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长安华梦 > 第61章 第 61 章

长安华梦 第61章 第 61 章

作者:夭猫的尾巴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9 14:55:58 来源:文学城

“来来!开饭了!”

华清宫别殿的露台上,允鹤特点问宫人要了数十个灯笼,点燃放在地上,灯火通明,映着空中纷飞细雪。

远处是静谧的山谷,空寂悠然。

地上起了好几个炭炉。

允鹤用刀割着各色肉片,插在精致的银串子上烤。

阿肥在山谷中玩大半日,此刻方才飞回要吃的。

“饿了,肉呢?”

允鹤挥手赶它:“还没好,一边玩去。”

李庭瑄走过来帮忙:“我来吧,这些你做不惯。”

迟瑞正帮着大家调酱料,听他这么说,便道:“允鹤哥哥很会……烤肉……”

李庭瑄有些诧异,看了他一眼。

允鹤笑道:“我是从山里出来的,似你们这些精细的点心菜式我统统不会。这样简单的做法倒是会的。”

李庭瑄想起那晚在黛子山上,允鹤背后绽出双翼,认真对他说道“我乃上仙”的画面,一时陷入沉思,不再追问。

烤肉一时半会好不了,又有宫人负责看着。

允鹤斟过酒后举杯:“今夜难得聚一聚,许个愿?”

李庭瑄想了想:“愿你一切顺利,平安如意。”

允鹤笑了。

迟瑞举杯,轻道:“我……也希望允鹤哥哥……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允鹤替换了他手里的酒杯,把酒换成玫瑰露:“心意领了,不必有酒。”

阿肥学着人的模样,用两个翅膀拢着酒杯,发出豪言壮语:“愿我渡劫成功!”

允鹤晃了晃酒杯:“这个我衷心祝愿。”最后长笑一声,“愿大唐国运昌隆,得天庇佑。”

李庭瑄微微一怔,不曾想他不理朝政,许愿却与国运相关。

三人一鸟碰杯,一饮而尽。

允鹤想起赏鸟大会那晚,本也是好好一顿饭,半途却杀出个饕餮扫了兴,招呼大家添了新酒,正要重新说祝酒词。

漆黑的天幕中,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光尾划过。

露台上人尽仰首。

“啊,你看那边——”

“真好看!”

……

阿肥不悦叫起来:“是扫把星,讨厌!”

迟瑞不明所以:“很……漂亮啊……”

阿肥哼哼两声:“漂亮才怪,扫把星是最最倒霉的星象!不吉利,不吉利!”

允鹤皱眉,流星绚烂的拖尾在他瞳中划过。许久未观星象,竟不曾察觉,如今天狼星已现,七杀星隐现于西南面。然而紫微星中,帝宫却依旧璀璨。

举目遥遥望向长安城方向,那边皇气仍是冲天直上,未见衰败。

如此诡异的星象,实在是前所未有。

妖乱稍平,便有有人乱。即便大唐百年来积威仍在,不至江山倾覆。这些小动荡积攒多了,终难保大唐江山不会像千里之堤,一朝溃散。

低眉,伸指按压了下太阳穴:西南面,理应是安禄山的地盘吧?蛊母已死。少了其中召唤,蛊虫与宿主就是共生的关系,并不会威胁生命。

想来他是病好了。

这一把终究是赌对。

这是头一次,猜对了也没有半分喜悦感。

允鹤不动声色的站起身来:“我去拿烤肉。”

李庭瑄忙放下酒杯:“我去就好,你坐着吧。”

允鹤并不留步:“我习惯自己动手。”随意挑选着烤好的鹿肉和牛肉,“牛肉只要七八分熟便够了,烤太久容易老。鹿肉却可以多烤会。”

李庭瑄应声:“你的习惯,我记下了。”

允鹤淡然一笑:“我不过随口闲聊,你记它做什么?”忽然抬眼,“你主子若与我开战,你当如何?”他声音不高,附近的宫人并未听到。

李庭瑄浑身一震,侧头看他。

允鹤脸上仍是带笑,适才那一句问话,便似在问“这块牛肉熟了没有”一样漫不经心。

纷扬的细雪在他眼前飘舞,他眸中融入了橘色的暖光,反照出来,平白有了几分锋锐的错觉。

李庭瑄低眉,不敢直视他的双目,许久轻道:“什么意思?”

