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长夜安隐 > 第4章 第 4 章

长夜安隐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云山青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29 10:51:38 来源:文学城

“你是···”道清被眼前的少年郎惊道,蹙眉发问。

“我是应琢啊,姐姐,我们以前见过的。”少年郎微微有些失落,迫不及待提醒道。

“你记得不,扬州! 我们还玩耍了好几天呢。”

道清这才明了,眼前这位是自己伯伯晏衢幼子晏应琢。

原身五岁时住在扬州,那时,原身父亲晏徽尚在,而这位晏应琢自幼身体孱弱,出生后就一直被养在扬州外祖父家,想必当时二人是见过的。

这位晏应琢十五岁才从扬州回到邺都,书中只微微提及这对堂姐弟感情极好。

也大抵是全文中唯一对晏道清从头到尾都关怀备至的人物。

“应琢?”道清试探发问。

“姐姐你记起来了!”少年面露喜色,“我早日里就到了,母亲说你去宝禅寺了,左等右等,好不容易在母亲那里用完饭,才得空来见姐姐。”

少年说完,顺着道清身侧坐下,歪着头撒娇似地看着她

“哦···啊哈哈”道清被这少年突如其来的热情有些不适应,微微退了几步,“从扬州一路过来,可还顺利?”

“顺利顺利,姐姐随婶婶走了这么多年,后来我听说姐姐住到了邺都我家,我吵着要回邺都,祖父祖母都不允许,磨了好几年,这才好不容易能回来。”少年说得满心欢喜。

如今晏家的主君是她的伯父,原身五岁失怙,后随母亲四处奔波行商,至十二岁,母亲将其送至邺都皇城伯父家将养。

但到底还是孩子,母亲不在身侧,就难免孤单寂落。

这伯父家物质上虽说没有苛待自己,但在情谊里甚少关心,突然遇到个这么热情的弟弟,她有些受宠若惊。

“姐姐在临什么字?”少年突然发现案台上的字帖,好奇地拿起观摩,随手翻了几页。

“姐姐喜欢颜鲁公的字?”少年眉目清亮,抬头问道。

《昭韫旧年》虽是架空的朝代大梁,但前代也是唐,只是到了这个朝代拐了弯,成了类似于宋朝的大梁。

前朝的诗词文化到了今日也是颇受推崇。

道清在现实世界里学过几年颜真卿的书法,一时到了古代也就为着方便寻了颜体来临,也算是打发时间。

“是。”道清点点头。

“时人多喜隽秀洒脱之迹,可要我说,写得久了难免陷入谄媚柔秀的困境,颜鲁公的字雄秀端庄,饶有筋骨,那才是最佳。”少年也附和,随后叹气道,“我听闻端王府如今正藏着颜鲁公的《祭侄稿》,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借来一观。”

道清突然想起今日在宝禅寺看到的那个人。

谢家世子隽秀温润,风华绝世,擅与文人骚客结交,府中更是墨宝奇画无数。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是整个邺都最为雅致风流的人物,只是这样一个人,内里却是荒凉贫瘠的土地,没有寸草,不见雨露,只有无尽的黑暗和痛苦。

“端王府历来都不参加科举,若是那位世子去一次,那些书生们怕都要羞愧而死。”应琢感慨道,“也不知是幸事还是不幸。”

随即他又展颜:“要我说,万种皆有出路,又不是非要走这科举一条。”

书中提及这位晏应琢不喜读书,只好商道,这在商人地位较为底下的大梁却也是一朵奇葩。

他说毕,突然想到什么,吸了吸鼻子,秀眉微拢,目光顺着味道定在了道清的手上,“姐姐的手是怎么了?”

道清方想着怎么回话,那澹月已经回了话:“还不是今日,那程家四姑娘泼的粥?”

道清方想阻止,澹月已经一股溜都说出口,她只得扶额叹气,自己一句话也没接上。

“还有这种事,”应琢听毕气极,“姐姐下次出门定要带着我,那程昭翎再敢做事,定要打得她爹妈也不认得。”

道清倒是心念,这程昭翎自有那程昭韫女主光环收拾,不用她过多操心。

好不容易送走那迟迟不愿离开的晏应琢,道清就收拾一番入了床。

就着风雪入夜,室内有炭火昏热,倒也别有一番享受。

***

“应琢,这么急着吃饭做什么,也不怕噎着。”说话的是道清的婶娘秦梦若,虽是中年的年岁,容颜端丽,依稀还能从这张面容里看到年轻时的风韵。

今日是正月十五,这是整个大梁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整个邺都早早就缚好了灯山,棚楼,衬得整个天际都分不清昼夜。

