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不器 > 第5章 濯缨之会

不器 第5章 濯缨之会

作者:余白Ash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31 08:23:43 来源:文学城

虽说道学遍及中土,清谈一向在天外天举办,轮不到九流散修上桌。他百晓生连道人都称不上,充其量算个道客,这番受邀实是诚惶诚恐,直到入山前还怀疑自己叫骗子盯上了。

昨晚人家熟人局,他哪有胆多待。回来啃个饼垫垫肚子就躺下了。翻来覆去到半夜,接头接尾听到好几拨脚步。

嘿,这帮牛鼻子老道,不过喝几盏醉茶,一个个口无遮拦,陈糠烂芝麻全抖出来了。喜得他一个打挺爬起来抓笔,贴了耳朵在窗边奋笔疾书。

嘿嘿,下一本有了——青衣国师的风花雪月。

所谓月,菩提圆满,芳池太子;所谓雪,冰清玉洁,小玉京女尊;所谓花,大唐牡丹锦城公主;所谓风,塞外悍匪……

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妙!定是坊间喜闻乐见!只欠题词一阙。

“玉为骨兮冰为面①,心玲珑兮发成雪。胸中自有乾坤大,应怜眼底草木青②?”

啧啧啧,妙啊,妙。百晓生抱着手稿美滋滋躺下,读罢最后一遍已是天白,干脆拾掇拾掇溜去会场,免得稍后人多,不好意思。

到地方才记起,这儿只有水路。为了防贼还设下封禁,舟桥也得晚些才会浮现。

百晓生闲逛几圈,自觉有些鬼鬼祟祟。灰头土脸正欲返程之际,云水次第散开,小筏款款而来。笑意无声却轻快如一缕春风,寒香扑鼻。

他忙不迭向那布衣招手:“小老弟,小老弟!载我一程!”

对方在他跟前停篙,顺便掀起斗笠抹了把汗,脸庞轻红,嘴角一双笑涡很是可爱。百晓生瞧着他掺白头发,一时不知方才两声小老弟喊没喊对,便也呵呵一笑:“劳烦,劳烦。捎我去会场就好……正是那一座吧?”越往里雾气越浓,这会儿竟看不清会场所在了。

艄公含笑点头,娴熟撑篙离岸:“来这么早,还没用过斋吧?”

他生怕暴露身份,咳了一声挺直腰板:“贫……贫道正辟谷,不吃锅气东西。”

所幸艄公没再多问,转口介绍起两岸风景。怎料那肚皮不争气,静谧中冷不防一声悲鸣,车轱辘似的滚开去。

艄公笑:“斗胆请道长光临寒舍。恰有阳春面、马兰饼,热乎得很,不知是否合意?”

合意!合意!百晓生咕咚一咽两眼放光,嘴上却还矜持:“……您住附近?”

“倒不算。有人要搬进来了,我先来看看,这儿好不好住。”

正说着却靠了岸,牌匾上“灵水居”三个大字,古意森然。百晓生哀叹:“唉,既已到会场,就不劳您绕路了。反正这三月都在山里,咱们——有缘再见!”

然则话音刚落便闻一股油面咸香,再瞧那艄公,早已系好船摘下斗笠,立在水边,款款含笑。百晓生后知后觉一惊:“灵,灵期上人!?”

昨儿挤在人群后面压根没看仔细他模样。谁知竟斗笠布衣扮成个老船夫!

对方嘴角旋起一双笑涡:“灵期在人后向来邋遢,还请先生万万不要说出去。”

“哪敢哪敢!”百晓生慌忙摇手。对方又笑:“那么且容灵期沐浴更衣。院中并无旁人,先生放心用斋便好。”

百晓生忙不迭点头。突然又喊:“灵,灵期上人!”

“嗯?”

“您,您为何邀请我这样的市井之徒来参与会谈?”

对方转过身来,微微一笑:“仙家清谈,言及玄远,然则此间时局大变,阔论天地早已不够。”

百晓生一时胸中激荡:“犹犹记十三年前崖山论道,紫微殿下立志变法,尊上您横空出世,诡道一扫而空。而今变法大成,国威大彰,这濯缨之会,定当是历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可无名之辈得以亲见,幸甚至载!”

