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彪悍红楼 > 第8章 第八章

彪悍红楼 第8章 第八章

作者:未名月下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5-16 21:11:29 来源:文学城

一家三口在灯会上逛到亥时,林海和贾敏发现黛玉已经很困了,遇到的很多人家小孩子都已经在父母怀中睡着,可自家孩子就是强撑着,宁肯把小眉头皱成疙瘩也不愿闭眼。

林海原是想看她何时才会睡着,见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就是不肯闭眼,不大会儿工夫他就心疼起来。

交待手下关照好灯会,他带着妻女离开主街,登上马车往家里走去。

黛玉一直撑到进了正院才睡着,小脑袋搭在林海肩上,边睡边哼哼。

夫妻俩好气又好笑,安置好女儿回到东屋,坐在榻上面面相觑。

贾敏对女儿的性子很是疑虑,“从小到大从没惊着她,更没委屈过她,这孩子怎会是一副警惕审慎的性子?

从出门起就紧盯着我俩,生怕我们把她弄丢了,一般这么大的孩子哪能想到这些。”

贾敏未出阁时在家里经常接触小孩子,贾家和史家王家几代联姻,又同在中京,逢年过节孩子们凑在一起能坐满好几桌子。

小孩子都淘得很,一眼看不到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紧盯着大人生怕自己丢了的她从未见过。

林海好笑的摇头,“人的性子大多来自天生,那些世家大族养孩子哪个不比我们精细,养出来的也是千差万别。

黛玉的性子大概是像她天祖,林家第一代武安侯,□□曾评价武安侯丁宁周至,深藏若虚,我观黛玉从小行事大有此风,是个心中有成算的孩子。”

“若真是如此,我们倒可少操些心。”贾敏想到父亲对历代武安侯的评价都极高,女儿要是能承先祖几分遗风,这辈子就不用愁了。

元宵节过去,济南府的年味也散得差不多了,林家上下却还有得忙,不到一个月就是黛玉满周岁的大日子,不仅要办抓周宴,还要到寺庙和道观上香,搭棚布施粮米棉衣,救济穷苦人家为黛玉积福。

黛玉已经能说长句子表达想法了,她劝父母歇歇,过个生日而已,给她煮锅鹿肉就行了,不用忙成这样。

林海和贾敏差点笑死,小馋猫拿一锅肉就能打发了,要不要这么好糊弄,他们平时少她肉吃了是怎的。

说到吃贾敏又开始发愁,平日出去赴宴,谁家说起孩子都是不肯饮食,一顿比小猫吃得还少,瘦得细脚伶仃的还爱生病。

被人问起自家女儿时她都不知说些什么才好,自家闺女是太能吃了,身上的小肥肉一颤一颤,放在水里能自己漂起来,凫水根本不用教,人家天生就会了。

林海对女儿的贪吃倒是很看得开,孩子只要不生病,能平安长大就行。

世人之所以重视幼儿的满月和周岁,就是因为夭折的孩子实在太多,只有挺过这两道难关才有长大成人的可能。

像自家养孩子如此容易的人家可不多,女儿能吃是好事,只要他能一直平步青云,吃成钟无艳也不用担心嫁不出去。

离黛玉周岁还有几天时,各家的周岁礼都送到了,贾家送的是两对十二生肖金镯子,一个金镶玉的长命锁项圈,一对小儿手臂长的玉如意,以及一箱子金的玉的摆件,还有各种寄名符、长生符和香包。

史家的礼要减一成,也少了玉如意和各种符。

王家和薛家也有礼送过来,以及林海的同窗同期,恩师旧友,也都有贺礼相赠。

贾敏知道黛玉喜欢听家里的琐事,清点礼物登记造册时就让她在旁边看着。

大丫头把礼物打开一件件给她看,黛玉上辈子就喜欢玉制品,尤爱岫玉的莹润和羊脂玉的细腻。

礼品中有个小猴子的摆件就是羊脂玉的,她两辈子都属猴,又是大圣的铁粉,拿在手里越看越爱,就要摘掉项圈上的长命锁把玉猴挂上。

贾敏笑着拍开她扯长命锁的小手,命人拿条红络子过来,把小猴穿了给她挂在腰上。

黛玉把玩着玉猴继续看礼品,林海下衙走进正房,在门口就喊黛玉往他手上看。

黛玉见林海手中抱着一只毛绒绒的白色小狗,喜得双手用力一撑,从矮榻上站了起来。

身边奶娘被她的动作唬了一跳,上前一步就要把她抱起,黛玉扭身不肯,指着地板让奶娘把她放下。

奶娘知道她的脾气,不敢违逆的把她放到地板上,黛玉张开两只小手,东摇西摆的向林海走去。

贾敏惊呼一声,礼物也不清点了,护在女儿身后陪她走,林海也蹲下身,张开手臂鼓励女儿走向自己。

黛玉努力保持平衡,跌跌撞撞冲到林海怀里,摸着他手上的小狗,用鼻子蹭它身上软软的毛。

小狗明显是受过训练的,性格非常温顺,任由黛玉摸也不挣扎,还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她。

