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1
人会说谎,但DNA鉴定不会说谎。
这个结果令屋里三人同时陷入沉默,各自看着一个角落发呆。
原本一切已经在张原描述完那个大体自洽的故事之后逐渐“明朗”了,想不到……
其实许垚不该这样惊讶,毕竟就是因为她不想错过任何可能性,才想到去鉴定。
在结果出来之前,她还在想只要确定假林纯的身份,一切将迎刃而解。可是到了这一刻,她心里却浮现出另一个念头:不对,一定还有什么环节没有解开。
许久过去,许垚喃喃道:“她的表现一点都不像是方晓晓的性格啊。”
张原接话:“我也这么觉得……会不会方晓晓的解离症是捏造的?如果她真有借助死遁改换身份的心机和魄力,这么强大的心理素质怎么会得精神病?”
覃柊试图将一切圆上:“应该不是捏造的。她的病历早在十几岁时就留下了,如果是假的,警方一定能查出来。再说那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继承风波,她不可能那么早就预谋铺垫。其实解离症和后面的谋算要也不算完全冲突,也是有可能共存的。曾经就有过这个的例子,患有解离症的人分裂出非常强大的人格,该人格完全开发出超越原本人格的潜力和能力,不仅性格坚强,而且智商很高,具备攻击性。”
讲到这里,覃柊的思路被打开了,在许垚和张原的思路还在卡壳时,他很快就讲出一段他认为更为合理自洽的故事:
【当时被强|奸的的确是真林纯,而真林纯是因为为方晓晓出头。
强|奸之后,林纯还被顾澎、萧婓威胁。
这件事深深刺激了一直缩在小世界里的方晓晓,也因此激发出潜藏在她心底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患有解离症的人,通常会分裂出一个更为强悍的人格担当保护者的角色。
方晓晓也有这样的人格,不仅承担了她所有不愿意想起的记忆,还总是在方晓晓本人格无法应对的压力而龟缩时挺身而出。
这一次,另一个“方晓晓”也出现了。
“她”看到了痛苦的林纯,也看到那个将自己完全藏起来的另一个自己。
当林纯逐渐精神崩溃的时候,“她”知道这个局没有一个地方是对她们有利的,“她”要冲破困局就一定要釜底抽薪。
于是当顾澎、萧婓再次找到“方晓晓”时,这个人格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合作。
不过当着顾澎、萧婓二人的面,“方晓晓”依然是柔弱的,就像是假林纯在许垚三人面前玩的那套一样。
顾澎、萧婓原本就很自大,自认为掌握全盘,完全没有看出来“方晓晓”的不对劲儿。
这之后顾澎和萧婓就商量出一个完美的对策,当然这里面也有“方晓晓”的推波助澜:将所有资产转到林纯名下,而“方晓晓”也可以成为林纯。
有了顾澎、萧婓的“保驾护航”,之后的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方晓晓”成功改头换面,如愿变成了假林纯。
而真林纯因为精神世界的破碎,还被“方晓晓”哄着服下顾澎提供的药物,进一步造成神志不清、神经错乱,直到完全失去自我认知能力。
“方晓晓”便趁机将真林纯送去F国的疗养院,以免她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扰乱“她”的复仇计划。
直到三年后的今天所有时机都成熟了,“方晓晓”准备收网,顺便踢走顾澎、萧婓,便虚拟出一个爆料者的身份,让这个在网上大肆宣传——如果接下来的内容是对顾澎、萧婓的爆料的话,他们就有可能因此身败名裂。
在《是谁杀了她》当中,方晓晓是十足的弱者,而且目前所说内容大多是真的,就很容易令大众和警方忽略掉藏在其中的少量谎言。
一旦这样的印象深入人心,将不会再有人认为“方晓晓”才是幕后主导,所有人都会升起对她的保护欲,就像是那些“方米”的粉丝一样。
至于顾澎和萧婓那边,“方晓晓”还有许垚这个背锅侠。
到最后,“方晓晓”就是最大赢家,拿到所有资产,摆脱所有债务,实现完美脱身。】
故事讲到这里,张原第一个提出质疑:“听上去还算合理,但问题是怎么证明。证据呢?”
