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长公主万岁 > 第16章 第十六章

长公主万岁 第16章 第十六章

作者:橘色狸花猫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4-08 20:27:42 来源:文学城

二月草长莺飞,万千举子集于京城,参加会试。

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由翰林院主考。

江辞排着队,等候着进入贡院。她一边数着队伍的人头数,一边不停地往院墙上看去。

进入贡院前须得搜查行李和验明正身,经此细致检查,江辞一定会露馅。

所幸她已提前想好对策。

据东越史书记载,景越十年甲戌科会试,贡院起火,时间情况紧急,来不及传唤官兵,礼部便派了一半官员前去扑火,剩下的一半官员继续对考生进行检查,却因为人手不够,不得不草草了事,只过了眼长相,略微翻查了行李,没有大问题便放考生通行了。

上一世江辞就是这样瞒天过海的,所以这一次她打算故技重施。

她安排了云桃去纵火,只等待着她的好消息传来。

可她哪里晓得,贡院今日有位大人物要来访,早暗中派人清除场地之患,大人物身边高手如云,一只蚊子都能准确拦截,更别说是浴火之箭。

云桃的浴火之箭还未射到贡院,便被另一位箭术高超之人拦腰截断,一分为二,再起不了火花。

眼看着队伍越来越短,江辞也不由得心急如焚。

——要不,找借口逃走再作打算?

可兵部在贡院内外守着,她排得好好的,突然就抽离队伍,其他人难免起疑。

纠结着纠结着,竟也排到了头。

终于,轮到江辞了。

考生十个为一组,检查时须得解开衣裳,裸露身子,以防夹带作弊。

她心下犯怵,始终不敢向前迈动步子。

——这跟印象中的怎么不一样?按理说贡院早该起火了,可是,火呢?

礼部官员见她不为所动,考虑到还有后面不少考生,便催促着她快些上前。

江辞一下失了神,懵乎乎地走上去,将应试文牒交给礼部官员,立在原处听天由命。

“苏昌。”礼部官员翻阅着应试文牒,嘟囔道,“眼角有痣,面白无须。”又抬起头审察着她的长相,看到她的面貌与应试文牒上的特征相符后,方才点了头:“行李放在这里检查,去那边脱衣裳吧。”

江辞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脱……脱衣裳?完了,上一世不是这样的啊。

“长公主驾到——”

耳边传来一道尖细的声音,在场的人均大惊,礼部官员慌忙放下手中物品,已经脱下衣裳的考生们也忙不迭地整理衣衫,众人匆匆走上前去,百姓官员们齐齐地下跪:“参见长公主。”

李承霖从轿上下来,一旁的高内侍托着她的手往前走。

江辞恭敬行礼,察觉到李承霖渐渐走近,甚至能看到她下裳上精致的刺绣。

重生后经历的事情与上一世还是有细枝末节上的区别,比方说上一世云桃成功点燃了那把火,比方说上一世李承霖不曾驾临贡院。

江辞隐隐觉得,云桃没有点燃那把火,会与李承霖驾临贡院有关。

为了不暴露身份,既如此,只有赌一把了,先把眼前这关渡过再说。

在场之人因身份不同各自行礼,不过均低眉顺眼,将头埋得低低的,以示对长公主的尊敬。

江辞心中计来,当即直起身子,眉尾一挑,猛地将头抬起,直勾勾地盯着李承霖的眼睛。

她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果真被其他人注意到,高内侍当即大呼:“大胆!竟敢直视长公主尊容!”

没想到李承霖在看到她的模样后先是一怔,随即拦住了正欲上前的高内侍,缓缓走到她身边,垂眸问道:“你是何人?”

“草民青阳郡苏昌,”江辞行了跪拜礼,“见过长公主。”

“苏昌?”李承霖嘴角带着笑,却看不出任何情绪,“好名字,本宫喜欢。”

“多谢长公主夸赞。”

李承霖垂眸端详着她的脸,忽地躬腰低头,轻轻勾起她的下巴,用只有她们二人听到的音量轻声道:“你这张脸,本宫更是喜欢。”

她这动作来得出其不意,江辞呼吸微微一滞,忙不迭大声回应:“长公主抬爱,在下诚惶诚恐。”

李承霖站直身子,扫视了一下四周,方才朗声道:“都起来吧。”

“谢长公主!”

