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步履之往 > 第4章 2019

步履之往 第4章 2019

作者:苏尔流年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2-03 01:07:44 来源:文学城

第四章:七月十四接他衣冠还乡

封疆眸底的光密密匝匝投在步蘅身上,两人对视间,步蘅先一步败下阵来,躲开了封疆的视线。

不躲,也成,但保不齐人就被他给看化了。

“过家门不入,却为了一只鸟儿滚进来……几百天不见,我真是不得不对你……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这句翻译完恐怕是:瞧你那点儿出息。

步蘅暗自腹诽,拿一只鹦鹉钓她进门,这招挺损,必然吓破那又娘又老的鹦鹉的胆子。

她亦没争气,封疆随手一钓,她便咬了钩。

封疆提着那笼子站定不动,步蘅看他这架势像是在等她主动做点儿什么。

步蘅没再犹豫,上前一步,把那鸟笼子从封疆手里勾过来。

封疆撒手,任她勾走笼子。

老鹦鹉情商有限,刚落到步蘅手里,就不合时宜地冲步蘅喊它学来的某句人话:“封疆,封……”

步蘅:“……”

鹦鹉这尖细的嗓子,喊得步蘅想就地掐死它。

一瞬安静。

步蘅:“……”

这糟糕的插曲,这还没中任何用倒是裹起乱来了的鹦鹉。

这他妈得从哪儿开始解释。

先说狗,先说鹦鹉,先说这满院儿欧月,还是先说她手握的这小院的钥匙是什么时候偷的?

不管提哪一个,都显得她不光明磊落。

封疆不再倚墙,鸟笼子离手后,他双手插兜直立,灯光打在他脸上,映得他每一寸都轮廓分明。

封疆:“趁我远在天边,谁给你惯得新毛病,哑巴了?”

步蘅:“……”

有没有耐心?!不许人开口前先酝酿?

远处的池张此时也插了句嘴:“好好儿说话。”

沉默那叫含蓄,怎么能说自己闺女是哑巴。

封疆冲步蘅抬了下下颌。

步蘅立刻借坡下驴,真诚交代:“家里没进贼。”

封疆等她说完。

步蘅:“狗和鸟儿……是我捡的。”

池张继续搁一旁看戏,这前半场是封疆演了一出“鹦鹉钓女”,后半场大概是步蘅上演“坦白从宽”。

但步蘅这坦白,竟到这儿结束了,不见下文。

封疆黑沉的眸子下压:“接着说。”

步蘅:“……”他这般面无表情下命令,想吓唬谁?

钥匙?院子里的花?他还想听哪个?

步蘅选了最常规的继续:“钥——”

她刚蹦了一个字出来,便被封疆打断:“换个讲,先说我最想听的。先说说你怎么那么大本事,我走没几天,就把自己搞糙的。”

步蘅:“??”糙?也就比他走之前,瘦了那么点。

看戏的池张旁听到封疆这话,觉得眼前这码子戏到了高/潮,他越寻思,越是觉得逗。想绷住,但没成,肩抖了几下后,终是直接笑出声来。

笑声亮且刺耳,步蘅耳闻后下意识咬牙。

孤立无援,但步蘅“骁勇善战”,往池张那儿斜了一眼,一记眼刀甩了过去。

久别重逢,不涕泪交加就罢了,挥刀相向打击人算怎么回事?

亏她忐忐忑忑、抱琵琶遮面、欲语还休了大半个晚上。

**

步蘅隔天回校后,向舍友祝青转述这一段“别开生面”,并提及一她没想明白的问题:“姑娘,按你的理解,他这是几个意思?训我?生气了?”

汉服爱好者,兼步蘅舍友的祝青只手拉阖上宿舍的窗帘。

边听步蘅说,边就地脱身上的一身月白色衣裳。

宽衣解带后,祝青手一松,齐胸襦裙即刻下坠,堆叠到她脚踝处,露出里面她紧裹在身上的中衣,和她脚踝处那条扎眼的黑麟蛇纹身。

祝青:“什么叫训人,没见识过?”

她把中衣也扒掉,着内衣在步蘅眼前晃,自如地赤/条/条来回走:“我以为你实习遇到的那个老头儿骆子儒,已经教会你骂人的一千种方式。”

祝青的字典里,训和骂对等。若一个人被骂多了,铁定能分辨出什么叫骂。步蘅既然疑惑,那便不是训。

步蘅:“……”

步蘅:“数据不太准确,他大概有教过我一万种,只多不少。”

祝青:“……”

祝青转而看向步蘅:“艹,那老头儿是欺负你脾气好?”

步蘅:“不是,骆老师只是嘴快一点,人很慷慨,教了我很多东西。”

祝青揶揄她:“你眼睛里有混蛋吗?你这么个成长法,十年后很可能是个恶心人的万金油。性本恶,给老娘好好记住了!”

步蘅:“……”

实在觉得自己和万金油不沾边儿,步蘅强调:“祝女士,我必须声明一下。手里有刀,必要时我会自卫捅人的。没刀,牙也不是摆设,逼急了也能咬人。以及,上述每个字儿都值得你相信。”

祝青轻呵一声,这话半撇不信。

步蘅:“……”

搁祝青眼里她是纸糊的?合着这么没用?

