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长公主万岁 > 第3章 第三章

长公主万岁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橘色狸花猫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4-08 20:27:42 来源:文学城

齐明长公主李承霖虽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但也是命途多舛。

三十一年前,东越举国动荡。邻国犯边,上天降罚,五个月不见一滴雨,皇宫尚且缩衣节食,民间更是卖儿鬻女。

百姓认为定是上位者不仁不德,触怒了上天,万民请愿皇帝退位让贤。

当时还是燕王的先帝便就是在这样危难的情况下,被众人推上了龙座。

十月初五辰时,登基大典结束。燕王成了皇帝,燕王妃成了皇后。

十月初五巳时,皇后腹痛难忍,即将临盆。

十月初五午时三刻,皇后顺利诞下一女,与此同时,惊雷伴随着婴孩的哭声阵阵作响,大旱了五个月的东越国突降甘霖。

十月初五戌时,前线传来急报:大将军韩斯屡战屡胜,已经打到了敌国王都。

自公主出生后,捷报频传,先帝自然喜不自胜,认为此女身被祥瑞,必能为东越带来太平。

一个月后的朝会上,大臣们听说先帝为公主起名为“承霖”时,当即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公主纵然高贵,但终究是女流之辈,何以担得起这个‘承’字?”

“公主身被祥瑞,为东越带来了甘霖,怎么就担不起了?”

大臣面容严肃,继续说道:“陛下,这不符合祖制。”

“无需多言。”先帝凛声道,“公主名字就叫‘承霖’,不仅如此,朕还要亲自给她一个封号。东越之势,迅疾攀升,也终将与日月齐光。公主的封号,就叫‘齐明’吧。”

大臣们哑口无言,大将军韩斯是先帝旧部,有此威慑在,他们不敢再持反对意见,只得恭恭敬敬行礼:“东越有陛下,必将如日中天。”

李承霖作为先帝登基后的第一个孩子,身被祥瑞,又是皇后所出,先帝自然对她赋予厚望。更何况,她天资卓越,非其他皇子能及也。

李承霖才将四岁,便被立为储君。

先帝不仅亲选东宫六傅和太女宾客,还从翰林院中选择优秀人才充任伴读和教辅官员。闲暇时,还亲自教她读书习字、骑马射箭。

而李承霖德才兼备,从善如流,人人谓之不负圣恩。

不料李承霖十四岁时,皇帝皇后在同一天内相继离奇离世。

李承霖生在皇家,也跟随将士们上过战场,看惯了太多生离死别,可是当这件事真正发生在她自己身上时,她仍然觉得不可置信:

母后前一天还给她送来银耳莲子羹,还笑着摸她的脑袋说长高了长壮了;父皇前一天还轻言细语询问她功课,夸她又有长进了。

怎么会?不过一个晚上未见,怎么会这样呢?

然而还没来得及感叹命运不公,一场危机已悄然蛰伏。

帝后离世,举国哀悼。

因皇帝生前喜食青河鱼,舒贵妃便提议让李承霖亲去青阳郡取鱼,舒贵妃在太后面前泪眼婆娑道:“陛下生前如此宠爱承霖,怕是死后也放心不下,不如让承霖为陛下取来这青阳郡之鱼,陛下看到承霖终能独当一面,九泉之下也能安心啊。”

太后十分悲痛,自是没有细想,于是李承霖便被安排着坐上了前往青阳郡的马车。

京城离青阳郡虽有些路程,但皇家马均为良驹,自然节约了很多时间,只是到青阳郡地界需过一段水路,这让李承霖很是忧心,她小时候不小心在荷花池溺过水,从此不敢靠近河湖。

不过这次,为了替父皇取鱼,她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大船。

李承霖坐在船屋内休憩,饮了杯茶后,顿觉头晕目眩,手脚无力,便令侍从谷子扶着她到甲板上透透气。

“殿下,”身旁的侍从谷子笑着说,“过了这青河就到青阳郡了。”

李承霖眺望远方,船只果然离岸越来越近,只是她的头却越来越晕,险些就要站不稳。更令她想不到的是,她刚收回目光准备回屋休息,身边的谷子却不知道从哪儿掏出一张帕子,死死地捂住了她的口鼻。

李承霖手脚乏力压根挣扎不开,不由得瞳孔放大,小脸涨得通红,颈上青筋暴起。

谷子见李承霖没了动静,便二话不说将她扔进了河里。

“扑通”一声响,有谨慎的随从忙问:“什么声音?”

