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不器 > 第1章 王灵官

不器 第1章 王灵官

作者:余白Ash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31 08:23:43 来源:文学城

这妖鬼人神有阴有晴,这婚丧嫁娶有圆有缺,这世道七平八稳,一切皆为不偏不倚之理。

尘内外老少皆知,中土一年一度的道举又要开始了。委羽洞天始制新学,万象更新,此番自然是访客如云。不过百道迢迢入尘,除了与会论道、给西行归来的陆宗师接风,更是为了会一会青衣国师从塞外请来的那位高人。

一个俗根,一个匠手,小道传言,还是个漏网匪徒——一个墨者。

过路老少皆佩真灵宝剑,寒暄方知对面原来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便也攀谈着在山脚药肆等人迎接。

此时正值阳历三月,一水两岸却顾自春秋。这边茅庐为秋风所破,对岸鹅毛小雨里,稚子还头顶荷叶巾、手抓桃木剑在老树下过家家:

“三皇五帝始,尧舜夏商传。祖龙乱天纪,四海久分疆。道者辅世纲,**终一扫。

煌煌中土外,泱泱洞府藏。天外天重重,人间人寥寥。要问人何在,青衣争渡忙。”

老者们不约而同哂笑:“这青衣国师眼皮子底下,稚子竟依旧知祖庭不知朝廷,可叹啊可叹……紫微太子这变法,只怕终究是倒行逆施,并非长久之计啊。”

“多虑啦,毕竟是穷乡僻壤嘛!”

没大没小一句引来不少斜眼,可在场并无一人认得那女修。大家继续闲聊。

“晚辈听说,这山门试行新学、四海招贤,这番青衣国师西行赤地传扬道学,还顺路请了位塞外高人来委羽洞教书,身世不详,只知姓薛。”

“我也听说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俗根那!岂止是来路不明,似乎……还与那群在逃诡道纠缠不清!”

“哼,收了群俗物作弟子也罢,而今连授学也要用俗人,如此这般还能负负得正不成?”

众人正笑,听得边上一记冷哼,无不悻悻让道。女修隔着人墙探头:“谁哇?”

边上一惊一乍:“您竟不知?”

说话者正是畅销稗闻录《泥人朝廷二三事》的著者,且号之,百晓生。百晓生拿折扇敲着手掌心:“这位,乃当今中土朝廷风光无两的武道官,王子崇。政绩卓越,激浊扬清,为泥人美誉王灵官。这王灵官乃山中常客,与青衣国师年纪相仿,亦是至交。”

女修哦了一声顾自喝茶。

旁人三五成群,剩她这桌死皮赖脸空着,不过来者并未屈尊。那武道官生得中等身量、庸和样貌,眼神却雄沉如铁,叫人不敢直视。

此人途径身侧时阴风飘袭,百晓生壮着胆子瞄了一眼。

传言一样的半旧白衣,黑剑伴行,手里捻串血丝菩提。菩提子业已陈化,白如古人骨,红如今人血。指尖元气丝丝环扣,于他身侧陡生一股野蛮的安抚之力,将一切扬土草丝镇压在地,步履如飞依旧衣不染尘。

百晓生见那女修连头都不敢抬,颇有些得意压低嗓门:“那手串可是上品灵砂,谓之千钧。凡入场中,如负千钧重压,难以动弹。”女修漫不经心哦了一声,抖着腿儿继续四处张望。

殊不知这类百晓生多有一通病,语不惊人死不休。见状自是倍感稀奇,赶忙又道:“他与青衣国师共同主持清剿诡道,后妻子全家为道匪所害,一贯对他们恨之入骨,这番上门,不知用意何在。”女修呵呵一笑:“玄门盛会,自是受邀而来,官民同乐。”

说话间那王灵官又踱出去了,众舌复苏。

“不就是个散道么,无师无籍,瞧他得瑟的——”

“好好的道人不在洞府修行,非要来尘内混名堂……不像话,不像话哇……”

百晓生:“今时不同往日啦,那么多洞府坍塌内迁,下尘大唐何尝不是一方去处。君等在中土也是地位超然的嘛!”