灵期上人挟着斗笠向他执礼:“那么,就劳烦先生书以记之,传于闾巷。”

“好!惟愿贵宗道俗同授、法化众生之初心,秉烛相传!”百晓生一时激动忘了回礼,等他走出老远又喊,“那那那,要给您留一口么?”

对方挥挥手:“不必。我已用过了。”

堂堂灵期上人,居然不忌荤腥、柴米油盐?您甭说,还挺好吃。

一口热汤下肚百晓生便彻底不作客了,捏起野菜饼子四处闲逛,边吃边消食。

这灵水居还没他住的紫云客院大。听说是委羽新院,恐怕也放不下几个师生吧?

不晓得灵期上人在哪里沐浴,怎么四周静悄悄的只听他吧唧嘴。

太阳当头,他也转厌了,寻地方悄悄地放了个嗝。谁曾料余音打水漂惊起一串波纹,再一眨眼,却有舟桥自波纹下浮出。

妈耶,来人了!这灵期怎么说话不算话,留他自己在这儿!

急得他哟,原地打转,最后灵光一闪趴到了香案下面。

青溪院。

院首夏澜正招呼宾客出门去,顺手将徒儿挽在身边:“其郁,那位薛道长呢?”

陈蓝老实道:“不知。只说会场不见不散。我看她一大早就没影了。”

“你啊你,她说甚你就信甚?”夏澜反手叩她脑门一下,“好啦,甭找了。约莫和灵期有约在先,咱们也赶紧过去罢。”

舟桥自八方通往灵水居,远观是彩云呈祥、羽衣蹁跹。诸人或乘桴或临风,谈天论地,好不快哉。陈蓝掩嘴:“还当这群高功如何不食烟火,一盏醉茶便入瘾了。这要沾过真酒,只怕个个都是陈年酒糟。”

师傅虽如常冷脸,两颊芳菲,无疑心情畅快。于是陈蓝悄悄话更加肆无忌惮,直到有人过来攀谈才住嘴。她自认没啥悟性,今天纯粹凑个热闹,这会儿师傅被绊住,她便东张西望找起了薛道士。

奇怪,也不在师兄边上啊。

恰此时平地乍起惊雷,众目睽睽之下竟有人摔了个大马趴。

俗人都不见得如此笨手笨脚。怎料正是所寻之人,陈蓝生生将笑憋了回去。

薛道士却拍拍屁股没事人一样爬了起来,从地上拎起个什么东西,歪着脑袋看了半天。

“……风花雪月?”翻两页,挺有意思。依旧是边走边看。

见欢气得一跳:“薛师傅!看路!”

香案下趴了半天才记起,这回,他百晓生也是拿着请帖正儿八经进来的。可眼下堂中人头拥簇,氛围正好啊。他干脆五体投地边听边记。

“北朝始立天宫,第一拨洞府道人入世匡正纲纪,是以有今之中土大唐。”

“大唐初,辨天下之二人,使各专其业。道者习学文武,辅国受禄,为国之肱骨。俗者或肆力耕桑,或工作贸易,或屠沽兴贩,为四海之脉。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受大者不得取小。③”

“现如今紫微变法,道俗混一,岂非倒行逆施?砂矿短缺、洞府坍缩,实乃天道断流之征兆。灵期贤侄,你乃国之肱骨,怎好放任中土宗室重蹈覆辙、机枢祸世?”

青衣国师周旋洞府与朝廷之间,这次会谈属实与问责无异。

然则他不紧不慢:“前辈此言差矣。洞府道者原本也都是战国年间从中土迁移出去的。天外二百八十洞互不相通,唯独中土与它们分别相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如今砂矿短缺、洞府内迁,势必要求道俗和衷共济,又怎好将彼此割裂开来。”

多代留居洞府养育出非凡根柢,许多道人都自视与中土人不同,这才蔑称他们为泥人。百晓生还是头回听到道士大老爷如此自降身份的。

灵期顿了顿继续道:“再者先圣有言,一切有形,皆含道性④。道俗本就没有界限,自当不拘一法、海纳百川。不以主流欺外流,不以天生轻后成。祖庭厘定之境阶固为惯例,散道中无灵根而能神通者不在少数,若以灵根有无判高低,岂不荒谬?任人唯贤、不论师籍,方是长久之计。”

话罢堂内立时乱成一锅。当即有人冷哼:“我看是灵期上人言差了。无灵根而能神通,哪个不是邪魔歪道?若不是邪魔歪道,当年您又为何亲手斩除?”

