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长安回忆录·梦华篇 > 第14章 第 14 章

长安回忆录·梦华篇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卿卿月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6-13 23:45:44 来源:文学城

皇帝体弱,有苏和调理,日渐康复。

长公主刘婉看似力挺太子,那也是因为太子生母先皇后在世时,许了她女儿皇后之位,如今,太子年满二十五还未大婚就是等刘婉独女陈娜娜成年,可陈娜娜并不喜欢太子,说是嫌弃太子年长她许多,生的又不如九皇子好看。近来刘婉似乎也和九皇子生母淑贵妃走得越来越近。

梁王世子成年已久也没婚配,大概也盯着陈娜娜。虽不敢明目张胆,但梁王与长公主原本就姐弟情深,陈娜娜是一定要成为皇后的人,盯着帝位的人,怎么会遗漏她呢?所以陈娜娜不肯早早嫁入东宫,总推脱说还未长成,其实不过是在观望,毕竟皇家不比百姓,历朝历代未成年就嫁入宫中不在少数。总之即便有皇帝力挺,太子还是如履薄冰,举步艰辛。

太子是一个很好的人,是一个很好太子,将来一定是一个很好很好的皇帝。

太子并不是每天都来上课,他虽被卸了监国之权,但是皇帝身体尚在修养之中,还是需要他帮着处理朝政。我拒绝了太子殿下提我为伴读的好意,还是以堂邑夫书僮的身份留在学宫,表面上整日忙些俗务。

平昭公主成婚没多久,太子又因政见与太后相左被打压,这次连带太子老师太傅少傅都因授业有过误导太子而被斥责下狱,皇帝修养期间,一应政务全都交由太后处理,长公主刘婉常驻太后宫中协助,为太后分忧,与淑贵妃更加亲近。

本来皇子亲王是不能去学宫学习的,九皇子能隔三差五跟着太子来学宫读书,还是早年太子求陛下特赐的恩典。

按惯例太子在学宫读书有伴读,皇子在内宫读书,没有伴读。

太后不知怎的,非要破个例,下了懿旨,命淑贵妃亲自挑选世家子弟给九皇子做伴读,于大内文渊阁设立学堂读书,此事长公主刘婉也插了手,一上来就怂恿淑贵妃把太子伴读韩燕熙和张子文要了过去。这就等于卸了太子双臂。若非李大公子已经担了太子府臣的官职,怕是连他也得挖走去保卫九皇子的安全。我估计太后下这道懿旨应该是刘婉鼓动的,这傻娘们儿一直摇摆不定,这回又要干啥。

一时的变动让十五岁的九皇子甚是苦恼,连续多日称病窝在寝宫不出来。

皇帝怒斥九皇子竟敢装病,违逆太后心意,怠慢学业,下旨封九皇子为秦王,即刻离宫,立府别居。指了上林苑一处宫殿,暂作王府,只等成年马上去往封地楚国,划南军驻地东阳,郯郡,泗水郡为楚国辖地。

斥责淑贵妃教子有失,闭宫反思,无诏不得出。升贤妃为贤贵妃,主理后宫。

贤贵妃是先皇后亲自给陛下挑选的人,早年是得宠的。生下皇六子皇七子皇八子,皇六子早夭,皇七子大约十岁上得疯症,平时好人一个,疯症发作就要杀人,送去皇家别苑看护起来。

皇八子封齐王,已经去往封地代国,不过这个齐王身有隐疾,不能近女色,偏偏好色成性,每次和女子欢好都要大病一场,好了却又要欢好,所以常年卧床。

因着这些缘故,贤贵妃一直被诟病。但她为人贤良,所以除了这些,众人也说不出其他的不好来,她接替淑贵妃主理后宫,宫中并无异议。

淑贵妃原是宫中女官,陛下登基第二年,因美貌被陛下宠幸,所出的皇四子平王入质南唐,不出两年便不幸染病早夭,客死他国,继而皇五子献王七岁被送去南唐为质。淑贵妃如今膝下除了九皇子还有皇帝仅有的两位公主,大公主马上年满十四成年,二公主尚且年幼。

陛下因平王献王入质,而常觉亏欠,是以十分看重宠爱淑贵妃。淑贵妃子女多且于国有功,根基稳固,被人捧着,难免心气高了些。此次闭宫反思,仅是敲打一下,让她不要犯糊涂。

太后以寿辰为由召回儿子梁王,太子一母同胞的二皇子德王和三皇子靖王,以及贤贵妃的皇八子齐王,长安城一时热闹起来。

为了召回爱子,顺道把所有能和皇位沾边亲王都召回来了打掩护,太后一个老太太还挺能折腾,真是有意思。我觉得应该把惠王的两个亲叔叔也召回来,虽然一个身有残疾,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但据我所知,那俩老伯伯也是妙人,好玩得紧。

没几天,惠王二叔庆王和三叔逍遥王便上书请旨,说要带着各自的王世子一同入京朝贺,为太后庆生。

一般亲王入京,王世子不能相随,但陛下破例准了,说想见见这些子侄。

并非所有亲王的封地都是国,有国号的都有兵权,没有国号的只有府兵戍卫军。一般位置太好,离京畿太近,战略位置太重要,经济发达非常富庶,为表示恩宠而分封的就不立国号。

这俩老亲王就是有封地未立国,一个封地在南阳,一个封地淮阳,两人是邻居,离长安比那些人还近些,陛下准奏,他俩带着儿子就来奔着京城来了。

亲王无诏不得私下见面,为了路上不碰头,老哥俩很默契,逍遥王过武关直奔长安,庆王向南入洛阳再向西过函谷关进长安。

各地亲王都在忙着赶路。太后又有了新动作。

这日我们正在上课,太后宫里来人,抬了好些箱奏折来,全是太祖皇帝批阅的老奏章,有的都发霉了,太后身边传话的公公说太后的意思是让太子要以太祖皇帝为榜样,好好学学,以后皇帝那边的奏章就先不要帮着处理了,什么时候学得和太祖皇帝一样优秀了,再处理政务不迟。

几句话就赶在皇帝之前困住了太子。

而我只觉得这些人玩的把戏有些幼稚,不过也可以理解,他们龇牙咧嘴,其实不过外强中干,虚张声势而已。但凡他们名正言顺一点,哪怕有个像样的师出有名,都不至于像现在一样,如饿狼一样尽显丑态。想发狠下重手,又怕堵不住悠悠众口,无耻又要脸呗。投鼠忌器,动作变形别扭也是正常。毕竟皇家皆以仁孝治天下,为天下人之表率,一家子血亲,他们的较量,要顾及的太多,到底又当又立,需要一块遮羞布而已。能捂住当然还是尽量捂住,捂不住……捂不住也有捂不住的玩法。

我还挺喜欢,太子应对对手的玩法,对方出招他不慌也不惧,接招回招,不去刻意地赢,输了被打压了,也不恼也不气馁,就去游马涉猎,饱览群书……就当给自己放个长假,休息休息。等对手懈怠了,他满血复活,继续与对手周旋,看起来周而复始,没什么进展,其实不然,在这个过程中太子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审时度势,改变策略,容错试错……一时间也不知道谁才是那个猎物——猛兽捕食,可以失误很多次,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可以吃饱,但是猎物失误一次就再也没有机会。

也许正因如此,对手才发现,太子文弱外表下,隐藏一颗怎样坚强的心,他们害怕了,胆战心惊,瑞瑞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啊,这表面的和气怕是也维持不了多久了,小打小闹也快掩饰不住剑拔弩张了,到时候免不了腥风血雨。惠王一家就是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