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潮水带星来 > 第11章 仁寿宫疑案

潮水带星来 第11章 仁寿宫疑案

作者:韶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9-20 05:58:21 来源:文学城

自从仁寿四年元宵节(西元604年阳历二月二十日),老皇帝杨坚因病取消了元夕晚宴,萧珻就有一种预感:父皇恐怕不久于人世了!

萧珻住在东宫,对后宫之事时有所闻。她很清楚,母后崩逝后,父皇不但把最偏爱的三名嫔妾先晋封为贵人,又改称为夫人,并且在九嫔以下把世妇增为二十七名、御女增至八十一名。所有新进入宫的嫔妾,他都非要尽快幸御不可。偏偏,他的男性功能已下降,拼命吃补药来勉强振起雄风,只会日渐掏空他的肾气。他肾虚的毛病越来越严重,终致在过年期间病倒了。

过年生病实在不吉利,老皇帝因此不肯公开他的病情。所幸处于年假期间,很容易隐瞒。

元宵节过后,老皇帝勉强去上早朝,体力却还是不行,一天比一天疲累。到了正月下旬,他再也撑不下去了,只好移驾到山区的仁寿宫去养病,并下诏将政务都交由皇太子处理。

老皇帝采纳了御医的建言,同意在仁寿宫安心静养,两个月不近女色,以期在阳气升发的春天多补肾阳而不予消耗。只可惜,他说到却未能完全做到!他熬到了阴历三月初七(阳历四月十一日),就在为宣华夫人陈蕙庆祝虚岁二十八岁生日的夜晚,忍不住要共度**...

杨广早在父皇身边安插了眼线,自会得知此事。次日下午,杨广买通的小太监才溜回京城,跑到东宫来禀报,杨广就不禁猛摇头,当着萧珻的面,烦躁抱怨道:“父皇未免太不保重了!身体才养好了一点,又要折腾!宣华夫人根本就不该跟随父皇去仁寿宫啊!最好把宣华夫人送回皇宫。不然,父皇对她太着迷,只怕还会继续损害龙体!”

萧珻听着,忽然间,内心五味杂陈。不知为什么,她觉得杨广口口声声为父皇的健康着想,似乎都是幌子!杨广好像就是见不得父皇亲近宣华夫人!

为什么?萧珻不愿意再想下去了!她没有问杨广何必这么激动,反而故作淡然评论道:“谁叫宣华夫人长得太美呢?”

杨广听了,顿感一阵心虚,唯恐被萧珻看出他对陈蕙有意,赶紧撇清道:“一个女人太美,其实反倒不能要,所谓红颜祸水呀!真不懂父皇的眼光。在我看来,宣华夫人美则美矣,可有一种薄气,不够福相。女人还是要丰满一点,像你这样富贵相,才真是宜室宜家啊!”

“殿下过奖了!”萧珻乍听杨广这一番褒贬,即使听得出杨广刻意在讨好妻子,也多少有点受用,就谦辞了一句,什么也不好再多说了。

不过,萧珻并未从此对杨广放心。尤其到了阴历四月,老皇帝病情加重,杨广又像仁寿二年(西元602年)初冬父皇卧病那一个多月一样,必须侍奉汤药。这一次,由于仁寿宫离京城有三百二十多华里(一百六十多公里),乘马车单程大约要四个时辰(八小时),骑快马单程也要一个多时辰(两三小时),难以当天往返,杨广就干脆搬去了仁寿宫的大宝殿暂住,并命令大臣们把奏章全都改送到仁寿宫去,仍由他代替父皇批阅。

萧珻留在东宫,夜夜独眠,难免胡思乱想。她怀疑:在父皇的病榻旁边,杨广随时见得到容颜倾城的陈蕙,两人会不会眉来眼去?会不会...

当然,萧珻可想而知,就算他们两人真有了暧昧,最坏的结果,最多是在父皇驾崩后,杨广接收陈蕙而已,曾为先皇妃嫔的陈蕙怎么样也不可能取代萧珻。倘若萧珻只在乎皇后寳座,她压根不必把陈蕙视为假想敌。问题是,萧珻最在意的并非后位,而是早在少年结发,已有二十一年婚姻,依然恩爱不渝的杨广...

纵然萧珻从不要求杨广专一,也有心理准备要在杨广登基后,让他除了册封现有的两名姬妾为妃嫔以外,再多纳一些后宫佳丽,不过,她向来认为,自己虽不是杨广唯一的女人,却在他心目中排第一。萧珻相信,杨广将来的后宫即使有再多妃嫔,也动摇不了这个第一!唯独对陈蕙,萧珻不能确定。一种女性特有的直觉向萧珻发出了警报:普天下无数女子之中,就只有陈蕙,可能会威胁到这个第一...