黛玉上辈子就喜欢小狗小猫,小时候是不想增加母亲的负担,长大后又要为生计奔忙,根本没时间照顾一个小生命,没想到老爹会想到送她一只,爹爹最好了。

夫妻俩相视而笑,没想到女儿这么小就能独自走路了,那些饭还真没白吃。

贾敏见小狗身短毛长,知道不是普通品种,便问林海是打哪儿找来的。

林海笑道,“是舅舅送来的,舅舅在书院里闲来无事就喜欢养狗,特意挑了这只最温顺的,送过来陪黛玉玩儿。”

贾敏听夫君的舅舅还想着自家女儿,也笑了起来,便询问舅舅的身体可还好,几位表兄如今都在何处当差之类的家常话。

黛玉拿着玉猴逗小狗玩,耳朵可没闲着,听林海说舅家的三位表兄不是在书院教书,就是在乡间当个闲云野鹤,她在心里轻轻叹气。

难怪原著中黛玉会独自待在荣国府,受了欺负也没人做主,几家亲戚不是在祖籍务农,就是在乡间闲散,连登贾家门的资格都没有,想管也使不上力啊。

林海舅舅送来的不只有小狗,还有奇石竹雕和蒙学书籍,林海跟女儿一起逗狗,又对她说起自己母族的事。

林海的外祖姓张,祖籍就在不远处的山东蓬莱,二甲进士出身,独子同样是少年英才,二十五岁便金榜提名了。

唯一的女儿嫁进了侯爵府,生下林海这位小侯爷,外祖家也算得上风光一时。

可惜老两口都不是长命的,五十岁出头就驾鹤西游了,张舅舅不喜官场虚与委蛇那一套,谎称重病便挂印而去,回蓬莱老家开书院教书育人。

三位表兄都是举人,林海几次劝他们进京参加会试,可三人的性子都随了舅舅,对入仕为官根本提不起兴趣。

林海说到这里轻轻叹息一声,对三位表兄的选择深感遗憾,黛玉比他更想叹气,多好的膀臂啊,可惜太不争气了。

抓周礼这天,济南府有脸面的人家都到齐了,堂屋正中铺着大红地毯,上面摆着百种精巧物什,笔墨纸砚,算盘马鞭,农具针黹,刀剑钗环,都是按小孩子能抓握的尺寸打造的,在毯子上堆成了小山。

林海和贾敏都是心朗舒阔之人,从没有限制黛玉喜好的想法,更没私底下训练过,抓到什么全看黛玉的心意。

黛玉却不像他俩这么看得开,这段时间她一直考虑以后的发展,以她的脑子和性格,想成为诗情画意的林潇湘是没可能的。

但身为探花郎的女儿,胸无点墨也太给老爹丢脸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总要有一样能拿得出手才行。

还有她的脾气,跟淑女贵妇也不沾边,更不想浪费一身蛮力,正好外祖家是武勋世族,不妨利用一下。

黛玉被奶娘从里屋抱出来,在人群中找到父母就张手要他们抱,林海笑着指向地上摆着的物品,引导黛玉去看。

看到有那么多玩具,黛玉就挣扎着要去玩,奶娘怕她摔着,赶紧蹲下身把她放到地板上。

黛玉站稳以后就向红毯走去,全程不见一点摇晃,围观众人见状都惊讶出声,纷纷向林海夫妻道喜,姐儿长得这么壮实,以后定是个有福的。

走到红毯近前,黛玉坐在地板上好一通扒拉,找出一只小毛笔,拿在手里笑呵呵向父母展示。

众人纷纷恭喜知府大人,林家又要出个才女了。

黛玉转过身接着扒拉,找出一只小马鞭拿在手中,看到旁边有支小剑,就把毛笔和剑都插在腰上,拿着马鞭站起来,挥得虎虎生风。

在场的人都被黛玉整不会了,心说林家把丫头养这么胖也就算了,性子还如此彪悍,以后谁家敢娶哦。

前来观礼的兴国禅寺方丈道了声佛号,“阿弥陀佛,女公子果有荣国公遗风,日后必定出类拔萃,不与群芳同列。”