不止应琢心急,即使是道清,虽坐的端正,但心早就跑到了街巷上。

这可是她来这个世界第一次看上元灯会,自是激动万分,她这几日与应琢熟悉了起来,前日里就和他商量着说晌午就出去,占个好位置。

只是因着元宵,晏家自是要吃得一餐团圆饭。

道清往日里都在自己院子里吃食,到了节日,自会被叫去正堂与晏家众人同席。

“自是急着出去玩呗。”坐面传来冷声。

坐对面的是晏家的三女儿晏应璟,容貌俏丽,秀气明艳,透着闺中少女的娇艳,闺中女子所擅的,她都做的极好,性子里又颇为自傲,在晏家很是受宠。

只是这位晏应璟平日里见到道清都装作不相熟的样子,大抵是道清在京中娘子们名声不佳,她向来极其看中自己颜面,便也作出与不喜道清的模样。

不过说到底还是女儿家的小心思,道清不以为意。

“应璟。”坐在上头的晏衢呵了一声。

晏家曾也显贵,可惜代代子孙后,无出类拔萃的人物,难免没落。

唯独到了晏衢这一代,晏衢是长子,擅诗书,因性格成稳古板,为官也算清明,之后便稳扎稳打做到了秘书少监的职位。

道清的父亲晏徽自幼聪慧,晏家对这位幺子寄予厚望,更是二十岁便一举登科,可晏徽对商户出身的陆家姑娘陆岫明一见钟情,不顾家族阻拦娶其为妻,后被官家任江州通判查江南盐业,死于扬州。

晏衢不忍侄女年幼随母奔波,就把晏道清接到邺都将养。

“道清,待用了饭,你与应琢应璟一同出去看花灯吧。”晏衢性子稳重,对于这个侄女也算关怀,只是终究道清是女儿家,内院的事他也不便多言。

“父亲放心,前日里我就约了清姐姐一起去看花灯。”应琢应得极快。

秦氏微微侧目扫过依旧坐地端正的道清,随即移开目光。

又垂目轻声叹道:“应璋在边疆,那是苦寒之地,也不知是怎么过得这上元,应琬方才添了个哥儿,如今将养在婆家也不能团聚,也真真是这家齐不了。”

晏家二子晏应璋从武,如今正随男主裴洵父亲戍守边关,在原文中,是男三的角色存在,对女主颇有好感。

晏家长女晏应琬则嫁到了宁安伯爵府。

晏衢听闻面色微微有些哀落,放下了碗筷也不言语。

“母亲放心,大姐姐二哥哥定然会顺心顺意的。”应琢极会看脸色,“如今我在父亲母亲身边,会把大姐姐二哥哥的孝心一起进给母亲。”

少年长得俊秀,弯眉一笑又添了几分乖巧。

应璟听闻便低头用饭,只轻轻冷哼一声也不作多言语。

虽只过了晌午,但邺都的酒楼瓦舍早已张灯结彩,邺都的街巷几乎都挂上了各样的灯笼,虽是白日里,却也能知道到了夜间该是如何的惶惶喧闹。

道清与应琢并行在街巷上,应琢也才来邺都,道清本就看什么都想去观摩一番,二人行行走走,身后的小厮丫鬟不知不觉手里提了许多物件。

二人走了许久就想着去正店寻吃食。

“姐姐,我在扬州的时候,听说邺都最大的酒楼便是这永矾楼,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姐弟二人寻了个酒阁子坐下,应琢便好奇地四处张望。

邺都有正店七十二户,拥有官方酿酒许可证的大型酒楼称为正店。

其中最繁华的要数这永矾楼,此酒楼三层相高,飞桥栏槛间,明暗相同,到了夜里更是珠帘秀额,灯烛晃耀。

二人方才落座,店里的伙计就迅速上了一副注碗,两副盘盏,果菜碟子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摆了满满一桌子。

道清笑道:“今日你随意点,姐姐我买单。”

应琢听闻,眼眸一亮:“这可是姐姐你说的。”

道清点头,示意侯在一旁的店博士把菜单子呈上。

应琢挑挑拣拣,左翻右看,随后一瘪嘴,把单子推给道清,道:“姐姐,这也太多了,我也不知道点个什么。”

道清见这少年满脸委屈,扫了一眼纸单,点了几样,又见对桌的少年也仰着头似是在看她点些什么。

道清便试探问;“喜不喜欢吃甜的?”

少年听闻,慌忙点点头,在道清眼里,青少年嘛,哪有不爱吃甜的。

“把店里新上的果子奶酪什么的,拣些好的都端上来。”道清抬头嘱咐。

待雅室仆从都退去,应琢盯着外头来往的人群,和远处的亭台楼阁感慨:“这永矾楼一年得赚多少钱啊?”

道清听闻歪头也思索:“想必是很多的,我也没算过。”

立在一侧的澹月眉目微闪,低头扫了眼自家的姑娘,又迅速移开目光。

快乐扫街姐弟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