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长书剑 > 第44章 四十四

长书剑 第44章 四十四

作者:翔子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24 23:46:14 来源:文学城

萧珩早已在隔壁要下一间房,他草草睡了片刻,见天色渐渐透亮,便出了客栈,直往华城西边而去。

叶王真的这处住宅位于西首烽定山下,宅子虽不大,内中却布置得十分精巧风雅,假山洞壑间,长廊贯通,亭台藕榭,高下曲折,此时虽还是早春时节,因华城地处海岸边,气候温暖湿润,园子中已是翠盖红裳,花语嫣然,萧珩随着下人一路穿过九曲回廊,便见叶王真立在一座石亭之内,正逗着鸟笼内一只鹦鹉。

萧珩忙上前见礼,两人落了座,叶王真便笑道:“还好我今日起的早,你这么急着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萧珩笑道:“确有一事想请教叶庄主。”

叶王真低头喝茶:“别叫我叶庄主,叫我叶叔叔吧。她呢?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萧珩道:“昨日晚间出了一点事,长书还在休息,不瞒叶叔叔,我今日也是为此事而来。”

“何事?”

“我想问问,叶叔叔可知道惊涛阁中素娘的来历?”

叶王真吃了一惊:“素娘?你问这个干什么?”

萧珩盯着他,慢慢道:“素娘昨夜欲取长书性命。”

叶王真陡然站起身来:“什么?她要取长书性命?你们怎么会惹到北渊宫?”

“……北渊宫?”

叶王真叹了一声,复又落座,这才道:“素娘是北渊宫的影杀,我五年前凑巧在她执行任务之时救过她,所以知道——不过她这个身份极为隐秘,华城之中恐怕除我之外再无其他人知晓。”

萧珩不由一笑:“看来我真是找对人了,叶叔叔可知道北渊宫是做什么的?”

叶王真沉吟:“素娘虽跟我透露过一点,但我所知也极为有限,只知道北渊宫极为神秘,宫主是个年青男人,座下高手甚多……你们怎么会跟北渊宫扯上关系?”

萧珩抚额苦笑:“我也不知道……恕我再冒昧问一句,叶叔叔既知道素娘身份,想必与素娘关系很熟?”

叶王真神色便有些不自在,半晌道:“还算熟吧。”

“那叶叔叔可知,素娘与沧州海帮可有往来?”

叶王真断然道:“据我所知,没有任何往来。”

萧珩沉默片刻,只得笑道:“今日我来此一事,还请叶叔叔不要对素娘提起。”

“这是自然。素娘是我朋友,你们也是我朋友,哎,素娘一定也是不得已,下次我见到她,一定想法子打听打听,看是什么缘由一定要取长书性命。”

萧珩起身行礼:“那就先谢过叶叔叔。”

叶王真道:“谢什么?你们在华城会待多久?”

“少则十天,多则一月。”

叶王真思索片刻,道:“如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来找我。我曾救过素娘一命,她应该还会卖我几分面子,哎,希望是误会才好。素娘身手极好,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

萧珩重新落座:“这是自然。对了,叶叔叔,您说您认识长书的父亲和母亲,是什么时候的事?”

叶王真目光中闪过一丝飘忽之色,埋头喝了半日茶,这才缓缓道:“二十多年前,青锋谷还未开办试剑大会,那时青锋谷的优秀弟子每年都会来连云庄,与连云庄的铸剑高手切磋会剑,七弦山庄与连云庄本是世交,我那时又极爱凑热闹,每次会剑都会去瞧,一来二去,便与青锋谷的傅远歌,林雁辞,还有韩嵩成了好友……那时他们资历尚幼,都是跟着师父师兄来的,还不能参与会剑,我与连云庄的薛晨,便时常找他们相携游玩。”

萧珩看着他面上神色,心内一动,不由问道:“叶叔叔当年可是心仪于林师叔?”

叶王真端着茶盏的手一抖,良久自嘲一笑,低声道:“不错,林雁辞冰清玉洁,却又孤高冷漠,我的确喜欢她,可当年她眼中,只有傅远歌一人,傅远歌后来却又与薛晨两情相悦,哎……造化弄人啊!这也怪我给雁辞出了馊主意。”

萧珩心中好奇,便一言不发,拿过茶壶,往他茶盏中续上水,静待下文。

叶王真笑了一笑,接过茶盏喝了一口,才道:“傅远歌醉心铸剑,一切儿女情长,本不在眼中,我见雁辞颇为苦恼,实在有些不忍心,便叫她在那年参与会剑切磋之时,故意输给傅远歌。”

萧珩微微动容:“故意?林师叔铸出的剑莫非更胜一筹?”