又是那冒小公子。

百晓生替人暗捏一把汗,怎料灵期刚开口外面就突兀安静。

有人来了。

谁啊,这么大摇大摆。

百晓生小心翼翼探出脑袋,率先看清的却是来者手上那书,当即悔得哐哐撞地。

祖奶奶!

“不以主流欺外流,不以天生轻后成。说得好!”薛道士抚掌。

陆宗师隔着人群向她微微一笑。她则笑眯眯环顾四周。

“何为道?”

“根柢何来?”

“为何诸位自称玄门而非道门?”

连发三问,嗓门不大然而掷地有声。半天没得到一句回应。不知是不会答还是不屑答。

“先圣有言,以道驭术,以法固道,以器载道。如此看,玄门之术、机枢之器、家国之法,岂非殊途同归?”

“胡说八道。”冒小公子切了一声,“先圣亦曾有言,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⑤。机心存则神生不定,道之所不载。”

薛道长卷起书往手心一敲:“断章取义!”

小公子被她吓了一跳。但她脸上依旧挂着极其温和的笑意,语气也瞬间平缓:“何谓机心?光说不做,用力寡而见功多,是为机心。敢问诸位,俗者耕桑,道者受禄,孰力寡而孰求功?孰有机心?”

众人面色愤慨。常道长赶忙打圆场:“道俗合流为大势所趋,彼此扶持,各有所主,何来不均。”

一老者缓缓开口:“既说到机枢,那老朽也有不少要向陆宗师讨教。”

陆宗师微微颔首:“前辈请说。”

“皆知中土大唐上一个皇帝生为俗根,年纪轻轻忤逆祖训,听信匠人之言欲以机枢兴国,僭越太上致使天道断流,引发尘内外交战。

昔日最得少帝宠信者有三。三位圣手将异想编为天机一书,至死却连一页都没实现。倘若昔年举国之力未能有所进展,今时又怎可仰仗于它。”

薛道长笑:“老人家,您这话就牵强了。国祸乃玄墓尊者入侵中土而起,又怎是少帝僭越之过?”

旁人不满:“若非中土皇帝僭越,怎会招致天道断流?百年来无一人破格!”

“又怎知不是当世道者机心太重,所以才不得飞升?”她不卑不亢笑道,“再者,所谓举国之力发展,也不过尝试了短短七年。玄门发展至今,用去中土多少人力物力,靠中土百姓供养了几百年?这机枢同玄术比起来连毛头小子都算不算,诸位又怎好倚老卖老呢。”

众道人愤慨:“你,你……强词夺理!”常道长悄声提醒:“薛道长,莫要意气用事。这番是要搞朋友,不是来招仇的。”

“本座问的是灵期,不知这一位又算什么身份?”发问老者拂袖向门一挥,竟直接一道禁制将会场封住,常津不由心下一紧。

见欢不懂大人在谈什么,看人突然吵嚷起来,生怕这流氓还要再说。却见师傅从袖中伸手微微一摇,薛道士居然把嘴一撇没再说下去。

陆宗师上前执礼:“前辈思虑有理。”又向众人:“灵期西行蛮荒寻觅天道,神无之地,野兽智识非凡而人类茹毛饮血,若说天道眷顾,为何人类以兽为尊,若说天道不复,为何砂矿取之不尽。”

老者:“那么灵期贤侄如何看?”

灵期上人温吞一笑:“灵期愚钝,或许天道如故,只是我等误入歧途。”

老者哼笑。扫了两人一眼。

“好个自隐之人。造机枢无妨,问题这机枢究竟能派几分用处?中土四境外敌纷扰,我玄门中人可以一敌百,俗人就算有了机枢又拿蛮夷如何?砂矿如此稀缺,莫非竟要做无用功么?”