谷子回应道:“一条大鱼罢了,到了青阳郡有的是大鱼,殿下让你们再快些。”

原来李承霖只是昏死了过去,经这青河水冲击,反倒“活”了过来。

见自己身处这危难之中,顿时头也不晕了,手脚也有力气了。

她拼命挥动双臂,双腿乱蹬,可她完全不会水,做的全是无用功。鼻子嘴巴耳朵全都在进水,她想喊,可是喊不出来。

河水很快淹没了李承霖的头顶,她就快要窒息,什么也看不清,什么也听不清……

突然,她感觉有只手从背后而来,穿过她的胳膊托起了她,使她的头重新回到河面上,呼吸到了水面上的空气。

但她的意识还不是很清醒,便条件反射般想伸手抓住那人,却因为那人在身后而没能如愿,脑海里的念头催促着她要抓住这棵救命稻草,她还想继续尝试去抓,身后那人却喝止:“别动,不然都得死。”

李承霖很听话,便不再挣扎,任由着身后的人托着她回到岸边。

到了岸上,李承霖胃里一阵翻腾,吐出了好多水,恢复了神思。这才打量起她的救命恩人来,在河里意识模糊只听出是女声。

面前的女子光着脚,浑身湿透,连头发丝也滴着水,却如出水芙蓉般清秀雅致……

当然,最惹人注目的还是她微微隆起的小腹,估摸着有三四个月了。

李承霖回过神来,意识到一直盯着别人看是不礼貌的行为,连忙收回目光,向她道了谢:“谢谢你救了我的命。”

“小姑娘,不会水的话,就少在河边走,很危险的。”说话间,女子已经穿上了鞋子,打算离开。

“等一等!”李承霖摸了摸自己身上的物什,犹豫了片刻后,一把把玉佩扯下来递给她,“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是我心爱之物,从我出生起就伴着我,你既救了我的命,我便把它转赠给你,表示感谢。”

女子本来不想收,但看到李承霖十分诚恳的模样,索性遂了她的意,接过玉佩,笑着说:“举手之劳而已,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倘若你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大可以拿着它来京城找我,我必然尽我所能。对了,我叫李承霖。你……”

“夫人——”

李承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一声焦急的呼喊声给打断。

“夫人!原来你在这儿!老爷找不着你,在府上快要急疯了。”一位衣着缟素的侍女冲到二人面前,看到女子浑身湿透,不由得大吃一惊,着急问道:“夫人,你下水了?你怀有身孕,怎么能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呢!”

侍女牵起女子的手,上下打量着,眉毛快拧成了麻花,“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啊?”

“这里。”女子摸着小腹,低头蹙眉,“有点疼。”

“要命了!赶紧回去请郎中来看看。”侍女如临大敌,慌忙扶着女子离开了。

——你叫什么名字?

李承霖最终还是没有喊出这句话,看到女子捂着小腹微微皱眉的模样,她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想:她一定要平安无事啊。

目送着她们走远之后,李承霖开始思索起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她想起舒贵妃惺惺作态的模样,已然明白了真相。

李承霖对此并不十分意外。

她意外的是,推她入水的侍从谷子,从她记事起就一直跟随着她的谷子,她是如此信任他,青阳郡之行特意点了名要他跟随,而他竟然推她入水?

果真是人心不可测。

李承霖混进青阳郡城中,躲躲藏藏了半月,途中听说了朝廷派人来青河大肆寻人的消息,但她不敢现身,她怕她一旦出现便会掉入另一个陷阱。

而且此时现身,即使安全回宫了,也不是个好法子。

人只有在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只有让来搜寻的人无功而返,再回去禀告给太后,告知给她的丞相外公、大将军舅舅,等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失去的滋味,她回宫之后的安全才会有保障。

经历了丧母丧父,自己又险些溺死,李承霖仿佛一日之间长大了。没有了他们的荫护,她必须一步一步忖度自己的未来了。

青阳郡是边关之城,离京城还是有些距离的,李承霖原以为山高皇帝远,这里的百姓应当尚未开化,可能会带有蛮夷气息,不好相处。

然而令她感到意外的是,青阳郡和谐有序,当地百姓也是温和有礼,她藏入一户人家,被主人发现,主人非但没有驱赶她,看她有些狼狈,还送给她一些干粮和水。

她起初还抱了些戒心,离开后碰见一只流浪狗,随手掰扯了一块饼扔给它,狗儿几口便吃得干干净净,狗儿吃得开心,摇着尾巴眼巴巴地跟着李承霖走了一路,直至天黑,李承霖来到一座破败的寺庙里,狗儿都还在跟着。

李承霖笑了,她摸了摸狗儿的头:“你还活着,真好。”

她寻了处干净的地方坐下,扯了一块饼送进嘴里,嚼了嚼,真好吃。

然后她便和流浪狗一起将主人送的两个饼分食了。

夜深,李承霖有些困了,索性席地而睡。

这晚,她做了个很香甜的梦,梦中阳光和熙,天空碧蓝如洗,绿草茵茵,她在草地上跑着放风筝,父皇和母后笑着让她慢点跑……

一个月后,李承霖觉得时机已成熟,再加上这一个月的所见所闻,她觉得青阳郡太守定是个好官,于是主动联系了青阳郡太守江秋声,凭着信物确认了身份,江秋声立马修书一封,派人送往京城,又亲自挑选了一队精锐,护送李承霖回宫。

