回来,未免太难为他了?”

这个问题实在令萧珻不好作答。她想了一想,才委婉说道:“臣妾明白,皇上是想给暕儿一个考验。”

“就不知道,他通不通得过这个考验!”杨广喟叹道:“朕嘱咐他不管找不找得到婤儿,都得在隔日未时回来向朕报告。现在,大概只差一两刻钟就到未时了吧?他别是找到了婤儿,跟婤儿两人一道私奔了!”

“不会的。”萧珻颇具信心回道:“暕儿绝对不会贸然丢下他身为豫州牧的职责,还有豫章王的身份!”

“哦?”杨广诧问:“你怎能这般确定?”

“所谓知子莫若母。”萧珻平静说道:“臣妾很了解暕儿。前些时候,他被他手下那个小人乔令则给带坏了,不幸让皇上误以为他只管好色、不求长进,因此,他一直亟欲改变他留给皇上的坏印象。这一次,他不能再让皇上误会他重女色甚于一切!他必定会要将功折罪!”

“他真有那么在意朕对他的看法?”杨广半信半疑说道:“这孩子,从小就让朕操心!他小时候顽皮,长大了花样还是特别多。要是他像他大哥一样忠厚就好了!”

“皇上嫌暕儿不够忠厚,可忽略了暕儿聪明!”萧珻为次子进言道:“说实在的,暕儿的机智最像皇上。”

“你呀,就是会为暕儿说话!”杨广摇头笑道:“三个孩子,暕儿五官长得最像你。难怪啊,他是个比朕漂亮得多的美男子,也难怪你偏袒他!”

“那倒不是!”萧珻急忙否认道,又解析道:“其实,暕儿的性情真的最像皇上。他只要肯走正途,才干倒是在他大哥之上。”

“朕并没有否定他的能力。”杨广肃然说道:“只不过,朕可不希望他生出任何痴心妄想。他大哥即使不如他机灵,却比他稳重得多,那才让朕放心。朕自己就是开疆拓土的创业之主,并不需要一个雄才大略的继承人,倒是最想要选一个守成之君,来传承朕的千秋大业!”

“是!”萧珻柔顺应道:“昭儿已受封为太子。据臣妾所知,暕儿并没有不服。”

“那就好!”杨广点头说道。

就在这时候,有一名太监来敲暖阁的房门,并且站在门口通报:“启禀皇上,豫章王求见!”

“看样子,你说知子莫若母,还真是没错!”杨广对萧珻表达了他的满意,就叫太监让杨暕进来。

杨暕面无表情,走向父皇母后,下跪请安。他身后,跟着两个太监一前一后,抬着一顶露天小轿子,上面坐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少女,身穿黑色呢绒披风,双手以及穿着白色靴子的双脚都被绳索捆绑住了。她头戴的帷帽覆着白色面纱,但是杨广与萧珻都认得出来,她是陈婤。

“启禀父皇,儿臣不辱使命,把陈婤带了回来。”杨暕毕恭毕敬报告道。

“嗯!”杨广点头应了一声,又蹙眉问道:“你给她下了药?”

“是!”杨暕坦诚不讳:“儿臣要避免她拒捕、挣扎,才宁可下药迷昏她。这个迷药通常用于男子,放在她一个弱女子身上,剂量可能太重了。儿臣方才请教过御医。御医给她把了脉,说她大概要到明天早晨才会醒。”

“你是什么时候给她下药的?”杨广追问。

“昨天晚上。”杨暕照实回答。

“这么说,你跟她在外面过了一夜---” 杨广阴沉沉说道。

“父皇,请父皇明鉴!”杨暕连忙澄清道:“儿臣是怕她在昏迷之中,放在马背上容易滑落,才等到天亮之后,叫车带她回行宫。昨夜,儿臣虽与她独处一室,却守住了应有的界线。父皇可以宣召稳婆来给她验身!儿臣敢以性命担保,她仍是完璧!”