李承霖到访,吕伯言身为礼部尚书,自然有着迎接的义务,他吩咐底下人继续办事,自己则迎上前去:“不知长公主大驾光临,准备不周,还请长公主见谅。”

“吕尚书,本宫奉陛下之命前来视察,无需管顾,你且继续,万不可因本宫的到来而贻误了考试。”

“微臣遵命。”

而江辞那边,因着她对长公主不敬,但长公主却并未罚她,不仅记住了她的姓名,还夸赞了她一句,再加上她后来那一句“长公主抬爱”,更是表明了长公主悄声说的那句话大有乾坤。

混迹官场的哪个不是见风使舵的,待长公主进了贡院后,负责检查的官员端起茶盖碗,抿了一口,朝手下人递了个眼神。手下人会意,立马把江辞的行李拾了起来,笑言:“检查过了检查过了,苏公子赶紧进去吧!”

江辞这才躲过一劫,慌忙提着行李进了号舍。

会试连考三场,每场考三天,吃睡全在这间狭窄的号舍里,礼部还发放了蜡烛,方便考生答题。

贡院的考生们个个都紧张,就江辞心态平和,上一世她已经经历过一次,这一世只要照常发挥即可。

这几日,她坐在号舍里看过艳阳,听过风雨,也被料峭春寒冻僵了手指,她放下手中笔,将手指放在嘴边哈着热气,活动了一下指节,又随意拿起一个馍馍啃着,才发现馍馍都开始发馊了。

正巧这时,隔壁号舍里传来小声抱怨的声音:“真是不合理,连考三场,每场考三天,还得提前一天进贡院,延后一天出贡院,算起来,连着十一天待在号舍里不许出去,饭菜还得自备,这么些天时间,带的饭食已经又干又硬,都馊了。吃吃不好,睡睡不好,还怎么考试啊?”

江辞随意嚼了几下,将馍馍囫囵下肚。

说实话,朝廷完全有能力替考生准备饭菜,但是既然没有这样做,便是有它的道理所在。

武帝时期,武帝怜才爱才,为了让举子安心考试,便在每个贡院安排设立了小厨房,专门为考生准备三餐,此令一经颁布,天下士人无不赞叹武帝的爱才之心。

可是有一年会试,玉门贡院小厨房竟出现了投毒事件,玉门贡院里共四百二十名举子,仅有一百二十名举子逃过一劫。

东越一下子折损三百名举人,举国震惊,百姓们纷纷要讨个说法,多地爆发游行示威。

小厨房人多手杂,留存的样品无毒,那一定是在送餐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大理寺刚查出些端倪,始作俑者便接二连三地畏罪自杀,竟有九个人!

武帝痛定思痛,披麻戴孝,于兰若殿为亡魂守灵七日。除了尽力安抚死者家属外,更是废除了新令,仍由考生们自带干粮。

其实那几场重大的游行示威里,总少不了一些有心人在人群中刻意引导、将水搅浑,但大多数百姓总是听风就是雨,东越险些内忧外患,幸得武帝决断有魄力,不然事况还会更糟糕。

发馊的馍馍被江辞囫囵吃完了,她擦拭了一下手指,继续心无旁骛地开始答题。

入仕之人,本该为国为民,既有这个觉悟,还怕吃不了这点苦吗?若没有这个觉悟,那也不配入仕了。

二月十八,会试结束,考生们有序离开贡院,接下来便是批阅环节。

为了防止黑幕,考生的姓名和籍贯会被折起来,用空白纸封上,即糊名。还会让专门的人员将试卷内容誊写校对,最终由礼部和翰林院共同批改。

二月二十五日,礼部和翰林院汇聚一堂,准备填榜事宜。同时,为了保证录取名单不被提前泄露,由兵部带兵维持贡院内外的纪律。

二月二十八日,会试放榜。

才将寅时,贡院外已是站满了人,等侯贴榜。

金杏客栈住了不少举子,自然也是热闹非凡。

看到江辞还在有一下没一下地用茶碗盖攃着茶碗,唐风急了:“苏弟,人人都往贡院跑,你怎么还这般冷静?快随我一起去瞧瞧吧!”