允鹤略略扬首望向天际:“七杀星主战,天狼星主外敌入侵。如今七杀星现于西南面,我若没记错,安将军便是驻军西南面的。”

李庭瑄摇头:“你的意思……我没有明白。”

允鹤淡淡道:“安将军心在云天,不是池中之物。谋反,难道不是迟早的事?”

李庭瑄不语:安禄山狼子野心,这些年贪恋浮华,一直暗中密谋着出兵造反之事……允鹤乃当朝国师,他与他,终归是要站在不同阵营的。

这个立场,他原本已经一清二楚,只是连日来接踵而至的事情,让他恍然间有了一种错觉——他们可以是朋友的错觉。

李庭瑄咬紧了牙龈,浑然不觉手中的银盘已倾斜出了个角度。

允鹤出声提醒:“再侧,肉就洒了。”

李庭瑄低头,银盘内的肉汁香油已淋了满手都是,剑眉无声蹙得更紧:允鹤问出的,是他思量已久,却始终不敢细想的问题。

直面如此坦诚的提问,他却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旁边有宫人送来擦手的绢布。

李庭瑄胡乱擦干净手,再抬眼时,允鹤已翩然走远,便似他从来没有问出过刚才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走近过他的生活。

“等等——”

允鹤没有回头:“再走慢点,肉就凉了。”

李庭瑄沉吟片刻,终下定决心,长吸口气自背后追上:“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不会与他站在同一阵线。”

允鹤脚步微顿,有点意外:“你要弃了他?”

“是。”李庭瑄声音不高,却很笃定。

他握紧手中银盘:“谋逆之事,九死一生。我怕死。但与你对敌,比死更可怕。”

允鹤一怔,随即失笑:“……我又不是长了一张鬼脸,怎么竟让你觉得比死还可怕……”

李庭瑄微微摇头,低声道:“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要与你对敌。”

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如约而至。

各家各户均举腊祭,杀鸡宰羊,沐浴烧纸。

宫里一早举行年终大祭,凡皇家子弟均需提前沐浴斋戒,一大清早便开始祭祀宗族,众大臣入宫聚餐的大宴则安排在傍晚。

如此一来,允鹤倒是乐得有大半日清闲。

腊八的节礼是提前备下的,一大早就派送到各个府上。

允鹤看这些节礼除一众金银细软外,又有各色胭脂水粉,只当是让他散了给府上丫鬟们用的,便与琉璃说道:“这些东西你看哪些合用,便选了去吧。”

琉璃含笑推道:“宫里给的节礼,我们也发下来了,这些是皇上赐予国师的。国师留着自己用就是。”

允鹤不明所以:“我……留着自己用?”

李庭瑄先前时常替安禄山打点节礼,对这些东西倒是见怪不怪。

“这两种胭脂膏子一唤紫雪,一唤红雪,乃宫中特制,用之可令肌肤生泽。这些膏子均调淡了颜色,确实是男用的。宫里的腊八传统,当日必以口脂面药打点妆容。以往安将军都会选腊八前一日沐浴静养,待得腊八当天晚宴,再盛妆出席。”

允鹤:“……”想起安禄山那一张胖脸涂抹上胭脂口红的模样,心中一阵莫名的恶寒,“不想宫内竟有此风俗……”

他入世虽近十年,去的却多半是塞外或是小城小镇,待在长安的时日并不算多:“这般习俗却是为了什么?”

李庭瑄本是胡人,先前只是依足规矩办事,从未有闲暇想过为什么,听到允鹤发问,一时哑口,隔了有会才道:“我大唐崇尚姿容美,大概……是皇上体恤百官辛勤,又特地眷顾大家的容颜……”

允鹤微微一哂,又道:“若朝中百官均是依着相貌容颜来选,你家安将军何以盛宠?”

李庭瑄语气平淡:“他与我,不是一家人。”

允鹤略略扬眉,察觉到他情绪的变化:“这两日,我看你房间内时常亮灯至深夜,在写请辞的信件?”

李庭瑄诧异的抬眼:“你如何猜到的?”