“好!”杨广爽快说道:“不用找人来验了。朕相信你!”

“谢父皇!”杨暕诚惶诚恐道谢。

“你立了功,朕会给你增加四千户的食邑。等明年我们回到洛阳以后,朕还会晋封你。”杨广淡然说道:“好了,这儿没你的事了。你下去吧!”

“是!儿臣告退!”杨暕再向父皇母后磕了一个头,就起身退出去了。

萧珻望着次子的背影,一方面为暕儿这次总算有功无过,鬆了一口气,另一方面又心疼暕儿硬是违背了他自己的感情,也怜悯婤儿惨遭意中人背叛,就转向杨广,温言软语说道:“皇上,既然婤儿已经回来了,请皇上别太责怪她!臣妾会好好开导她。”

“朕当她还是个孩子,自然不会太为难她。”杨广缓缓说道:“朕只打算软禁她一阵子,让她自己慢慢想通。”接着,杨广转向刚才用露天小轿子把陈婤抬进来的那两名太监,吩咐他们把陈婤抬去新建的迷楼,关在阁楼上的套房之中,再找陈婤熟识的宫女锦绣去看守她。

两名太监谨遵圣旨,再度抬起露天小轿子,把陈婤抬走了。萧珻望着他们离去,忽然想起了陈婤的四姐陈娟,就转回头,面向杨广,提议道:“对了,皇上待会若是有空,不妨去看看娟娟。她目前怀孕六个多月了,正是该多补胎儿的时候呢!偏偏,她胃口总是不太好。臣妾常劝她多吃一点,似乎都没有多大用处。看来只有皇上的教诲,才说得动她多加餐饭。”

“好!”杨广听得颇为感动,一口答应,并且称赞道:“皇后如此为娟娟着想,真是贤淑!娟娟、玔妹两人,都早在朕身为晋王时期就跟了朕,只为了朕顾虑母后,她们想孩子,却有多年不能要孩子,如今,她们终于得偿所愿了。当然也都要感谢你不像母后,不然,朕是真有心要仿效父皇,不生异生之子。”

萧珻很意外,杨广还会重提他二十多年前的诺言!她差点想说:其实,美娘并不在意你有没有异生之子,美娘真正盼望你遵守的誓言是,你心目中永远不会有第二个女人!为什么,你不但让陈蕙变成了那第二个女人,而且在她去世后,还一定要面貌酷似她的小侄女来填补那第二个女人的空位呢?

然而,萧珻明白,这些话说了也没有用,不如不说。于是,萧珻仅仅淡淡一笑,轻叹道:“臣妾体质、体力都比不上母后,没办法为皇上生十个孩子,还是让妃嫔们帮皇上开枝散叶吧!”

“坦白说,朕并不想要太多孩子,尤其不想要太多儿子。”杨广有感而发,由衷说道:“皇子多了,往往会为了争夺皇位,而互相残杀。去年朕刚即位,小弟就举兵叛变,实在很伤朕的心!希望将来,朕的儿子们不要重蹈复辙才好!暕儿生性不安份,已经让朕有点担心了,如果再来更多儿子,岂不更添烦恼?假如朕能选择,朕倒宁愿,娟娟这一胎生女儿。”

“那倒也是!”萧珻附和道,又另起话题说道:“玔妹生的女儿就很讨喜。不过,玔妹她特别想生个儿子。或许因为她是庶出,又做了嫔妾,心中总是不踏实。她认定了女人要有儿子,将来老年才有依靠。”

“她那想法倒也没错。”杨广微笑道:“她身为皇帝的九嫔之一,按照礼法,倘若没有儿子,又活过了皇帝,就得守灵终身、孤独终老。可要有儿子的话,她就能迁往儿子的封地,获得儿子奉养。这样说来,只要皇后不反对,朕就跟她再生一个孩子好了。”