叶王真道:“我虽不会铸剑,但于品剑一事上,倒还有些心得。雁辞当年的铸剑技术,的确是高于傅远歌,不过这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比试罢了。我对雁辞说,但凡是男人,都不喜欢比自己强的女人,雁辞要想让他将自己当个女人对待,就一定要在他面前显得弱一些,柔一些才是。”

萧珩忍不住笑道:“叶叔叔倒是甘愿为他人做嫁衣。”

叶王真叹道:“我又何尝愿意,可雁辞喜欢他,我又有什么办法?我也努力过了,既然没有结果,也只有放开……雁辞听了我的话,想了一个晚上,第二日果然故意输给了傅远歌,谁知这次却是我失算了,傅远歌赢了雁辞,却又输给了薛晨,哎,我至今都记得薛晨斩断傅远歌手中之剑时,他望着薛晨,眼中那种难以置信却又极之惊喜的神色……”

萧珩只听得默然无语,对叶王真当年的馊主意暗中腹诽不已。

叶王真倒也颇能自嘲,笑了笑道:“我当年自以为是,又自诩风流倜傥,以为自己对于男女情/事知之甚多,哪知情之一字,却是最无定数,最难把握的一字,哎……雁辞知我也是一片好心,倒也未怪我,只是后来,她便再也不来连云庄,等到青锋谷自己开办了试剑大会,与连云庄渐渐断了联系,我更加没有机会见到雁辞了。”

他面上有些微的痛惜之色,低声道:“雁辞虽喜欢傅远歌,可平日端庄自持,又有几分傲气,除了我,别人都不知道,那也只是因我时时都在注意着她,这才看出来。她又死也不要我跟傅远歌说,我只道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几年以后,却听说她和傅远歌成了婚,倒也挺替她高兴,只可惜一年之后,又传出傅远歌出走的消息。”

他长叹一声,沉默下来。一时只听见四处鸟语声声,叫得极为欢畅。

萧珩亦是唏嘘,良久问道:“薛晨为人如何?”

叶王真道:“薛晨是当年薛老庄主捡到的一个孤儿,人长得倒是很美,活波伶俐,不过心思太过玲珑,又挺会察言观色,我倒是不太喜欢这种心眼过多的女子。”

他又感喟一阵,对萧珩道:“前年你和长书一进七弦山庄,我第一眼看到她,就知道她是雁辞的女儿,实在很想再见见她,你替我转告她一声,就说我随时欢迎她来这里。”

萧珩笑道:“一定。”

长书这日一早便来到海边,她知唐梨每天清晨都会去港口巡查,便在港口等着她。

天高海阔,云舒云卷,徐徐海风带来略微咸湿的味道,广袤无垠的大海微波闪耀,慢慢自一抱海湾中延展开去,在远处与天边融为一体。

港口之内,盘根错节的栈桥一直延绵进浅海之中,栈桥上人来人往,吆喝声不断,正往岸边停泊的几艘海船上搬运着货物。

长书立在栈桥上,冷不防后面走来两个脚夫,搬着一个大木箱,将她撞了一撞。

长书忙退到边上,慢慢往回走,不一会儿,只见唐梨远远朝她招手:“傅姑娘,这边!”

她忙走上前去,低声问道:“唐姑娘,你可认得那几只船是谁家的?”

唐梨看了一眼,撇撇嘴道:“是张家的。奇怪,他这时出海做什么?离海帮大会只有七八天了,他也不怕赶不回来?”

长书沉吟不语,唐梨道:“你等等,我去问问。”

她走到那海船上,找到个船夫问了两句,半晌黑着脸过来道:“的确是张承的船,不过他们口风很紧,就是不告诉我要去哪里。”

长书皱眉:“他往船上搬些空箱子干嘛?”

唐梨一愣:“空箱子?”

长书道:“罢了,先去见过沈姑娘再说吧,她在哪里?”

唐梨笑道:“她每天早上都会在我们唐家的鼎和茶楼喝茶,这就带你去找她。”

两人走了一段,唐梨便问:“你昨晚去了哪里?见过了沈芙蓉,你跟我回去吗?”