李承霖安然回到宫中,她的皇祖母又惊又喜,眼眶刹那就红了,却还是忍着泪水,长舒一口气道:“承霖你受苦了。”

“皇祖母,承霖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您了。倘若是上天注定要承霖去泉下陪伴父皇母后,承霖便也认了,可此番落水,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故意为之。承霖是为父皇去取青河鱼,父皇若泉下有知,恐怕也不得安息啊。”

“竟有此事?”

“是谷子推承霖入水,可他一个奴才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定是有人幕后主使,还请皇祖母为承霖做主。”

“岂有此理!来人,传谷子觐见。”

最后当然是没能查出个所以然来,谷子一口咬定是他自己恨透了李承霖,畏罪自杀,皇祖母无法,治了同行守卫之罪,罚的罚,撤的撤,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承霖咬咬牙,却也无可奈何。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谁知祸不单行,老天对李承霖似乎过分苛刻。

李承霖的舅舅——夏执大将军,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山石砸中,砸断了双腿。

而不久后她的外公——夏丞相在上朝途中马匹受惊不慎摔下轿,摔破了脑袋,当场死亡。

而夏执闻此消息,又气又悲,伤口血崩,任是华佗在世也无力回天了。

夏家满门风光,一朝大厦崩塌,悲矣,叹矣。

年仅十四岁的李承霖,在这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失去了父亲、母亲、外公和舅舅。

不仅如此,她身为皇太女,先帝驾崩,理应由她继位,可先帝轰然离世,她前去青阳郡取鱼消失了一个多月,众人只以为她早已溺毙,竟已推崇燕王李承贺登基。

等她从青阳郡回来,父皇为她留下的旧部不知为何远去了边境,送出的书信一封都没有收到回复,母族势力也分崩离析,纵她有心也是无力。

于是,李承霖成了长公主,皇祖母成了太皇太后,舒贵妃成了舒太后。

李承霖经历了这一切,只觉得天都塌了。

她面容呆滞,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

命运何其不公!为什么是她?为什么偏偏是她!

“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承霖哀极反笑,倒把太皇太后吓得不轻,连忙把她拥进怀里,抹了抹泪道:“孩子,哭吧,哭出来就不难受了。”

李承霖这才放声大哭:“皇祖母,承霖没有父亲母亲了……承霖什么都没有了……”

太皇太后拍了拍李承霖的背,满是心疼地说:“有祖母呢,祖母在呢。”

李承霖抱紧了太皇太后,哭了许久也不肯松开。

悲痛之余,李承霖也很清楚,背后之人是冲着她来的,不曾想她被人救下逃过一劫,而母族却被连根拔起。她身为女子却从小被立为储君,宫中不少人都眼红,如今没了母族的荫庇,她在宫中行走如履薄冰,不得不小心谨慎了。

太皇太后则是她唯一能依仗的了,她一定要牢牢抱紧这棵大树,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找到证据,为至亲之人报仇。

转眼十几年过去,李承霖羽翼渐丰,却还是无法手刃仇人。

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仇人就在她眼前晃悠,可她竟找不到一丝证据,更找不到一个时机,始终无从下手。

在这桃花盛开的季节,李承霖平白又添了几分愁意。

不多时,秦寒枝谨慎地躲避着皇宫中的守卫,终于悄无声息地进入永安宫,到达李承霖跟前。

秦寒枝不敢直视李承霖,毕恭毕敬地向她行了礼:“殿下,属下得到消息,信差已携着画像陆陆续续地从青阳郡出发了,不日便可送至宫中。”

“有多少?”

“据殿下的描述,又经户部统计,符合的共有三百七十五名。前往青阳郡的几位宫廷画师已画完一百九十九幅,如今仍在起早贪黑地画。”

“这事皇帝知道吗?”

“谁也不知,户部那边对外说是户籍补充,而画师那里对外只说是采风。”

“甚好。”

李承霖嘴上说着“甚好”,心里却疑云成团,她始终想不明白:当初,她明明告知了那个女子自己的姓名。李承霖,世间能有几个李承霖?东越除了她这个曾经的皇太女,谁还敢取名叫李承霖?可她为什么不带着信物来找她呢?

是不想沾惹皇家?还是已经……

李承霖拼命摇了摇头,她是个有恩必报之人,自然不愿想象这个最差的结果,于是安慰自己道:“恩人一定活得好好的,不来找我,应该是有什么顾忌罢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