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参商叹 > 第7章 第7章 阳春公子

参商叹 第7章 第7章 阳春公子

作者:怀渚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6 00:37:42 来源:文学城

原来,这宣纸上所载的,竟是那篇让蒋誉声名鹊起,一跃成为京城才子之首的《阳春赋》!

程萋萋清楚地记得,此文一经问世,便因其辞藻之华丽,文采之斐然,立意之深远而迅速传遍了京城,不仅引得众多文坛名流竞相点评,更是成为了京城士子们争相效仿的典范。

蒋誉也凭借此文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思齐书院中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在坊间甚至有了“阳春公子”的美称。

就连出身翰林的父亲,在阅读了这篇《阳春赋》后亦是赞不绝口,从此对这位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刮目相看,并有意多加提携。

阳春公子的美名,再加上他那举世无双的俊美容颜,自然惹得无数名门闺秀为之倾心,每逢出行,都必会引来一大群人闻风追随,颇有当年潘安掷果盈车的风采。

可以说,正是这篇《阳春赋》,彻底改变了蒋誉的人生轨迹。

可是……

程萋萋紧握着手中的宣纸,心中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情绪。

为什么这篇本应出自蒋誉之手的文章,如今却出现在了裴书谨的身上?

她记得,这篇《阳春赋》,本是蒋誉为了完成学院课业所作。

那次课业的题目,名为“颂春”,是学院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上巳节而特意布置的。

届时,所有学子的作品都将汇聚一堂,在上巳节的流觞雅集上集中展示,供学子们在禊饮踏青之余,互相传阅品评,交流学习。

这篇《阳春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众人的追捧,从而一举成名的。

而眼下正值三月初一,距离上巳节还尚有两日。

这篇文章,理应还未公开才是。

可裴书的谨手上,竟然已经握有了《阳春赋》的全稿,这究竟是何缘故?

程萋萋眉头轻蹙,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忽然,一个大胆的猜测在她脑海中骤然闪现:

难道,这篇《阳春赋》真正的作者并非蒋誉,而是裴书谨?

“小姐,发什么愣呢?”

见程萋萋半晌没动静,浅云一脸好奇地凑了过来,看向她手中的宣纸。

“呀,这字真好看,是那位裴公子所书吗?”

听到“裴公子”这三个字,程萋萋这才回过神来,微微颔首道:“应该是吧。”

浅云又问:“上面写了什么呀?不会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吧?”

程萋萋摇了摇头,小心翼翼地将纸叠好,故作平静道:“一篇窗课罢了,应该不要紧的。”

说罢,她话锋一转,“不过,既然是裴公子的东西,还是尽早归还的好,明日去书院,把这篇窗课也一并带上好了。”

虽然不知道这篇《阳春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但对她而言,物归原主总是对的。

“也是,”浅云点了点头,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再次催促她道:“这些事情待会儿再说啦,小姐还是先去沐浴吧,不然一会儿水就凉了!”

“好好好,我这就去。”程萋萋一边答应着,一边将那宣纸叠好,收进了自己的书匣中。

——

与此同时,城西蒋府。

“什么?写不成了?”

伴随着这声暴躁的怒吼,书房内传来了一道拍击桌面的巨响,惊得栖息在枝头的麻雀瞬间四散。

侍女吓得浑身一颤,随即跪倒在地,声音颤抖道:“公子,杨秀才昨日不慎摔断了腿,无法起身,所以……不能替公子代写窗课了。”

蒋誉啧了一声,俊美的脸上写满了不耐烦道:“杨秀才不能写,那其他人呢?蒋府每年花费重金供养他们,难道是为了让他们吃白饭吗?”

侍女心中愈发胆怯,把头埋得更低,声如蚊蚋道:

“其他人……徐监生因为母亲重病,前几日已经告假回乡了;魏校书近来公务繁忙,连家都很少回,自然也无暇做文章;至于张贡士,他的妻子上个月难产去世,这段日子一直在借酒消愁,整日神志不清,委实难以托付;还有钱先生,他……”

“够了!”蒋誉怒喝一声,猛地将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发出“砰”的一声脆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蒋府每日好酒好菜地供着他们,不就是指望他们在关键时候替本公子排忧解难吗?可他们倒好,这么多人,竟然连一篇简单的窗课都凑不出来,留着他们何用?不如明日全都打发走算了!”