大家这才想起知府夫人的娘家是荣国府,立即有滔滔的马屁送上。

心中却感叹以武勋起家的人家养出来的外孙女就是不一样,瞧这样以后抽起夫婿都不带眨眼的。

林海和贾敏囧着脸向宾客道谢,贾敏心说当初就不应该带女儿去兴国禅寺,都是看那群和尚练武把姐儿带坏了,瞧这鞭子耍的,跟那天看到的一模一样。

周岁一过,黛玉就自动进化成两足动物,每天跑来跑去,再不肯让人抱了。

抓周那天拿到的小剑和鞭子也不肯给人拿走,提着鞭子牵着狗,满院子疯跑,把贾敏看得又气又笑,劝不住也只能随她去了。

为了让女儿能有点淑女气质,她开始尝试教黛玉识字,日常管家时无论是账本还是名册,看到简单的字就教给她念。

这个世界的语言和文字类似上辈子的古汉语,听说读写都要重头再学一遍。

黛玉学了几天,发现自己好像特别聪明,所有字娘亲只教一遍就能认识了,用手指在地上划拉也能写得大差不差。

黛玉上辈子成绩普通,小学时为了认字没少挨打,过目不忘的本事应该是来自这具身体,绛珠仙子号称心较比干多一窍,果然名不虚传。

几天后贾敏也意识到女儿学字的速度有些惊人,她特意多教了几个,过两天再考校时竟然一个认错的都没有。

林海刚开始还不大相信,他也算天资不俗,打小功课就远胜同窗,可也没有过目能诵的本事。

为了试探黛玉,父女玩耍时就挑些应景又朗朗上口的小令念给黛玉听,过几日又玩同样的游戏,再引导女儿复述。

黛玉面对父母也没有隐瞒的意思,能记多少就说多少,她一个女孩家也考不了科举,再聪明有才学也不过是逗父母开心罢了。

发现女儿天资惊人,林海很是遗憾了几日,这要是儿子,林家日后必定再出一个探花郎。

随即他又想到世间万物皆有定数,黛玉生就不凡之姿,偏又生为女儿身困在闺阁里难以施展,想必是有些门道在里面的,任其自由发展便好,不必太过强求。

林海想通后对黛玉更加娇养起来,她想认字就教,想到处疯跑也不拘着她,只要快乐健康就行。

黛玉把腿脚练利落了就没了疯跑的兴致,饱食终日无事可做又无聊得很,没过几日她就盯上了账户先生的算盘。

这玩意儿上小学时学过,升初中又还给了老师,这次重学她保证能记一辈子,再也不送给别人了。

林家内院的账房是位女先生,是贾敏从陪房里挑伶俐的丫头训练出来的,见女儿感兴趣她就把人叫过来。

面对才一岁多,连数都不识的小娃娃,谁也不知道她能学进去多少,贾敏也不为难人家,让她只管把会的东西讲出来,不用管姐儿能学成什么样。

虽然贾敏这么说,女先生也不敢大意,先用算盘珠子教黛玉数数,再从个位数加法教起,从最简单的领她入门。

随着天气渐暖,夫人间的聚会也多了起来,一般的茶会酒会贾敏都是独自去,有时约在戏楼听戏,才会带上黛玉去听半日,免得她留在家里淘气。

济南府流行吕剧,用扬琴琵琶伴奏,还有琴书和梆子戏,黛玉对戏曲的接受度很高,上辈子算半个票友。

贾敏见黛玉爱看戏,只要有机会就会带她出来,林海也是个爱戏之人,这天听说中京有新戏班子到济南府,就订下包厢带妻女去消遣半日。

班主听说知府大人带家眷来听戏,亲自捧着戏折子,带着班里最红的两个角儿来到包厢门外,请知府大人点戏。

林海刚想说捡你们最拿手的演便是,衣角就被黛玉扯住。

黛玉见老爹低下头看自己,就拿出小剑比划两下,“我要看打戏,用剑的。”

她的声音脆生生的,门外的班主听到后一阵为难,不知什么样的打戏才能让知府家的小祖宗满意。

林海好笑的把女儿手中的剑夺到过来,对门外笑道,“不拘你们演什么,随意比划一折逗小女开心即可,之后的戏你们也看着办就好。”

班主应下,回到后台一研究,就让两个武生演一场哪吒闹海作为开场,一人乾坤圈,一人金刚剑,热热闹闹打了一场,把气氛炒热就可以下场了。

黛玉看得两眼放光,指着台上就要夺回被老爹拿走的小剑。

林海无奈叹气,“黛玉乖,等回家爹给你找个明白人,你再跟着比划。”

黛玉心说你要是早想到这一点,我才不会一直闹腾呢,最好能找个正经的武师傅回来,等姐学成了就出门闯荡江湖去,给你拿个武林盟主回来,到时林家就靠我罩着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