薛道长忍俊不禁:“这话倒又不对了。昨儿谁对那群傀儡一惊一乍。”

王灵官在人群后边跷脚喝茶,边听边笑,一句话都未曾说过。

老者负手:“那是魔兵,并非机枢。先前紫微小打小闹,说到底是你中土国事,我等世外之人没有资格插手,而今动摇尘内外百年安稳的根基,岂可继续坐视不理。本座也今日也将话放在这儿,灵期上人既然是国之肱骨,也请您代为传达:这内迁所附加诸多条款我宗绝不妥协,若他中土大唐不怕,前有玄墓尊者,我天外天的护道者也不乏后继。”

有如此老前辈带头,各家相继表态。

陆宗师平静认真听罢,起身向众人执礼:“诸位同道心系天下太平,晚辈定当代为传达。灵期也有一事要说。”

他今日依旧蓝衣银冠,立在百道高功之中显得稳重又稚气:

“师祖编纂四书,道俗同授。灵期志愿扩四书为九章,传述九流法门。十三年得江湖友朋相助,有幸将民间机枢整理成稿,这番为期百日的讲席,便斗胆将《天机》呈献诸位同道。”

在场众人大惊。山内诸人也无不错愕盯着他。王灵官若有所思搁下茶杯。

“未曾向诸位正式介绍,”灵期又向旁人执礼,“西行赤地得高人相助,厚颜请她来山中任教。接下来几个月就劳烦薛道长了。”

她脸上惊讶瞬间收拢,拱拱手:“惭愧惭愧,不敢称道长,灵根全无,我一匠人而已。”

散会后,灵水居偏室。

王灵官依旧翘脚喝茶:“我说那群诡道藏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冒了尖。原来不是为灵宝,是奔着这本天机来的。这天机成稿之事,你竟也未曾禀告陛下?”

常津笑:“王大人糊涂了,若未曾禀告,殿下又岂会调您新军过来。”

师弟却不识抬举,直言道:“昔年玄墓入侵中土,为请道者出手相助,朝廷不惜坑杀匠人、焚毁天机。此书落到朝廷手里,我又如何能放心。”

常津心中不悦但也不至于在外人跟前给师弟难堪,只道:“现如今木已成舟,不如想想天机成稿的消息究竟怎么传出去了。助你成书的那帮江湖友朋又是何方神圣?唉,而今师门也是帮不上你了,如此大事,现在才知晓。”

“哎常道长,您这话就是误会灵期了。此书尚未付梓,一旦摧毁便是十年心血白费啊!我看灵期原本是想等时机成熟再将此事告知诸位,只是没料到这帮老东西如此咄咄逼人,竟直接将会场封住不准散道进来。这,这不就是逼宫么!”王灵官晃着酒杯,“又是回程遇刺又遭如此逼问。灵期,难道这次,你就什么都没预见到?”

灵期不置可否,只说:“一个地方出了差错。”

王灵官眯眼一笑似乎不问就知道错在何处。

看这好师弟一脸云淡风轻,值此常津恨恨一拂袖子:“你啊你……灵期,你这样给她腾位置,她若接不住,丢的可不止她的脸,玄门和朝廷,是要彻彻底底闹掰的。你可承担得起?”

“闹掰是迟早的事。”师弟负手,“我信她。”

王灵官起身拍拍他肩膀:“这可不是心诚则灵的事,问题在人家愿不愿意相信。一旦洞府私学下放,对道法的垄断彻底打破。道俗同流,对他们没有丝毫好处。你就算热腾腾剖出来给他们,他们也是不要相信的。否则你委羽师祖为何在中土备受推崇,却叫他们天外天鄙夷?”

“我从未寄希望于他们。”灵期默默从他掌下抽身,依旧面色如水,“九章毕成,道俗同授。我传天机于他们,并非寻求认可,只因他们也是众生里的一份。”

王灵官见状笑笑,没说几句便执礼告辞。

屋里只剩师兄弟两人。陆宗师这才道:“时雨,九章之事我从未想瞒。刚代理掌门那年就提过,大家都只当我异想天开。我知师门相比所谓正宗洞府已经包容之至,然而有些事,毕竟是谁也不能理解的。”

“那你可曾想过,为何人家都不理解?”常津望着他,痛切而无奈。

“想过。”师弟坦然开口,“我不怕。”

“我怕啊。”常津默立背后,字如针刺,“怕你再为千夫所指,怕你落得双亲一般下场。”

“不用怕,时雨。”师弟温吞一笑,嘴角浮起两个小涡,“我不孤单。”

①化用自【宋 林景熙】《白拒霜》,“玉为肌骨冰为容”。

②化用自【马一浮】《旷怡亭口占》,“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③化用自《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辨天下之四人,使各专其业。凡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工作贸易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

④语出《道门经法相承次序》潘师正对唐高宗说:“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⑤语出《庄子.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