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常见 > 第14章 第14章 蛊惑

常见 第14章 第14章 蛊惑

作者:珩一笑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0-10 17:35:04 来源:文学城

钟语回头,叫她的人是周禹京。

他下了舞台,就换了行头,戴着鸭舌帽和口罩,身上一水的黑色,凸显得腿又细又长,比镜头里看直观得多。

助理不远不近地跟在他后头——钟语据此立即认出来的。

“周老师,你还没走啊?”

“钟老师,你叫我小周就好。”

周禹京又问她:“好喝吗?”他指指她手中喝空一半的奶茶。

钟语微笑,“很好喝,谢谢你。”

“钟老师,我今天还OK吗?”周禹京说,“我第一次参加这种综艺,我特别紧张。”

她官方地说:“十分出色,导师和观众都很认可你的表现,我们期待看到下期你更精彩的舞台。”

才出道不久,迅速崛起,除了个人实力的因素,自然有公司扶持的原因。

央视之外,国内有四大卫视,海城卫视当属其一。一个老牌电视台即使有式微迹象,旗下的综艺也不会邀请毫无背景的艺人。毕竟是流量当道的时代。

周禹京背靠一家大型娱乐公司,因他发展势头好,很是捧他,即使他表现再烂,也有人为他买账。

不过她说的不完全是客套话。

助理跟周禹京低声说了句什么,他说:“钟老师,我先走了,下次见。”

“哦好,再见。”

同事远远地见了,走过来,问:“你和周禹京认识?”

“不熟啊,就讲过几句话。这小孩有礼貌,跟我打声招呼而已吧。”

同事笑,“刚刚周禹京上台,那些观众的尖叫声快把天花板都给掀了。那腰,那腿,啧,要是我年轻个几岁,我也会迷得不行。”

钟语说:“老咯,追星追不动咯。”

“你进台前也追过?谁啊?”

电视台没有明令禁止工作人员追星,粉个演员、idol什么的,也无权干涉。只不过工作么,不好带私人情绪进来,那种脑残粉、狂热粉会被筛掉。

钟语说:“一个男演员,不过前两年他结婚,就渐渐淡出大荧幕了。”

同事脱口而出一个名字:“宁铮啊?”

“是啊,”钟语晃了晃杯子,确认喝空,还有点意犹未尽,她抹了把后颈,开始觉得倦了,“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他家大业大的,进娱乐圈有点玩票的意思。”

“当时他官宣结婚,我还以为他被迫家族联姻呢,后来又见狗仔拍到他俩出国旅游,分明恩爱得很。”

“唉,”钟语重重叹气,“你就别提我的伤心事了。”

同事乐了:“怎么,你是女友粉啊?”

“不算吧,那么好一张脸,不在荧幕里多活跃几年,不是好可惜吗?你看,现在大半年过去,还没听说他进组。”

早期的宁铮跟周禹京路子有点相似,老天赏饭,年少成名,公众面前,都是高冷话少的类型。

不过一个专攻荧幕,一个主打舞台。

宁铮二十多岁入的圈,那会儿演了个冷面男二,没有任何感情线,但直到现在,仍不乏有人乱嗑他和男主、女主、男三的CP。

后来,他拍了霍添导演的《凝香》——一部爱情悲剧片。他演的是一个长相俊秀的哑巴,戏份不多,但人设极其疯批,即使电影因尺度问题遭下架,也不妨碍这个角色让他真正出名。

钟语之前迷他迷到什么程度呢,逢他出刊,刊刊必买,凡是在经济能承受范围内的代言,样样不落。

还有,她拉着陈应旸去电影院看了好几部他的电影。

两人边聊着宁铮,边走回去收尾,然后下班了。

海城大抵是个只有春夏冬三季的地方,国庆后才降的温,再看现在不到二十度的气温,估计离入冬不远了。

钟语的手出来没多久就没热气了,恰巧电视台外有位大爷卖烤红薯,她去挑了一个大的,大爷给了她一只塑料勺子。

红薯烤得微焦,皮薄,轻轻一揭开,蜜一般的香气混着热气扑面而来。

她挖着吃,在车站等着车来。

没有直达的地铁,但公交车也很方便,四站路的事。

钟语想起,上大学时,宿舍有一项莫名的“迎冬仪式”,就是四个人买一大袋糖炒板栗和烤红薯。

就像夏天要有冰西瓜,冬天也要有这两样。

她的意识里,类似的搭配,还有陈应旸身上总是带着各种糖,从巧克力,棒棒糖,到溜溜梅。

钟语又记起郑熠然,之前说要晚点找他来着。

她拍了拍他的头像,开门见山:陈应旸是不是跟你说什么了?

郑熠然:你说什么时候?

Endlich:最近。

郑熠然:他没联系我啊,不然我怎么来找你打探。

Endlich:他最近在干吗?