长书道:“我有个朋友来了沧州,昨晚就是去他那里了,我待会儿还有些事,就不去唐府了。”

唐梨颇为遗憾:“今日我爹爹回来,本来还想请你见见他呢,他听说了你铸的青穹剑,也很想看看。再说,我娘今天一定会做很多好吃的。”

长书笑道:“你娘和你爹感情很好么?我瞧唐夫人对你们兄妹俩很是慈爱,真羡慕你们兄妹俩。”

唐梨一脸骄傲:“那是。我娘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我十二岁那年生了一场怪病,所有的大夫都看不好,连我爹都放弃了,我娘却还坚持我有救,到处去给我求医找药,哎,多亏她一直努力不懈,我后来才慢慢好起来。”

长书听她说得动情,也不由想起自己母亲,一时默然,半晌方笑道:“我阿娘对我也很好,天下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很好。”

唐梨一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见已到了茶楼门口,这才住了口。

沈芙蓉人如其名,花朵一般的脸蛋娇娇俏俏,肤色也是净白细腻,一双我见犹怜的剪水双瞳中,此刻却含着几分不悦之色。

她故意不去看坐在她对面的傅长书,只跟一边的唐梨说笑。

长书也不作声,只默默瞧着窗外。

这茶楼靠近海岸,自窗口看出去,正好可见港口之内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她忽道:“沈姑娘,我有一事想请你帮帮忙。”

沈芙蓉冷冰冰道:“我为何要帮你?”

长书不以为意,只问道:“沈姑娘莫非想看着唐公子身陷囹圄?”

沈芙蓉语塞,唐梨跳过来,将她肩膀一拍,道:“我替她答应了,要做什么?”

长书道:“请沈姑娘帮我找张承打听打听,他这船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开船?”

沈芙蓉不解:“问这个干什么?”

长书喝了口茶,微微笑道:“这对唐公子来说,或许很重要。”

沈芙蓉默然不语。长书看着她,轻声叹道:“当日唐公子找我铸剑,曾对我说张承一直偷窥沈姑娘,唐家地位如若不保,他便很可能没有能力再保护你……”

沈芙蓉神色一变,抬起头道:“……真的?他真这么说?”

长书点头:“这是唐公子最为担忧的一件事情。”

沈芙蓉心里乐开了花,立时道:“这有何难,我这就去找张承,两个时辰后,咱们还在这儿见。”

唐梨见沈芙蓉下了楼,便道:“我也去找人打听打听。”她在港口转了一阵,不得要领,便回家吃了午饭,下午便又往茶楼而来,一进门却见里面坐着个神清骨秀的青年,她也不说话,转头便走。

长书忙叫住她:“唐姑娘!”

唐梨这才看见长书,不由道:“我还以为走错房间了。”

长书一笑:“这是我朋友,我叫他来的。”

那青年起身,朝唐梨欠一欠身:“唐姑娘。”

唐梨打量他几眼,语气有些失落:“别人都说我哥长得好,跟他一比,真是差远了——怪不得你看不上我哥。”

萧珩听了她最后那句话,心头一阵舒畅,面上只谦道:“唐姑娘说笑了。”

三人闲聊了几句,沈芙蓉急匆匆赶上楼来,进了房间,低声道:“张承这几只船,是要去济州,戌时开船。”

长书便问唐梨:“唐公子前日出海,也是要去济州么?”

唐梨点头,长书又问:“你们每次出海,应该都有相应的记录吧?”

唐梨道:“每家的账房里,都有出海记录的,每次出海运了什么东西,去了哪里,主顾是谁,花了多少钱,又收了多少银子,都会详细记录在案。”

长书颔首,又道:“你还记得你们唐家前几次出海失事的日子么?你告诉沈姑娘,看沈姑娘有没有法子查到张承这些日子的出海记录。”

唐梨顿时明白过来,伸出手掌在桌上大力一拍,恨道:“这狗崽子!前阵子我家的船接二连三出事,我就跟我哥说过会不会有什么人暗中做了手脚。哼,我哥那个呆子,只说我们海帮一直以来都严令各家不得做出这种事,应该没有人敢违反帮规。”

长书道:“我也只是猜想,唐公子前日去了济州,他今日也要去济州,说不定不是碰巧,而是有意为之,尤其他弄这么多空箱子在船上,实在是很奇怪……不过也只有找到他的出海记录才能确证此事。”

唐梨双手一拍,眉开眼笑道:“如果有记录为证,咱们在海帮大会上揭发了他,有他好看的!”

萧珩慢悠悠叹了口气,在一旁道:“如果他真做了,一定不会把出海之事记录下来,要不然就留个假的记录,哪这么容易给你们找到。”

唐梨顿时泄气,忽又想起一事,一拍大腿:“糟了!”

沈芙蓉吓了一跳,拍拍胸口,嗔道:“你一惊一乍做什么?”

萧珩道:“你们唐家还有别的船可以出海么?”