覃柊回答:“DNA鉴定不就是最好的证据吗。”
张原:“那也只能说明她们是同一个人,不能证明这个局是她自编自导自演,也许是顾澎、萧婓要挟她?她为了自保和保护林纯,只得配合。”
覃柊摇头:“连你也同情她,开始给她找理由了?”
张原:“我不是同情,而是就事论事。”
覃柊:“如果方晓晓是被迫的,本意是为了保护真林纯,那么远在疗养院的真林纯就不会想搞破坏了。我感觉现阶段,假林纯也就是方晓晓,她和真林纯之间是一种敌对关系。”
张原:“也许真林纯并不知道这是一种保护,她以为自己被方晓晓出卖了,还夺走了她的身份。我要是方晓晓,绝不会将自己的计划告诉真林纯,谁知道她会不会无言乱语说出去?”
两人争论到这里,才注意到许垚的安静。
张原又问许垚:“你怎么看?”
许垚拧着眉心提出疑问:“从刚才我就觉得哪里不太对——真林纯是否知道假林纯是方晓晓?”
覃柊:“应该知道。”
许垚:“如果知道,那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还说方晓晓被害了,并将她的智齿交给我?”
张原有些犹豫:“也许她觉得你不会信,就让你自己去证实。”
许垚:“让我自己去证实,也可以先说清楚再将牙齿交给我。这样我见到林纯之后就会立刻去证实,而不是等到现在,由我自己想到这种可能性才去做——万一我要是没想到呢?”
张原:“也许是因为真林纯精神混乱,又吃了几年药,才幻想出来方晓晓遇害了。”
覃柊无奈道:“但咱们都不是精神病患者,无法体会这里面的心境,只能瞎猜。”
许垚一时没有接话,又点开手机看了眼。
界面上依然是她和江进的对话框,写道:“以免从根上就搞错,你最好再次确认一下,头发的主人身份和牙齿的主人身份有没有搞错。”
许垚眯了眯眼,大脑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般:“除非……”
张原和覃柊一起看过去,许垚抬起头,眼睛发直:“除非DNA报告说了谎?这里面起码还有两种可能。”
张原问:“怎么讲?”
许垚说:“假林纯的头发是我亲自取的,而且不止一根,选取的地方也不止一处。她根本无法预料到我什么时候会取,从哪里取,因此很难事先做准备,绝对不可能有错。如果要有错,就一定是牙齿搞错了。牙齿属于方晓晓,是真林纯告诉我的。也许根本就不是她的呢?也许是真林纯被骗了。”
覃柊:“有道理。她被送去疗养院,私人物品一定会接受检查,怎么会允许她藏起一颗牙齿?”
张原:“那是谁骗了她,假林纯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许垚:“无论如何,现在牙齿的主人身份还是一个问号,还要从其他地方来证明它真的属于方晓晓才行。除了F国那边的调查,我想还需要找出她在国内的病例,看是否有生物样本留下来。”
张原:“就算有,也是在萧家的医院,你怎么拿?”
许垚:“这就要看周淮的本事了。”
覃柊问:“你刚才说起码还有两种可能,还有一种是什么?”
许垚拿出手机点了几下,示意给张原、覃柊:“这是方晓晓在F国求学时的抓拍,这是方晓晓的证件照。”
方晓晓留下来的照片并不多,无论是生活里还是官方登记。
方家夫妇去世后,家里的照片大部分都被处理掉,而这张抓拍还是许垚去F国的时候,从方晓晓的同学手中买来的。
至于官方登记的照片,通常会比本人“丑”一点,只为了凸显五官特征。
覃柊认真评价道:“和林纯的轮廓有点像,但还不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脸型上非常接近,但方晓晓比假林纯更瘦,面部骨骼显得更有棱角。如果她能再胖一点,应该会更像。”
张原接道:“如果从整容角度考虑,要将这张脸变成那张脸,难度倒是不大。”
覃柊问:“所以你的意思是,她们可能是同卵双胞?”
