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不轨 > 第18章 Chapter 18

不轨 第18章 Chapter 18

作者:余姗姗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9-19 02:31:59 来源:文学城

Chapter 18

给顾澎的电话,是在民警到民宿之后,许垚进屋找林纯谈话之前发生的事。

林纯见到民警就快步跑回房间,但她知道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逃避不是办法。幸好她还有自己的办法。

电话拨出去不到十秒钟就接通了。

但电话那头顾澎却一声不吭,连个“喂”都懒得招呼,只是安静等待。

显然顾澎也很清楚,没事林纯不会找他,一旦找他必然是大事。

林纯没有时间道明来龙去脉想来这段时间网上的热议已经吹到顾澎耳朵里。

顾澎的名字屡次出现在热议当中,生活里认识他的人还玩笑说,他是某女网红的前男友,家里也是搞医药的。

只不过玩笑归玩笑,竟没有一个人当真,还以为是顾澎生活里的暗恋者故意YY出来的。

“警察来找我了,说是为了F国的诈骗案,还有那两个留学生的命。”林纯单刀直入道。

两秒的沉默,顾澎问:“跟我有关?”

林纯了解顾澎,他是让她说重点。

林纯吸了口气:“我有病你是知道的,我受不得刺激。我的药快吃完了,一旦我在警局发病,头昏脑热、情急之下,指不定会说出什么和你有关的事。”

“有关”二字还特意加了重音。

人与人之间什么时候沟通最容易、最方便?

一种是两人有情有谊,自然有来有往,另一种则是握着对方的把柄。

林纯清楚地听到电话里传来顾澎缓慢吸气的声音,他是在忍耐,也是在酝酿对策。

顾澎说:“你没有证据。”

林纯并不否认这一点:“我不需要有,我的目的又不是送你去坐牢。我只要知道你是一个在乎脸面的人这就够了。还有你们家的公司,更在乎名誉。”

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一旦丑闻缠身,都会被搅进烂泥潭里,某种程度上地社会性死亡,何况是顾澎这样经营着公司,手握药品经销权,将自己拾掇得光鲜亮丽的“体面人”?

再者经商的人日日都要与人社交,一旦成为丑闻的主角,加上如今媒体发酵的能力和消息传递的速度,以上这些累积将会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于是顾澎换了一种问法:“需要我做什么?”

“我要律师,还有药。”林纯快速说,“必要的时候,警察可能会请你协助调查,你我需要互相帮衬。配合得好,我脱身快,你自然就没有麻烦。”

若她不能脱身,那就指不定要拉多少人下水。

意思顾澎听明白了,电话切断,他就找了常年合作的陈律师。

几千块一次的出勤费,陈律师第一时间赶赴警局,向林纯转达顾澎的意思。

林纯当即便说:“我的确需要药。其实我应该带药过来的,但我的药刚好吃完了,今天原本会有人将药送到民宿,可是……”

陈律师转头就去找民警沟通,并提出一旦停药可能会引发的严重后果——生活里不乏这样的案例,患者擅自停药,根本没想过可能会导致的戒断反应自己是否能承受,没想到竟然比吃药前还要严重,患者在短时间内就生出极度绝望,甚至轻生的冲动。

因遇害的留学生属于中国籍,F国当年锁定的嫌疑人林纯也在国内,因此在经历各种程序推动和舆论发酵之后,案件虽然已经移交国内。国内警方会进行案件重审,F国配合提供材料。于是考虑到案件推动顺利和林纯的特殊情况,民警立刻向上级提出申请,允许精神科医生将药送进来。

和药一起送进来的还有林纯的病例副本,显然顾澎那边早有准备。

傅明裕也是到了这一刻才知道,原来林纯在春城看诊的医院正是在萧家的私立医院,而这家医生开的精神类药物恰好是由顾家公司代理的来自F国的进口药。

萧家就是萧婓家,小说里多次出现的萧婓,对方米横刀夺爱的萧婓。

负责记录的民警忍不住说:“这两人不都是方米的前男友吗,怎么现在都和林纯扯上关系了?还有啊,F国传真过来的资料写着,方晓晓是在F国确诊的解离症。怎么现在连林纯也有病?”

