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让他跟我坐一起吧。”赵望晓听闻宁徽救了一个人,颇为尴尬地从马车里钻了出来,随后对宁徽说道。
宁徽走马上任时,除了向宋行青讨要了一支精悍的护卫队外,还打上了赵望晓的主意。
当时宁徽病危,赵望晓急得不行,但碍于身份,他不敢随意探望,怕引来宋行青的误会。
结果第二天,营外哭声四起,赵望晓询问时,才知晓魏三公子的爱妾昨晚不治身亡,赵望晓脑子一嗡,脸上刚流露出悲痛的表情,宁徽就找上了门。
“姑娘逗留世间,是否有未尽的遗愿,望晓愿赴全力,以报姑娘救命之恩。”
见到宁徽的那一瞬间,赵望晓并不害怕,反而激动地握住了宁徽的手,泪眼朦胧。
正愁没有理由的宁徽干脆顺水推舟道:“如果赵郎君愿随我去一趟云中县,那此生,我都了无遗憾了。”
还沉浸在巨大反差情绪中的赵望晓,没有细品宁徽的话,含着一汪眼泪拼命点头:“这怎么算是姑娘的遗愿,望晓本就有离开的意思!”
接着没多久,赵望晓就收拾好行礼,静待宁徽出行。
等他脑子平静下来时,赵望晓才后知后觉地琢磨出不对劲。
当时,他握着宁徽的手时,她的手是热乎的!
意识到自己闹了个大乌龙的赵望晓,尴尬得要命,一连几天都躲着宁徽,要不是这次听到宁徽救了一个人,赵望晓估计还缩在马车里,不好意思出来和宁徽碰面。
“那就交给你了。”宁徽把止血药交给赵望晓说道。
赵望晓面对宁徽的情绪还有些别扭,他点点头,接着叫四个护卫合力将人抬进了马车里。
等到赵望晓处理完伤者的伤口时,宁徽才叫车把式继续前进。
但没多久,车队就警惕地停了下来。
随行的护卫扣响马车,低声道:“姑娘,前方的路有些不对劲,还请姑娘一会听到任何动静都不要出马车。”
“怎么回事。”宁徽心下一沉。
“刚才姑娘下来救人时,下官有听到细微声音,开始下官并未在意,但车辆往前走之后,下官发现路面中间的土质和旁边的土质有着细微的差别,而且周围的地形是能够藏人的。”护卫长对宁徽说着自己的分析。
“我们只是才离开都城而已。”宁徽攥起了手。
如果护卫长分析无误,那就证明他们极有可能遇上了一支有组织纪律的队伍。
战乱必有流民,亡国必有不甘之士。
宁徽觉得自己可能太乐观了一点,如果连都城周围都有这样的队伍了,那其他城池周围得成什么样。
“如果他们是为了粮,就尽量保留实力,至多给他们留下两成,谈不拢再打;如果是单纯要我们性命,打得过就收编,不服从者则杀之;打不过——那就说明我们命该绝于此地。”宁徽沉重地闭了眼,希望情况还没有到如此危急的地步。
“喏。”护卫长领命,然后对宁徽道:“姑娘放心,我等必誓死保护姑娘,如果到了情况最坏的地步,请姑娘下车,下官会竭力带姑娘杀出重围。”
所有人都可以死,唯有主公心心念念的智囊团不能死。
“少君,那些魏贼停下来了,我们怎么办。”小山坡上,有人小声低语。
按照计划,只要有人掉进大坑里,他们就会从山上冲下来,杀光魏贼,夺得官印与粮车。
可惜!就差那么几丈的距离!