说起这内迁大伙儿就来气。

“以后真要和中土这群泥人住一块么……交了什么税什么赋,还得看劳什子官府眼色,太不像话!”他们不晓得俗世有句真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就是!中土不过是咱洞府仙家的田圃圈牢罢了,还朝廷,还道举,要不是那些玄门败类上赶着做牛马,还由他们挑挑拣拣?——不像话!”

“祖庭还胳膊肘向外拐那,不像话!”

诸人又连连派数几个不像话——泥人立国不像话,太子变法不像话,玄门新学不像话……最后异口同声道:

“最不像话就是这委羽山,就是这陆灵期啦!”

正义愤填膺,远处王灵官不轻不重咳了一声,众人立时噤若寒蝉。

与时清风乍起,眼前闪现十余年轻子弟。朱紫蓝青四色衣衫,恰对应山门四院,然而一律是过水十来次的半旧不新颜色,唯独领头几个袖口多些纹绣。那几个面相略微成熟些,但撑死是陆灵期一般年纪。众目不约而同落在当中那人淡如水、风姿如松的青年道士身上。

百晓生忙不迭开口:“紫衣,必与那陆灵期同在紫云院,其做派又与王灵官同为尘内宦族之风——想必是陆灵期最为亲信的师兄,礼部尚书的大公子常津。”

果不其然,那人向在场诸位执礼,开口道:“晚辈常津常时雨,恭迎诸位前辈、同道。清谈明日正式开始,还请诸位先行入山休整。”

见那王灵官与山门诸人热切招呼,众人心想是没戏可看了,便也随行履水向前。

古有异士藏形山岳之间,受福度世,上通下达,是以有洞天福地之说。而今中土之外,所知者二百八十洞府,合称天外天。

玄门清谈三年一度。委羽山乃尘内唯一洞府,因太子变法声名鹊起,自立境以来也是初次承办如此盛事。在场老少皆难得入尘,头回造访,自不免东张西望,或明或暗与自家洞府相较。

“此地地气虽不似沿途泥人聚落那般污浊,到底比不得咱们小玉京。”

“就是就是,我这胸口肚皮还是闷得慌。”

“我也!接下来几天不知要怎么熬。……唉,三个月!听学,九流稗道,狗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

小道长们正唉声叹气,边上轻轻一笑:“狗嘴吐象牙,路上刚学的吧,用得倒挺溜。肚皮涨,只怕盐水喝多了。”

小道士们瞅她一眼,嘀嘀咕咕抱团走了:“盐水?咱啥时喝过盐水?”

盐水喝多,净讲咸话。百晓生瞧这女修形单影只又口无忌惮,好心提醒:“这几位小道长根骨清俊,姑娘你可知他们来自何处?”

“小玉京?”女修气定神闲。百晓生讪讪:“那姑娘可知小玉京为何处?”

“四大洞府之一咯。”

百晓生瞧她大摇大摆,心想这指不定是哪位师籍显赫的高功,便也不再瞎操心。

山涧清澈见底,反倒因遍地藻荇显得幽黑,峭壁上古松老杉龙游蛇走,叫人心下惴惴。最称奇还是那楼阁,抬头不见低头见,不知究竟生在水底还是山顶。沿途两壁更有洞窟星罗棋布,据称最古者还是师祖年代战中难民所留。

这般顺水至豁然开朗,眼前乍现一片巨泽,群山怀抱之中,一座牌楼巍然孤立,上书:

大有空明之天。

门洞如镜面一片,其中依稀可见九折桥、大有宫、观鹤台。

众人正欲敛衣上阶,却见那王灵官在门前定定一立,横剑道:

“陆灵期何在!”

