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藏钟 > 第4章 第 4 章

藏钟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大世界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4 22:55:07 来源:文学城

屋子里,听到关于自己的事,王蝉都竖起了耳朵。

“吴家和咱们家一样,只得一个闺女儿,听说闺名唤做吴娉婷。”

夜深月明星稀,祝从云寻了院里的石凳坐上,灯笼随手往石桌上一搁,开始说从吴富贵几人那儿问来的吴家事。

吴娉婷今年已经二十有二,却仍然未出嫁,在家家户户皆是十五六岁便做亲的对比下,吴家这事显得有几分特殊。

吴家的家业在府城颇大,吴家老爷吴九鼎想要延续自己的姓氏,继承他家家业。

偏偏他年纪不小,想要老来得子也不容易。

儿子盼不到,就盼着孙子。

女儿生的孩子,跟着吴家姓,同样有他吴九鼎的血脉。

只是想做上门女婿的都是偷懒奸猾之辈。吴老爷盼着孙子,也不想亏待女儿。

如此,一来二去,挑挑拣拣,吴娉婷的婚事就耽搁了下来。

当然,也有知一些陈年往事的老仆闲聊时提过一嘴,说老爷可没这么体贴闺女,什么挑挑拣拣,仔细寻摸——

没有的!

吴家压根就没认真寻过女婿!

一开始时候,老爷不曾预料,自己就只这么一条子息,还是个闺女儿,他想自己生。

之所以耽搁,是因为早年时候,吴家还是小户人家时,吴老爷曾给吴娉婷说过一门娃娃亲,说亲的人家对吴家有大恩,要不是这亲家大力相助,吴家也没有如今这富贵的日子。

后来,那一户人家遭了灾,几乎人全都没了,要做亲的少爷也没了。

因为是大恩,吴家就承诺,赔个闺女进去,也就是吴娉婷。

祝从云:“也是可怜人,说是给那户人家的少爷守望门寡。”

是以,吴家迟迟未嫁闺女。

哪里想到,当初只以为随手赔进去的便宜闺女,到了最后,竟然是吴家的独苗苗!

什么东□□一份都稀罕,闺女也是。再说了,这事儿怨不了其他人,要怪,就怪吴家老爷吴九鼎自己不够争气,讨了九房姨娘,再有十个手指头都掰扯不清的通房丫头,到最后颗粒无收。

吴家再多铜钿,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不捧这臭脚说瞎话,说他家老爷特别行。

有娉婷小姐这个独苗——

那是夫人争气!

祝从云摆了摆手,“做下人的都多嘴,就爱嚼主人家的事,这吴富贵几人听了些风就是雨,我们也不知道真假,反正,吴家现在要嫁女了,相中的便是伯元。”

“听吴家这几个下人说了,吴家有家书肆,伯元除了在学堂授课,给小娃儿开蒙,闲暇时还会接一些抄书的活儿,两人就是在书肆里碰到了。”

“吴家小姐一眼就瞧上了伯元,非卿不嫁,吴家老爷拗不过,寻了个借口,私下里见了伯元。许是瞧着伯元的学问不错,皮囊生得也好,思量再三,也就同意这门亲事了。”

祝凤兰没有说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胭脂镇善出美人,这美人可不拘性别,王伯元一介男子身,却也能说得上一句美人。

身量颀长,容貌雅致,着一身书生长袍时,气质温和极了。

便是带着前头留下的孩子的鳏夫,有人看上也不稀奇。

“蝉丫头头上的伤——”祝凤兰不解。

要做人后娘,总不能还没进门就害了人闺女吧,说句实在话,丫头不比小子,以后,吴家小姐和王伯元再生养了,家里添了丁,过个几年,把姑娘养大,一副嫁妆便能被打发。

也就多个碗筷的事,分不走多少家业。

便是现如今,伯元偏疼这孩子——

这事也不打紧。

回头,两夫妻的孩子一多,小的这个娇憨,那个稚弱……慢慢的,再是一颗慈父心都被分成了几瓣,前头娘子留下的大孩子,再是宝也能变成草。

祝凤兰是个妇人,见多也听多了这种事。

后娘想折腾前头的孩子,法子多着去了。

面甜心苦,佛口蛇心……多的是手段叫外人瞧不出端倪,还得说一声慈母。

真不至于这样急急动手。

……

至于伯元——

祝凤兰印象中,王伯元这表弟出息归出息,却也只是脑袋好,功课方面比旁人强了些。他性子不够坚韧,打小就爱鼻子泛酸,和姑娘家似的,瞧见花败叶落都能掉眼泪,再做一首酸诗。

祝凤兰:……

想想那模样,她牙口都要跟着泛酸。

不过这样的性子,瞧着不像是能为了富贵狠下心的人。

当然,人心隔肚皮的,事儿也说不准。

这么多年没见了,没听读书人有一句话常说么,物是人非事事休!

“说是表少爷打的。”祝从云的话打断了祝凤兰的思绪。

“表少爷?”祝凤兰诧异,“哪儿又冒了个表少爷出来?”