郑熠然:你们真闹得这么僵?你都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啊,估计写新本子吧。

郑熠然:陈应旸,啧,还不是为了跟他爹赌这一口气。

Endlich:赌什么?

郑熠然:就国庆那会儿,他跟他爸妈立了个军令状,说要在三十岁前稳定下来,不然就听从他们安排。

郑熠然紧跟着又发:你别嫌我多嘴啊,你看,他去海城是为的你,留在海城也是,他什么想法,你不应该最清楚吗?

钟语把话题绕回去:那之前他把东西给你的时候呢?

对方安静了会儿。

钟语的车来了,她切出去,调出乘车码“嘀”了下,落座后,郑熠然的消息正好送达。

郑熠然:我跟她,就像一根绳子的两个端头,看似紧紧牵连,密不可分,可一旦绷直,就离得很远很远。

郑熠然:他原话差不多是这样。

钟语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最后只是道了声谢。

她慢慢地吃着红薯,广播报站,她将垃圾裹成一团,下车扔了。

这几分钟的时间,她做下决定,陈应旸再来找她的话,她就好好跟他把这事理清楚。

但他迟迟没来。

这日是周六,钟语没出门,午餐靠外卖送菜,炒了两个简单小炒,晚上吃剩菜。

她窝在沙发里,兴致索然地刷着视频。

自进台工作,她常常觉得生活被工作挤占得不剩什么了,难得的有空闲,她也不知道做什么,基本上就是躺着。

之前倒幸亏有陈应旸,可以叫他出去轧个马路,下个馆子什么的。

可能是生活太单一,才萌生的想恋爱的念头。

还有没有可能,上班上得她脑子锈钝了,才搞不懂男人,尤其是陈应旸的想法?

钟语思绪漫散着,面前突然漆黑一片。

她上App看了眼电费余额,有剩,那就是停电了。

她披了件外套,趿着拖鞋下楼,想看看什么情况。

有些邻居也出来了,三两凑作一处闲聊着,说是电路没修好,又出故障了,随即抱怨,什么时候能彻底修好,不出问题,三天两头的停电,谁受得住啊。

狗吠,小孩叫声,还有远一点的汽车喇叭,风吹得某处金属碰撞,城市各种声响,如此喧嚷,逼得星月隐而不现。

人越来越多。

有人不耐,大声喊着:有没有人来修啊,什么时候来电?

……

钟语下半身是一条薄薄的睡裤,抵不住秋寒,她继而上楼,没料想,正巧碰到陈应旸下楼。

楼道窄,一上一下,怎么装得了视而不见?

两人同时停住脚步。

借着手机的光,钟语看清他的样子,似乎没休息好,头发长长了许,没打理顺,眼皮褶皱加深,下巴生了点淡青。

他皮肤原是有着白玉般的质地,而现在,却褪了润感,成了干巴的冷白,嘴唇也是,泛白,不太有血色。

钟语不想先打破寒冰,但实在捱不住这样的沉默,说:“你……”

“我……”

异口同声地。

陈应旸先说:“我刚刚去敲你家门叫你了。”

“你怎么知道我在没在家?”

“听见外卖来过。”

钟语“哦”了声,心说,那你不也在家么,一整天没半点动静?

又问:“你要去哪儿?”

“去酒店,还有稿子没写完。”陈应旸补充了句,“前两天有个项目找我救场写文案,催得急,我得赶出来。”

一看,他手里确实拎着电脑包。

跟钟语这个打工人不同,陈应旸干的姑且算是自由职业,他出了两本书,还做了短剧项目,有空的时候,写一些公众号的稿子之类的。

算是不辜负谢老师当年对他的期望。

不过其实他自己一直认为,这几年始终碌碌无为,是利用一腔理想,化作谋生之技罢了。

文学不再是风花雪月,是藏在柴米油盐的字眼。

钟语知道,他心里始终有自己的乌托邦,只是肉身滞留人世间。

写的那些东西,他未必真的喜欢,一方面受人所托,另一方面迎合市场。

停电的晚上,不得不顶着这么张颓靡的脸,要去酒店,把未完的稿子写完。

陈应旸偏过脸去,手背抵唇,咳了两声。

钟语下意识地问:“你是不是生病了?”

“没有,就是过敏。”他顿了顿,垂下眸子瞧她,声音低了下来,“可能还有点感冒吧。”

春秋是易过敏的季节,他白生了一幅好看的皮囊,偏偏不抗造,每年身体总要有几次小毛小病的。

钟语环抱双臂,一是裹紧衣服,二是端出气势来,叫她不至于在矮他几层台阶的情况下,气势也低于他。

“陈应旸,你不会是为了耍苦肉计,才把自己折腾成病恹恹的吧?”

宁铮是下下(不知道几个下)一本,想写篇娱乐圈(摩拳擦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