“我们已经被发现了。”说话的是一个蓬头垢面看不清模样的少年人,如果不是略微纤细的嗓音,恐怕根本没人分辨得出这是一个年轻的女子。
女子的话音一落,队伍中便有了轻微的骚动。
沉默片刻,女子便伸了手:“弓来。”
她声音一落,身边的人就立马将弓递到了她的手上。
沉闷的空气开始有气流涌动,逐渐聚焦到利箭之上,星火开始隐约闪现。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注1)
言灵一出,箭如火烧,“咻”地破空而来,直击为首车马。
“列阵!保护姑娘!”护卫长脸色一变,声音拔高。
“杀!”女子语调阴冷,埋伏于山头的人马尽显,厮杀声满天。
“战况如何。”宁徽心情沉重地问道。
“他们根本就不像流民,打的比我们的护卫队还凶,我们处于完全劣势。”414回答,语气带上哭腔:“宁徽,我们不会死在这里了吧!”
宁徽闻言,闭眼思考对策,没有理会414。
人数不足百人的护卫队,已倒了二三十人,可这些流民就如蝗虫般不要命地扑上来。
护卫队节节败退,死死地围住两辆车马,眼底燃起视死如归的决绝。
就在此时,一道男声传了出来:“妙手回春。”
四字落,原本萎靡的护卫队,顿时觉得有一股力量加持,连精神状态都好了许多。
护卫长终于看到了带宁徽脱离此处的希望:“姑娘,请做好准备下车。”
“杀了魏贼,夺官印!”人群之中忽然爆发了一阵激烈的声响。
宁徽沉重的心情,却在这一瞬间安定:幸好,他们不是单纯地想杀人泄愤,只要有所求,就有可谈判的余地。
在一片厮杀声中,宁徽持着官印和任命文书从马车中走了出来:“阁下要的可是这些东西。”
护卫长一看到宁徽高高扬起手中之物,成了众目睽睽之下的靶子时,吓得心脏骤停:“姑娘!”
文力即将透支的赵望晓看到宁徽站出来时,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正要踉跄地下车,却被一只手拉住。
“相信恩人,不要添乱。”不知何时,那个浑身被包成粽子的男人已经醒了,他声音有些嘶哑。
护卫队的保护中心更加地宁徽那里靠,宁徽声音拔高:“据我所知,必经此处的任官皆已走马上任,唯有我是你们最后的机会。
只要你们暂时停手,我可以将东西双手奉上。
如果你们执意要在这里赶尽杀绝,我会立刻毁了全部的粮草和手上的东西。
即使死,我也要我的护卫们流尽最后一滴血战到最后!
我知道你人手不够,不然也不会在前面设下陷阱以提高一击得手的成功率。
你是个聪明人,两相对比,完全知道哪一个选择更有利于你们。
我只给你三个数的考虑时间,三个数过后,如果你还不做出选择,我就毁了手上的东西和全部的粮草!”
混战和厮杀声并没有因为宁徽的话而停止,宁徽的身体转向后方粮车的方向,神情逐渐冷厉:“三。”
“二。”
“一。”
她的心情不断往下沉,音调于此时拔高,转而就要命令护卫长:“同归——”
后面的字还没有吐出,一道女声打断了宁徽接下来的话:“停手。”
宁徽心中大定,与此同时叫停了护卫队的反扑。
对方的阵营中,那道女生再次传出:“东西,我要拿;贼命,我也要留。”
护卫队怒目相向,僵持的气氛随着这句话被推上即将崩盘的局面。
此人的目的坦荡而显眼,宁徽反而更加放心了:“粮车我只留取三成,任命文书和官印都归你,我们的人马只向你们要三天活命的时间。”
“这个条件,你只有答应或者拒绝两个选择,没有商量的余地。”
宁徽等人分明是处于下风的那一方,但态度却比对方更强硬。
女子深深看了一眼站立在车马前的少女,权衡片刻后才点头。
“去套粮车。”女子对护卫们充满杀意的眼神视而不见,吩咐手下,俨然已将这些东西视作囊中之物。
宁徽不作反对,护卫们也只能忍气吞声,眼睁睁看着队伍中的粮车被拉走了七成,他们的心里烧起了熊熊烈火。
“姑娘,就这么把文书给他们,万一他们立马翻脸怎么办。”护卫长语气极为糟糕,提出了一个忧虑。
“她不会。”宁徽非常平静地说道。
能谈条件的,都不算蠢人,此人欲复国,就一定比她更爱惜自己手上可用的人马;既然他们拿到了东西,又有了三天的和平时期,那再计谋困杀她们即可,毕竟真枪实刀地正面厮杀这些人要付出的代价可不比她少。
护卫长不知道宁徽为什么这么笃定,但出于宋行青下达的效忠命令,护卫长只能暂时闭了嘴。
如果一会发生变故,他一定得第一时间将宁徽救出来。
抱着这个念头,护卫长一瞬不瞬地盯紧宁徽。
“可惜了,你是个魏贼。”女子瞥了宁徽一眼,捉绳套马。
宁徽平静如常,丝毫不因她的蔑称动怒,这让女子再次多看了宁徽几眼。
女子骑在马背上,蓬头之间露出一张巾帼的脸,她盯着宁徽细看,眼中杀性渐起:“三天之后,我必取尔等性命!”