萧珻不断犯疑心,夜间思潮起伏,难以入睡。接下来三个多月,不免成为她有生以来最难熬的一段时期。虽然每隔两三天,她派侍卫到仁寿宫去送杨广爱吃的食物时,杨广都会吩咐侍卫带信回来给她,略述仁寿宫现况,但是信上都不超过三言两语,而且都写得很浮泛,并未把任何私密之事告知萧珻。例如,在阴历五月底,杨广的短信写着将在六月初六宣布大赦天下,为父皇祈福,也预备把六月十三日父皇诞辰的祝寿活动取消,那些都是萧珻已从别处听过的消息。

或许,杨广是怕有人偷看他的家书,又把内容传扬出去,才不敢多写?萧珻尽量为杨广找理由,心中却还是很不舒坦。

就在萧珻心烦意乱、度日如年时,老皇帝杨坚日渐病危。到了阴历七月初十(阳历八月十日),他自知回天乏术,就趁着廻光返照,宣召大臣们到仁寿宫来交代遗言。他躺在病床上,与他最信任的几名臣子依次握手歔欷,颓然感叹道:“假如皇后还在,朕就不会病倒了啊!”

在这些大臣之中,何稠擅长建筑与工艺,曾经负责皇后陵寝的设计,表现优异。杨坚就向何稠讬付帝后合葬事宜,又搂住了杨广的脖颈,称赞何稠用心,嘱咐广儿将来要重用何稠。

然后,仅仅过了三天,老皇帝就驾崩了,享年足岁已满六十三,虚岁六十四。当天午餐后,萧珻还不知情,正要派侍卫骑快马去给杨广送点心,却惊闻侍卫报告:“殿下今天早上飞鸽传书来,命令东宫将士除了留下少数守卫以外,全都要快马加鞭,赶到仁寿宫去。因此,很多将士都已经到仁寿宫去了。”

萧珻连忙叫这名侍卫也以飞鸽传信给仁寿宫的守卫,打听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侍卫回禀道:“殿下命令东宫将士包围仁寿宫,禁止任何人出入,只放张衡张大人进去。另外,原本在仁寿宫陪伴圣驾的柳大人,今天被杨大人的手下抓起来了!”

萧珻越听越迷惑:杨广为何要派亲信杨素逮捕柳述?尽管柳述一直偏向前任太子杨勇,而与杨广不和,却是父皇的近臣,也是父皇的女婿,杨广怎敢叫杨素捉拿他?难道,父皇已经不省人事了?

正在萧珻费心推测时,另一名侍卫进来禀报皇帝崩逝。

既然父皇不在了,就不可能怪罪杨广对付柳述了!萧珻为此松了一口气。她不再设法探听仁寿宫的情形,暗自打算等杨广回来,就可以问清楚了。

萧珻完全意想不到,杨广并未尽快回到京城来,就在仁寿宫假传父皇遗诏,赐死了大哥杨勇。杨广在仁寿宫为父皇做完了头七,到第八天,亦即阴历七月二十一日(阳历八月二十一日),才把父皇的丧事通告全国,并宣布继位。然后,他仍然待在仁寿宫,直到阴历八月初三(阳历九月二日)才护送父皇的灵柩回京。

杨广为何要拖延回京的时间?萧珻不得不起疑心,尤其当她得知,宣华夫人也尚未返回皇宫...

当杨广终于回到了萧珻面前,萧珻实在等太久了,再也顾不得向来贤淑内敛的作风,就急着对杨广提出了所有的疑问!

“抱歉让皇后娘娘久等了!”杨广先以风趣的口吻向即将封后的妻子道歉,才慢条斯理解释道:“朕本来是想要早点回京,但是一方面要选个黄道吉日,另一方面呢,也因为小弟不服朕,父皇刚刚驾崩,他就起兵作乱,朕怕他万一攻入京城,所以才决定在山上观望一阵子。”

“是这样的?”萧珻半信半疑回道。在她看来,杨广应当早知道,杨谅的叛变根本不成气候,并不需要为此延后回京。不过,她还有更多问题,就接下去问道:“对了,在父皇驾崩那天,皇上为何要把东宫将士调到仁寿宫去?又为何逮捕柳述?”