傅明裕回答:“情绪病也是会传染的。”

情绪病就是一面镜子。往往一个人有情绪困扰或被确诊为精神类疾病,与他一起生活的人确诊几率也会非常高。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小孩子确诊焦虑症、抑郁症之后,精神科医生会建议家长一同治疗。

林纯是方晓晓最亲近的朋友,两人一起生活多年,林纯必然要肩负起照顾方晓晓的责任,会被传染也不稀奇。

但问题是……

如果林纯只是恰好去萧家的医院看病,恰好服用了顾家代理的药,这种巧合还不难理解,可是林纯才被请来警局,顾澎的律师就赶到了。紧接着医生也来了,还顺道带来林纯的病例。

这就说明林纯和顾澎、萧婓一直保持着联系,而且还是一种互助关系。

“保护者”的姿态非常明显,似乎这两个男人都很怕林纯出事,特别是她的心理。

医生临走之前特意和民警交代了林纯的情况,这令负责询问的民警越发谨慎小心,说话时也比较注意用词,生怕一个字说得不合适,刺激了林纯。

林纯见民警脸上流露出小心翼翼,心里渐渐踏实了,索性就将柔弱的戏走到底。

“晓晓第一次出现解离的时候,我就在她身边。那时候方许刚失踪,晓晓的精神受到巨大冲击。她那几天总是对我说,感觉方许回来找她了。我实在没办法,就陪她去当地警局描述情况,结果可想而知……所有人都劝我将晓晓送院治疗。”

根据林纯的描述,方家夫妇是七年前意外去世的,八个月后方许失踪,方晓晓第一次发病就出现在六年前方许失踪之后。

林纯的故事讲到一半,傅明裕进了问询室。

这是两人第一次照面。

但林纯一眼就看出来,傅明裕在这个屋子里说话更有分量,他进来后,原本负责询问的民警就让开位置。

傅明裕坐下就问:“方家夫妇离世之后,是谁继承了方家的资产?”

当时方许和方晓晓一起回国处理后事,一待就是两个月,除了丧事之外还包括方家公司和家庭财产。

林纯回答:“当时我没有跟过来,按理说应该是方许。方家夫妇虽然没有立遗嘱,方许和晓晓都有继承权,但晓晓什么都听方许的,他们兄妹感情非常好,她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争产的。还有方许的为人,即便晓晓说什么都不要,他也会给她一部分。我只知道,那之后晓晓的个人资产就变多了,否则也不会那么顺利就申请到F国的长期居住签证。”

F国有一些申请优惠政策,申请速度会大大提高,特别是“人才居留”方面,指的就是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投资者”。除此之外,还包括企业的特聘人员、高资质雇员、社会代理人、艺术和文化职业等等。

方晓晓和方许虽然年轻,名下却继承了庞大资产,且两人都有F国艺术文化的学习背景,方许还投资了大量资金在艺术品上。

林纯继续说:“无论是小说里的方冬还是我认识的方许,都不是经商的那块料。方许对接手父母的公司没兴趣,后来就找了代理人,又托人将公司以拆分转让的形式一步步切断和自己的联系。他说宁可用这些钱去投资艺术品事业,这样才更有意义。但他又说这春城到底是他的老家,指不定以后会回来养老,就像那些华人前辈一样落叶归根,所以这里还是留了一套别墅没有变现。但三年前晓晓委托中介将这套房子挂牌出售了。晓晓的意思是,这是他们自小长大的房子,一看到它就想起方许,触景伤情,不如不要。”