唐梨哭丧着脸:“前些日子失了不少,现在也只剩两只了,而且熟练的船手都被我哥带走了,就是想万无一失,好确保能在海帮大会前赶回来,罢了,少不得我去救我哥了。”

她说风便是雨,立即跳起身来,欲往楼下冲,长书忙叫住她:“慢着——你别去,等到了晚上,我想办法混到他船上去,跟着他们,也好亲手拿到证据。张承这些空箱子,很可能是去搬唐公子船上货物的,他这样正好一举两得……所以张承的船不到,唐公子的船或许还不会沉。”

沈芙蓉闻言吃了一惊,心下又有些狐疑,盯着长书,意味深长道:“你为何这般不顾危险,也要帮着唐大哥?”

长书会过意来,莞尔一笑:“你别多想,我帮着唐家,也是替我铸的剑求个名罢了,我与唐家,只是各取所需。”

沈芙蓉这才放下心来,笑问道:“想不到你这么年轻,又是女子,却有这般手艺,唐大哥是在哪里找到你的?”

长书早就与唐玉笛说好不得透露她的来历,此刻听沈芙蓉问起,便笑道:“我从紫云洲而来。”

萧珩只低头喝茶,衣袖轻轻一拂,挡住唇边笑意。

几人计较已定,长书便向沈芙蓉细细打听张承,沈芙蓉这会儿心无芥蒂,便倾言相告。

萧珩有些奇怪,不由问道:“沈姑娘为何对张承的事这么清楚?”

沈芙蓉面上一红,低声道:“他,他为讨我欢喜,平日里有什么事儿都会跟我说一声,我,我有时生唐大哥的气,也会去找他解闷儿。”

萧珩一笑:“原来如此。”

四人相别后,已是黄昏时分,港口处人流散尽,空落下来。落日沉入海面,水天一色,尽如火烧,远处归鸟盘旋在海面,黑色的翅膀撩动艳红的晚霞,更显壮美辽阔。

长书沿着海滩徐徐向前,到了无人之处,唤来一只海鸟,与它嘱嘱低语。

不一会儿,她放飞那只海鸟,走向栈桥尽头迎风而立的萧珩。

落日已完全沉入海面,四周顿时暗了下来,海潮声声震耳,浪花翻涌,一阵一阵拍打在栈桥之上。

萧珩沉默一会儿,道:“晚间我上张承的船,你留在这里。”

长书不语,他微微一笑:“船上的都是些男人,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蒙得过去?再说,我上次在百灵岛不是也扮过船夫?”

长书迟疑:“你不是要找惊鲵剑么?”

“惊鲵剑的下落,就交给你了……我本来就觉得沧州这次的海帮之乱,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推动,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你怀疑是颜遨?”

“不错……张承这一年多来常常去连云庄,连云庄里虽然薛凝不在,但是楼叔叔一直在为颜遨铸剑,两人在那里碰头再合适不过,再说,颜遨也的确有理由插手这次海上的霸主之争。”

长书想了想,低声叹道:“他掌握了沧州海帮,以后要通向济州、紫云洲等地,也就容易多了。”

萧珩目光一闪,如晨星烁落:“我绝不能让他得逞——不过,你独自在这里,万事都得小心谨慎,在唐府要害你的,并不是张承或者高迟。”

长书微微吃了一惊:“不是他?那又是谁?”

“张承既然喜欢沈芙蓉,一定希望唐玉笛另有所爱,又怎么会为了一点小事杀你?”

长书瞪他一眼:“你什么意思?”

萧珩道:“唐玉笛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连沈芙蓉也在吃你的醋。”

长书无奈:“你到底有完没完?素娘既不是张承的人,又是谁的人?”

“我现在也还不清楚,只有等海帮大会后再来查了,总之,你现在万事都要小心,要查惊鲵剑的话,还是从唐夫人那里下手比较好,这剑,不见得是张承拿走的。”

他说完,上前一步,将一件东西交到她手中:“如果需要帮忙,就去城西的叶宅找孟卿,他见到这东西,一定会帮你。”

长书低头,见是一枚玉佩,握了握,收入怀中:“好。”

他凝视她片刻:“千万小心。”

长书点头,微微一笑:“放心。”

萧珩走开几步,回转身来,朝她伸出手来:“把你的剑给我。”

长书虽有些不解,还是依言取下腰畔长剑。她来沧州之时,除了青穹剑,还随手拿了一把自己所铸的长剑傍身,此时便将这把长剑递给他。

萧珩接过,又将自己手中之剑交予她。

长书将剑拔出剑鞘,那剑宝光流动,夜光之下只觉莹透寒亮,清泠孤绝,她不由抬头问道:“这剑可有名字?”

“它叫莲心剑。”

长书一笑:“莲心剑?真是好剑,不过为什么要叫这名字?”

萧珩将她的剑紧紧握于手中,转身大步走开,一面走,一面笑道:“你自己想吧。”

长书凝视着他的背影,手握莲心剑,久久立于栈桥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