说起这事,祝从云也颇为无奈,“这表少爷便是吴小姐先前说亲的那户人家家里的幼弟。”

是一桩惨死,一家死绝只余一个老仆和幼弟,十年前来吴府投奔的时候,也才三岁,路上风尘仆仆,还得老仆背在背上。

“……毕竟有旧,吴小姐平日里颇为照顾这表少爷,两姐弟感情好,弟弟舍不得姐姐嫁人,瞧见伯元容貌好,恨得不行……吵闹的时候,蝉丫头也在场,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被那浑小子抢了石头,砸了一后脑的血。”

那天闹得厉害,吴富贵在外头没听明白,隐隐只听着什么“……毁诺”、“小白脸儿……”“天谴……”之类的臭骂,接着便是惊呼声和嘈杂的脚步声。

进去的时候,瞧到的就是躺在地上的王蝉了。

“老爷小姐也是好心,想着后娘不好当,提前和她好好处处,这才喊了王夫子带着那丫头一道去吴府,吃吃茶,尝尝点心,再送小丫头一些衣裳首饰……”

“哪里想到,表少爷竟然会失心疯了,砸王夫子没砸到,砸了一旁矮个些的王蝉身上。”

被人捆在龙眼树上的吴富贵蔫耷着头,说得也心酸。

他将自己瞧见听见的,以及揣测的前因后果说出。

再不说,他们一行人都要被当拐子打了。

吴富贵也委屈。

好好的一趟差,先是诈尸被惊魂,紧着又被乡亲捆着,好不容易养出的点肥膘都被秋老虎晒化了。

“因是早夭,本该随处一葬,也是为了宽慰王夫子,老爷才命我们走一趟,将人送来胭脂山,算是落叶归根了。葬得好,下辈子再投个好胎,享些好福……”

吴富贵絮絮叨叨着没人要害王蝉。

死的人怎么还能再活?装小棺时,真死得透透的了。

……

院子里。

祝从云:“都被吊在树干上捆着了,不给水喝,不和饭吃,为的就是折腾,让他脑瓜子简单些,没心思再捏造事情,听着像是这么一回事。”

他叹了口气。

“只能说蝉丫头运道不好,哪里想到,这狗有疯狗,人还有疯人的。”

祝凤兰气得不轻,“都这样了,伯元还和他吴家做亲?”

“这里头可搁一条人命,嫡亲亲闺女儿的命!是,咱们瞧到丫头了,知道她最后没事,可伯元可不知道啊!”

“爹!”祝凤兰叫了祝从云一声,“白日里,逢年大夫来治伤时,你也瞧到蝉丫头那伤了吧,不夸张的说,这事儿凶险得很,要是再重一分,人可真就在棺椁,这会儿都埋地下了!”

“喊爹也没用。”祝从云瞥了眼义愤填膺的闺女,无奈了。

“你说能怎么办?你爹我就是个石头匠,咱们小地方的人,胳膊怎么拧得过府城里的富户?最出息的亲戚,拿出手指头仔细掰扯,嘿!算下来还是阿蝉她爹,伯元!”

祝凤兰想说什么,嘴巴颤抖了下,到底是说不出旁的话了。

瞧着闺女这模样,祝从云也不好受,想了想,他语带宽慰,道。

“傻丫头别多想了。咱们这样的人家,瞅着不平的事,想多了,那不是惩罚别人,折腾的是自己,除了心焦,没半分用处。”

“而且,吴家那管事说了,伤人的表少爷当下就叫吴老爷命人绑了,口上塞上粗布,说要送到庄子上拘着。”

至于伯元——

祝从云伸手进灯笼,布满老茧的手也不怕烫,拨动了被烛油浸润的灯芯,让这烛火更亮一些。

他也能想明白伯元的想法。

做了恶事的表少爷算吴家的远亲旧友,不是吴家人,吴老爷表了态,他怎么好再多计较?吴王两家更是没仇。

吴家富贵,吴家小姐貌美,王伯元虽说是个秀才,可都说穷秀才富举人,家无恒产,他也只是个穷秀才。

多年举业没有分毫再进一步,反倒回回赶考,花费了家里积累的铜钿,更是败了家,一介秀才,他们胭脂镇人眼中顶顶出息的人,在府城竟然得抄书挣铜钿。府城居,大不易啊。

算下来,吴家这门亲,算是一门好亲。

过日子就是这样,有时闭一眼,糊涂一点,比清醒的计较要好过许多。

“失去了,就莫要揪着那失去的东西,要想着以后能得些什么,伯元,怕是想开了。”

“呸!”祝凤兰重重呸了口气,烛火下的面色有些凶,“我就知道男人守不住,表弟这秀才公也没差,说到底,孩子和媳妇间,就是媳妇更重要!”

“爹,咱们先不把阿蝉给送回去,”她想了想,咬牙,豪气地撂话,“我养着!”

“成成成。”祝从云应下,“这头伤也不适合奔波,水路也不成,丫头就先在我这儿住下吧,正好,你娘前些日子还和我抱怨,说家里没个孩子,静悄了些。”

“对了,这个你拿给阿蝉。”临走前,祝从云拿了个布兜递来。

祝凤兰好奇,打开一瞧,原先还期待的目光,瞬间皱了眉。

无他,布兜里装的是一块石头,有几分眼熟,仔细一瞧,白日里,王蝉坐棺椁上时,手中拿的便是这块石头。

“这拿了做什么。”祝凤兰嫌弃,“棺材里搁的,晦气,阿蝉都没事了,和那口棺一起烧了就是。”

“瞎说什么。”祝从云是石匠,生平最宝贝的就是石头,听不得石头的一句孬话,闺女儿也说不得。

“你知道啥,这石头和阿蝉有缘。”他提了灯,凑近石头,让祝凤兰瞧石头上的纹路,“吴家那几个下人说了,砸阿蝉的就是这块石头,你也瞧到了,破棺的也是这块石头。”

“因它死,又由它生,这是大缘。”

石头的纹路,隐隐勾连,瞧着像一只蝉。

……

啊啊啊,恨不得怒更一百章了

我这节奏……

我咋回回这么磨磨唧唧的写书呢!

老是不由自主的想要铺垫铺垫,挖坑挖坑……

嘤,就是我写得不够多,键盘要是能自己打字就好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