“皇上言重了!臣妾当然没有不赞同之理。”萧珻以端庄的语调说道。

萧珻确实愿意让萧玔再生一两个孩子。或许由于萧玔是萧珻的娘家堂妹,萧珻很容易把萧玔的孩子当成自己的。至于杨广对皇子们争储的顾虑,萧珻并不太放在心上。在萧珻看来,玔妹未来要是生得出儿子,年龄可比昭儿、暕儿他们小太多了,不可能对昭儿构成威胁。

倒是暕儿,会不会对昭儿的太子之位虎视眈眈?萧珻无法阻止自己为此忧虑。固然在杨广面前,她总不停为杨暕说好话,但她内心很清楚,杨广对暕儿所有的负面批评,都有根有据。

萧珻看得出来,暕儿对昭儿,就像当初杨广对杨勇一般不服气。暕儿亦恰似当年的杨广,竭尽所能在讨好父皇。就连暕儿生平最中意,也费了不少心思追求的婤儿,他都狠下心割舍了,做得到亲自把婤儿献于父皇尊前。如果不是图谋效法父皇上位的例子,还能是为了什么呢?

偏偏,萧珻也看得出来,杨广不会让暕儿如愿!萧珻不能理解,杨广对于这个头脑、性格都最像他的儿子,为何反而不太喜欢?萧珻没有机会研读后世的心理学,自然不懂人与人之间,太像的个性反而会导致犯冲。在父子之间,像杨广那样强势的父亲,更倾向于把最像他的儿子视为一种意图僭越的潜在威胁,反倒疼爱比较不像他的,也比较乖顺的儿子。

相对而言,萧珻在两个儿子之中,却难免偏心杨暕。她看暕儿五官像极了她,身量则像高大的杨广,但身材属于瘦长型,玉树临风,简直如同自己透过暕儿化为男儿身,而且还是非常俊美的男子!自己身为女人所受的种种限制,彷佛都经由暕儿突破了!这就是为什么,萧珻对暕儿的野马作风特别包容。

不过,萧珻总记着婆母独孤皇后说过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疼惜中规中矩的昭儿,才唯恐暕儿万一暗算昭儿...

身为母后,萧珻最担忧的,莫过于两个儿子会为了争夺皇位而相残。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她不由得念及杨广刚刚即位,就假传父皇遗诏,赐死了大哥杨勇,追封为房陵王,但不准子孙继承王位。杨勇的大儿子杨俨也被毒死,其余的儿子们则被判流放岭南。

萧珻曾经努力帮助杨广争储,但从不曾意料到,杨广成功后,会杀害大哥!杨勇父子的悲惨结局,她都是在事后才听说,未能来得及劝阻,不免有些歉疚...

她还记得,父皇一度得意洋洋说过:“朕的儿子都是一母同胞,一定会顾念手足之情,不会像历代那些不同母的嫡子、庶子之间没有感情,才会为了抢夺皇位,不惜互相杀戮!”

假如父皇能预知,杨广将不肯让杨勇平安活下去,父皇是否还会废杨勇、立杨广?萧珻忍不住猜想,而得不到答案。

不过,即使假设萧珻不是杨广的妻子,从旁冷静观察,也会认为,杨勇个性太率真,斗不过朝廷中关陇集团那些老狐狸,倘若当上皇帝,恐怕会大权旁落。

所谓关陇集团的这些世家大族,自从北魏以来,其中人士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不管宫廷如何改朝换代,当前在位的皇帝是谁,他们照样位居高官、享有厚禄。本来,隋文帝杨坚本身就是出身关陇集团世家,也就是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才得以建立大隋,登临帝位。然而,他对关陇集团怀有很深的戒心。

隋文帝时代废除九品中正制度,为寒门百姓打开了一条进入官场的通道,背后最重大的原因,就在于打破关陇集团的垄断。萧珻只是次媳,从不过问朝中大事,都看得出来,父皇在暗中对付关陇集团。杨勇身为长子与太子,反而丝毫没有领略父皇的苦心,照样倚重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高颎。

杨勇太不懂得审时度势,的确不是当皇帝的料子。然而,父皇既已把杨勇废为庶人,杨广何必要赶尽杀绝呢?