允鹤一笑:“既然是猜,还要什么理由。”

迟瑞小心摆弄着这些胭脂水粉,忽道:“这个……以前爹爹也有……”

“大娘……会给哥哥打扮,有时候……也会在我眉心点一颗朱砂……”他慢慢述说起小时候,腊八当日,家中众人上妆打扮的情形。

允鹤想着,迟尚书在朝之时,迟瑞不过孩童,小孩子点个朱砂痣涂点胭脂倒没什么,记忆中迟尚书一缕胡子,脸上擦两团胭脂,实在是……难以想象。

推开个胭脂盒子,允鹤以食指在上面轻轻一触,点在迟瑞的额前,印出个红点。

朱砂衬着白瓷般的肌肤,倒令他脸上平白多显出了几分这个年纪的应有的意气风发。

允鹤眉眼微眯起来:“眉间一点朱砂痣,胜却人间好颜色。此言得之。”

“……”迟瑞刚闻得允鹤对脂粉一物颇有微词,看到他抬手在自己眉心点痣,便要拿绢帕擦掉。

允鹤这随手一点本是图个好玩,得手过后,倒真心认可,觉得好看的:“别擦了。迟公子面容俊秀,这么看来,一点朱砂果真增色不少,既然是习俗,就留下吧。”

迟瑞头一次被夸容颜俊俏,耳根瞬间红了,扭头轻道:“允鹤哥哥……取笑……”

允鹤笑道:“没有取笑,完全是真话。”眨眼望向李庭瑄,“来,我给你们都点上。”

李庭瑄退了一步:“朱砂,历来是家中长辈给小辈点上,以示祝福。”

“你这么说,可是怕我占了你的便宜?”允鹤哼哼两声,“若轮年龄,我可当得起做你们所有人的长辈。”

李庭瑄看着允鹤不过十八二十的面容,那句“要点也该是我给你点上”的话却始终说不出口。

允鹤把胭脂盒子往手边一放,将迟瑞拉到与自己同一阵线:“李大人熟知节礼习俗,不如给我们演示一下,腊八应当如何打点妆容?”

李庭瑄看到他眼底里分明闪过的一丝狡黠,无奈摇头:“我是从不上妆的。”

允鹤好奇:“这是何故?连安将军都遵照习俗上妆了,李大人如此眉目,若是上妆,岂非更加惊为天人。”

李庭瑄明知他是有意玩笑,索性学着他的语气:“萧大人此话谦虚。以萧大人如此面目,不施脂粉亦足以风流长安。”

允鹤大笑起来:“往年腊八,朝中大臣施以脂粉,见面招呼时可都是这样相互吹捧?”

李庭瑄回想起历年随安禄山进宫晚宴,这些朝廷大员见面后彼此奉承,多半都是如此互夸,当时听来不觉如何,此刻想想却莫名好笑起来,忍笑道:“想来是如此了。”

允鹤悠然笑叹:“色相外观,终不过一副皮囊,然则偏是这副皮囊最为直观,便是男女老少,都免不得为此着迷的。”

李庭瑄点头:“知好色慕少艾,人之常情。”

允鹤话锋一转:“然则我是真的好奇,安将军事事均讨好圣意,为了应节,岂不应当全府上下,盛妆打扮。为何唯独你不用?”

李庭瑄静了片刻:“你还不够了解他。”他目光放空了些,落在琉璃纱窗的窗花上,“此人极其善妒,对身边的人均不信任,又好爱美色,府上姬妾成群。怎么可能让我……”他说到这里,语声稍顿,抬头看了允鹤一眼。

此事,勾起他内心许多阴霾,脸色不由也暗了起来。

允鹤随手把玩着个胭脂盒子,一时没留意到他脸上的变化:“如此愚笨。若是我,便绝不疑心李大人会与我抢人。以李大人这般青年才俊,只要一出门,怕不是满城红袖招,还须得在意府上这几个?”