祝青赤/条了一阵儿,随意从衣柜里掏出件开衫披着,大喇喇端着笔记本坐步蘅床边,从即时通讯软件中接收朋友发过来的修完的图片,是汉服写真的成片,拍摄于上周。

隔了一会儿,步蘅在祝青的微博页面上看到祝青码好即将发放的文案,祝青的id叫松花酿酒:

@松花酿酒:

“战鼓擂破大旗倒,血浸透长/枪;

铁甲刺穿,遥远的海棠酒流淌;

饮下遗忘,我终于走对了方向;

夜茫茫,桥那头,谁掌灯,把我照亮;

莫忘呀姑娘,七月十四接他衣冠还乡。”

文案:《海棠酒满》

出镜:松花酿酒

妆造:松花酿酒

摄影/后期:@ 山鬼丛丛

抄送: @汉服摄影 @汉服写真集 @汉服荟 @汉服写真 @古风圈网站

这条博祝青共配了九张图片。

图片上的女子着男装,玄衣束发,眉长入鬓,袖袍镶流云纹,从层层白骨间逶迤而出,身后绵密雨织,烟魂四起。

眉心一点朱砂,红似血,赤如火,衬得她亦不似人,而似鬼。

从死间生出的鬼。

“莫忘呀姑娘,七月十四接他衣冠还乡”。

步蘅重读了下祝青微博文案里的这一句话。

七月十四,在鬼节接人衣冠还乡?

人既然殁了,轰得一下没了,这已是一出以be为结局的故事。

衣冠回乡,然后呢?英灵魂归故里,一了百了,活着的人后半生独守一座衣冠冢?

单单一个“惨”字,不足形容这场面。

步蘅突然就想起两年前封疆的入伍通知书下来的那个时节,差不多就是在鬼节。

人总会有一些抱负,纸上谈兵不足以实现,必须亲身实践。

她支持。

父亲步一聪是位理想主义者。

因为步一聪这类人的存在,步蘅能理解任何人的志向。

步一聪早年舍弃前程,扎根关中谷地,立志投身教育基业。他不止是想,且躬身力行。渐渐年轻的妻子与他道不同不愿相为谋,他失去婚姻。他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无论是对广大学生,还是对女儿步蘅。他力排众议把女儿步蘅带在身边,教她所有的为人处世,教她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并且他投身教育投得很彻底,年纪轻轻便骤然与世长辞,死在关中。留下步蘅一个人带着他“与人为善”的这则教诲,在离他生前从教的那所学校最近的尼姑庵里,跟着几位师太生活。师太们对步一聪的评价用一个词可以概括:雷锋。

是个好人,但不长寿,极为贴切。

步蘅和师太们一起生活了数月之久,结束于爷爷步自检将她拎回第一故乡北京。

起初,步蘅排斥过更换生活环境,没有离开关中地区的意愿。但要是她没回来,便不会那么早结识如今她不愿割舍的那一个又一个人。

少时的那场迁徙,使她舍了旧,但也获了新,不亏。

回北京,圈子里的兵个挤个儿的多,比如爷爷步自检的警卫员。

最初听闻封疆决定入伍,步蘅并不觉得稀奇。

总以为他会和她见过的无数兵一样,仍旧停留在不远处。

但不巧,封疆的选择是南海。

那数年,南海争端四起,气氛紧绷,似弓已拉满,箭在弦上。

步蘅生出了些要送他上沙场的感觉,她不知道千百年来的老祖宗,送人远行时是什么感受。

于步蘅,是她突然想起了有生之年见过的一些词: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那些词在舌尖堆叠,一个叠一个,叠得密密麻麻,像人藏了又藏的心事,不可说,不敢常想,却又不能不想。

如果封疆还乡时只剩衣冠归来……

步蘅无法……想象。

祝青发完微博见步蘅走神,推她一把:“魂呢,想什么呢?”

步蘅看向她。想倒没有,确切地说是后怕。

她冲祝青摇头。

借着祝青的微博去看热搜榜,上面没有出现任何跟α、跟师父骆子儒或者辛未明有关的字眼。

是好事儿,安安静静,悄无声息的。

创投圈的事,总体还是乏人问津,不像引流无数的明星轶事、八卦新闻。

待步蘅浏览完热搜界面,祝青接手ID,查看她发出新微博后收到的评论。

最前面一条赫然是:“想X。”

后一条是用词质朴的称赞:“太好看了吧!”

“我的爱汉服DNA动了。”

还有一条是粗暴卑劣的三个字母“zuo”,以及无端冒出的莫名揣测“鼻子新做了?”。

私人领地被侵犯,恶意拂面而来,祝青心底浮现两个字儿:晦气。

一样瞄到这些字眼的步蘅:“先拉黑,我切个耗教做人。”

见她拿手机,祝青喊:“别费劲,用不着,这么多年还没习惯?老子穿汉服出街,都一堆人看我像看精神病。跟我一起出门的时候,忘了那回头率了?”

祝青喜欢汉服,日常偶尔也会穿,有一些非议,步蘅耳闻过。

确实惹眼,但不犯法,何况一颗热爱之心百般可贵。

步蘅立刻予以订正:“说话可不可以严谨点儿?之所以有回头率,跟衣服无关,是因为长街之上你最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