萧珻很想问杨广,却因为反正太迟了,问也没用,就一直没问。她仅仅凭她对杨广的了解来判断:杨广大概是唯恐只要杨勇还在人间,就会有人假借杨勇含冤被废作为口号,推擧杨勇为傀儡,起兵作乱。

毕竟,萧珻身为杨广的妻子,总会想找理由为杨广开脱。她告诉自己:至少,杨广没杀弟弟。

杨广的兄弟之中,排行第三的秦王杨俊早在开皇二十年(西元600年)病逝,未曾与杨广起过任何冲突。四弟蜀王杨秀则在二哥杨广夺去了大哥杨勇的太子之位后,甚为愤恨不平,时常出言不逊。杨广起了戒心,就与亲信杨素合谋,诬陷杨秀使用巫蛊诅咒父皇以及幼弟杨谅。父皇信以为真,立刻剥夺了杨秀的官爵,贬他为庶民,软禁于内侍省。

假如杨广真的完全不顾亲情,一旦当上了皇帝,也可以像赐死杨勇一样,诛杀杨秀。然而事实是,杨广继续禁锢着杨秀,并未动杀机。

甚至对于小弟杨谅,尽管杨谅在杨广登基之初,即以“杨素反,将诛之,以清君侧”为由,发动了兵变,杨广平乱之后,看在杨谅投降的份上,当文武百官奏请处决杨谅时,杨广下诏表示:“终鲜兄弟,情不忍言,欲屈法恕谅一死。”

结果,杨谅被废为庶民,除去了宗籍,从此幽禁。在造反失败的亲王之中,这算是最好的下场了。萧珻因此认为,杨广并非冷血之人,内心就没有太深责杨广对杨勇的绝情。

回忆着杨广过去与兄弟们之间的明争暗斗,萧珻一心要汲取教训,不让悲剧重演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

要怎样做,才能够预防昭儿、暕儿步上他们大伯与父皇的后尘?萧珻费心思量了半天,结论是:既然皇帝决心已定,不会考虑改立暕儿,那么,暕儿最好别仿效他父皇当年争储的作为,才不会出事!

萧珻想要找暕儿好好谈一谈,但又深知暕儿才为了迎合父皇,不惜放弃了他真心喜欢的婤儿,情绪必然非常低落!在这时候劝他别妄想父皇会改立他为太子,更千万别图谋陷害他大哥,岂不是最坏的时机,哪能让他听得进去?

可是这几天不说,马上就过年了,过完了元旦,暕儿说不定会讬辞豫州有事,不等到元宵节,就跑回豫州去,那往后一年内,就没什么机会再见到他了。要是写信,则恐怕措辞分寸太难拿捏!

既然难以从暕儿这边釜底抽薪,只能提醒昭儿多加小心了。萧珻想到了杨广已交代昭儿好好留守京城大兴,过年不必来江都团圆,不禁暗叹:那只有写封信给昭儿吧!这封信还不容易写,不能明说看出了暕儿的居心,必须绕着圈子...

于是,萧珻吩咐宫女取来了文房四宝。她绞尽脑汁,开始写一封准备寄给长子杨昭的长信...

本书是《末代公主》系列第四部,双女主为西梁末代公主蕭珻(大隋蕭皇后)与陈国末代公主陈婤。单数章节侧重蕭珻,双数章节特写陈婤,但情节丝毫不为此停滞,章章皆有新进展。单数章节定于中国的周五(美国的周四)推出,双数章节定于中国的周日(美国的周六)更新。欢迎读者们按时来关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知子莫若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