李庭瑄摇头:“他倒不是怕我与他抢,而是在意府上之人对我……”他话未说完,忽看见允鹤倏然闪身跃起,正不明所以。

对方已飞快出手,将指尖胭脂蹭到他脸上。

李庭瑄一怔,终于反应过来,他方才直与他扯些乱七八糟的话题,不过是要令他分神。无奈叹了口气,他显然不知道,这一盒脂粉,堪比黄金价,被他胡乱玩耍,这便挖去一大半。

到一旁要了水洗脸,心中又忍不住好笑:这国师看似聪颖成熟,偶尔也有这般孩子气的时候。

允鹤偷袭得手,却看他始终不言语,忍不住问道:“恼了?”拱手道,“抱歉,我实在无法想象晚上百官盛妆的场面,所以才想让李大人先打个样,好让我心里有个准备。这么乍眼看过去,李大人果真还是好看的。”

李庭瑄听他过来道歉,本想回一句“哪有这么轻易就恼”,闻得他后半句话,又瞬间无语:“你与安禄山,当真完全不一样。”

允鹤被他这话气怔了:“我与他若一样,岂非吓死人了。”

李庭瑄一笑,转移话题:“别光说长安,萧大人仙乡可过腊八?”

迟瑞听他问起允鹤家乡风俗,马上认真听起来。

允鹤想了想:“我们倒是也会朝拜上神。还有便是煮药粥。”

阿肥还在不死心的翻翻找找,发现此次节礼中一点吃的都没有,又听允鹤提到药粥,嫌弃的刨着爪子:“药粥有什么好吃,又苦又涩。”

允鹤拍着它的脑袋:“味道虽然一般,对增补修为,强身健体却是好的。”眼前一亮,“趁现在还有时间,不如给你们煮点药粥吧?”

阿肥誓死抵抗:“不要——”

允鹤无视它的叫声:“就这么定了。”推了推迟瑞的肩膀,“帮我去厨房把小米端来。”自行往药圃去挑选已经晒好的药材,又向琉璃问道,“日前收好的淮山、黄芪等药,放哪了?”

琉璃一怔:“国师这倒问住我了,前几日我只顾得做账,药都不是我来收着。”

李庭瑄听见他问,便道:“黄芪已收到丹室里头,药柜最左边一排倒数第三个。淮山一物,因厨房近几日都要炖汤,被收在后厨的瓦瓮里作备用。”

允鹤惊讶抬头:“你懂药?”

李庭瑄如实道:“本是不懂的,只是看这些东西无人照看,便了解一下。希望不与你添了麻烦。”

允鹤失笑:“你若是麻烦,我府上的人便都有麻烦了。你这管家的本事,可比琉璃强多了。”

琉璃脸上一红:“是我失职,反倒让李大人操心这些琐事。”

允鹤忙摆手:“我没有别的意思。夸是由衷的夸,但也没有怪你的意思。”笑与李庭瑄道,“既是如此,还劳驾帮我取一下药?”

李庭瑄依言取药回来。他不知道数量,索性将装药的抽屉和瓦瓮一起搬来。低声道:“我无意僭越,只是一时习惯……”

允鹤边挑拣着药物,边笑道:“你那习惯,绝对是好习惯。安禄山真是捡到了宝,才得了你这么一个大管家。”他随意盘膝坐在地上,腿上放了个簸箕,将要用的药材挑选好一一放进去,“大管家,请教你个问题?”

李庭瑄点头:“你说。”

允鹤单手托着下巴,一脸期待望向他:“觉得我府上的管理如何?”

李庭瑄扫了眼药圃里头到处都有残余的药渣子,许多枯枝落叶也无人打扫:“你要听实话?”

“当然。”

“有点乱。”

允鹤奇道:“乱?”随即反应过来,“你说这院子吗?这里一切都是我打点的,这几日忙,忘了打扫。”

李庭瑄:“……府上难道没有负责打扫的小厮?”

允鹤想了想:“有吧。他们具体如何分工我倒没怎么过问。”

李庭瑄无奈叹气:“你这样……若有心怀叵测之人想要混入府上,意图不轨,你怕也认不出……”他话未说完,忽想起他府上处处设有阵法,瞬间没了言语:要混入这府上,还是有难度的……

允鹤双臂抱住那簸箕。颇有几分惆怅:“年底了,我想着给他们提一点月俸,却不知提多少,以什么理由合适。你帮我参详参详?”

李庭瑄皱眉:“你要给他们加月俸?”