张原:“既然是双胞胎,为什么没有任何人提过?福利院总会有记录吧。”
许垚:“记录是有,听说还有人搞小动作,几年前曾经有过一个海外户头说要把两人的档案买走。不过那些档案实在太久远,当时负责档案的人怎么都找不到,最后就判定是档案丢失,那个海外户头才作罢。直到姚小姐注资以后,福利院重新装修,那些陈旧档案才从阁楼里找到一部分,其中就包括她们被收养那一年的。可那些手写字有很多是用铅笔写的,字迹掉了大半,需要修复,我还在等结果。不过就像你说的,如果如果她们真是双胞胎,档案里应该会提上一笔。”
张原说:“我不是泼冷水啊,只是觉得不要抱太大希望。看看这两张照片,可以说像,但是远没有达到双胞胎的程度。”
覃柊接道:“这不好说。他们一个在春城长大,一个在F国,饮食结构和水土都不一样,经过十几年的变化,很有可能出现差异。”
正说到这里,许垚的手机里就传来消息,来自辛念:“你要的档案已经修复好了。”
许垚先是一怔,遂快速点开辛念发来的压缩包。
里面是纸质档案和福利院的老照片的扫描版,可以很明显看出档案上一道道折痕,以及边缘处的磨损、破裂。老照片更是模糊不清,即便用电脑修复过,也无法和现在的数码照片相比。
而且照片是一群孩子的合照,她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梳着差不多的发型,一同看着镜头,乍一看,很难找出谁是谁。
但再定睛一看,其中两个女孩手牵着手,靠得很近,个头一致,穿着一样的衣服,脸盘看上去也差不多。
辛念这时补充了一句:“那对牵着手的就是林纯和方晓晓,但具体哪个是哪个,当时负责的老师年纪大了,还被诊断出有阿尔兹海默症,早就记不清了。”
人长大以后,骨骼发育成熟,每个人会逐渐呈现出自己的特征,但是在儿童时期,这些特质并没有那么凸显,看在成人眼中会有一种“脸盲”的错觉。
单只说这张照片,若说她们是姐妹,是会有人相信的。
再看档案,字迹有些潦草,大部分已经恢复,还有小部分恢复失败。
而恢复的部分写到,当时的方晓晓叫“小米粒”,而林纯叫“小板栗”。
下面一段写的是,小米粒和小板栗在被收养阶段曾经出现过搞错事件,原本收养小米粒的方家夫妇第一次带走的是小板栗,几天后又将小板栗送了回来。
许垚问辛念:“两个孩子长得差不多,他们是怎么发现搞错的?”
辛念回答:“那位老师说,这只是一种‘官方说辞’,实情他们并没有写上去,怕影响小板栗日后的收养。事实上当时方家夫妇最先看中的是小板栗,但小板栗回去以后表现得和环境格格不入,对他们非常排斥,每天都躲在柜子里,饭也不吃。他们认为是小板栗出现了应激反应,担心时间长了会出事,就将她送了回来,换成小米粒。”
许垚:“也就是说,林纯和方晓晓都曾经去过方家?”
辛念:“这一点毫无疑问。”
许垚:“问题是,连当时负责的老师都想不起来照片上谁是谁,会不会在二十几年前他们也搞错过呢?被送回来的是小米粒,最后收养的是小板栗?”
辛念:“那就不知道了。总之这件事存在很多不确定,时间隔得太久。现在唯一确定的是,档案上的字迹确实是二十几年前留下的,两人被错认这部分可以相信。”
也就是说,她们在孩童阶段是非常相似的。
许垚不再提问。
想不到小米粒、小板栗这两个看上去差不多,性格却有天壤之别的女孩,就这样因为“一次”收养,阴错阳差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对方的命运。
如果小板栗到了方家没有出现应急,那么是否就不会发生后来小米粒遭受的那一切?
那她就不需要去国外养病,她们就不会在F国相遇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Chapte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