傅明裕接道:“在小说《恋爱脑的终极反杀》里,提到方冬在F国念的是文学和艺术,而《是谁杀了她》这篇文章里却说方冬学的是服装设计。我们收到的资料显示,学文学的是方晓晓,而你和方许学的才是设计。”

林纯扫了一眼傅明裕手边的资料,厚厚一叠,恐怕不只是学历证明这么简单,应该还有别的:“小说都有虚构和艺术加工的部分,写的是作者希望读者看到的内容。我不知道您刚说的那篇文章是怎么回事,也许那个作者真的了解过我们的背景,但也仅仅是一点皮毛。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们的账号火了以后就陆续有人出来蹭热度、挑刺儿、纠错,一会儿说F国某学校没有这个专业,是我们编的,一会儿又说我们根本没去过F国,全是想象。我们要是去和对方理论,对方引流的目的就达到了。害,网络世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认真就输了。”

林纯又道:“方许在校期间才华横溢,名气很大。有心人要调查他的背景并不难,特别是那件事——方许也和那些已经成名的设计师一样,会忍不住借鉴、模仿前人的东西。现在的品牌走的都是‘拿来主义’,要么就是互相抄,要么就是照搬传统文化的图腾。其实方许已经非常小心谨慎了,他不希望被人诟病,也不希望步入后尘,但是……”

林纯猜得不错,傅明裕手里的资料也包括这部分,随着她的讲述,傅明裕也拿起另外一份文件。

上面写得很清楚,方许因为抄袭事件在学校里引起轩然大波,最终被F国学校开除。

要严格说起来,这个圈子里没有人可以真正干净、清白,差距只在于有的人羽翼未丰就“夭折”,而有的已经成名,有背景有资本加持,不怕丑闻侵袭,反而还会因为争议引来更大的知名度,形成一种反向炒作的效果。

而林纯所谓的“唏嘘”,就是方许属于前者。

“当时方许投了很多钱在工作室,还扶持几位青年画家和一些艺术品投资,出手十分阔绰。没想到风波出来之后,方许一下子就从人人看好的新锐‘明日之星’,沦为过街老鼠。那些曾受他资助的画家,不仅没有一个人为他说话,还纷纷站出来落井下石,与他划清界限。甚至还有一个直接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公然说:【非常后悔认识方许。如果早知道他这样卑鄙、龌龊,窃取他人成果,绝对不会接受他的钱。身为艺术家,他以认识方许为耻,为接受他的投资而感到羞愧。】”

林纯所说的内容和警方掌握的资料严丝合缝地对应着,她没有一句掺假,虽然立场上有替方许解释的意思,但两人是极其亲密的朋友,替他辩白几句也是人之常情。

傅明裕问:“听你的口吻,像是暗示有人在故意炒作,抹黑方许?”

林纯扬了扬下巴:“如果没有人在背后推动,事情闹不了那么大。当时方许的老师已经动用关系将事情压下去了,校方也有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一夜之间,事情就在网上发酵。不止我们这个小圈子,连其他圈子,画家、作家、建筑师,但凡和艺术沾边的都知道了。每个人都在急着站队,借由鄙视方许来抬高自己,抒发自己也曾被人抄袭的痛苦,还有人借这件事发表了论文。那时候的事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踩方许一脚也成了当时最‘流行’的事,现在想想真是可笑!”

听完林纯的愤愤不平,傅明裕却是不置可否。

他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机器人,既没有代入,更不可能感同身受,遂话锋一转:“所以从这以后,方许就打起奢侈品造假的主意?”

这几天是中非时间论坛活动,各种戒严。我昨天忙了一整天,下午着急赶回家码字,四点多就打上车,一直到六点多连所在片区都没出去,所有路口都封锁了。六点半才放行,路上堵车快八点才到家,已经累瘫了。

今天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门了,等戒严结束再说。

不过有一说一,这个季节的北京是最适合旅游的,秋高气爽,也不频繁下雨了,早晚凉快,中午热也不会高温,蓝天白云很出片,景区的人也少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Chapter 1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