常道长赶忙执礼:“灵期押送灵宝入京,中途遇事,有所耽搁,故此有失远迎。还请子崇大人先入山歇息。”

王灵官定定一笑:“陆灵期能掐会算,难道没料到本座今日来找麻烦?东躲西藏,莫不是于心有愧。”

常津笑道:“大人也学旁人玩笑。”

王灵官眉头一横:“陆宗师包庇道匪之事甚嚣尘上,本座特来讨个说法。”

常道长不紧不慢:“子崇大人,论私你与灵期交好,论公大人你办事向来有根有据,今日怎么也为流言所惑。”

王灵官眉峰一扬,提剑向四周抱拳:“当着玄门百道之面,本座今日有三问。若他灵期避而不出,我二人自此恩断义绝。”

“一问,他陆灵期何故胳膊肘向外,招安诡道?”

“二问,多年来诡道屡屡捣毁洞府,为何独你山门安然无恙?”

“三问,罪匠商氏碎尸万段,却频频为人目见出没塞北,本座特托他灵期去探看,缘何假公济私将贼子藏入山中!”

百晓生小声道:“那罪匠商氏便是灵期上人的祖父。灵期虽于十三年前罗天大醮大义灭亲,看来到底是罪根未尽、尚未得赎。”

常道长面色不改笑道:“大人有问,我宗必然有答。只是灵期确实尚在途中,这般叫诸位贵客在外吹风也不是办法,不如先进去再说。”

王灵官手中菩提子咯噔一下,千钧之重登时当头压下,在场小辈无不两股颤颤,年长者也微有冷汗。常津笑道:“王大人,这是何意?”

王灵官仰头傲视,身侧黑剑岿然悬立,如一黑纱笼身的毒艳美人。

“他陆灵期能言未然之事,不在山里,本座会信?妻族血海深仇,今我儿不足三岁,为父者终日提心吊胆,还不叫那老匪出来,当诸位之面一战,终此恩仇!陆灵期不来,本座便在山门前拦着,谁也别想进出!”

但见王灵官剑指一劈,轰然一声将水泽砸出巨壑。岸上之人只得傻眼看着面前折出一道滚滚瀑流。

众老心想这王灵官虽是个出身低微的散道,却有几分神通,正好省去自降身份出手试探,假意阻拦几句便也作罢。不多时山门内听闻动静,师生倾涌而出。

这位王灵官并非心血来潮打几架就会回去的家伙,常津见状将眼神投向同门。其中一位冷瘦女宗师哼笑:“好,今日有幸得王大人指教,正好内擢之前练练手。莫怕丢人。王大人可不输你们陆师傅。谁先来?!”

众弟子遂排队讨教起来。观者这下不免咋舌:这山门倒是有几分气魄。

抢先是个丫头片子。莫看人瘦瘦小小,嗓门响亮,剑气凌厉。

百晓生:“这必是陆灵期的女儿了,对外都称入室弟子。其母大约正是灵期流亡时乘虚而入的诡道……”

八百年前的破事儿,俩男人还能生小孩不成?大伙只顾延颈观战,没人理他。

王灵官倒也颇有长辈之风,虽是自学成才,多有出其不意的招数。没几场便将弟子的剑式都学了去,只以他们自家法子对付。一发如飞蓬的老宗师看得着急:“丢人现眼!”

常津赶忙拦住:“纪师伯,咱可不能以多欺少。”

这时观者中传出宛然一笑:“择日不如撞日,我来会会。”

未及山门诸人谢绝,说话者便拂衣而前。

远远但见那女子抱一极钝的巨剑,走近方发现是架异常窄小的剑式琴。

琴腰微收,利落窄下,暗红土色,背面铭“长己之德,心怀至虚,大极无极,细极微尘”,正面是,“天地正气”。

其人病容苍白,声音虚弱,生得一副初看乏味、看多了略有些动人的面容,最动人应在眼神,正是那黑漆两点令纸人活了过来。反倒那时时挂在脸上的微笑,一如俗人笔下春色,宛转有余,生气不足。

百晓生咦了一声:“她难道是山门子弟?可这山门虽号称琴心剑意,不是多年没出正经琴修了么?竟不知还有如此深藏不露之人。看上去怎么……全无元气?”