“这---” 杨广略作迟疑,才叹着气答道:“朕原以为,你凡事不爱多问,可是你既然问了,朕就告诉你也无妨。柳述那个小人太可恶了!他居然在父皇临终那天进谗言,怂恿父皇重新废立,把大哥召回来!”

“什么?”萧珻大吃了一惊,愕然问道:“到了那种时候,柳述怎么还会那样做呢?他应当晓得,父皇对太子很满意。他凭什么建议重新废立?”

“唉!”杨广深深叹息道:“那也要怪朕自己不小心,眼看父皇病势沉重,就写了一封信给杨素,咨询他该如何为父皇准备后事。不料,杨素的回信被柳述买通的太监故意送错了地方,竟然送到了父皇手上,以至于给了柳述可趁之机!柳述说动了父皇,就拿着父皇的手谕往外跑,要去宣召大哥。好在朕耳目众多,发现得早,马上就叫杨素把他抓起来了。然后,为了避免万一再发生变故,仁寿宫当然必须交由东宫将士封锁,不再让任何人进出。”

“原来如此!”萧珻点头应道。

萧珻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她无法再问下去了。然而,她心头还是有点疙瘩,说不出为什么,她隐隐感觉到,杨广并未道出全部的真相...

的确,杨广隐瞒了不宜告诉妻子的一部份事实---那一天的辰时(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柳述听太监报告皇上已醒,就趁着杨广在书房代批奏章,赶到老皇帝病榻旁边去进谗,并不只是针对那封送错的信,火上加油而已,他也密告了他在卯初(清晨五点)偷看到的,一大早,太子以为四下无人,就把宣华夫人拉进了更衣室...

老皇帝杨坚闻言大怒,立刻派人去叫正在厨房指挥煎药的陈蕙来对质。陈蕙矢口否认。她轻柔的声音、无辜的模样都很令老皇帝心软。老皇帝正要说相信她,却忽然注意到她高髻上天天戴着的金步摇不见了,而改口问:“御赐的金步摇呢?”

陈蕙当时尚未发觉金步摇掉了,一下子答不上来,不禁哽咽啜泣...

于是,老皇帝当陈蕙默认了,如遭雷击!数年前他偷沾尉迟贞所带给独孤皇后的痛苦,他自己终于也尝到了。他一口气几乎上不来,却勉强用力使劲,叫了一声畜牲!然后,他恨恨喘着气,吩咐太监拿来笔墨、纸条,写下了简短的手谕,随即命令柳述下山去找杨勇!柳述大喜,迅速叩别,飞奔离去,只留下陈蕙独自面对震怒过后、奄奄一息的老皇帝。陈蕙一言不发,只顾掩面饮泣。

老皇帝看她哭得楚楚可怜,狠不下心责怪她,也没有力气吼骂,唯有断断续续叹道:“朕自认,待你特别好,能给你的,都给了,想不到--- 唉!你出去吧!朕不想再见到你!”

就这样,陈蕙屈身告退,含泪走出了老皇帝的寝宫。老皇帝太伤心,也太虚弱,只能阖上双眼。他慢慢睡着了,直到阳光西斜的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才被窗外的一阵骚动惊醒。

老皇帝睁眼看见床边侍立的太监,勉强提起了嗓音问道:“外面在吵些什么?你去看看。”

太监遵命走了出去,不消片刻就回来了。同时,另有一名戎装武将跟着一道进来。

“张衡?”老皇帝认出了这名武将,随即惊问:“你来做什么?”

张衡在御榻旁边跪了下来,毕恭毕敬答道:“末将奉了太子殿下的口谕,特来保护皇上。”

“什么?”老皇帝惊呼:“广儿他---”

老皇帝一口气透不过来,完成不了这个句子,也无意再说下去。凭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宫廷经验,不问也明白,杨广已经掌控了整座仁寿宫,想要召回杨勇,无异于做梦!

“是!”张衡认为老皇帝病重而无力讲出完整的句子,就迳自接口说道:“皇上需要多休息,末将不打扰了。末将会守在皇上寝宫门口,随时待命!”他说着,再向病床上的老皇帝磕了一个头,就起身退出去了。

老皇帝杨坚望着张衡全副武装的背影,顿悟这名武将如同狱卒,而自己徒具皇帝的虚名,实质上却已变成了囚犯!

杨坚曾经处心积虑谋夺女婿家天下,怎么想像得到有一天,会变得比外孙宇文阐那个傀儡小皇帝更加悲惨?

难道,这是报应?信佛的杨坚不由得喃喃自问...

精神崩溃的杨坚开始捶床痛哭!随着情绪的发泄,他久病而孱弱的身体耗尽了最后一点精力,恰似油枯灯灭...