言罢,她一招手,那些还对宁徽等人带着国仇家恨的流民,恨恨地退开一步,整齐划一地转身,跟随女子押着粮车离开。
“走吧,跟在她们后面,保持十里的距离。”宁徽对护卫长说。
护卫长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但他没有多问,只按照宁徽的命令去做。
得知这个结果的赵望晓呆了一下,他想了片刻,好像有点抓住了宁徽的计谋。
旁边的男子瞥了一眼赵望晓,不动声色地开口赞叹:“他国官员接手城池时都是结伴而行,因此流民不敢来犯,这也给上位者们产生了一种:战后宋国依旧安定的错觉。
但如今姑娘却发现并非如此。
此地距云中县还有较长的脚程,路上还可能不太平,姑娘已将任命书和粮食交予他们,虽有风险,但未必不是带着消耗此人力量的意图。
亡宋之人得任命文书,唯有复国的意图,等遇上了亡宋流民,不管怎么选都是两难的地步,此行一也好叫那些人看看,这国是不是非得复不可。”
前来告知行程的护卫长,听到此人的这番话后,露出了原来如此的神色,接着心满意足地退下了。
赵望晓眨了一下眼睛,有些茫然,随后才觉得有些不是滋味:“竟然是这样。”
“你可是觉得姑娘的手段太狠了些?”男人一瞬不瞬地注意着赵望晓表情的变化,问道。
赵望晓沉默片刻,之后望向前方的车辆,轻声喃语:“我只是觉得——这太颠覆姑娘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了。”
男子一时无言,他有些出神,想到了那封字句都离不开“放弃宁徽”这个意思的信。
那封信何尝不是颠覆了那些人在他心中的形象。
正当男子要开口说些什么时,反射弧极长的赵望晓才后知后觉地抓住了不对劲:“不对啊,姑娘只问我要不要去云中县,我以为姑娘是去云中县投亲的,魏三公子顺路让护卫押送粮车而已,可是——她怎么带着任命文书。”
裹成了一个粽子的林默言震惊地看着才搞清楚状况的赵望晓,沉默了片刻,才说道:“有没有一种可能,你所说的魏三公子任命这个姑娘为县令了。”
赵望晓睁大了眼睛,如羊羔般的茫然瞬间褪去,露出了几分悲愤来:“难怪——难怪姑娘要请我来此一趟!”
“枉我以为魏三公子是半个好人,没想到他竟然要姑娘送死!她一个普通人怎么能服众!”
林默言觉得主公找的这个谋士好像有些蠢,但不得不说,这个谋士的担忧,却也戳中了他此刻想法。
“你说的是,但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好好辅佐姑娘,以报救命之恩了。”林默言叹气。
赵望晓含着眼泪点点头:“郎君与我想得一样,我名赵望晓,还未请教郎君姓名。”
“表字思行。”林默言跟赵望晓交换了姓名,两人于此时初步结下了同盟。
注1: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咏弓》唐 李世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