原来,蒋誉平日里热衷于出游宴饮,鲜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做文章,于是便豢养了一批文人墨客,替自己应付学院日常布置的课业。

也正因如此,蒋誉平日的课业成绩总能名列前茅。

可没想到这次,他平日所倚仗的那些门客,竟然都恰巧遇到了各种麻烦,不能再替他代笔了。

明日便是提交窗课的最后期限,蒋誉深知,就算自己是文曲星降世,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完一篇足以达标的文章。

一想到明日,自己只能两手空空的去书院,蒋誉就气不打一处来。

此次的窗课,可谓是这次流觞雅集上的重头戏。

届时群贤毕至,文坛名流汇聚一堂,若能借此良机一展才华,定能吸引到贵人的注意,从此青云直上。

然而,如此绝佳的扬名机会,竟被他手下一群不争气的门客生生断送,这让蒋誉焉能不气?

侍女跪伏在地,不敢继续言语,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恼了蒋誉,步了小檀的后尘。

恰在此时,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缓步而入,向侍女递了个眼色,示意其退下。

侍女如蒙大赦,连忙起身,匆匆逃离了书房。

与此同时,蒋誉也注意到了这位男子的到来,神色稍敛,沉声问道:“张叔,你怎么来了。”

这位被蒋誉称作“张叔”的,便是蒋府的张管家。

他是蒋府的老人了,自幼看着蒋誉长大,如今又负责打理蒋家在京城的产业,深得蒋母信赖,在蒋誉面前自然有几分脸面。

“老奴路过书房,听到里面好大的动静,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所以特地过来看看。”张管家笑着拱了拱手,“若是新来的丫头伺候不周,老奴替公子再换一个就是,何须为此动气?”

蒋誉摇了摇头,眉头紧锁道:“其实也不怪她,事情是这样的……”

紧接着,蒋誉便将自己遇到的难题悉数告知给了张管事。

“……说到底,还是本公子平日里对他们太过纵容,才让他们变得如此肆无忌惮,不把本公子交代的事情放在心上。”

蒋誉咬牙切齿地说道,“张叔,你明日就去和他们说,若是不想干了,就趁早滚蛋,别只知道吃蒋家的,喝蒋家的,到了关键时候却一个个都不中用,还得本公子亲自想办法。”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张管事向前一步,轻声劝慰蒋誉道:“公子消消气,赶走他们是小事,可眼下最要紧的,是想办法解决明日的窗课才是啊。”

“说的也是,”蒋誉揉了揉额角,“只是如今时间紧迫,就算我彻夜不眠,也未必就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来。”

他平日里太过依赖那些门客,很久都没有亲自动笔写过文章,以至于连遣词造句都有些生疏了。

就算能连夜赶出一篇,大概率也是错漏百出,难登大雅之堂。

正在这时,张管家忽然眼珠一转,似是想到了什么妙计一般,语气中带着几分神秘道:“公子莫急,老奴有个法子,或许能替您解忧。”

“哦?”蒋誉眉梢一挑,忍不住问道,“张叔有何良策?”

张管家凑近蒋誉耳边,俯首低语了一阵,将自己的计策娓娓道来。

听完了他的献策后,蒋誉眸光微动,忍不住点头赞许道:“确实是个好法子,只是……”

蒋誉稍作停顿,道出了心中的顾虑:“万一他不肯答应,又该如何是好?”

张管家闻言,脸上依旧挂着从容的微笑,“公子,您就放一百个心吧!他家境本就拮据,再加上父亲病重,正是急需用钱之时,所以公子提出的条件,他一定不会拒绝的!”

看着张管家成竹在胸的模样,蒋誉略微颔首,深以为然道:“张叔说的在理,是我多虑了。”

的确,在这世上,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如果有,那一定就是钱没给够。

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蒋誉深信一条铁律:

只要给的足够多,即便是意志再坚定的人,也终究会为金银财帛所折腰。

这般想着,蒋誉忍不住勾了勾嘴角,脸上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

——

夜半,城东裴宅。

暮色深沉,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透过直棂窗,斜斜地倾泻进屋内,洒下一地清辉。

窗前的桌案上,一盏孤灯轻轻摇曳,散发出昏黄的光晕,笼罩着桌前的一方天地。

孤灯前,裴书谨正全神贯注地伏案疾书。

他身形清瘦,坐姿却笔挺如竹,透着一股宁折不弯的凛然之气,无端让人生出几分敬畏来。

终于,在写完最后一个字后,他长长地舒了口气,缓缓搁下了手中的笔。

恰在此时,桌上的油灯也倏地燃尽,室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幽暗之中。

裴书谨轻叹一声,只得借着窗外的月光,细细审阅宣纸上的墨迹。

确认没有任何错漏后,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满意之色,起身准备整理书匣。

忽然,一阵急促而沉重的咳嗽声从隔壁房间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咳咳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