杨坚的结局,正好应验了他对独孤伽罗发过的,若有违背即不得善终的誓言。不过,他并没有像后世史书《通历》所形容的“血溅屏风”。张衡根本没动过他一根汗毛。杨广只是派张衡去守着老皇帝而已。

杨广深知,父皇已无药可治,并不介意让父皇多活几天。当他获悉,父皇那么快就在当天过世了,他立即流下了眼泪。尽管他擅长表演,这些泪水却并非伪装,而是真正来自于父子一场的情份,还有因陈蕙而起的歉疚...

假如陈蕙不是陈蕙,杨广绝对守得住礼教的界线。偏偏,她是陈蕙!她不但姿貌无双,更令杨广如痴如狂的,是她顾盼行走之间流动的幽怨!她微颤的长睫毛、款摆的小腰身,彷佛都在无言之中诉说她有多么脆弱,多么需要一个强壮的男人来抱紧她、呵护她...

对陈蕙,杨广真的尽力压抑了很久、很久。柳述偷窥的那一幕,其实是杨广初次山洪暴发,不料才一次,就被察觉,又被告发了!回想起来,杨广只能庆幸有惊无险。

控制住大局后,杨广绷紧的神经刚刚放松下来,就又开始思念陈蕙了。他心疼蕙儿受了惊吓,又受了委屈,意欲博得美人一笑,就亲手用五彩丝线做了几枚精巧的同心结,装在一个纯金盒子之中,派宫女送去给宣华夫人。此时此刻,他满脑子想着蕙儿,浑然忘却了二十一年前,他曾经做过同样款式的同心结,送给新婚的美娘,并为美娘写下了“同心结两头”的诗句...

在夕阳西下的酉时(下午五点到晚上七点),陈蕙打开了纯金盒子,看见了其中一枚又一枚彩色缤纷的同心结,顿觉脸红心跳!她在瞬间忆起了分明是同一天清晨,却恍如隔世的那一刻,杨广一手猛力将她拉进更衣室,又迫使她背胛抵住墙壁,紧接着那样不由分说的强吻、那样几近粗暴的占领,让她根本无力抗拒!杨广充满了男性气息的霸道强悍,唤起了她最原始的女性本能,把她整个身心都征服了...

如果那是一场狂风骤雨,当杨广来过夜时,他带给陈蕙的就是一夜无比温柔的和风细雨,让陈蕙在惊魂甫定之际,得到了最体贴的抚慰...

此后,两人在仁寿宫夜夜共渡良宵。无论杨广带来的雨量是急促滂沱或轻缓连绵,之于陈蕙,都是久旱逢甘霖...

陈蕙在杨广眼中,宛如一株柔弱的藤花,差点枯萎时,在他的雨露浇灌之下复甦了,然后没有他就活不下去!这使得杨广拼命想要再给陈蕙贯注更多生命力,才不断拖延回京城的时间。

然而,杨广毕竟没有失去理智,也没有忘记发妻。当他终究回到了京城,第一个见的人就是萧珻,而他公诸于世的第一份诏书,则是宣布要在次年正月初一改元,并且举行封后大典,正式册立萧珻为皇后。

本章描写历史上著名的仁寿宫疑案,参考了《资治通鉴》,但做了适度的修改。首先改动的是把《资治通鉴》之中在仁寿宫与杨广作对的元岩、柳述两人改成只有柳述一人,因为根据《隋书》的元岩传,元岩在開皇十三年(西元593年)就去世了,不可能在仁寿四年(西元604年)出现于仁寿宫。虽然有读者指出隋朝另有一个元岩,但奇怪的是,假设如此,为何只有一篇元岩传?由于作者搜查了所能找到的史料之后,仍然很难判断隋朝是否真的有两个元岩,就暂且让本章在仁寿宫与杨广作对的人还是只有柳述一人。此外,《资治通鉴》写宣华夫人说的那句“太子无礼”也必删,因为没有一个头脑正常的妃嫔会向病入膏肓的老皇帝告即将继位的太子一状。请看本章如何把《资治通鉴》关于仁寿宫的部份改写得较为合情合理...

本书是《末代公主》系列第四部,双女主为西梁末代公主蕭珻(大隋蕭皇后)与陈国末代公主陈婤。单数章节侧重蕭珻,双数章节特写陈婤,但情节丝毫不为此停滞,章章皆有新进展。单数章节定于中国的周五(美国的周四)推出,双数章节定于中国的周日(美国的周六)更新。欢迎读者们按时来关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仁寿宫疑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