江辞喝了口茶,悠闲道:“唐兄莫急,按规定,辰时才会贴榜,如今过去岂不是白白在那里等着吗?”

“虽如此,只是心中难免彷徨。”

“唐兄不必彷徨,榜上的名字早已是定数,再着急再心慌也不会更改,你且泰然些。”

唐风长叹一口气,只得坐回了凳子。

辰时将过一刻,唐风又催促着江辞前往贡院看榜,江辞应声站起,刚走到客栈门口,不远处便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不多时,店小二跑到江辞面前,猝不及防地行了个大礼:“恭喜苏老爷!贺喜苏老爷!中了中了,第二名贡士!”

唐风闻言又惊又喜,忙拱手作揖:“苏弟,当真是大喜啊!”

“哪里哪里,还得多谢唐兄这些日子的盛情款待。”江辞也回礼,低下头,却见店小二还在地上跪着,知晓他特意来报不过是想讨个赏,于是她咬咬牙,忍痛朝云桃递了个眼色。

云桃会意,从袖中掏出钱袋,递了串铜钱给他:“呶,给你打酒喝,去吧。”

小二得了钱,自是喜不自胜,慌忙又磕了两个头:“多谢老爷!多谢老爷!”

小二走开后,周围的人也纷然道贺,江辞一一回应,客套几番后,方才抽身离去,和唐风一起走到贡院外。

大多数举子早在放榜时就过了目,还有些有关系的,在贴榜之前就已知晓榜上名单,因此此刻榜前没剩多少人,并不拥挤。

江辞一眼就看见了苏昌的名字,果真如店小二所说,是第二名贡士。

“你瞧,这前两名都是青阳郡人氏!”一旁的男子发现了榜上的稀奇事,兴冲冲地指给同伴看。

江辞觉得好奇,便望了眼第一名会元的位置。

秦振?

竟然是青阳郡熊县人氏?

她轻抿了下嘴,没想到青阳郡竟是卧虎藏龙。

“苏弟,咱们回去吧。”

身后响起唐风的声音,江辞回过身一看,却见他表情沮丧,很是失落的样子,心内已是明了,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憋了半天,才道一句:“唐兄不必气馁。”

唐风叹了口气:“终究是我技不如人,不比苏弟你才高八斗。”

他的语气里隐隐有些酸意,江辞见不得他这么恹恹的样子,便严肃道:“唐兄说出这般话语,岂不是让做小弟的无地自容了吗?”

“是愚兄欠虑了。”唐风眉头深锁,“只是家母生前对我寄予厚望,可我考了三次还是未能中选,大抵不是这块料。”

“天下万千学子,你既已中了举人,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不过三次而已,又算得了什么?慈懿夏皇后的父亲,不也是考了六次,足足花了十八年才中选,后来官至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唐兄又何必妄自菲薄,凡事总讲究些机缘运气,你且放宽心,三年后再战。”

江辞到底还是会宽慰人,听了她的话,唐风心里也不怎么憋屈了,想着夏丞相的事迹,胸中还多了股动力,他点头坚定道:“是愚兄狭隘了,苏弟今日之话我铭感五内,必定以此为戒,再不可妄自菲薄。如此,咱们回客栈吧。”

江辞这才舒了一口气,两人并排而行,快到客栈时,江辞询问道:“唐兄接下来有何打算?”

“多年漂泊在外,倒生出了些游子思乡之情。我打算回一趟青阳郡,向父亲请罪,顺便见见旧时的亲戚朋友。”唐风突然停下脚步,脸上换了副慎重的表情,转过身看着江辞道:“苏弟,不日你便要参加廷试,可曾准备好了?”

“万事俱备,只消静静等待它来便是了。”

“果真有魄力,愚兄惟愿苏弟金榜题名、一举夺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