那女子敛衣坐下,款款伸手,自手腕向上紧缠白纱不见寸肤。先手便是一串粼粼滑音,巨潮似的扫过去了,直将那千钧重墙撬起,湖中巨壑竟就这般被她抬平。一弦一音,大有四两拨千斤之力,叫那王灵官疾退半里。

琴修近战不利,这王灵官君子之风让出先手,此后再不退一招。然而那女子弹高山,身前便如有群山障目,弹流水,两耳便瓮瓮不辨东西,她再弹大风、惊雷,叫听者无不骨头发麻。

奇怪了,她身上可没元气呀。

王灵官岂是信邪的,当即按上剑柄。拔剑的动作却极慢极慢好似要从石头里重新凿出一段利刃来,待剑身一寸一寸出至锋刃,却又瞬间化作黑星数条飞溅,缠逐不知何往。

女修笑:“这剑不认您啊。”

王灵官冷眼狠色,扬笑间双手合诀,竟以千钧重压从八方合围己剑,直将百缕鬼影重逼回黑锋一道。如是黑剑重铸,一身反骨铮铮乱响,杀气如雷。

女修亦指下急转。但见十指极速抚弦,众耳却再没听到声音。

常津大惊:“夏师叔,这莫不是……”

女宗师点头:“正是归葬琴律。”眼底赫然也有几分惊讶。

归葬,如其名,灭魂曲也。那王灵官所持黑剑正是冥器。邪魂恣睢,以归葬压制,错不了。但那王灵官毕竟是洞虚强者,能够神游出窍,当即肉身静坐,转战灵域。年轻子弟肉眼不可见神,只看得湖面骤然平息。双方静滞。

大道无形,重剑无锋。

半晌惊雷四起,鲸波万仞,无形巨剑横空破浪,直向那女子掣去。她尚在按弦,琴音入微为杀,作千丝拢断剑气,然而面门依旧大空。众人捏汗之际,却见一青衣闪现。

两指指背恰将无锋之锋抵在面前,甫一用力,半空刹那震开一圈涟漪。王灵官震退半步,竟朗朗一笑:“总算来了,灵期。”

来者负手在后,俯身拾起断弦,又另伸一手,叠了袖,徐徐递与那女子。私语几句,这才转过身来。样貌绝然是温文青年,头发却已掺白,瘦削得未免有些冷峻,但是颇显眼睛。

灵期上人便拿那双天真到古怪的眼睛扫过众人,残浪飞花中拂了拂满身风尘,老头子一样慢腾腾开口:“王大人失礼了。”

众人听得清楚。不是“王大人,失礼了”,而是“王大人失礼了”。

这方才还气势汹汹的王灵官却一下子大笑起来:“关心则乱。你灵期既敢出来见我,想必有个交代。等你交代完,我自会赔礼。”

青年盯着他,略微抬臂挡在女子身前:“刚到家门便得如此大礼。本是您没理在先,王大人先赔礼。”

王灵官竟就微敛锋芒,温文地嚣笑:“那么还请这位道长报上名来,王某方知方才一战占不占理。”

陆宗师回头看她。女子率然一笑:“鄙姓薛。新来的。也来晚了。”

塞外、俗人、女子、年纪相仿……观她等闲春风面,再观他无情静水眸,乍看有电光火石,细看是火树银花,百晓生大惊:“莫非!这位薛道长便是陆灵期之妻!”

“莫非——那诡道竟没死!”

“瞎说八道!灵期将那诡道一箭穿心,本座亲眼所见。”王灵官大笑,“都说你灵期在外面有个老婆,你我识于微末,真徒弟假女儿,我还能不知道?何曾有过这样一个人!……只怕这番对外谎称薛道长是个男子,也是怕节外生枝招人误会吧?倒叫我误会成匪徒了,走,进去再说。薛道长道行不凡令人信服,灵期,你自不必瞎操心!既如此,我还有一桩好事,正请诸位作个见证……”

如此竟就一笑泯恩仇,相携往山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