允鹤笑道:“过年嘛。大家在一起生活半年,也算不容易。总该送他们点什么。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似乎他们最为在乎的就是月俸了。”

李庭瑄默然片刻:“我倒觉得,你该给他们减一点月俸。”

允鹤奇道:“为何?”

李庭瑄斟酌言语,久未开口。

允鹤等了有会,探头过去:“怎么不说话了?”

李庭瑄正要说话,对上他有如新月出岫般的眉眼,瞬间有些晃神:“嗯……”

允鹤笑起来:“你直说就好,我不会生气的。”他拿了片白芍,在鼻端下轻嗅,“好香。”随手递给李庭瑄,“你闻闻。”

“我不太懂药。”李庭瑄接过那片药材,略微沉吟,索性直言,“你府上的人被你宠坏了。无论是谁,此刻到了别人府中,都是难以生存的。就算你愿意护他们一辈子,他们也终究要在外成家。圈养,会失去本身的劳动与生存能力。”

允鹤选药的动作稍作停,脸色慢慢凝重起来,眉心皱起一波涟漪。

李庭瑄细辨他脸上变化,谨慎道:“或许,我所见非全……”

允鹤摇头:“你说得有理。我会考虑。”

李庭瑄张了张嘴,想尝试着解释。

允鹤已复了笑脸:“在人事上面,你比我更懂,我听你的。”

李庭瑄:“我……”

一时,允鹤把药捡得差不多了,抱着簸箕跳起来:“你在我面前说话,不必小心翼翼的。你这样会让我有种‘我很吓人’的错觉。”走出几步,忽又回头,“对了,我觉得那封请辞的信,还是不要送出去的好。”

李庭瑄正弯腰帮他收拾着剩余药物,听闻这话,脊背一僵,静了半晌:“你……不相信我?”

允鹤更正:“我是在替你分析。”

李庭瑄不解:“分析?”

允鹤边走边说:“你从范阳郡到长安,一路上安禄山的俩宝贝儿子都没少派人追杀你。然则这段时间,我府上居然没有遇到过探子,你觉得那是为什么?”

李庭瑄回忆道:“那时候,是我赌了一把,硬是从断崖上滚下来,摆脱掉他们……”

允鹤唇角微扬:“以安将军手下的行事风格,杀手会因为你入了长安就不再行动?”

李庭瑄心头掠过丝艰涩,摇头:“但凡有一丝线索,他们想必上天入地……”

允鹤又问:“杀手把你跟丢了,找不回来,少不得要回去复命。以你对安禄山那二位公子的了解,如实回复,下场如何?”

李庭瑄浑身肌肉绷紧:“不如何。”

“所以……”允鹤笑了笑,“杀手也不是傻子,他们要活命,多半就会回复,你已经死了。”

李庭瑄眉心紧蹙,总算明白他的意思,低头不语。

允鹤继续说道:“现在,安禄山忽然好起来了。他侥幸不死,病好之后发现自己的近身侍卫不见了,少不得要问。如果你是那二位安公子,又当如何回答?”

李庭瑄淡道:“这世上,不会有人承认自己想要弑父。”微摇了摇头,苦笑,“所以,我现在是死人了么?”

允鹤叹气:“我想,至少在安禄山面前是了。”

李庭瑄点点头,又皱了眉:“他病重一事,我瞒了所有人,消息除你之外理应是无人知道的。可腊八是大节,以他地位,多半能收到宫中晚宴的请柬……”

允鹤似笑非笑:“你觉得他会来?”

李庭瑄不确定:“按说大病初愈,他应当不会出现。但是安禄山此人对别人对自己都极狠,保不齐……”

允鹤微微一笑:“我若生了一场大病,在鬼门关里走过一遭,说不得会更迫切,想要完成我想做的事情。”

李庭瑄皱眉:“我虽只是内侍,但在兵部那边却也有几个熟人,近日若有战报……”

允鹤并不意外:“如你所言,他大病初愈,也不是铁打的。范阳郡至长安,快马至少也要十日。安禄山官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沿途均是旧部,他就算立马起兵,消息也没有这么快传得到长安。况且,我若没猜错,他在长安城内,也有接应。”

“你……”李庭瑄听他三言两语,猜中安禄山昔日部署,顿时冷汗涔涔,此人如此通透,他若真随安禄山起兵……

“你不是……”

允鹤眸子微眯,笑容中锋芒毕露:“你可是当我真的完全不理国事?”

李庭瑄沉默良久:“既然你已猜到他的计划,为何……”

“人事祸乱,遵循一定的天道规律,并非是我事事均可插手的。”允鹤淡淡说着,“世人讲究出师有名,我不能打破这其中规律。况且,他要起兵定会先将昔日旧部连成一片,以时间推测,在范阳、平卢、河东三郡行军,信达至少大半月。而这三郡均是他管辖之内,想来他是不会屠城的。至于,河西郡,那是杨国忠势力范围,只要他一有所动,消息便会马上传开。长安城皇气未衰,可见大唐根基仍是稳固。没有妖乱动荡引起的江山更迭,我就不便干预。”

如果天灾不能让浑浑噩噩的上位者有所警醒,那么叛变,或许能是一记响亮的警钟。

李庭瑄垂眸,隔了有会:“他……虽不刻意瞒我什么,但在外事一块,却另有心腹。我只知道他在长安时常走动,定是有内线接应,具体是谁,却是真的不能确定。”

允鹤“嗯”了声,笑道:“我知道。”

李庭瑄略略抬眼:“你知道?”

允鹤眼角的笑意迅速绽开,有如初升的太阳:“你若知道内应是谁,定会告诉我。”

李庭瑄:“……你就这么相信我?”

允鹤冲他眨眨眼:“当然!”他把一大簸箕的药材全部倒入个小瓦罐,又加入水和迟瑞已经淘好的小米。

李庭瑄问:“这么多药,是准备煮几个人的份?”

允鹤拿了个长柄勺子,搅拌起来,头也不抬:“三个。”

李庭瑄皱眉:“太苦了……”

允鹤认真道:“味道确实不好,下会应该尝试改良了。”忽噗嗤一笑,“李大人也会怕苦?”

李庭瑄不理会他的打趣,接过迟瑞手里的火折子和扇子:“我来点火吧。”

一点火苗随着火折子中的纸媒被点燃亮出橘色的光。

李庭瑄熟练把火光吹得更亮些,点燃一根松木。火光乍现的瞬间,他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安禄山若真的起兵,李隆基又一直认定他与国师交好,这样一来,国师府岂非莫名成了最大的怀疑对象。

这个想法冒出来,他脑海顿时一片空白,手中松木快燃到手上也浑然不觉。

迟瑞急去推他的手:“庭瑄哥哥……火……”

李庭瑄一惊,甩手弃了松木,用脚踩灭。

允鹤听到动静:“没烫着吧?”

“我……”李庭瑄睁大眼睛,鼻尖上冒出细密的汗珠,脑海里的思绪仍是一团乱麻。

允鹤看到他眸中骤然起伏的情绪:“怎么了?”

李庭瑄茫然不语,隔了有会,低声道:“我不应该留在你府上……”

允鹤扬眉:“理由?”

李庭瑄霍然起身,看着他的眼睛,声音却始终很低:“他若起兵,定会震惊朝野,我留在这里势必……”

允鹤听他提了个话头,便即了然:“你只有留在这里,才是最好的。”他声音同样不高,将长勺递给迟瑞,令他继续搅拌。

“谋逆之罪非同小可,你只有待在我身边,才能与安禄山撇清关系,证明你与此次发兵无关!”

李庭瑄摇头:“你既说他在长安有内应,我又曾是他的近侍,继续留在这里,只会让人觉得你便是……”

允鹤打断:“无凭无据。”

李庭瑄连连摇头:“谋反一事,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允鹤悠然笑道:“他绝不敢。”

李庭瑄:“……”

允鹤施施然的:“大唐近百来,国力强盛,兵权逐渐外放,边镇兵力足有数十万,而长安城内却不足十万,如此外重内轻的局势,加之十数年安逸生活,城中将士没有行军经验。动乱初起,大唐将士免不得要吃大亏。平叛一事,有晁风出马。安抚民心却只能靠我。”他这番话说得云淡风轻,眸中却有一股疯狂的自信,让人无法错开眼。

李庭瑄默然站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语。这些话,倘若换一个人来说,他必定只会觉得那人是疯子。然而这话出自允鹤之口,他却忍不住的,想要相信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